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烟稻轮作高产栽培技术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轮作种植不同于传统的连作种植,是通过轮番种植不同作物来增加作物产量、提高作物品质的种植方式。烟稻轮作一般是指在同一块土壤中,先种植烟草,在采收之后再种植水稻。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保证这两种作物所需要的土壤营养是一致的,在水稻采收之后,可以通过对土地进行修养或者种植绿肥的方法来提升土壤的品质,从而实现更好地种植农作物。基于此,对烟稻轮作高产栽培技术进行相关的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2.
长江中游双季稻田不同轮作方式对土壤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长江中游地区不同种植模式和秸秆还田管理下农田土壤养分、有机碳及其酶活性的变化,评估农业管理措施对土壤质量的影响,可为长江中游双季稻区农业资源高效利用及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2012—2017年进行不同轮、连作长期定位试验,设置冬季休耕—双季稻,冬种紫云英—、油菜—、大蒜—和轮作(马铃薯、大蒜、油菜和紫云英年际轮作)—双季稻5个处理,在冬季作物秸秆和水稻秸秆双重还田条件下,通过运用多元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等统计方法,结合南方双季稻田土壤的适宜性,筛选出最小数据集(minimum data set,MDS)中土壤质量指标并测定,最后采用模糊数学方法对双季稻区的土壤质量进行定量评价。结果表明,在长江中游双季稻区,经过6年的冬季种植合适作物并秸秆双重还田,相比冬季休闲处理,除冬季种植大蒜处理外,其他冬种处理均能有效提高稻田土壤质量10.73%~12.91%,不同冬种方式下双季稻田的土壤质量高低依次为不同冬种轮作(0.726)冬季种植油菜(0.723)冬季种植紫云英(0.712)冬季休闲(0.643)冬季种植大蒜(0.638)。由此可见,适宜的轮作方式及秸秆双重还田能显著提高双季稻土壤质量,这为南方稻田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3.
太湖地区稻田不同轮作制度下的氮肥减量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通过设置不同轮作制度及施氮量, 研究其对稻季的田面水氮素含量、氮素径流损失、产量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结果表明: 在江苏宜兴地区, 冬季种植紫云英或黑麦草替代小麦种植, 从而减少稻季化学氮肥的施用是可行的。紫云英或黑麦草参与轮作还田, 提高了土壤的供氮水平, 促进了水稻对氮素的吸收利用, 产量显著提高, 且冬季种植无需施用氮肥, 减少了冬季旱地土壤的氮素损失, 降低了环境负荷; 在总施氮量相等的情况下, 提高肥料中有机肥比例可以降低稻田田面水中的总氮含量, 降低了因田面水外排导致的氮素径流损失,且绿肥种植成本低, 尤其是紫云英对无机氮肥的替代性强, 可以有效降低稻季的施肥成本。在江苏宜兴地区,如适当地将传统的小麦?水稻轮作制度改为紫云英?水稻轮作制度, 并在稻季减少120 kg·hm?2 的纯氮投入, 则可兼顾经济效益、产量效益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4.
水稻高产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不仅能够显著提高农户的种植收益,而且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也有积极的作用。高坪区自古就有川北"鱼米之乡"的美誉,在水稻栽培方面积累了丰富的技术经验。为了应对城镇化发展带来的农村劳动力减少问题,高坪区积极转变农业发展理念,大力推广水稻高产栽培技术,通过加强种植管理、提高机械化水平,实现了水稻产量和质量的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5.
针对"稻-油"轮作栽培现状,进行全方位分析,简要分析了全面推广"稻-油"轮作绿色高效机械化栽培模式的价值,例如提升农民经济收入水平、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等,介绍了水稻与油菜轮作栽培技术要点,旨在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为了深入分析有机农业在资源利用方面相比于常规农业的优势及特点,本研究在综合分析已有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结合水稻种植的农业生产过程分析和有机农业特点,建立了适用于有机、常规水稻种植的农业资源利用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并以湖北省水稻种植为例,开展了不同年限有机种植与常规种植农业资源利用的评价调查。指标体系以气候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人工投入和资源可持续性作为评价要素,共包含18个评价指标。评价结果显示,有机种植由于较低的生物产量导致其在气候资源和土地资源上的得分普遍低于常规种植。但在水资源、生物资源、人工投入和资源可持续性评价要素上,有机种植得分明显高于常规种植。总体来看,小于3 a的有机水稻种植样本资源利用评价得分为0.867,与常规种植得分相当(0.857);但随着有机种植年限的增加,其评价得分逐渐提高(3~6 a有机种植样本评价得分为0.927),当有机种植6 a时评价得分为0.976,比常规种植得分提高14%。研究表明,有机农业在资源利用效率方面优于常规农业,但这种差异在有机种植前期并不明显,随着种植年限的不断延长有机模式在资源利用方面的优势逐步显现。  相似文献   

