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山区生态农业发展阶段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山东省五莲县生态农业建设进展,讨论了生态农业建设发展的三个阶段。三个大效益的统一表明生态农业是山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正"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是由中国科学院李振声院士倡导,科技部、中国科学院联合河北省、山东省、辽宁省和天津市共同实施的国家科技支撑项目。该项目面向国家粮食安全重大需求,针对环渤海中低产区淡水资源匮乏、土壤瘠薄、盐碱等制约267万hm~2中低产田和67万hm~2盐碱荒地的粮食生产问题,依据"扩面积、增单产、水保障、创高值"的粮食增产总体思路,充分发挥区域土地资源、咸水资源、降雨集中和充足的光照资源,以及该区经济快速发展的优势  相似文献   

3.
刘守珍  李俊莉 《水土保持通报》2018,38(3):312-317,323
[目的]探讨制约鲁中南山区实验区发展的关键问题,为山区实验区的良性演进提供决策参考。[方法]从可持续发展科学的三维解释出发,在对实验区可持续发展度进行概念界定的基础上,从经济、社会、环境、科技4层面选取29个指标,测算鲁中南山区4个实验区(3种类型)2009—2015年各子系统发展度、实验区发展度、协调度、持续度及其可持续发展度。[结果]鲁中南山区实验区总体呈现发展度波动上升,协调度较低,持续度趋稳,可持续发展度较低的弱可持续发展特征,协调度对实验区可持续发展度的影响最为显著;科技子系统引领和支撑作用尚未充分发挥,研究期内实验区可持续发展特征与实验区类型无明显关联,制约地方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尚未从根本上破解。[结论]今后应着力加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探索科技引导实验区协调、持续发展的新路径,因地制宜建立若干山区可持续发展示范模式,促进鲁中南山区实验区的协调有序、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毕节地区自1989年实施长治工程,建设精品示范小流域工程及生态建设扶贫项目,对促进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本文通过对毕节地区开展小流域治理工程的分析,阐明了贫困山区进行生态建设的迫切性,并针对贫困山区的特点提出了一些适合山区水土保持小流域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同时也指出了贫困山区水保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同区域实验区科技创新与可持续发展关联性的空间差异,为山东省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参考。[方法]从科技创新与可持续发展层面选取29个指标,运用灰色关联模型计算出2009—2015年鲁东、鲁中、鲁西实验区总体的科技创新与可持续发展度及协调度关联度,2015年各实验区科技创新与子系统发展度、可持续发展度及协调度关联系数,并进行分类。[结果]三大区域实验区科技创新与可持续发展度关联度较高,呈现自西向东阶梯式分布,与协调度关联度相对较低,呈现"中间高两头低"的格局;各实验区关联性显著,科技创新在推动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方面做出重大贡献,但不同区域科技支撑侧重领域不同;各实验区科技创新与可持续发展度、协调度关联系数差异明显。鲁东以中、高关联型为主,鲁中以高关联型为主,鲁西为高关联型。[结论]实验区科技创新与可持续发展关联性的空间差异较大,需因地制宜探索适合该区域发展的模式。  相似文献   

6.
正玉带湖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位于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总面积70 hm~2,有科学试验与示范、技术示范与推广、科普宣传与教育、生态休闲与观光四大功能区。园区建设将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同区域经济发展结合起来,坚持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益原则,科学配置工程、植物和耕作三大措施,实现了生态、经济、社会效益有机统一,努力把园区打造成精品工程。园区设有休闲游憩园  相似文献   

7.
岩溶山区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贵州岩溶山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加之不合理的人为活动,导致土地资源特别是耕地资源遭到严重破坏,土壤侵蚀性退化严重,直接威胁到当地居民的生存环境,为了更好地执行西部大开发战略,提高贵州岩溶山区居民的生活生产条件,促进贵州岩溶山区可持续发展,需对贵州岩溶山区脆弱生态约束及土地资源开发利用进行深入研究。本文对贵州岩溶山区生态环境脆弱性成因进行了分析,包括:地形的复杂性、地质环境的特殊性、降水的不均匀性以及人类活动四个方面。在此基础上重点阐述了脆弱生态环境对贵州岩溶土地资源的影响,表现为:石漠化、土壤贫瘠化和土壤结构性恶化三个方面。最后提出了脆弱生态约束下贵州岩溶山区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对策。  相似文献   

8.
宁南山区特色农业发展模式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发展特色农业对我国西部的农业结构调整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宁夏南部山区生态农业建设的重要途径.在总结宁南山区特色农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发展特色农业的主要效益目标和应注意的问题.从生产要素和产业化两方面探讨了宁南山区的特色农业发展模式,提出了区位农业模式与创新组织结构模式相结合、示范农业模式与市场主导模式相结合、工程农业模式与企业带动模式相结合的发展思路.宁南山区的特色农业发展应推广这三种模式,以促进特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推动生态农业建设和实现农业结构调整.  相似文献   

9.
澜沧江流域云南段山区土地覆盖及其遥感监测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甘淑 《水土保持学报》2001,15(1):126-128
流域整体综合开发是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兼顾整体与局部、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等多目标的流域整体综合开发,是流域开发实践与理论演进发展得出的共识。在对国际河流进行整体综合开发研究中,解决共享淡水资源的竞争利用与冲突、控制跨境水污染与保护河道水生态系统、维护水源地的山区土地资源持续利用、保护山区自然生态与生物多样性等,成为流域合作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的重要论题。  相似文献   

