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张凤兰 《蔬菜》2022,(2):1-12
2020年7月,科技部、农业农村部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要构建开放竞争、多元互补、协同高效的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体系,这为面对农业农村发展的新形势与新需求,建设和完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指明了道路和方向。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体系是科技支撑农业现代化建设、创新驱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在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体系中,服务主体(农技推广机构、高校与科研院所、市场化科技服务力量等)的科技服务能力对科技创新要素在社会化服务的整个过程中的流动起着关键的作用。但是,各服务主体目前仍存在着科技服务动能不足、衔接不畅、效率较低等问题。因此,本期业界观察从分析各服务主体在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体系中承担的职责和作用入手,从其经典服务模式中总结经验,分析各主体服务过程中面临的发展障碍,并提出充分释放服务主体农业科技服务动能的展望,以期带来更多思考。  相似文献   

2.
北京市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优化调整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是农业新旧动能转换的助推器,对于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北京已经形成了公益性服务队伍和经营性服务主体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农业社会化服务的新格局,但仍存在服务体系结构调整不及时、服务市场“双散”问题突出、农业服务业发育整体滞后等问题。基于以上分析,结合北京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面临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特别是现阶段“大城市小农业、大京郊小城区”的市情农情特点,提出优化调整服务体系基本架构、结合农业功能定位提供服务、发挥不同服务主体特色优势、释放“北京服务”品牌价值等对策建议。该研究可为充分发挥社会化服务对北京都市农业发展的支撑作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又是一个瑞雪迎春的季节,又是一个希望满怀的华年!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给蔬菜业带来了又一个大好的发展机遇。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建立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推进园艺产品集约化和设施化生产、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和乡村旅游业等举措,都是为积极发展现代农业而进  相似文献   

4.
中央一号文件将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作为解决"三农"问题,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并把绿色农业发展作为推进农业现代化、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本文分析了绿色农业的发展背景,并对其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产业化水平不高、农业生产观念滞后、品牌竞争力弱等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促进绿色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5.
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加快现代农业和和新农村建设的步伐,漯河市召陵区已进入以发展现代农业为主题的新阶段,以农业园区为平台,集各种先进生产要素,开展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生产。面对现代农业的生产制度和生产模式,传统的病虫害防控服务体系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和不足,急需构建适应当前现代农业现状,体现现代病虫害防控服务体系,提升现代农业病虫害防控服务水平,增强植保防灾减灾综合能力,确保粮食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  相似文献   

6.
席曦 《中国果树》2023,(11):156-157
<正>新型职业农民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和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农民培训是提升农民人力资本的重要路径,因此,把急需的农业知识送到农民手中,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2012年2月,“培育新兴职业农民”的要求首次出现在中央一号文件中,  相似文献   

7.
李惠丽 《中国果树》2022,(4):128-128
“量才授职,则政成事举”。乡村振兴战略如火如荼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目标亦步亦趋推动之际,人才是掣肘。而面向乡村的农业科技人才资源开发,又是其中关键环节。培养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科技人才队伍,需要国家政策倾斜、科技力量引领及社会力量参与,在乡村全面振兴进程中“发现和培养使用农业领域战略科学家”“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培养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计划”“加强农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培训”,  相似文献   

8.
李一鸣 《中国食用菌》2019,(7):I0055-I0056
中国农业现代化的进程正在加速,农业经济业态和生产关系正在发生新变化,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业产业化企业、农业经营性服务组织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兴起和发展。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推动农业供给侧改革、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带动农民增收、增强农业农村发展动能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加快建设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联合或者合作为纽带,社会化服务为支撑的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然而由于受信息不对称、交易成本高、农业风险高、配套制度不完善等供求各方的深层次因素制约,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经营发展中普遍面临着融资难、融资贵的困境,急需创新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助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壮大。互联网金融具有门槛低、覆盖广、提供金融服务的边际成本几乎为零的特点,在消除信息不对称、降低交易费用等方面具有先天优势,这为破解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融资困境提供了新路径。由黄可权所著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服务体系创新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8年6月出版)一书综合应用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等方法,分析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金融需求特征,指出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创新应用互联网金融模式的现实意义,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服务体系改革创新提供了重要参考。总览全书,有以下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9.
刘艳鹏 《蔬菜》2021,(7):1-11
正近年来,随着城镇化不断推进,每年有3亿多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进城务工,留在农村的大多是一些留守老人和儿童。一直以来,土地流转被视为乡村振兴的主要抓手;然而,由于担心土地经营权的问题,许多农民宁肯撂荒也不愿意流转土地。农村土地撂荒、粗放经营等现象普遍存在。谁来种地?如何种地?成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一个绕不开的问题,如何破解这一难题?于是,农业生产托管(或者叫土地托管)这一新型农业经济模式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10.
王启宾 《中国果树》2023,(5):167-168
<正>进入新时代,数字媒体艺术这种新兴的艺术形式逐步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覆盖的行业或领域日益广泛,且在其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乡村振兴同样离不开数字媒体艺术的支持,对此国家先后颁布多项政策措施来充分发挥数字媒体艺术的作用,积极推动数字乡村建设。伴随科学技术的持续发展,5G技术逐渐实现商业化,这也给数字媒体艺术同农业发展的结合带来了契机,其对农村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等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农村地区在数字建设方面主要存在农业数字技术发展落后、社会化服务体系不成熟、农产品生产还未形成品牌等问题,其严重制约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11.
剖析重庆市衣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农民对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需求,提出创建和完善重庆市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五点建议。  相似文献   