7.
熊毅 《土壤》1961,4(2):1-2
水稻是一种高产作物,南方种植很广,北方水源方便的地区也有种植,低洼易涝地区和盐碱地区种植水稻,不仅是适当地利用了土地,还改良了土壤。在当前大办农业、大办粮食的形势下,总结群众增产水稻的经验,尽快地改良土壤,提高水稻产量,对粮食过关、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在国家农业生产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随着近几年来,我国农业生产结构不断调整,使水稻的种植面积出现一定的下降趋势,严重影响了国家的粮食供应。如何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下,利用有限的土地,促进水稻产量的增加,有效防止病虫害问题的发生,就成为国家农业发展建设中主要问题。基于此,阐述水稻种植技术,并给出具体的病虫害防治策略,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讨洱海流域不同轮作与施肥方式对农田土壤径流氮磷损失的影响,在洱海地区利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7种轮作模式(大蒜-玉米、大麦-水稻、油菜-水稻、蚕豆-烤烟、大蒜-烤烟、蚕豆-水稻、大蒜-水稻)和3种施肥方式(速效肥、缓释掺混肥、不施肥)下的作物产量以及地表径流氮磷损失特征。与习惯施肥处理(CF)相比,施用缓释掺混肥(BB)能够减少肥料使用量,氮、磷肥减少量分别为9.85%~47.49%和10.81%~63.33%;同时部分作物产量有明显提高,大麦-水稻轮作下水稻产量提高19.69%,蚕豆-水稻轮作下蚕豆产量提高16.99%,大蒜-水稻轮作下大蒜产量提高24.32%,油菜-水稻轮作下油菜产量提高35.79%。7种轮作模式下施用BB肥均能降低土壤径流中氮磷损失,BB处理较CF处理土壤径流总氮和总磷流失量分别降低10.72%~28.80%和17.13%~47.87%。种植烤烟施肥量偏高,易造成土壤径流氮磷流失,总氮和总磷流失量分别达到5 907.00g·hm-2和821.25 g·hm-2;油菜-水稻轮作易造成土壤径流磷损失,总磷损失量达到1 045.77 g·hm-2。研究表明,在洱海地区,施用相应作物专用BB肥能够有效降低土壤径流氮磷损失,蚕豆-水稻轮作是一种较好的减少氮磷面源污染的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10.
水稻在我国种植历史悠久,是我国重要粮食作物之一,在我国南北方均有大量种植,给农民带来了良好的收益。但在水稻栽培技术发展的过程中,病虫害问题始终是影响其产量和质量的主要因素。基于此,探讨水稻常见病虫害的识别与防治,从而达到提高水稻产量和质量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不同耕作模式对稻田土壤理化性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董建江  邵伏文  张林  姜超强  祖朝龙 《土壤》2015,47(3):509-514
为研究不同耕作模式对土壤理化性状和作物经济效益的影响,对皖南地区4种典型耕作模式(单季稻种植、油稻轮作、麦稻轮作、烟稻轮作)的土壤和作物产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与单季稻种植相比,轮作显著降低了土壤含水量;麦稻轮作和烟稻轮作土壤体积质量显著增加,孔隙度显著降低;麦稻轮作土壤有机质和碱解氮含量分别显著降低35.8%和47.8%;烟稻轮作土壤速效钾含量显著增加68.2%,速效磷含量提高109.5%。油稻轮作和烟稻轮作总产值比单季稻种植分别显著增加35.3%和155.5%。为解决轮作对土壤的不良影响,要注重增施有机肥和秸秆还田以改善土壤体积质量和孔隙度;麦稻轮作应重点解决土壤p H降低的问题;烟稻轮作要减少烟后晚稻的磷肥和钾肥施用量。总体而言,油稻轮作和烟稻轮作是皖南地区维护农田土壤肥力,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实现农业增产增收的重要耕作模式。  相似文献   

12.
生物有机肥料种植有机水稻的实践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农业生产大国,农业的种植面积广泛,农作物品种繁多,其中水稻是我国种植面积较为广泛的农作物种类之一。近些年,为了有效改善农业种植环境,提高水稻种植质量与产量,提升水稻米质,相关的专业学者对水稻种植技术进行研究和创新。经研究,生物有机肥料种植有机水稻的方式对水稻种植质量与效率的提升有显著的作用,基于此,对生物有机肥料种植有机水稻的实践探究进行具体的分析和说明。  相似文献   