10.
根据山东省土壤侵蚀现状特点,指出了山东省可持续发展的调控目标与调控原则及调控思路,提出了土壤侵蚀与可持续发展的政策、行政、经济、法律、技术、公众舆论调控手段,以及山丘区生态经济发展与基本农田建设相结合、增加科技投入、人工治理和生态修复相结合等具体调控对策。  相似文献   

11.
通过深入福建省乡村与茶园调研,结合山区茶业生产实际,按照乡村振兴战略与山区茶业绿色发展要求,率先提出构建山区“三生”(生产-生态-生活)耦合茶园的新型模式,即以茶园生产-生态-生活各功能要素在时序-空间-结构上的合理布局和山地生态过程的整体耦合为目标,通过相关要素有序链接与相互促进作用,实现子系统之间的互补与叠加,提高山区茶园的资源利用率与劳动生产率。从生态恢复与地力保育子系统工程、水土保持与立体种养子系统工程、水分涵养与茶园景观子系统工程、绿化环境与茶旅结合子系统工程、科学开垦与水肥调控子系统工程、多样发展与康悦养生子系统工程等6个子系统工程方面论述了如何构建山区“三生”耦合茶园的综合开发经营体系,并从政策导向引领、科学制定规划,实施项目带动、注重集成示范,鼓励创新创业、强化评优补助,强化多样开发、促进增效增收,注重绿色经营、加强品牌培育,统筹“三生”关系、完善协调机制,讲求因势利导、优化正向叠加,强化过程管理、推动三产融合等8个方面提出了推动山区“三生“耦合茶园的绿色经营与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根据抚顺县南部山区自然和社会状态,明确影响抚顺县南部山区水土保持的负面因素,阐述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程实施过程,分析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程的生态与经济效果,以期推动同类地区的水土流失治理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随着科技的进步与经济的发展,环境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要实现可持续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必须寻求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策略,提升营造林工程的造林质量,增加我国绿化面积与生态效益。基于此,探究营造林工程管理建设的重要性,并提出了营造林工程管理体系创建的对策,以便提高营造林工程管理效率,促进我国林业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农业部资源环境信息服务系统设计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农业部部级资源环境信息服务示范系统的目标是运用遥感与GIS技术监测我国的土地资源与环境,并结合农业部的统计数据库与计算机网络设备,建立农业部资源环境信息服务体系,为农业部各司局提供可靠及时的农业资源环境信息,为农业资源的永续利用,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农业体系提供决策支持的技术保证。该文介绍了示范系统的功能结构与软件结构的设计,以及系统实现方案。  相似文献   

15.
宁南山区十年九旱 ,水资源十分匮乏。 1995年以来开始进行集雨水窖节水微灌工程建设 ,经过试验示范和科学筛选 ,确定了适应宁南山区实际的酒瓶式及盖碗式两种主要集雨水窖类型。群众在实践中树立了存水如存粮 ,存水如存钱的观念。实践证明 ,集雨微灌工程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了水保型旱作农业 ,提高了雨水资源利用率 ,效益显著 ,具有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16.
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正逐渐成为开展环境教育的重要载体,环境教育理念的融合应用可以更好地强化其科技示范与科普宣传的窗口作用。三峡枢纽区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设计以环境教育理念为指导,依托区域优质资源,坚持"游览中体验,参与中学习"的设计思路,多途径、多角度、多层次地展示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水、土、植被"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在营建大型水利枢纽工程特色展示型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区的同时,也为类似项目的设计建设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7.
农业可持续发展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而对农村可持续发展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运用20个农村可持续发展指标对1990—2002年山东省农村可持续发展能力做了定量评价,并同时分析了农村资源与环境条件、农村经济、农村社会及农村再生产各子系统的可持续性,探讨了山东农村可持续发展中的问题,最后提出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18.
水利富民工程增强了北京山区抗旱能力,促进了山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三大主导产业的形成与发展,对山区生态环境改善和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应用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与方法和调查成果,确定了恩格尔系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人均纯收入、森林覆盖率、耕地灌溉率和土壤侵蚀模数等评价指标。指标分析结果表明,从1996~2002年,社会发展能力、经济发展能力和资源环境承载力都有大幅度提高,水利富民工程显著推进了北京市各山区县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对农业发展现状的识别和判定,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根据岩溶山区特点,以重庆市14个典型岩溶区县为评价对象,探索了适合岩溶山区的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并借助因子分析方法建立了计量模型,初步确定了各区县的农业可持续发展程度.研究对比发现,各区县农业可持续发展程度差异较大,是地区经济总体发展水平、人口压力与土地资源丰度、生态环境基数、石漠化现状等共同作用的结果.为推进重庆各岩溶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建议改变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实行农业多样化和产业化经营,促进资源的有效利用,减少农业污染,合理规划并确立适宜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20.
贵州省“珠治”试点工程的实施,有效地改善了区域生态环境、发展了农村经济,促进了水、土、石等资源的综合利用。本文主要总结了“珠治”试点工程石漠化治理成效及经验,其成效: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保护水土资源,调整产业结构、增加群众收入;经验:推广群众参与式治理模式、有效整合社会资源,改变传统农业耕作方式、充分利用水、土、石等资源,重视综合治理和可持续发展技术与示范的带动作用,有效提高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