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研究采用生物量相对方程与样地调查数据相结合的方法,以10个样地为基础,研究了湖南省青羊湖林场内马尾松纯林乔木层不同年龄段和不同器官的碳储量。发现研究样地马尾松人工林树干、树枝、树叶和树根的碳密度分别为16.34、2.59、1.98和3.14t/hm~2,总计24.04t/hm~2。不同年龄阶段马尾松的碳储量表现出很大的差异,1~10a马尾松碳储量动态变化波动较小,10a之后随年龄增长呈快速增大趋势。在幼龄阶段,其各器官之间的碳储量顺序为树干树叶树枝树根,而在中龄阶段和近熟阶段则为树干树根树枝树叶。  相似文献   

2.
以北京地区栓皮栎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应用典型样地调查法和相对生长法对乔木生物量展开研究,结果显示:各器官中生物量大小顺序为树干>枝条>叶片,其中树干约占65%,树冠约占35%.通过回归分析探讨了各变量的相关性,并对其各器官的生物量与胸径和树高进行模型拟合.其中树干和树冠的生物量与胸径、树高的拟合方程分别是:W=0.018...  相似文献   

3.
采用相对生长模型W=a(D2 H)b对不同林龄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生物量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随林龄的增大,树干的生物量增长的速度最快,树皮、树枝和树叶的生物量所占全株的比例随着林龄的增大而小;6 a生林中,乔木层各器官生物量分配规律为树枝>树干>树皮>树叶>树根;12 a生林、22a生林和32 a林中,分配规律为树干>树...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林龄和立地条件对冀北山地油松单木生长的影响,以该地区油松林为研究对象,选取不同立地条件下的油松优势木进行树干解析,分析单木胸径、材积生长量和生长率随林龄的变化及其对立地条件的响应。主要结果为,随着林龄增长油松单木材积生长量呈幂指数上升趋势,但是不同立地条件下其生长量差异逐渐变大,而直径生长率和材积生长率呈现幂指数函数下降,并在林龄达到20年时逐渐收敛,分别趋于稳定在5%和6%,表现出生长率与立地条件无关。然而,不同立地条件下油松材积生长率也存在较大变异,显示材积生长率也受到立地条件影响。通过建立该地区油松林立地指数,进一步发现立地质量对直径、材积生长量和生长率均有影响,其中,海拔是影响材积生长率最重要的立地因子。本研究认为探讨油松单木生长率及建立模型时,应当同时考虑林龄和立地条件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以北京市大兴区毛白杨为研究对象,结合测量数据和统计学软件SPSS来拟合生物量模型,通过模型评价指标选取各器官的最优数学模型.模型共包括4部分,分别是:总量、树干、树枝和树叶,单位为kg.结果表明,建立的毛白杨各器官生物量模型预估精度达到97%以上.最终筛选出总量及各部分生物量模型分别是:总量:W=0.024( D2 H...  相似文献   

6.
森林生物量是森林生态系统的最基本数量特征,是研究许多森林问题和生态问题的基础。本试验以木兰林管局龙头山林场道坝子营林区华北落叶松低效林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测定相结合的方法,对其乔木生物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随着密度的变化,上坡位密度达到大约800株/hm2时,林分生物量和单木生物量达到最大47 000kg/hm2和50kg;中坡位生物量则单调下降;下坡位最低生物量出现在300株/hm2。(2)上坡位单木生物量为39.65kg、中坡位40.18kg、下坡位72.31kg,呈上升趋势。而林分内生物量则相反。(3)不同坡位单木各器官生物量相比,单木的叶、枝生物量均在下坡位取得最大比重,干生物量在上坡位取得最大比重(0.83)。  相似文献   

7.
根据对33株华北落叶松标准木的生物量实测资料,对林木单株与器官生物量分配情况进行了探讨,建立了以胸径、树高为自变量的生物量预测模型;提出了在幼树期(树龄7~15 a或胸径1.7~6.6 cm)根茎比平均值为0.159,幼树期以后(当树龄超过15 a或胸径大于6.6 cm时)根冠比平均值为0.236,建立了以林龄、胸径为自变量的根冠比预测模型;以去皮材积-生物量模型为基础进行解析木的生产力模拟,多年平均生产力变化在211.258~4512.804 g/a,16 a以后进入速生期,到49 a时年生产力水平仍很高,建议生产上主伐林龄应推迟到50 a以后。  相似文献   

