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微型自吸施涡管道泵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市场要求,构思了一种新型结构的旋涡管道泵。文章了阐述其工作原理、自吸机理及水力设计方法,通过对样机20GL1.5-10-0.25试验结果进行分析,验证了该泵的设计方面的可取性和独到性。  相似文献   

2.
文章介绍了立式自吸泵的工作原理及发展现状,并主要分析了影响自吸泵自吸性能的因素及其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3.
姜燕 《排灌机械》1997,15(2):20-21
介绍了本厂管理泵用轴承在改进中所作的一些计算与研究。  相似文献   

4.
沙毅  张广志 《排灌机械》1994,12(2):19-20
通过一台微型旋涡泵改变三次叶轮叶片数的性能试验,得出叶片数对其性能影响试验数据及性能的曲线,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外混式双级自吸离心泵的设计研究,阐述了其结构和工作原理;并通过研制成功的专利产品,介绍了其自吸性能和水力性能。  相似文献   

6.
讨论了自吸喷灌泵的结构特点,指出一般自吸喷灌泵在自吸性能和结构上的不足。介绍在一般自吸喷灌泵的叶轮进口处附加一个射流装置,运行时有压流体通过喷嘴射出,在喷嘴处由于射流边界层的紊动扩散作用,增加喷嘴周围的液体流速,在叶轮进口处形成一定的真空度,实现泵的抽吸,提高了泵的自吸性能,减少了自吸时间,本文在理论分析与试验研究的基础上给出了设计方法。该泵以柴(汽)油机为动力,结构简单,易于加工制造,质量较轻,便于偏远、缺电地区的农田、果园等喷灌作业。  相似文献   

7.
内混式自吸离心泵的试验研究与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沙毅  张文涛 《排灌机械》1992,10(1):9-12
探讨了内混式自吸离心泵回流装置对泵性能的影响,对实验结果进行了理论分析。在归纳总结了10种优秀的内混式自吸离心泵水力模型后,提出了内混式自吸泵水力设计的速度系数法经验公式。  相似文献   

8.
推导外混式自吸泵自吸性能的计算公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陈茂庆 《排灌机械》1989,(1):9-15,38
本文为自吸泵自吸性能的估算进行了理论探讨,并提出具有实用性的计算,对泵的设计和改进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10.
叶轮几何参数对自吸泵自吸性能影响的数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叶轮几何参数对自吸离心泵自吸性能的影响,引用正交实验的方法,选取叶片出口角、叶片数及叶片包角三个因素设计了叶轮的9种方案。采用FLUENT软件预测各方案的外特性,并对自吸过程进行定常数值模拟以比较自吸性能的优劣,分析了所选取几何参数对自吸泵自吸性能的影响顺序,为自吸离心泵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污水污物潜水旋流泵性能及设计方法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影响潜水旋流泵性能的6个主要过流件几何参数进行了试验研究,初步掌握了旋流泵叶轮及泵体主要几何尺寸对性能影响的规律。在分析16种优秀水力模型的基础上,计算出叶轮D2及b2函数回归方程式,并用设计实例进行检验,样机效率比国内外同类产品提高3%左右。  相似文献   

12.
旋流泵结构参数对泵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在旋流泵流场计算及流场测试基础上,就旋流泵的结构参数对泵性能的影响进行了一系列试验研究,总结了以蜗壳无叶腔体积V0与叶轮体积V1之比Zv来设计旋流泵的方法,并由大量试验数据统计得到,当Zv=V0/V1=3 ̄5时可获得较好的水力性能。设计的几种旋流泵的效率比国内处同类产品提高了3% ̄5%。  相似文献   

