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2018年在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仁和坪镇(海拔高度300 m)开展7个马铃薯新品种(系)对比试验获得成功。7个马铃薯新品种(系)667 m~2产量1920.7~2976.8 kg,每667 m~2平均产量2 377 kg。CK产量第二名,每667 m~2产量为2 556.8 kg;华渝5号产量第一名,比CK增产16.42%,达极显著水平,08CA9728-04产量第三名,每667 m~2产量为2 529.7 kg,其他品种(系)667 m~2产量低于2 400 kg,比CK减产8%以上,达显著水平以上。参试品种(系)平均商品薯率77.8%。建议华渝5号、08CA9728-04继续开展试验示范。  相似文献   

2.
优质杂交水稻品种——广8优金占于2015年早造起引入罗定市泗纶、黎少、连州等镇试验示范,结果表明:该品种米质好,耐寒性强,抗稻瘟病。比常规品种增产显著,平均667 m2产量达503.5 kg。其适应性比较广,经济效益显著,适合在罗定市推广种植。基于此,对广8优金占的引种情况及配套栽培技术等进行了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在一定的N、P、K肥供应水平上,增施钙、锌、硼等单一中微量元素对甜椒产量的影响,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进行了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优化施肥每667 m~2施用N 21 kg、P_2O_5 8 kg、K_2O 24 kg的基础上增施钙、锌、硼肥,都有明显的增产增收作用,其中以增施锌肥处理的效果最好,667 m~2的产量为4 525.05 kg,667 m~2的产值为19 819.72元,较空白对照增产886.79 kg,产值增加3 884.14元,较习惯施肥区增产344.49 kg,产值增加1 508.86元,较优化施肥区增产302.26 kg,产值增加1 323.9元。  相似文献   

4.
在贵州省施秉县对上部烟叶配套技术进行试验、示范。结果表明:供试品种的生育期在138 d左右,烟叶成熟耐烤性较好,种植密度以每667 m~2栽1 000株为宜,打顶时期以现蕾-初花期为宜,施肥量为每667 m~2施烤烟专用基肥50 kg、专用追肥15 kg、有机肥50 kg,另每667 m~2增施5~10 kg钾肥,其667 m~2产量、667 m~2产值、均价、上中烟比例分别为139 kg、3 413.84元、24.56元/kg、50.6%,符合优质上部烟叶标准。  相似文献   

5.
为筛选出适宜黔中山区种植的优良马铃薯品种,以兴佳2号为对照,将9个马铃薯品种进行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鄂马铃薯4号产量最高,为2 384.09 kg/667 m~2,比对照增产24.54%;中薯20号产量为2 217.52 kg/667 m~2,比对照增产15.84%;中薯8号产量为2 003.92 kg/667 m~2,比对照增产4.68%,这三个品种的综合性状表现较好,适宜在黔中山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6.
2015年在五峰县开展"玉米宽行双株增密高产栽培技术"示范,宽等行双株种植玉米有利于通风透光,与CK比较千粒质量显著增加,产量提高,产量854.2~859.2 kg/667 m~2,比CK的811.3 kg/667 m~2增产42.9~47.9 kg/667 m~2,增长5.3%~5.9%。  相似文献   

7.
为了促进粮食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从2015年开始对水稻进行绿色模式攻关,2011-2015年清镇市实施了水稻高产创建项目,清镇市累计实施农业部水稻高产创建示范3 828.77 hm~2,平均单产713.48 kg/667 m~2,比全市平均单产497.44 kg/667 m~2,增产216.04 kg/667 m~2,增幅达43.43%。  相似文献   

8.
为验正中稻产区灰泥田最佳施肥配方并加以修正,以期更好地指导中稻施肥,进行了中稻配方校正试验。结果表明,处理4(N_(13)P_5K_6)产量最高,为498.23 kg/667 m~2,产值为1494.69元/667 m~2;其次是处理2(N_(11)P_4K_8),产量为484.03 kg/667 m~2,产值为1 452.09元/667 m~2;处理1(N_0P_0K_0)最低,实际产量为396.70 kg/667 m~2,产值为1 190.10元/667 m~2。推荐每667 m~2配方施肥量为纯N 11 kg/667 m~2、P_2O_54 kg/667 m~2、K_2O 8 kg/667 m~2。N、P_2O_5、K_2O的比例为1.00∶0.36∶0.73。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黄瓜产量,研究了微量元素水溶肥料(粉剂)在黄瓜上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黄瓜喷施微量元素水溶肥料(粉剂),对瓜重、瓜长都能产生显著影响,较喷清水每667 m~2增产328.8 kg;每667 m~2增加纯收入507.96元,投入产出比为1.00∶10.96,增产效果极显著,经济效益极明显。  相似文献   

10.
采用裂区设计,主处理667 m~2施基肥量(12 kg、16 kg、20 kg、24 kg)、副处理移栽密度(30 cm×12 cm、30 cm×14 cm、30 cm×16 cm)互作形成12个处理,每穴4株苗,研究不同基肥量与移栽密度对绥粳18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基肥量对绥粳18产量影响极显著,3个密度对绥粳18产量影响不显著。14个处理中,每667 m~2基肥量24 kg、栽培密度30 cm×14 cm的667 m~2产量最高为718.9 kg,每667 m~2基肥量20 kg、栽培密度30 cm×14 cm的667 m~2产量最高为686.7 kg,667 m~2基肥量16 kg、栽培密度30 cm×12 cm的667 m~2产量最高为653.3 kg,每667 m~2基肥量12 kg、栽培密度30 cm×12 cm的667 m~2产量最高为681.1 kg。  相似文献   

