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目前彝族聚居区村庄新农村建设中存在"村庄历史文脉被破坏,千村一面、特色不明显"的现象,以云南省南华县龙川镇岔河彝族村为例,分析该村村庄特色保护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1)完善村庄道路系统,改善村庄基础设施和环境卫生状况;2)加强政府扶持力度,适当调整产业结构,给村庄未来的持续发展注入新的生气和活力;3)协调好保护村庄特色与提高村民生活水平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2.
加强组织领导与部门协作加快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步伐黄德茂(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人民政府,西昌市615060)凉山彝族自治州位于四川省西南部,辖17个县(市),总人口为370万,其中彝族占42.5%,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全州总面积60114km2,其中...  相似文献   

3.
中国GIAHS保护试点: 价值、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中国农业文明历史悠久,留存了丰富的农业文化遗产。它们不仅体现了中国的传统哲学思想,同时也对全球可持续农业产生积极影响,并成为现代生态农业发展的基础。2002年,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发起了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保护项目,旨在对全球重要的、受到威胁的传统农业文化与技术遗产进行保护。目前我国已有4个GIAHS保护试点,即浙江青田稻鱼共生系统、云南哈尼稻作梯田系统、江西万年稻作文化系统和贵州从江县侗乡稻鱼鸭系统,2个候选试点,即云南普洱古茶园和茶文化及内蒙古敖汉旱作农业系统。本文基于FAO对GIAHS项目价值标准的解释,系统梳理了这6个试点的概况、价值、面临的威胁以及保护建议等,以期为我国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指导依据。GIAHS的价值主要包括生态价值、经济价值、社会和文化价值、科研与示范价值等。目前农业文化遗产面临的主要威胁包括比较效益降低、适龄劳动力大量外流、现代观念的冲击和多重价值认识不足等。文章还提出了对GIAHS试点保护的建议,主要为引入动态保护途径,增加农民收入;加强宣传力度,建立科学的保护理念;完善制度建设,形成可持续的保护机制;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建立多方尤其是社区参与机制以及建立农业文化品牌,形成动态的保护机制等。  相似文献   

4.
在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城乡统筹发展大拆迁、大建设的背景下,一般村落中的传统和继承往往被忽视。思考浙江嘉兴江南水乡村落传统景观的保护,分析村落景观的内涵、构成要素,提出"保护水乡文化载体及历史遗存,延续水乡村落景观的特征;分时段、分步骤建设资源节约型景观,避免大拆迁;保留村庄传统格局"等村落景观保护的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5.
传统村落拥有独特的人文文化特质,保护并发展村落文化不仅有利于树立文化自信并发挥育人价值,而且能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及文化交流。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传统村落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既是挑战,也是契机。浅析河北省传统村落文化在保护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为提高村落保护的有效性及实现多元发展提出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6.
古树名木是我国历史文化资源中的一种,具有极高的现实价值、历史价值、观赏价值和旅游价值。古树名木具有不可再生特点,且数量极为有限,因此关于古树名木的保护工作,一直都是我国在传承历史文化中的重点内容。但我国在管理体制上存在很大空白,再加上民众的保护意识较差,这使得古树名木经常会遭到破坏。为了更好地保护古树名木,对古树名木在保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7.
少数民族传统村落是中国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部分和重要载体,是文化传承和历史延续的实物体现,是重要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具有很高的价值。云南省的传统村落数量多、类型丰富、特色鲜明、保存较完整,也是目前批准的全国传统村落做多的省份。云南省的传统村落不仅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保护价值,而且也具有很高的旅游开发价值。做好云南少数民族村落保护与发展规划,不仅能够保护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及活动,还可以打造云南旅游大省,提升云南旅游质量。  相似文献   

