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安徽是畜牧业大省.畜禽饲养量大.年饲养家禽达9亿多只,家畜7000万头。境内山区面积广,湖泊水网密集。环境复杂,野生候鸟种类多,又是全国畜禽及其产品进入“长三角”地区的主要通道,活畜活禽运输频繁.动物疫病发生传播风险大,防控任务艰巨。  相似文献   

2.
正广东省具有发展水禽生产需要的温、光、海、河和草的自然资源优势,属于水禽生产消费大省,鸭鹅的常年饲养量保持4亿只。汕头市水禽年饲养量约1500万只(其中鸭700万只、鹅800万只),占家禽总饲养量的50%左右。但随着养殖数量的增加,环境污染的加剧,近年来鸭鹅病不断发生,而且新的疫病不断出现与流行,给水禽正常生产造成严重影响。鸭鹅病种类繁多,其中病毒性疾病有19种以上,细菌性疾病有13种以上,还有寄生虫病、真菌性病、中毒性病及营养代谢性疾病等,病毒性  相似文献   

3.
正我国作为禽类养殖的大国,鸭饲养量达55亿只,其中蛋鸭52亿只,约占世界鸭总饲养量的75%以上;鹅饲养量达8亿只,约占世界鹅总饲养量的93%。然而我国虽然是世界水禽生产大国,但并非水禽生产强国。主要存在以下原因:(1)遗传育种不力,是产业中相对薄弱的环节。(2)疫病越来越多。新发生疫病,旧疫病变异突变经常发生,疫病的防控和净化是系统工程,仍需要我们花费大量财力物力付诸实施。(3)疫  相似文献   

4.
禽曲霉菌病的诊断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市家禽养殖发展迅速,年饲养量达2000元万只,栏存万只以上规模养殖场户100余家,存栏300多万只,其中近半是近年来新增户。这些养殖户由于饲养管理水平达不到要求,常常发生禽曲霉菌病,根据近2年兴化市畜牧兽医站门诊部就诊记录统计,禽曲霉菌病的发病率上升了20%,几乎全是新增养殖户。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吉水县水禽业得到了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已由传统的农村家庭副业发展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2009年,全县水禽饲养量达1400万只,其中鸭饲养量1200万只、鹅饲养量50万只,2010年水禽饲养量突破1500万只.以鹅鸭为主的水禽养殖挤进江西省十强县之列,水禽加工和活禽外销也得到了长足发展,2010年板鸭加工销售突破500万只,外销活禽突破700万只。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我国家禽的饲养量迅速增加,无论是鸡还是水禽都要进行强制免疫。禽流感一年四季均可发生,许多家禽如鸡、火鸡、珍珠鸡、鸭、鹅等均可感染发病,但以鸡、火鸡、鸭和鹅多见,以火鸡和鸡最为易感;鸭和鹅等水禽的易感性较低,但可带毒或隐性感染。传染源主要为病禽的粪便和呼吸道分泌物,病毒可长期在污染的粪便和水中存活。鉴于以上流行病学特点,加之在对沈阳市大量的禽流感免疫抗体监测中发现,抽检的水禽、散养户禽及活禽交易市场禽的禽流感免疫抗体水平较低,禽流感易感动物要想做到百分百的有效防制还存在很多漏洞,对防控  相似文献   

7.
2009年,辽宁省家禽养殖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养殖量大幅度增加。前三个季度养殖量达259758.7万只,同比增长15.8%。与此同时,养殖密度加大、外引及交易的日趋频繁增加了家禽疫病发生的风险,给禽病防控带来了新的困难。  相似文献   

