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3D打印技术逐渐的运用到了我国相关行业之中。通过利用3D打印技术,我国在模具制造、工业设计等领域有了空前的发展,并且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逐步的将其运用到了航空航天、工程施工、地理信息系统及医疗产业等新兴领域之中,并且为提升我国的制造力提供一个更加宽广的平台,有着充足的发展空间。文章主要对我国模具制造技术的现状,以及3D打印技术在模具制造中的优势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和探讨,从而为促进我国相关行业的发展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
3D打印作为代表"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一种的新技术,近年来受到各行各业的广泛关注,特别是机械行业。本文通过对3D打印技术的优点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得出3D打印技术可与模具制造技术融合互补,促进模具行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3D打印应用领域相对较广,且发展前进非常可观.本设计对3D打印机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充分对比、对3D打印产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做了详细分析、对3D打印机的原理及特点做了重点介绍.不仅介绍了3D打印技术的发展历程以及取得的突破性进展,还分析了3D打印技术目前仍然存在的问题以及我们未来努力改进的方向.单从定义来看,只要能够找到合适的材料,再配以数学模型,在理论上一台3D打印机就能取代整个制造业.这种技术可以应用于任何需要制造的领域,例如模具制造、工业设计、航空航天、医药、建筑、衣服加工等20个以上的领域.  相似文献   

4.
3D打印技术是20世纪的末期才开始兴起的,其在内容上属于快速成型技术中的一种。随着近几年的发展,3D打印技术开始走进大众生活,并在多个不同的领域中发挥作用。尤其是在模具制造中的应用非常广泛。文中首先对3D打印技术的原理进行分析,然后提出其在模具制造中的应用,并展望其在未来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伴随我国科学技术不断进步,3D打印技术逐渐进入了大众视野,在我国多个行业中被广泛应用。对3D打印技术的有效使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当前我国在模具制造和设计中的整体效率,一定程度上提升我国的整体实力和综合素质,为我国制造业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文针对当前模具制造领域3D打印技术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文章对3D打印技术的定义、材料和打印原理等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分析了目前我国传统制造业的现状,认为3D打印技术为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开拓了新思路,并对目前3D打印技术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为实现我国由传统的"中国制造"转向"中国创造",我们要利用好以3D打印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7.
熊海涛 《农机化研究》2019,(10):254-258
随着科技发展对材料的不断需求,利用快速成形技术直接制造金属功能零件将会成为主要发展方向,3 D打印技术正在快速改变着人们传统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在拖拉机零部件的设计制造过程中,部分结构复杂的零部件往往采用铸造的方式,需要结构复杂的模具。为了提高模具的生产效率,将3D打印技术引入到了模具的设计制造过程中,有效地提高了模具的加工制造效率。为此,以拖拉机轴承座的设计制造为例,对方案的可行性进行了验证,并建立了轴承座的三维模型,最后通过软件切片的方式生产了3D打印模具的工艺文件。通过对传统加工方法和3D打印模具制造方法进行对比发现:采用3D打印技术对拖拉机部件进行设计制造,可以有效地缩短设计周期,减少设计工序,降低设计成本。  相似文献   

8.
本文就三维(3D)打印的发展现状、应用意义、与传统加工方式的不同以及3D打印发展瓶颈展开了论述,指出三维(3D)打印应用有可能彻底改变现代制造技术。  相似文献   

9.
3D打印技术作为第四次工业革命标志性生产工具和热门技术,是"中国制造2025"的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程的技术支撑,更是推动机械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创新的主抓手,有助于实现机械制造转型升级。文章阐述了3D打印技术原理,分析其在机械制造行业中的创新应用及应用优势,以期促进3D打印技术与机械制造深度融合和发展,提升机械制造行业的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随着科技的持续发展,科技在日常生活及工业生产中扮演着愈发重要的作用,其中3D打印技术就凭借其不可忽视的优势成为当前重点发展的计算机技术之一。农业经济,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而农业机械设备的持续发展是提升农业经济的重要条件。将3D打印技术应用于农机制造中,能够极大地推动农业机械设备的快速发展,推动农业经济的稳健发展。本文分析当前3D打印技术的应用现状,并探讨其在未来农机制造中的发展前景,希望能够为3D打印技术在农机制造中的大范围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雷佩  糜强 《南方农机》2023,(12):153-155+166
在日新月异的制造业发展中,3D打印技术已经成为制造业生产的不可或缺的技术。在3D打印中,材料利用率高,浪费少,可以实现复杂的制造工艺,节省了人工和后续处理时间,使得该技术在工业领域有巨大的发展及应用潜力。基于此,研究小组讨论了常见的几种3D打印技术,阐述了这几种3D打印技术所使用材料各自的优缺点。研究结果表明,开发具有低成本和兼容材料的打印技术,可进一步扩大3D打印零件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12.
何立胜 《河北农机》2014,(12):30-31
从3D打印技术涉及的学科领域,分析了模具专业(3D打印技术方向)人才培养目标,针对此目标对模具专业(3D打印技术方向)的培养模式进行了探索,提出以岗位工作任务为载体,实施校企共育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阐述了该模式的核心内涵和实施要素。  相似文献   