11.
桂单162是继广西兆和种业公司的桂单0810之后又推出的一个新的玉米杂交种,具有抗性好、品质优、可密植、产量潜力高,适应性广。为摸索该品种在石山区种植表现情况,2016年在玉洪乡八里村拉号片进行了一次桂单162杂交玉米良种的示范,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平均每667 m2产量达到732.6 kg,比对照品种正大619每667 m2增产35.4 kg。  相似文献   

12.
针对增施硅肥会造成水稻有效穗减少的问题,2016年,在重庆市开州区的平坝和山区开展了增施硅肥条件下水稻密植试验。结果表明,山区水稻在每667 m~2增施1 kg硅肥的条件下,每667 m~2栽植1.3万窝产量最高,达669.9 kg;平坝地区每667 m~2施硅肥2 kg条件下,每667 m~2栽植1.2万窝效果最佳,产量达544.9 kg。  相似文献   

13.
2018年,在兴山县榛子乡(海拔1 280 m)开展10个马铃薯新品种大区对比试验获得成功。参试品种(系)667 m~2平均产2 025 kg,08HE147-4第一名,比华薯2号增产31.35%;华恩1号第二名,比华薯2号增产8.76%;华渝5号第三名,667 m~2产量达到2 309 kg,比华薯2号增产4.22%;红岛、08CA9728-04与华薯2号相近,667 m~2产量在2 200 kg左右;其他品种(系)667 m~2产量低于1 900 kg,减产14%以上。  相似文献   

14.
2014—2015年,在重庆市大足区棠香、智凤2个街道办事处示范和推广应用超级稻‘Q优8号’‘准两优527’‘II优602’,对适宜的品种及其集成技术进行探索完善,观察分析了产量和经济效益。大足区2年推广超级稻累计为社会新增粮食产量160.64万kg,节本增效1151.09万元,平均667 m~2节本增效917.2元,社会经济效益极为显著。  相似文献   

15.
探索苦荞新品种黔苦5号在贵州省土壤上最佳的氮、磷、钾施肥用量及配比,通过"3414"肥效试验研究得到:黔苦5号在每667 m~2施纯N 2.0 kg、P_2O_5 9.1 kg、K_2O 5.9 kg时,可获得最高产量,为195.99 kg/667 m~2;每施用纯N 1.8kg、P2O5 7.2 kg、K_2O 4.6 kg为最佳施肥量,产量为193.6 kg/667 m~2,每667 m~2纯收益694.6元;P、N、K三种肥料对产量的影响大小为PNK。  相似文献   

16.
以玉香油占为对照种,在大田条件下对常规稻中熟11个水稻品种进行区域试验,分析其产量性状、主要农艺性状和品种评述等指标。结果表明:品种全生育期在119~123 d,每667 m~2品种产量在426.3~512.7 kg,其中R4产量最高,为512.7 kg,比对照种每667 m~2增产76.7 kg,增幅达17.58%;产量高的品种在有效穗数、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质量等产量构成综合要素上具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17.
2015年3—8月,以杂交稻‘Y两优1号’为试验材料,采用四元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和DPS分析的方法,研究了水稻旱育机插秧配套技术集成与高产栽培优化模式。结果初步表明,‘Y两优1号’稻谷目标产量在650 kg/667 m~2以上的优化农艺措施方案为:种植密度1.401万~1.467万株/667 m~2,施氮肥(纯N)12.888~13.719 kg/667 m~2,施磷肥(P2O5)5.569~6.135 kg/667 m~2,施钾肥(K2O)7.404~8.596 kg/667 m~2。  相似文献   

18.
冀中南地区大豆以麦茬夏播为主,一般每667m2土地产量在150~200kg。作者经过多年的试验、示范总结推广了适于冀中南地区夏播大豆单产超200kg/667m2的"一优、五适、三喷"高产栽培技术,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为了促进安溪县魁斗镇水稻种植的可持续发展,以超级稻Ⅱ优航2号品种为主推品种,于2012~2014连续3年进行高产栽培示范,研究Ⅱ优航2号在魁斗镇的特征、特性、相适的种植技术。结果表明:通过研究Ⅱ优航2号的品种特性,进行相应的技术措施,显著提高水稻产量与经济效益;2014年Ⅱ优航2号平均产量614.0 kg/667 m2,分别比2012年、2013年的545.5 kg/667 m2、575.5 kg/667 m2增产12.6%、6.7%。同时,分析Ⅱ优航2号品种栽培作晚稻的关键措施,并总结出一套适应安溪县魁斗镇的超级稻Ⅱ优航2号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0.
2018年在枝江市百里洲镇(海拔50 m)开展马铃薯新品种(系)大区对比试验,获得成功。10个新品种(系)667 m~2产量为968.8~2 609.4 kg,平均1 787.6 kg,CK667 m~2产量为2 080 kg。华渝5号产量第1名、比CK增产25.45%,华薯4号第2名、比CK增产18.67%,华恩1号第3名、比CK增产1.02%;其他品种(系)667 m~2产量低于2 000 kg,比CK减产4%以上。参试品种(系)平均商品薯率76.5%。试验中青头薯较重,建议通过栽培方法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