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傅平 《新农业》2006,(5):9-9
新宾县大房子村127户人家里贫困户有103户,2001年以前人均收入仅900元,是全县有名的贫困村。2002年这个村被列入辽宁省整村推进项目村,在发展股份制养鹿项目和农家小院旅游两个项目中,先后投入资金总额181.8万元,其中整村推进扶贫资金60万元,扶贫贴息贷款9万元,移民动迁资金16万元,自筹资金96.8万元。扶贫资金给这个村带来了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2.
<正>近几年来,资兴市围绕精准扶贫,出台产业扶贫政策,加大资金扶持力度,组织3600多户贫困户依托产业发展,增加收入,从根本上"挖"掉"穷根"。全市依托茶叶、水果、蔬菜、粮油、油茶、楠竹、畜禽、水产等八大农业支柱产业,按照"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模式,安排产业扶贫资金859.2万元,组织2009户贫困户加入相关合作社。按照宜种则种、宜养则养的原则,种植水稻564.6公顷、玉米115.5公顷、杂交水稻37.1公顷、蔬菜  相似文献   

3.
正2016年,益阳市资阳区沙头镇引进湖南南星养殖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公司投资2000万元在富兴村建立高标准稻蛙共生基地66.7公顷。2017年,基地黑斑蛙产量65万公斤,生产的"蛙稻香"大米获得国家绿色食品认证,成为益阳市规模最大的稻蛙共生产业基地和益阳市产业扶贫项目。2017年,益阳市农业委员会下拨扶贫专项资金11.4万元,作为富兴村38户贫困户的股金入股公司,平均每户入股资金3000元。入股资  相似文献   

4.
<正>从身有残疾的贫困户,到食用菌合作社的负责人。完成这一转变,丹东宽甸满族自治县红石镇长江村村民张德平,只用了不到半年的时间。半年前,张德平作为村里的精准扶贫对象,在村委会主任李文友陪同下,到抚顺一家食用菌基地考察,回来后承包了20亩地,建起了食用菌合作社,带着村民种起了木耳。贫困户搞木耳种植,首先要面对的是如何筹措启动资金。张德平说,是国家给的扶贫资金帮他解决了这个难题。资金有了,张德平从抚顺拉回来15万袋菌种,边干边  相似文献   

5.
正山丹是全省18个严重干旱缺水县之一,全县有13个精准扶贫村。近年来,该县针对贫困村、贫困户产业发展小、散、乱,无资金、无市场,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弱等短板弱项,积极探索"山区变景区、村民变股民、户主变业主、农地变基地"贫困村产业发展新模式,全力助推贫困村产业发展,有效增加贫困村和贫困户收入。全县建档立卡扶贫对象由2013年的4587户14200人减少到现在的546户1416人,贫困发生率从9.29%下降至0.92%,贫困  相似文献   

6.
正2017年以来,凤凰县的稻花鱼养殖重点产业扶贫项目采用"合作社+基地+贫困户"模式运作,有序开展,效果明显。全县投入资金900万元,创建稻花鱼养殖示范基地12个,完成标准化稻花鱼田386.7公顷,投放鱼种7.5万公斤。经测产,项目实现每667平方米鲜鱼产量51.5公斤,每667平方米增加纯收入2060元,户均年收入增加7975元,惠及12个乡镇72个村1498个贫困户5968个贫困人口。  相似文献   

7.
正"今年我从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舞阳县支行贷款5万元,政府贴息2500元,我只支付了1175元利息。"8月8日,正在自家香菇大棚忙活的舞阳县文峰乡李斌庄村村民杨庆安告诉记者。杨庆安家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家里有4口人,种植香菇2万多棒,缺乏资金一度成为他脱贫路上的绊脚石。今年,在政府的帮助下,杨庆安享受到了该县针对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扶贫贴息贷款项目。这一项目单户最高授信额度5万元,年利  相似文献   

8.
正2017年,湘乡市通过金融扶贫"户贷户用"模式发放小额信贷5701.5万元,使1905户贫困户入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产业受益,成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利剑"。全市已建成金融服务站29个,已评级贫困户20041户,授信户17677户,授信率达88.2%,授信金额47017万元,风险补偿基金到位1230万元,累计放贷11653.16万元。"通过金融扶贫‘户贷户用’的方式,我  相似文献   

9.
<正>2017年5月4日,宁远县冷水镇贺家村野山椒生态种植基地,欧阳群艳等10多个村民在基地整地、施肥。51岁的欧阳群艳是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他独自一人带着3个小孩在家务农。2016年到野山椒种植专业合作社上班后,月工资2000元;将3668.5平方米土地流转给基地,年收入2200元;按照产业扶贫资金入股模式,欧阳群艳年初贷款4万元入股合作社,年底还分了5000元钱的红利。1年总收入有3万余元。"2017年再干1年,年  相似文献   

10.
<正>产业是脱贫之基。近年来,大安市将产业扶贫作为主攻方向,统筹整合涉农资金19.27亿元,打捆投入扶贫领域,构建起"六重叠加"产业扶贫新格局,贫困发生率由2016年初的15%下降到1.3%。推进种养产业叠加。扶持贫困户发展大棚4026栋、养殖畜禽115.97万头(只、匹),带动贫困户22224户,户均增收3000元。以弱碱米、西甜瓜、花生、黄菇娘等为代表的特色种植产业亮点纷呈,以肉  相似文献   