8.
付小兵  任亚丽 《现代园艺》2023,(2):33-34+126
为研究不同间伐强度对油松生长的影响,以不采取间伐为对照,设置4个间伐强度,分析了油松林木生长状况和积材变化。结果表明,间伐能够显著增加油松林木树高、胸径、林下高度和冠幅,随着间伐强度的增大,树高、林木胸径增大。单株积材随间伐强度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在间伐强度为34.63%时最大,林分蓄积逐渐减小,随间伐强度的增加未分解枯落物蓄积量呈逐渐减少的趋势。因此,间伐能够改善林分结构,促进林下枯落物的分解,加快油松大径材的培育,应该确保合理的间伐强度,以达到最优的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9.
以2年生盆栽红富士苹果[Malus × domestica Borkh.‘Red Fuji’/Malus hupehensis Rehd.]幼树为试材,将苹果枝干碎屑发酵后施入盆土,定期调查苹果叶片光合与蒸腾速率、干周生长量、根系活力以及根系构型等指标。结果表明,向土壤施入质量比为2%和4%的发酵果树枝碎屑可以提高苹果幼树叶片净光合速率和根系活力,增加干周增长量,对叶片蒸腾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不明显;2%的处理还能够增加新根数量,提高新根表面积和体积,促进新根加粗和加长生长,增大根系分形维数,促使根系结构复杂化,而施入4%的发酵果树枝碎屑则降低新根数量、体积和长度。综合分析表明,施用2%的发酵果树枝碎屑促进幼树根系和树干生长的整体效果好于4%的处理。  相似文献   

10.
通过样地设置调查和复测,分析了抚育间伐对小陇山林区华山松林木胸径、树高的生长和材积的影响,探讨了华山松人工林的间伐强度、间伐开始期、间隔期等间伐技术。结果表明:抚育间伐强度对华山松平均胸径生长影响极显著,对华山松树高的生长无显著影响;对测试林分林龄20年时首次间伐基本适宜,第2次抚育间伐林龄为30年;首次间伐林分保留密度宜为2700株/hm~2,根据结论推算与实际情况,华山松人工造林初植适宜密度为4500株/hm~2。  相似文献   

11.
为实现落叶松采伐剩余物的多级、高值利用及炭化还林、改良土壤提供理论依据,探究了落叶松不同器官(树干边材、树枝、树皮、树叶和松果)材料的主要化学组分,分析了其热解特性及其生物炭的基本理化性质,分离并测定落叶松各器官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苯醇抽提物和灰分含量,并表征各器官材料的热稳定性。将落叶松不同器官材料分别在500、700、900℃下炭化并表征各生物炭的理化性质。落叶松树干边材中综纤维素含量最高、松针中木质素和灰分含量最高、树枝中苯醇抽提物含量最高。落叶松的热解过程分为干燥、快速热降解和煅烧3个阶段,主热解反应发生在200~400℃,热重结果及炭得率分析均表明,松针的残炭率最高。同一组织器官的生物炭产率和表面官能团种类均随炭化温度的升高而逐渐减少;而同一组织器官生物炭的pH值随炭化温度上升而逐渐升高。5种生物炭的比表面积情况为:树皮炭>树干炭>松果炭>松针炭>树枝炭。落叶松边材的纤维素含量最高,适宜用作造纸制浆等原材料,松针的木质素含量较高,适宜用于提取化学品。树干边材、树皮和树枝适合炭化还林,其中树皮炭的炭得率较高、比表面积较大,pH值呈强碱性且化学性质比...  相似文献   

12.
森林是理想的恢复场所,营建良好的森林环境对公众健康的恢复具有重要意义。以塞罕坝机械林场落叶松林为研究对象,基于40个调查样地,通过设计量表并采用数理统计分析方法,对林内景观进行恢复性评价与美景度评价,探索恢复性效果、美景度与林分结构指标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落叶松纯林和落桦混交林的恢复性效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不同样地间恢复性效果差异较大,恢复性效果的均值和标准差分别为7.126和25.123。恢复性效果与美景度之间呈极显著相关性(P<0.01);恢复性效果和美景度与平均树高、密度呈极显著相关(P<0.01);与郁闭度、下木高度、胸径变异系数呈显著相关(P<0.05)。  相似文献   

13.
郑河树 《花卉》2016,(14):88-90
推广种植大叶相思是闽南地区建设速生丰产林的一个重要途径,通过分别采用大田裸根育苗、容器育苗引种对比大叶相思实生苗和优良品质扦插苗造林的生长情况,经造林1年和5年生长调查,大叶相思四种苗木的造林保存率均达到89%以上,造林1年扦插容器苗的平均树高和胸径分别比裸根苗提高19.5%、15.7%,实生容器苗的平均树高和胸径分别比裸根苗提高12.6%、11.9%,造林宜优先考虑用容器苗。造林5年的扦插容器苗平均树高和胸径、单株蓄积量、单位面积蓄积量分别比实生容器苗提高15.2%、19.8%、62.1%、63.6%,没有发现寒害、风害和病虫害,说明大叶相思适应厦门坂头的气候和土壤,可以在厦门坂头种植,在推广造林时宜优先考虑运用优良品种苗木。5年生的实生容器苗与扦插容器苗的优势木树高和胸径分别比平均木提高31.2%、23.4%与23.5%、32.6%,说明林分还有很大的生长潜力,可以通过施肥等措施来促进林木的速生丰产。  相似文献   

