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河西走廊玉米制种产业现状分析及可持续发展对策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河西走廊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依托科技、品种和优质种子,开辟了我国最具竞争力的玉米制种基地[1].本文着眼于当地玉米种业发展现状,分析了目前玉米制种产业存在的突出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旨在促进这一优势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尚能 《中国种业》2014,(3):35-37
河西走廊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育种基地,尤其是制种玉米产业的迅速崛起并快速发展壮大。近几年来,河西走廊引起了不少中国种业界人士的瞩目,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高产优质的玉米种子促使制种产业从内地大举西迁,以科技、品种、品牌为依托,在短短几年时间里,河西地区已经发展成为全国规模最大、最具有竞争力的玉米制种基地。本文笔者结合国家种业发展政策及未来发展方向,从如何才能加快制种玉米产业化发展步伐和转型等方面,谈了几点关于制种玉米产业未来发展的看法及其建议。  相似文献   

3.
玉米制种基地无序竞争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西北地区尤其是我省河西走廊一带因独特的地理气候优势及丰富的光热资源,迅速成为我国杂交玉米制种生产的重要基地。由于在我县进行玉米制种生产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种子质量、产量及商品性,因而近年来制种企业不断涌入,但由于自然资源有限,导致制种基地的竞争日趋白热化。近两年一些公司不择手段撬抢基地,使我县制种生产更加混乱,无序竞争态势日益加剧。  相似文献   

4.
甘肃省河西走廊是我国主要的玉米制种基地。从20世纪90年代起,各种子企业抓住全国玉米制种产业西移的有利时机,充分发挥自然资源优势,逐年扩大玉米杂交制种面积,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是随着制种企业、面积和品种的逐年增加,影响玉米制种质量的各种环境因素也凸显出来,使许多种子企业和制  相似文献   

5.
杨彬 《种子世界》2005,(1):44-45
肃州区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西端,光照资源丰富,具备良种生产必需的自然条件,已成为全国重点玉米制种基地。本公司本着提高产量、农民增收、稳定基地为出发点,年玉米制种面积2000hm^2,平均产量达6750kg/hm^2以上。现将玉米制种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河西地区玉米制种基地考察报告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近几年,甘肃省河西走廊引起中国种业人士的瞩目。河西地区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高产优质的玉米种子促使中国制种业从内地大举西迁,以科技、品种、品牌为依托,在短短向年里,河西地区已经发展成为全国规模最大,最具有竞争力的玉米制种基地。  相似文献   

7.
张凡等 《中国种业》2012,(10):48-49
河西地区位于甘肃省西部,是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7~8℃,降水量60—610mm,蒸发量1400~3010mm,日照时数2200-3030h,无霜期85~165d。其生产的种子子粒饱满,光泽度好,千粒重高,商品性优。目前已是全国最大的玉米种子生产基地之一,常年制种面积达6万~7万hm2,年产种子占全国玉米用种量的45%以上。近年来,由于气候异常,玉米制种花期常遭受高温干旱、阴雨等不良气候的影响,造成空秆、缺粒、秃顶,致使产量下降、质量变劣,制约玉米制种产业的发展。如何改善玉米制种的胁迫条件,提高结实率,确保制种效益和质量,应成为河西地区玉米制种高度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河西走廊东端祁连山北麓的武威市1600m以下的平川灌区进行西瓜制种生产,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生产的作物种子产量高、品质好,多年来受到很多制种单位的青睐,已成为瓜类蔬菜作物良好的制种基地,在多年的制种过程中,我们探索总结出了提高西瓜杂交制种产量的栽培技术和措施。  相似文献   

9.
刘忠元 《种子世界》2005,(10):40-41
河西走廊地处西北内陆地区,具有丰富的光热资源、良好的土壤和灌溉条件、隔离条件以及交通运输条件。近年来玉米制种面积不断扩大,其中2004年制种7.4万hm^2,产种量4亿kg,其产量占全国一半以上,成为我国主要玉米制种基地。由于走廊沙漠沿线区较走廊中部传统农业区气候生态条件恶劣,但热量及隔离条件更好,因此该区域制种面积扩大很快。在该地区玉米高产优质制种的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10.
阎捷 《种子世界》2004,(11):61-63
在祁连山和河西走廊,一位来自北京的年轻人,在8年的时间里,创立了河西走廊制种这一黄金产业,成为开发西部玉米制种基地第一人。他就是我公司玉米事业部总经理陈中瑞。  相似文献   