8.
联合梯田是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之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与农村人口外迁,联合梯田农业生态系统保护面临一定的挑战。本文基于实地考察、访问与资料收集,分析了联合梯田农业文化遗产地重点保护区农业生态系统性特征、农业生态环境问题及其原因和当前农业生态系统保护现状。结果显示,联合梯田农业生态环境与生产情况总体较好,但局部存在一些问题:1人口外流,尤其是青壮年劳动力外流;2水稻种植面积与传统水稻品种存在减少趋势;3局部地区耕地土壤施肥管理与土壤质量不匹配;4农户农业生态保护意识较薄弱。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农业生态系统保护主要从农业生态保护机制、法规建设和宣传工作三个方面开展,保护生物多样性、生态景观、农业生态环境和传统生态文化,恢复传统品种,提高联合人民农业生态保护意识,以期促进联合梯田农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传统知识不仅是地方社区内居民与自然环境长期适应中所积累的经验智慧,也是农业文化遗产的结构性存在,对遗产系统具有支持作用。因此,传统知识的传承保护是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归纳分析当前相关国际公约及研究中对于传统知识的定义及内涵,结合农业文化遗产特征将农业文化遗产中的传统知识定义为"农业文化遗产内,居民在长期生产生活过程中,围绕农业所积累的与生计维持、资源管理、生物多样性保护、精神信仰维持等多个方面密切相关的知识、创新及实践",可分为生计维持类传统知识、生物多样性保护类传统知识、传统技艺类传统知识、文化类传统知识及自然资源管理类传统知识5类。文章通过梳理农业文化遗产与传统知识的相关关系,以普洱古茶园与茶文化系统为例,结合遗产地实地情况,针对当前传统知识保护中所存在的实物载体遭到破坏、传承存在危机、受到旅游业冲击及保护措施相对低效等问题,提出加强保护意识、将传统知识保护纳入遗产系统保护规划、开展传统知识的调查编目、加强传承记录工作及充分利用现有制度对传统知识进行保护等措施,以期为农业文化遗产中传统知识的保护提供建议参考。  相似文献   

10.
传统村落历史悠久、遗存丰富、是农耕文明的优秀成果。然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使得传统村落大批消亡,许多文化与文明随之隐没消逝,生态博物馆建立在文化遗产与文化遗产地紧密联系的基础上,对传统村落的自然环境和文化环境实行整体保护、最大限度地保留其原态的保护模式。江南最大的孔氏家族聚集地传统村落漆桥村历史悠久、文化遗产丰富但因近代战火和城市化的侵蚀逐渐走向衰败。基于此,结合生态博物馆的保护理念和原则分析漆桥古村落保护存在的问题,并结合生态博物馆的保护模式探讨漆桥村保护问题的解决方案,探寻一条适合当地整体保护与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1.
加快建造美丽新农村,编制美丽农村建设总体规划,推进集特色农业、生态环境、民族文化和美丽乡村为一体的新农村建设模式是当前新农村建设中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基于此,概述了我国新农村建设的现状,并结合我国现阶段的情况,具体以楚雄市紫溪彝村为例,对紫溪彝村的建设模式进行探讨,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2.
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经济分析与政策启示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耕地保护与城市发展是传统认识上的一对矛盾。通过对耕地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选择价值与外部性问题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耕地非农化决策的优化模式,并简要阐述了耕地保护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3.
城市现代化建设明显加快,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理念,绿色建筑应运而生。基于此,根据以往工作经验,总结传统绿色建筑的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并从园林景观规划对绿色建筑的塑造、节能减排的应用、空中花园和室内设计、文化融入四个方面,论述了绿色建筑的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的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14.
兴建大中型水电水利工程不可避免地要征收大量的土地,造成一批非自愿的移民搬迁,云南省楚雄市青山嘴水库也一样。该水库是云南省"十一五"期间的重点建设项目,到2014年,已是青山嘴水库工程建成并整体运营的第5 a,青山嘴水库建成后,对楚雄州经济的发展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但移民安置问题始终是社会关注的焦点,由此,通过对楚雄市青山嘴水库移民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深刻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结合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实际状况,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中国湿地保护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湿地是地球三大生态系统之一,对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中国湿地资源有着其独特性和保护的严峻性。分析了中国湿地资源保护现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湿地资源保护的合理化建议:遵循保护优先、科学修复、合理利用的原则;促进湿地保护体系的形成与完善;着力开展湿地保护科研工作;加强湿地保护的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16.
土地流转快速发展的趋势不可逆转,农村土地流转已成为解决"三农"问题、提高农村土地利用效率和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有效途径,对我国农村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此,在楚雄市城市化发展的背景下,通过文献资料搜集,采用调研、经验总结等方法对楚雄市土地流转现状进行系统分析,以楚雄市城郊土地流转为切入点,力图探索出城郊土地流转在城市建设格局中的作用与意义,进而针对其现状特点寻找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对楚雄市城镇建设中土地利用制度建设和政策制定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帮助。  相似文献   