14.
轮叶百合生物量分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针阔混交林下球茎类植物轮叶百合(Lilium distichum)为试材,研究轮叶百合各器官生物量对其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整个生长季节中,轮叶百合各器官生物量总体上先增加后减少,在7月末达到最大,8月以后球茎、茎叶和根的生物量不断减少,果实生物量不断增加。各器官生物量分配比的平均值为球茎茎叶根花果,大量物质和能量被分配到地下球茎中(平均43.11%)。6月初,球茎生物量增长速率高于其器官,6月中旬球茎生物量首先出现负增长,8月份以后植株开始枯萎,各器官生物量均出现负增长。球茎、茎叶和根生物量分别与总生物量呈显著的线性正相关关系。以上分析说明,为了适应温带针阔混交林下光照等变化,球茎在轮叶百合整个生长季节中发挥了能量调节库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基于混合效应模型建立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单木去皮胸径预测模型,以期更精确估算塞罕坝地区森林碳汇储量,预测森林碳汇潜力。以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的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基于2018年在37块20 m×20 m的固定样地中钻取的木芯数据,构建华北落叶松去皮胸径传统经验模型,进一步引入林分密度(D)和相对直径(RH),建立基于竞争因子的华北落叶松单木去皮胸径混合效应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混合效应模型优于传统经验模型。在混合效应模型中,嵌套两水平的混合效应模型的拟合效果最好,其调整确定系数(R2adj)、均方根误差(RMSE)、残差平方和(RSS)和平均相对误差(MRE)的值分别为0.990 cm、0.290 cm、13.170 cm、0.019 cm。基于竞争因子的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单木去皮胸径混合效应模型,能够有效弥补竞争在传统胸径生长模型中的缺失,提高预测模型的适用性及预测精度,为实现我国林业碳增汇及碳达峰、碳中和的总体发展目标提供理论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6.
红豆杉,又名紫杉,是一种红豆杉属的植物,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红豆杉木不仅古老珍稀,而且全身是宝。树干甚至树叶、树枝都能提炼出一种治癌良药,此药是黄金价格的180倍,有抗癌功能,并有抑制糖尿病及治疗心脏病的效用。  相似文献   

17.
辽西地区油松纯林改造不同林分类型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改善林分生态条件,提高林木生长量和水土保持综合效益,2013年,在建平县青松岭林场对28年生的油松纯林进行了改造试验。结果表明,选择刺槐、沙棘、拧条、黄栌等阔叶树种,在带状皆伐的砍伐带上造林,2014年后效果显著,油松阔叶混交林与油松纯林相比,相对湿度提高0.2%~2.2%,林内温度下降0.1~1℃,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0.03%~0.73%,减轻容重0.05~0.2g/cm3,林分虫害明显减弱,油松树高、胸径生长量分别提高14.9%、22.9%。  相似文献   

18.
通过不同翻地深度和不同栽植密度的造林试验,对河北省查字龙头山种苗场的华北落叶松早期生长性状进行了研究。栽植5a后,调查结果表明:深翻15cm可促进华北落叶松树高与胸径生长,深翻15cm比深翻40cm和对照的树高生长量分别提高5cm、16cm,胸径生长量分别提高0.12cm、0.23cm;造林密度2.0m×2.0m的比密度1.5m×1.5m的树高生长量低4cm、胸径高0.07cm;华北落叶松在一年中的7、8月份生长量最大,深翻15cm和40cm树高生长量分别达到年生长量的46.60%和43.71%、胸径生长量分别达到年生长量的38.52%和40.65%,造林密度2.0m×2.0m和密度1.5m×1.5m的树高生长量分别达到年生长量的38.23%和40.43%、胸径生长量分别达到年生长量的44.93%和40.45%。因此,通过适宜深度翻耕与合理的栽植密度造林可提高华北落叶松早期生长量。  相似文献   

19.
李协和 《花卉》2014,(7):36-36
水松(Glyptostrobus pensilis)又名水石松和稷木,杉科水松属半落叶乔木,树高一般10—25米。胸高直径可达50厘米以上。树干扭纹,树皮灰褐色,裂成不规则条纹,树枝较稀疏,大枝平展,树冠卵形。叶鳞形和线形,二者常同生于一枝上,春叶鲜绿色,人秋后转为红褐色。  相似文献   

20.
张海平 《现代园艺》2024,(5):64-65+68
抚育间伐是林场经营的重要方式,为了比较抚育间伐后林木生长的变化情况,以山西省关帝山国有林区的东葫芦林场油松为研究对象,以3500株/hm2为对照样地,分别进行10%(T10)、20%(T20)、30%(T30)、40%(T40)4种不同强度的间伐,对间伐后1年和3年的油松林木生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间伐有助于油松林木的生长,随间伐强度增加,油松树高、胸径、冠幅、单株材积和蓄积量均呈现逐渐变大的趋势。但胸径、冠幅、单株材积三者在一定间伐强度范围内,才有利于生长,并不是强度越大越好。而单位面积蓄积量在间伐后初期内,不会有增加,究其原因,是间伐后油松林木数量减少造成的,因此,应选择最适宜的间伐强度,以平衡单株材积和单位面积蓄积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