11.
玉米制种基地由东北转向西北后,张掖成为全国最大最优的玉米制种基地,发展种子产业具有坚实的基础和广阔的前景。产业基础的优势在于:首先是自然条件优。河西走廊中部土壤肥沃,灌溉便利,气候适宜,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自然条件得天独厚,种子质量在全国享有很高的声誉。全市适宜玉米制种的面积约67万hm2,占全省的80%。其次是产业机制新。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河西走廊玉米制种的光、温、水生态因子分析,依据商品玉米气候区划指标,将河西走廊玉米制种区域划分为最适宜制种区、适宜制种区、基本适宜区和不宜制种区4个“生态区”,并列出每个区域的适繁玉米品种类型。为优化玉米制种布局,实现玉米适区制种高产稳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杂交玉米制种的田间管理及收获脱水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建忠 《种子科技》2007,25(1):55-55
在耕地分户经营的灌溉农业区进行玉米杂交制种,管理技术至关重要。它不仅直接影响着制种产量和质量,影响着制种户和制种单位的经济效益,而且决定着基地乡、村的制种产业能否持续发展。杂交玉米制种田间管理关键是把好“三关”,发好“三证”。  相似文献   

14.
王玉忠 《种子世界》2012,(10):12-13
凉州区古称凉州,地处甘肃省河西走廊东端,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和国家历史名城,史有"四凉古郡,河西都会"之美称,自古以来就是"人烟扑地桑柘稠"的富饶之地. "十二五"期间,凉州区提出了创建全国节水型社会示范区和现代农业示范区的总体目标,着力建设2万hm2以玉米制种为主的特色高效制种基地,进一步调优制种业内部结构,做大做强种子产业.  相似文献   

15.
甘肃省河西走廊,是中国主要的玉米制种基地.从20世纪90年代起,各种子企业抓住全国玉米制种产业西移的有利时机,充分发挥自然资源优势,逐年扩大玉米杂交制种面积,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是随着制种企业、面积和品种的逐年增加,影响玉米制种质量的各种环境因素也凸显出来,使许多种子企业和制种农户蒙受损失.在分析影响玉米杂交种质量环境因素的基础上,采取相应的优质生产措施,将对把甘肃河西走廊建设成全国玉米杂交制种产业基地具有重要意义. 1 影响玉米杂交种质量的环境因素 1.1 气候环境 尽管河西走廊为玉米杂交制种适宜种植区,但年度间的气候变化也会给玉米杂交制种质量造成很大影响.在河西走廊恶劣的天气已经成为影响玉米杂交制种质量的重要因素,在杂交玉米的制种环节出现的恶劣气候环境主要有冻害天气、干热风、降雨、沙尘等.  相似文献   

16.
玉米制种基地建设经验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济南市长清区是玉米制种大区,有30余年的制种历史,目前制种仍以农户为基本生产单位,如何提高玉米制种质量和产量是制种工作的重点。多年的实践证明,加强制种基地建设,改进工作方法,进一步完善企业+基地+农户的形式,组成种子企业、基地利益共同体是巩固和发展基地,提高制种质量、产量的有效保证。  相似文献   

17.
由于西安市玉米制种均委托甘肃、新疆、榆林等地开展异地制种,在甘肃省河西走廊制种面积达到70%左右.近日,对甘肃省河西走廊的武威市、张掖市的制种情况进行调研,为本市制种企业在异地开展制种提出对策及意见,确保杂交玉米种子源头质量安全,为西安市粮食作物安全生产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18.
杨平 《种子科技》2022,(5):136-138
甘肃省是全国三大杂交玉米种子生产基地之一,所辖张掖市年杂交玉米种子繁育面积达到73 333 hm2以上,占全国杂交玉米种子繁育面积的30%~40%、占甘肃省玉米种子繁育面积的70%,是国家认定的国家级玉米制种基地、全国玉米种子繁育的核心地带,承担着国家农作物种子保供“国家队”任务。张掖市所辖甘州区、临泽县、高台县三县(区)玉米制种基地分别达到约40 000 hm2、20 000 hm2、6 666 hm2,形成了甘肃省沿河西走廊平原地带集中布局的农作物种子生产核心地带。但甘肃河西地区玉米制种基地普遍存在田块分割严重、机械化作业率低、集约化水平不高的问题。因此,将落脚点放在推动甘肃河西玉米制种基地机械化作业方面,以此为标,切实解决在推进机械化过程中的玉米品种配套、基地基础条件改造、机械研发适应等问题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9.
河西走廊玉米杂交制种技术规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河西走廊位于甘肃省西部,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灌溉便利,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作物高产栽培和良种繁育。在这里生产的种子子粒饱满,光泽度好,千粒重大。目前,已建成全国最大的玉米种子生产基地之一,常年制种面积达6万~7万hm^2,年产种子占全国玉米用种量的45%以上。  相似文献   

20.
张掖市玉米制种的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位于河西走廊中部的甘肃省张掖市是我国目前玉米杂交制种的核心基地.本文分析了张掖市玉米制种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立和谐种业、联合开发育种、建立制种技术体系、提高种子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实施名牌战略和加强种子管理等发展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