8.
<正>传染病在家禽中的传播,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禽群三个基本环节,而消毒的目的是杀灭传染源散播于外界环境中的病原体,切断传播途径,阻止疫病蔓延。当前我国的养殖水平参差不齐,而许多养殖户有注重防疫、治疗而轻视消毒的现象,使养殖潜在风险越来越大,养殖效益大打折扣。现就消毒措施在家禽养殖场的应用提出以下建议,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9.
2008年,丰县存栏樱桃谷祖代、父母代种鸭108万只,是全国樱桃谷种鸭养殖第一县,肉鸭饲养量1亿只,规模出栏10000R以上肉鸭养殖户共3000多户,出栏肉鸭5100多万只,占全县肉鸭出栏量60%以上。根据笔者多年来从事畜牧技术推广、管理和防疫等工作的经验,建议肉鸭养殖户应该从以下几方面规避市场风险和疫病风险,提高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10.
为促进农民增收,肃州区委、区政府鼓励养殖户大力发展养禽业。目前,全区家禽存栏达到340万羽,家禽养殖户达到3.64万户,千只以上规模鸡场达到269户,家禽生产取得显著成就。但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导致禽病的发生更加复杂。本文旨在讨论肃州区家禽业生产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一些相应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1.
为了给广西边境地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阻截带建设提供数据支持,以及了解中越边境地区家禽禽流感病毒生态学,2012年12月—2017年12月,对广西边境地区主要活禽批发市场家禽及市场环境进行了系统监测。结果显示:广西边境地区活禽批发市场内禽流感病毒污染较重,呈多亚型病毒共存状态;家禽样品的平均病毒分离率为15.95%,环境样品则高达23.65%,明显高于家禽样品。市场调查发现:广西9个边境县(市、区)中,年活禽交易量在100万只以上的有5个;市场交易活禽主要为本地散养或规模场养殖家禽、从其他地区批发转运来的家禽以及边境走私家禽;大部分活禽市场没有配备消毒和无害化处理设施,也未严格执行休市制度。监测和调查结果表明,广西边境地区活禽批发市场家禽交易量大且频繁,来源复杂;市场中禽流感病毒污染严重,多亚型病毒在市场内常年蓄积循环,且存在家禽隐性带毒现象,因而有病毒散播风险。污染严重主要是因市场管理水平不高和生物安全措施不到位造成的,因此需要加强市场的动物卫生监管,提高禽流感监测力度。  相似文献   

12.
<正>近期,部分地区持续发生人感染H7N9病例,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对此,卫计委指出,H7N9病毒是由禽传播到人,但并不是指由家禽直接传播到人,公众应理性对待H7N9病毒。2017年初春H7N9已经成为十大网络热词。目前,各大中城市正轰轰烈烈关闭家禽活禽市场,家禽经营者欲哭无泪。H7N9病毒,已让亿万只无辜的鸡鸭死于非命,让成千上万的家禽养殖户和养殖企业宣告破产。政府逐步关闭活禽市场,是为了城市环保和市民身体健康,但一些媒  相似文献   

13.
一我国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概况 1全国病死动物情况目前,全国和各省市区均没有专门的病死动物数据统计。2012年,全国生猪饲养量(存栏+出栏)117381.7万头,牛饲养量15304.3万头,羊饲养量58504.1万头,家禽饲养量300多亿只。按照我国多年来对畜禽疫病年死亡率控制要求:“猪3%以下、牛羊1%以下、家禽6%以下”的中位数来测算全国畜禽疫病死亡数量,并加上养殖环节非疫病死亡以及运输、屠宰、经营环节产生的病死动物,全国年均需要进行无害化处理的病死动物:猪1760多万头(其中大部分为小猪)、牛羊369多万头、家禽4.5多亿只。  相似文献   

14.
1发病原因家禽养殖规模不断增大,养殖技术水平相对不高,明显不能适应防控禽流感的要求。许多规模禽场为了提高饲养量,盲目增加饲养密度,饲养管理水平又没及时跟上,造成禽舍的空气卫生状况差,禽舍内氧气含量减少,有毒气体含量,空气中灰尘含量和随空气传播的病原微生物含量的不断增加。我国地域广阔,气候异常变化也是导致禽流感发生的原因;交通发达,禽类长距离的调运、交易频繁,增加了疫情跨区域传播的风险。家禽养殖场禽流感免疫抗体整体合格率不高,有的养殖场没有根据  相似文献   