13.
旋流泵内部流动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通过对旋流泵内部流道进行三维造型,将非结构化网格生成技术应用于旋流泵的内部流场,把旋流泵无叶腔和叶轮作为一个整体,对其内部三维不可压湍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基于霄诺时均方程和k-ε双方程湍流模型,利用有限体积法对控制方程进行离散,用交错网格存放变量,然后用SIMPLE算法求解,给出了速度和压力分布图,并对计算结果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4.
在泵系统轴向涡流的测试计算基础上,用离散涡方法计算涡系位置的演化,模拟泵系统入口涡量场的轴向涡流运动,通过数值计算得到系统涡量场的涡线。模拟计算结果与实验试结果基本吻合,为泵系统流体力学学特性研究提供了新方法。  相似文献   

15.
基于CFD正交试验的旋流泵优化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优化旋流泵的水力性能,找出影响旋流泵性能的主要结构参数,采用正交试验方法,选取叶轮外径D2、叶片数Z、叶片宽度b2、叶片出口安放角β2、叶片进口安放角β1为主要因素,选取L16(45)正交表得到16组方案,由数值计算结果级差分析初步获得各因素的较优取值范围,再次进行少因素的正交试验,通过级差综合分析法,探索主要因素对旋流泵的影响规律,找到了影响旋流泵性能的主要因素和次要因素,最终得出较优方案组合。原型机和较优设计方案内流场和试验结果对比分析表明:旋流泵进口处产生两个不同程度的回流损失;优化方案内流场回流损失较少,优于原型泵;较优方案比原型机的效率高出4.2个百分点,扬程高出10 m左右;效率和扬程有一定的提高,满足设计要求,验证了正交试验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以旋流泵最高效率、高效区范围及在小流量区的扬程-流量曲线稳定性为目标函数,先采用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筛选结构参数,并根据结构参数对目标函数的影响将其划分为3个等级:显著因素、次显著因素和非显著因素;再由中心复合设计和Box-Behnken设计及响应面分析确定各级结构参数的最优设计点.该方法以CFD计算结果为基础,构造旋流泵的结构参数与多目标函数的响应面近似模型,分析了结构参数间的交互效应.对最优设计点的泵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与CFD计算值吻合,在设计工况下效率的相对误差为4.89%,且较优化前的模型在性能上有明显改善,表明基于试验设计和响应面法可用于旋流泵的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17.
为了减少旋涡泵流道内部冲击损失,提升旋涡泵的性能,研究了基于面积不变理论改变旋涡泵流道截面形状的方法。采取流道形状贴合流动状态的策略,改变流道截面形状为M型,利用CFD技术对参考泵和M型截面流道的内部流动进行多工况三维数值模拟分析,对比两者之间的扬程、效率曲线,并分析流道截面的流线图。结果表明,相比矩形流道,M型截面流道在扬程和效率上均有所提升,流道内叶片出口处的乱流有所改善,M型截面流道中液流更加平滑,但是过流面积增加,摩擦损失也随之增大。  相似文献   

18.
为探索旋流泵内盐析颗粒的流动规律,利用PIV粒子图像速度场仪对泵内颗粒流场进行了测量,获得了颗粒准三维速度场分布,初步掌握了泵内不同工况下颗粒的流动特征.结果表明,叶轮各轴截面上速度分布差异显著,无叶腔中速度分布呈现强迫涡旋和自由涡旋的特征;流量增加,颗粒流在叶轮进口处相对速度增大,出口处相对液流角也增大,无叶腔小半径处颗粒径向速度分量随之增大;颗粒流存在纵向涡旋,涡旋中心位于叶轮流道中部,且随流量变化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19.
漩涡泵内部不稳定流场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漩涡泵内部流场对其外特性的影响,采用RNGk-ε湍流模型和结构化网格技术对漩涡泵内部非定常流动进行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表明,漩涡泵流道内压力变化呈直线分布;流道内纵向漩涡随流量的增大而减小,径向漩涡周期性地脱离叶片被液流带走且随着时间增加而增大;设计工况下,各监测点处压力脉动变化呈周期性分布,从流道进口到出口压力脉动幅值逐步增大;不同工况下,叶片通过频率是压力脉动的主频,其对应的压力脉动幅值随流量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