12.
申蓓阳 《中国果树》2022,(7):118-119
<正>近年来,国家政策指向持续聚焦“三农”工作。随着从“乡村振兴”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维度的跃升,人才振兴成为乡村振兴战略落地实施和乡村建设改头换面、蝶变新生的重要“变量”。乡村振兴,关键在人,人才振兴是“三农”工作的支撑和乡村振兴的基础。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场域,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要使命。如何为乡村发展培养更多“知农爱农”的新型人才,保证农业农村现代化人才活水不断,是当下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议题。  相似文献   

13.
乡村振兴需要新型职业农民,因此必须重视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工作,选择合适的培训方式,组建专业培训工作队伍,并优化职业教育的培训体系,才能培养出新型农民创业团队,从而促进农村经济的转型发展,实现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4.
随着乡村振兴国家战略的深入推进,以产业兴旺为抓手发展设施农业,成为我国推动农业现代化、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路径.我国是世界上设施农业面积最大的国家,占比80%以上,据统计,2019年设施面积已有410万hm2,主要形式是温室、大棚[1].设施农业是现代农业的显著代表,是指利用人工技术手段改变自然光温条件,创造动植物生长所...  相似文献   

15.
王佳英  李娅 《北方园艺》2021,(9):143-149
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我国当前林业产业发展困境的重要政策,是构建现代林业产业体系的必然选择.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七条道路",其中4条道路与林业产业发展路径密切相关,主要涉及共同富裕之路、质量兴农之路、乡村绿色发展之路和中国特色减贫之路.以乡村振兴视角为切入点,基于云南省核桃产业发展动态数据以及统计年鉴静态数据,对核桃产业存在的问题及融合乡村振兴战略发展路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云南省核桃产业发展尚存在着经营制度不完善、结构性失衡、核桃生产加工未标准化以及核桃精准扶贫后续动力不足等问题.因此,建议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建立健全核桃产品供需衔接机制,加强核桃产业绿色化、标准化,激发核桃精准扶贫内生动力,实现云南省核桃产业全面促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6.
周繁  王丽丽 《北方园艺》2022,(21):138-145
绿色发展是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的重要路径。该研究通过测度河北省农业绿色发展水平,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参考依据。根据“十四五”时期河北省农业农村发展主要方向,构建资源节约保育、生态环境安全、绿色产品供给、生活富裕美好4个维度14个二级指标的农业绿色发展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相结合方法确定指标权重,分析评价河北省农业绿色发展水平和区域特征。结果表明:河北省内区域间农业绿色发展水平存在显著差异,位于全省中部的城市发展水平较高,位于南部与北部的城市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环京津城市、省会城市农业绿色发展整体水平高于其他城市。该研究从强化绿色发展意识、构建绿色发展支撑体系、推行绿色生产方式等方面提出建议,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助力。  相似文献   

17.
陈立武 《花卉》2020,(2):92-93
对于福建省三明市的整个发展现状而言,在经年累月的强农重农惠农政策的背景下,农业产品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于实现乡村振兴的目标而言,农业"至关重要"的地位并未发生变化;农村经济的发展需要依靠产业振兴,要以农业生产、确保粮食安全为前提,立足三明市花木、辣椒、杂果、畜禽养殖发展基础,完善产业链条,配套服务体系,搭建营销平台,增加群众收入,从而实现三明市的经济发展、产业振兴,推动农业升级、农村进步、农民发展。  相似文献   

18.
吴昌福 《中国果树》2021,(1):I0011-I0011
乡村振兴战略指导下,随着我国乡村治理方式的进步与革新,农业农村发展也在不断转型。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其中,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构建与完善,肩负着新时代农业农村现代化、乡村振兴的重任。温铁军等学者对我国乡村治理体系的思考是非常深入的。《居危思危:国家安全与乡村治理》一书曾于2017年7月出版,上市即获得了良好的口碑,长期处于断货状态。此次重印,作者对正文进行了一些修订,同时更换了封面。该书认为,国家安全应以乡村善治为基础,乡村治理体系与国家安全息息相关、联系密切。  相似文献   

19.
农业嘉年华是我国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载体,介绍了农业嘉年华内容和发展现状,重点介绍农业嘉年华的农业科技创新功能,从农业科技创新有效保证农业嘉年华可持续发展,带动农业产业发展,提供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平台,促进农业一二三产融合,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发展等方面分析农业科技创新在农业嘉年华中的作用,并提出未来发展展望。  相似文献   

20.
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振兴,设施农业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本文以西安市为例,从设施农业及机械化现状出发,调研西安市设施农业在机械化方面存在的问题,研究探索在乡村振兴背景下设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对策,推进西安市农业机械化向全面全程高质高效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