13.
综述了基于3D打印技术的复杂零件制造研究的最新进展,以3D打印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发展历程为研究背景,对3D打印技术在复杂零件制造方面的应用进行了详细介绍,同时分析3D打印技术在生物医学领域、航空航天领域、汽车制造领域等方面的应用案例,指出3D打印技术在各个领域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和发展趋势。研究结果旨在为提高3D打印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为降低传统砂型铸造制作成本及提高中小批量生产效率,文章结合3D打印技术,设计一个模型,采用PLA材料并通过熔融堆积法打印成型,根据3D打印模型造型、开炉浇注成型并铸件整理。通过对比得到,采用3D打印技术的砂型铸造比采用传统木模铸造制作周期大大缩短、成本低且产品个性化程度高,具有较广的应用范围和很强的生存空间,在未来将会给铸造行业带来新的元素,加快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5.
3D打印技术在工程领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3D打印技术被称为第三次工业革命,一度颠覆了传统意义打印技术的定义,并被广泛应用多个领域和行业,也由此促进了包括3D打印机生产制造、耗材研究供应、标准件生产、软件计算模拟、评价标准制定等在内的技术研发进程。文章综述了国内外3D打印技术在工程领域的研究应用现状。  相似文献   

16.
针对模具制造周期长、成本高、加工工艺复杂的缺点,文章以手机外壳件为实例,介绍了3D打印技术在模具设计中的应用。示例表明引入3D打印技术下的模具设计可以提高设计效率,通过快速打印出来的实物来呈现模具设计结构特点,充分激发设计者的想象力、创造力和空间思维能力,对模具的创新设计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3D打印技术即快速成型技术的一种,是目前机械制造领域的新兴技术之一,如何将3D打印技术高效运用到高校人才培养与教学中,拓宽专业领域,实现技术融合是目前的热门话题之一。车辆工程专业是一门集机械制造、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于一体的综合学科,毕业生主要从事汽车的设计、制造及试验等方面的工作,是一项专业性强的学科。将3D打印技术融入到车辆工程专业的教学中可以提升学生对于车辆制造、车辆成型机装备设计等相关的研究,因此,结合课程思政背景,提出3D打印技术在车辆工程专业中的应用及未来发展趋势,研究结果旨在为提升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提供技术借鉴与理论基础,对于拓宽车辆工程专业发展前景、延伸车辆工程专业知识面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3D打印技术是近年新兴的一种快速成型技术,具有加工周期短、制造方便快捷、不需要额外的模具及加工设备、可加工复杂程度高的零件等优点,在机械加工领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目前应用最广泛的3D打印技术就是熔融沉积式(FDM Fused Deposition Modeling),熔融沉积式3D打印机的喷头采用加热熔化挤压的形式将耗材喷出,其结构对加工精度有重要的影响,并且喷头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吐丝、堵料等种种问题。本文就熔融沉积式3D打印机喷头的结构进行了分析,总结了常见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9.
为了提高机电产品的竞争力,应用3D打印技术,可以缩短机电产品研发周期,推进机电制造业的发展和创新,满足客户个性化定制要求。笔者阐述了3D打印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方向。研究表明:3D打印技术在机电领域有很好的应用前景,3D打印技术能够提高研发效率,降低劳动成本,改变传统设计理念,助力智能制造升级,有效提升企业的科技水平。  相似文献   

20.
赵国伟 《南方农机》2019,(9):126-126,148
本文阐述了3D打印技术的基本类型,从三维数据获取、模型分层等四个方面说明3D打印的具体步骤。结合3D打印技术特点,从加工周期、精度、成本、管理等方面分析其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的优缺点。归纳总结3D打印技术在新材料开发、生物医药、高端设备生产、房屋建造、教育教学等方面的应用现状,为相关行业工作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