17.
森林是广西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对维持生物多样性和保护生态环境等具有重要作用。基于森林资源调查结果,分析广西森林生态系统的现状和存在问题,结合广西实际情况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加强森林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强化森林经营管理;加强良种壮苗繁育工作;加强森林培育工作;推进国家储备林基地建设工作;大力调整林种树种结构。  相似文献   

18.
论乡村生态振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当前,全国上下正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战略部署,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生态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乡村"五个振兴"(乡村产业振兴、乡村人才振兴、乡村文化振兴、乡村生态振兴、乡村组织振兴)之一。本文从生态的重要性入手,在简述生态振兴在乡村振兴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当前乡村存在的主要生态问题——生态破坏、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疾病增多和村庄衰减。针对存在的这些生态问题,作者提出了乡村生态振兴的战略对策和措施,即在遵循村民主体原则、"三效"并举原则、综合施策原则、因地制宜原则和久久为功原则的前提下,采取以下具体措施:制定生态规划,提高生态意识,增长生态知识,提升生态素质,弘扬生态文化,完善生态法规,强化生态治理,加强生态保护,搞生态建设,开展生态交流,重视生态科研,培养生态人才。  相似文献   

19.
刘海民 《南方农业》2022,(7):162-164
加强海洋渔业资源保护对全面提升我国海洋资源利用价值具有重要意义.以渤海渔业资源保护为例,从渤海渔业资源保护现状出发,探讨渤海渔业资源保护过程中存在的保护理念不够创新与缺乏可持续性、渔业生产网具不科学与过度开发及海洋污染日益严重与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提出创新渔业资源保护理念与控制捕捞强度、加强休渔管理与强化水产品养护、综...  相似文献   

20.
稻作梯田农业文化遗产系统保护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梯田是人类依山势就地利挖掘而成的山地农业生产系统,许多梯田至今仍发挥着生产功能,展现了人类适应与利用自然的智慧,其包含的生产技术、农业管理经验和传统农业知识,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既是典型的山地生态农业模式,也是杰出的生态与文化景观,更是弥足珍贵的农业文化遗产。其中,稻作梯田为其极具代表性的重要类型。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由于无法使用机械化作业,稻作梯田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的劣势愈加突出。一些地方还因为旅游业的不合理发展,引发了梯田农业系统生态环境和社会文化等方面的诸多问题,甚至因改种旱作或抛荒造成了梯田的垮塌。稻作梯田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问题,引起了不同学科学者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在系统收集国内外稻作梯田保护研究文献的基础上,从保护对象、保护措施、主要问题及原因等角度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1)稻作梯田的保护对象包括梯田景观、梯田生态和梯田文化3个部分。其中,梯田景观包括梯田结构、水源涵养林、农田灌溉系统和村落;梯田生态包括传统作物品种、生物多样性、农田环境质量和传统小农复合经营模式;梯田文化则包括居民服饰、建筑物等物质文化,以及歌舞、节庆等精神文化和水资源管理、森林管理等制度文化构成的非物质文化。2)造成稻作梯田景观破坏、环境污染和生物多样性减少、传统文化面临失传等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现代科技的冲击、市场需求的驱动、传统农业比较效益低和替代性产业发展不合理等。3)稻作梯田的主要保护措施包括:适度的产业发展、构建和完善保护管理制度和机制、加强科学研究等。未来稻作梯田保护研究,应在强调多学科综合研究的基础上,重点放在梯田系统退化的内在与外在因素、长期监测与动态评估、适宜的产业发展模式与途径和典型案例跟踪及评估等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