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梁小玉 《南方农机》2017,(12):13-14
模具制造实训是中职模具制造技术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文章阐述了在模具制造实训教学中应用行动导向教学,以引导文教学法实施模具制造实训,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实现教学内容与职业岗位要求对接、教学形式与职业岗位工作过程对接的目标,进一步培养适合企业需要的中高级模具技术人才。  相似文献   

2.
在校企合作中建立"三对接"人才培养模式,是中职院校提高毕业生职业能力的重要途径。以"三对接"人才培养模式为基础,以食品分析与检验专业为例,探讨企业参与职业院校的教学环节的必要性及措施,为培养食品分析与检验行业高素质技能人才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液气压传动与控制"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较强的专业技术基础课程,按照"职业教育改革二十条"培养多样化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要求,"液气压传动与控制"课程改革势在必行。基于此,文章提出通过专业对应产业,课程对接岗位,课程内容对接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职业教育与终生学习对接,多样化教学方式,对课程进行变革和创新,灵活运用液气压基础知识进行探索教学新模式,实现职教改革在知识和实践教学中"知行合一,工学结合"的教学目标,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教育思路,旨在提升"液气压传动与控制"课程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
基于1+X职业证书的基本要求,在粮农食品专业教学中引入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培训,探讨使二者有机融合的途径,引导学校在落实专业教学标准的同时,使专业教学内容灵活对接产业,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5.
本文根据新时期高职高专专业目录修订提出的新要求,以我校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为例进行学生职业岗位迁徙的研究。针对高职教育改革的可持续发展分析就业岗位群与职业岗位能力来进行专业的课程设置与开发,同时提出了当前高职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人才培养的误区及职业岗位能力培养的路径。  相似文献   

6.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汽车需求量也逐渐提升。汽车营销与服务是汽车维修、汽车销售和售后服务一体化,以及与汽车运用与维修有关职业领域的生产、服务、管理一线岗位专业,要求相关技术人员具有良好地综合职业能力与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1+X”证书制度是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取得多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是实现职业技能等级标准与各个层次职业教育的专业教学标准相互对接的重要人才培养模式之一。但是目前,相关高校汽车营销与服务人才培养中存在课程设置滞后,相关课程培养模式无法满足企业发展与社会岗位的实际需求,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基于“1+X”证书制度下汽车营销与服务人才专业培养模式及相关策略,为相关高校汽车营销与服务人才的培养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7.
项目-导生制教学模式是以产教融合项目为载体,将把专业课程内容分解为若干项目,将专业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实现教学与企业生产的零距离.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技能型与应用型人才是职高人才培养的目标,电焊技术专业属于操作技能要求高、实践性强的专业,将理论与实践融合,推进产教融合的教学模式的发展,能够有效地提升职高电焊技术类专业的教...  相似文献   

8.
课程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最终落脚点,是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关键。通过岗位任务调研、职业能力分析构建课程体系。以《汽车维护与保养》为例,采用TTT模式开发课程内容,设计教学和评价方法,实现教学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课堂教学与生产过程对接。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职业教育应主动对接社会发展需求与企业技术创新需求.数控技术专业紧密对接产业链与创新链,优化学科专业结构与课程体系,进行新一轮的专业建设.本次改革以专业岗位能力为主线,反向设计课程体系,循序渐进,有据可依,避免了专业负责人一人为主的弊端.  相似文献   

10.
面向经济发展总要求,立足江阴制造业发展现状,辐射长三角地区,规划机电专业人才建设适应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新时代生产经营管理人才。笔者以江阴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介绍了专业建设如何渗透创业内容内涵,阐述了组建创业团队和创设创业环境与营造创业能力的关系,以创业大赛、校企对接等模式培养高素质创业创新人才。实践证明,机电类专业要紧跟时代潮流,适应新经济时代的飞速发展,增强科技创新智造新动能。  相似文献   