13.
在农业经济发展中,水稻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是主要的粮食种类之一。但是,在当前的水稻种植中,却还普遍存在着水稻种植产量不高和种植效益低下的问题。为了有效增强水稻种植的经济效益,相关种植部门与人员需加强对水稻种植技术的优化,以提高水稻种植的产量与质量。基于此,就水稻种植技术的具体优化措施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4.
为了评估成都平原常规粮油种植模式下的重金属镉污染风险和经济效益,寻求稳定、高产且利于推广的安全种植模式。选取成都平原最常见的6种粮油作物,设置了小麦-玉米轮作、油菜-玉米轮作、小麦-红苕轮作、油菜-红苕轮作、小麦-大豆轮作、油菜-大豆轮作、小麦-水稻轮作、油菜-水稻轮作8种种植模式,在轻中度污染农田开展了两年田间试验,对各个种植模式的产量、经济产出,以及收获物、秸秆和土壤的重金属镉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当前试验区最广泛使用的小麦-水稻种植模式下的小麦和水稻籽粒镉含量均超标,存在极大的生产风险。玉米-油菜种植模式的籽粒镉含量最低,均未超标,能够实现安全生产,但经济产出较小麦-水稻轮作模式显著降低。油菜-水稻轮作模式的农田产出效益最大。相比种植小麦,种植油菜后,后茬水稻对应的重金属镉含量降低70.2%。综合生产和环境效益,将小麦-水稻种植模式更换为油菜-水稻模式是目前既能保证农民收益又能有效降低重金属镉污染风险的最佳措施。  相似文献   

15.
为明确大球盖菇-水稻轮作年限对水稻产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在南方丘陵区选取种植一季水稻(CK)、大球盖菇-水稻轮作年限为2年(R2)、5年(R5)及10年(R10)的田块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水稻产量、土壤pH和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及土壤团聚体组分等指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与CK相比,R5及R10处理使水稻产量分别显著增加了9.0%与12.3%(P<0.05),而R2处理则无显著影响。大球盖菇-水稻轮作可缓解土壤酸化(pH比CK提高0.26~0.43个单位),同时,R2、R5和R10处理的土壤有机质、碱解氮和有效磷含量分别比CK增加42.25%~137.67%、22.46%~95.13%和63.38%~79.70%;与CK相比,大球盖菇-水稻轮作可以显著增加土壤大团聚体(>0.25 mm)比例和平均重量直径(MWD),且随轮作年限延长而增加,其中R2、R5和R10处理的大团聚体(>0.25 mm)比例分别比CK增加5.45%~23.2%,MWD增加24.28%~86.55%;相关分析表明,水稻产量与土壤pH、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及MWD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综上,大球盖菇-水稻轮作可改善土壤结构和肥力状况,增加水稻产量,因此,该模式可以为南方丘陵区稻田的种植模式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根据1986~1992年在农村试验、推广12套立体种植模式的资料,阐明这些模式可以成倍地提高气候资源的产出率。在当前生产水平下,积温每℃·d常规种植大田只能产出0.06元左右,而同等地力的立体种植田可达0.19~0.34元,即立体田的积温产出率比常规田高3~6倍。立体种植还能提高土地当量比,提高肥料利用率,改善田间小生境,增加生物互补作用,从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开发立体农业,不仅是提高农业气候资源产出率的重要途径,也是发展我国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途径之一 ̄[1]。  相似文献   

17.
邹进 《南方农业》2015,(3):48+54
水稻栽培技术的改良对提高水稻产量和质量都有积极意义,国内水稻产区应当强化农业科技研究,尤其是针对当前水稻种植面积难以在短期内扩大的情况,要想提高单位产量,就必须致力于种植技术的改良,实现水稻种植增产保质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豆科作物与禾本科作物轮作研究进展及前景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豆科作物与禾本科作物轮作是可持续农业的重要种植技术,也是我国传统农业的精华。利用豆科作物与禾本科作物轮作对于减少农业生产对化学氮肥与农药的依赖、保护农田生物多样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针对当前农业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提出推行豆科作物与禾本科作物轮作的重要性。从豆科作物与禾本科作物轮作的增产效应、作物增产的氮效应、对农田病虫草害的控制及增加农田的生物多样性等方面论述了国内外豆科作物与禾本科作物轮作的研究进展,明确围绕豆科作物与禾本科作物应当研究的重点。提出了豆科作物与禾本科作物轮作所面临的主要挑战及未来可取得突破的主要领域,如协调作物茬口,开发推广豆-禾轮作田间综合管理技术,提高轮作综合效应;利用长期定位试验,研究轮作响应的农业生态前沿问题;评价轮作生态环境效应,建立轮作生态补偿机制等。本文重新审视豆科作物与禾本科作物轮作体系的作用及前景,对于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天优3301系天丰A×闽恢3301培育而成的超级稻组合,具有高产、逆性强、耐肥抗倒、穗大粒多、结实率高、后期熟色好等特点。通过在海南省琼海市万泉镇试种天优3301水稻,观察其在瓜菜收获后轮作种植的田间农艺性状及产量表现,分析其经济效益,并与Ⅱ优629水稻进行对比,以了解天优3301水稻在当地的种植优势并总结其在当地种植的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0.
种植在农地上的旱冬瓜能促进农作物生长,据测定1t旱冬瓜树叶干物质量的肥力相当于14.3kg硫酸铵、2.4kg过磷酸钙和2.2kg硫酸钾,农户习惯以鲜叶6000~7500kg/hm~2替代1.5万kg/hm~2水稻种植的有机圈肥,并分析了喜玛拉雅地区印度东北部和中国云南省以旱冬瓜为基础的混农林轮作丢荒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