15.
<正>多年来,江西省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按照农业部的统一部署,坚持"加强领导,密切配合,依靠科学,依法防治,群防群控,果断处置"防控工作方针,经过不断探索实践,总结了一套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策略并取得良好成效,现简述如下。1基本情况随着我国畜禽养殖业的快速发展,江西畜禽养殖业蓬勃发展,养殖向多元化、规模化发展,成为典型的畜牧业大省。年生猪出栏量超过3 000万头,进入全国前10位;家禽年饲养量达65 000万羽,其中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县大力发展水禽养殖,特别是从1996年引进黑麦草种殖以来,更促进了鹅、鸭的饲养量,出现了全村家家户户专业化养殖的局面,西陇村便是这样一个典型。该村位于潮安县与澄海交界处,全村60多户水禽养殖专业户,年水禽饲养量达35万只。但是,随着养殖的集中发展,水禽的传染病却越来越严重,越来越复杂。各种各样的疫苗打齐了,各式各样的抗菌药物越用越多,但疫病仍不断发生。一、原因据2001年的疫情调查,该村疫病不断的原因主要包括如下几方面。1.饲养密集该村专业户多而且各养殖场分布密集,根本就是紧挨着的,有…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我国水禽养殖规模和密度的不断增加,水禽疫病出现了新发疫病、新的血清型或变异毒株、病原致病性增强等趋势。文章对水禽养殖概况、疫病流行情况、疫病防控现状进行了概述,并对当前水禽疫病防控措施存在问题进行探讨,提出建立水禽健康养殖方式、健全水禽疫病监测体系、加强疫苗研发、科学使用抗生素、推行家禽集中屠宰等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8.
蛋鸡是扬州市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扬州市农村传统养殖项目,在畜牧业生产和农民增收中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近年来,扬州市蛋鸡养殖稳中有升,良种覆盖率逐年提高,2008年全市家禽饲养量为6716万只,其中蛋鸡饲养量为1321万只,加上约800万只的产蛋草鸡,蛋鸡约占家禽的1/3左右,蛋品年产量7.8万吨。虽然当前蛋鸡的产蛋率,蛋产量都有了明显提高,但在扬州市农村蛋鸡饲养中还普遍存在着重疫病防控轻饲养管理等问题。笔者自2007年9月到2008年12月这一年多的时间里,对扬州市200多农村蛋鸡养殖户进行了调查,发现在饲养,管理等方面存在如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9.
我国家禽饲养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形成了规模化养殖与众多的小型个体养殖户并存的格局,但是分散的、小规模的个体养殖仍然占了主要部分。随着家禽饲养量的增加,饲养环境日益恶化。由于环境污染的加重,禽病发生和流行频繁,旧病不能消除、新病不断出现、病原变异、毒力增强、混合感  相似文献   

20.
养殖业界必须高度警觉的是,近年来在我国农村大力推广一种生态养殖的生产模式,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在有限的空间范围内,人为的将不同种的动物群体以饲料为纽带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循环链,目的是最大限度的利用资源,减少浪费,降低成本。专家强调指出,从表面上看,生态养殖与禽流感是两个毫无关联的两个概念,但实际上,它们之间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国农村目前推广的生态养殖模式形式多样,但类似于华南地区的禽粪喂猪、猪粪撒入水中喂鱼、水中养鸭的模式较为普遍,而且好吃活禽是绝大多数中国人的习惯。首先,这种做法在不经意间人为形成的生产循环链条,肯定会改变家禽(水禽)的生长环境,从而给病原体传播流行以及某些病原体的重组变异增加了机会;其次,这一模式在执行过程中的不规范操作,又为疫病流行传播提供了温床。任何生物体都有其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当生态环境发生改变时会影响生物体的生存,生物体为了生存也会改变自己以适应环境。病原微生物亦然。当近年来禽流感流行呈上升趋势时,人们很自然地要考虑导致其发生流行的生态环境。大范围、高密度的禽类及哺乳动物混居,人口稠密,人、猪、家禽和水禽之间的接触紧密而频繁。特别是禽粪喂猪、猪粪撒入水中喂鱼、广阔的水系支撑着发达的水禽养殖业,还有人们喜吃活禽的生产、生活模式。这些特点决定了禽流感和人流感病毒可通过粪便、水系、饲料、活禽市场、用具、饲养管理过程和共同的中间宿主等环节在家禽、水禽、野鸟、猪和人之间保存、传播、演化,产生新型流感病毒。禽流感病毒种类繁多,可通过直接感染或为人流感病毒提供新基因而产生危害。这种生态学安全的危害迟早会到来。如果说上述地区这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