11.
基于我国经济新常态发展的要求,高职学生不仅要具备专业的岗位技能,而且还要树立职业核心能力。高职院校实验室是培养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重要场所,因此本文立足于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视角,详细阐述高职实验室管理改革的具体策略,帮助提升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  相似文献   

12.
依据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组成课程模块进行教学,设置以工作过程为主线,职业活动为载体,融知识、能力、素质于一体的五模块课程体系;实践课程体系改革中提出"四层次"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模型,使得学生毕业时既具备职业技术岗位群所需的专业素养,又具有职业岗位的快速上岗能力,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零距离上岗。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职业行动能力为导向,设置《机械产品逆向设计与制造》课程,对接企业岗位,设置岗位角色,在项目中完成核心知识的巩固及职业素养的提升,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面对工业4.0与制造强国2015计划的新形势,职业教育如何适应时代发展趋势,对接产业、协同创新,是新时期赋予职业教育的命题.本文从职业教育机械制造专业面临的新形势背景出发,分析了新趋势下机械制造行业的新特征,提出了新形势下机械制造专业职业教育改革的实践探索措施与经验.  相似文献   

15.
风景园林专业是针对社会环境美化绿化的需要,培育具有专业能力强和职业素养高、能够创造性地从事风景园林设计类工作的应用性专业人才而设置的一种专业。这就要求风景园林专业要着重以培养专业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创造性设计的能力为主,突出自身的实践应用能力,[1]本文通过对福州工商学院风景园林专业的实践课程课堂教授与实践模式分析,来阐述以“课堂教学与服务实践”模式下,怎么让学生的专业能力、教师教学水平,学校绿化质量得到改善。[2]  相似文献   

16.
殷镜波  刘星  吕庆龙 《南方农机》2023,(13):195-198
【目的】高职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建设过程中存在专业定位不准确、与产业对接薄弱、校企合作不紧密、教学资源短缺等问题。【方法】课题组按照“需求导向、能力本位”的人才培养理念,创新实施“岗位引领、三层递进、多轮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围绕无人机四大典型行业应用领域岗位群,制定了无人机核心岗位职业能力标准,以“会飞—善用—能创”三层能力递进为主线,构建了新型教学体系,搭建了行企校协同、多维立体化教学资源平台,组建了结构化“三师”队伍,实施“三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建立行企校混合所有制协同育人机制。【结果】该教学改革模式实现了精准对接无人机应用岗位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目标,构建了行企校协同共建高职新兴专业可示范推广的有效范式。  相似文献   

17.
针对汽车机电维修和维修服务顾问岗位,以培养汽车常规维护职业能力为重点,进行了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与设计,在真实的生产环境中,以实际生产任务为教学载体,通过真实任务驱动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具备传统燃油车、新能源汽车维护保养技能,初步形成一定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善于沟通和合作的能力,以及环保节能和安全意识,真正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课程标准与企业标准对接。  相似文献   

18.
现代学徒制有利于促进行业、科研院所和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实现专业与产业对接、教学与生产对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针对性,在职业教育、社会培训有着广泛的应用。高职专业校企协同育人符合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分析了企业和农机试点专业的基本情况,并在进行校企协同育人调查的基础上,构建了校企利益相关、双主体协同育人的五个机制,可实现高职农机专业人才培养能力和水平的提升,推进高职农机专业现代学徒制试点建设。  相似文献   

19.
薛拥军 《南方农机》2016,(11):147-148
职业能力作为高职学生综合能力的构成要素之一,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入职和就业。因此,职业能力的培养对任何专业的高职学生而言是不可或缺的。文章针对目前高职机电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具体性、针对性的解决策略,进而促进高职机电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及综合素养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了国家政策层面对无人机应用技术的重点支持力度,分析了职业院校无人机专业有效对接乡村振兴战略所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了从服务"三农"的角度找准无人机对接乡村振兴的有效措施,从而提升职业院校无人机专业办学的服务能力和靶向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