11.
正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羊街镇在扶贫中,依托当地有丰富市场经验和过硬技术的种植养殖龙头企业,每户以1.2万元的产业扶贫资金"绑定龙头企业",探索出"公司+基地+专业合作社+建档立卡贫困户"精准扶贫模式,确保贫困户在输出劳动力收入的基础上年终保底分红,此举受到立卡贫困户的好评。羊街镇甸心村委会驻村工作队队长张问龙介  相似文献   

12.
黑龙江垦区是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和粮食储备基地。垦区拥有土地总面积5.44万平方公里,耕地3500万亩,现有9个农垦分局,104个农牧场,160万人口,75万从业者。2006年粮食总产224.6亿斤,农场职工家庭人均纯收入7030元。长期以来,垦区各级党委在大力发展垦区经济的同时,始终重视职工扶贫工作,从1993年开始,连续实施了"9513"、"9522"和"1533"三轮职工扶贫工程,取得了显著成效。14年来累计投入滚动扶贫资金2.58亿元,13万户贫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林州市通过做强特色产业、培育壮大扶贫基地力量、开展专家服务等方式,全市共建成特色农业产业扶贫基地61个,带动全市98%的贫困户增收,流转贫困户、易地搬迁户土地面积665.13 hm^2,实现流转收入798万元。一、主要措施(一)标准生产—订单式扶贫合作社或龙头企业与贫困户签订农产品订单收购协议,按照高于市场价回购产品。如洪河小米产业扶贫基地采取免费供种,统一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管理服务,与芬草峪村、洪河村等11个村179户贫困户签订无公害谷子保护价收购,对贫困户的收购价格高于一般农户0.4元/kg进行收购,贫困户最大程度地避开了市场风险,通过订单收购、保护价回收的方式,为贫困户建立了稳定的增收渠道。  相似文献   

14.
<正>"我承包了3个菇棚,干了40多天的活,今天老板给我发了7800多元的工资……"7月19日下午,记者来到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总堡垣花菇种植基地看到,这里的负责人火兴彦正在给基地内务工的村民发放工资。拿到了数千元劳动收入的贫困户们欣喜不已,来自三家村的贫困户白文仓甚至激动地流出了眼泪……据了解,民和县总堡乡共有11个行政村、2867户、1.29万人,其中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核定的建档立卡贫困  相似文献   

15.
正临澧县望城街道永安村辖30个村民小组588户2186人,全村2014年建档立卡贫困户120户369人。扶贫工作队进驻前,永安村集体经济收入基本为零。2015、2016年后盾单位共投入资金40万元,仅能维持村级基本运转,到了2016年底账面还欠60多万元外债。工作队员与支村两委成员一道,利用2个月的时间,走遍了该村的每个角落,访遍了每个贫困户,了解每家每户的基本信息、思想动态,宣传党的脱贫攻坚政策,掌握了村里的一手资料。经过调研、考察、反复论证,2018年初,扶  相似文献   

16.
互助资金合作社,指由政府安排一定数量的财政扶贫资金,由贫困村村民自愿参与成立的负责贫困互助资金管理的互助合作组织。互助资金是以财政扶贫资金为引导,每个项目村国家投入财政扶贫资金15万元,村民自愿按一定比例投入互助金为依托,社会捐赠和聚集民间闲散资  相似文献   

17.
正2018年12月,正阳县现代农业产业园被农业农村部、财政部命名为首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产业园聚焦"三农"问题,强化农民利益联结机制,有效对接产业扶贫,大力推进"三产"融合发展,将花生的资源优势、区域优势变成品牌优势、经济优势,把贫困户"嵌"到花生产业链上全方位精准带贫,使"小花生"变成了脱贫攻坚的"金豆豆"。园内建成1万多亩的高油酸花生良种繁育基地,花生良种与普通花生相比,价格可增加2-3元/kg,户均年增收4800元。园内新型经营主体282家,吸收15000人就业,带动贫困户1617户稳定脱贫。园区鼓励贫困户种植优质花生,每种植1亩高油酸花生、彩色花生和其他优质花生,分别给予200元和100元的补贴,户均年增收3350元。花生加工企业吸纳1350名贫困劳动力就业,实现"一人就业,全家脱贫"。  相似文献   

18.
辽阳市委办公室是定点帮扶甜水乡的组长单位,与组内17个单位共同帮扶甜水乡8个村、86户贫困户。自2001年以来,17个帮扶单位累计向贫困村投入资金170万元,投入物资折款22万元,向贫困户投入43万元。这个组长单位的经验主要有3点。  相似文献   

19.
<正>安仁县生平米业公司充分发挥龙头优势,做大做实产业扶贫文章,主动"放水养鱼"让利于农,实现了产业发展、企业做强、农民增收"三赢"目标。2016年公司联结1.77万户农民参与优质稻生产,发展订单种植基地1万多公顷,户平实现增收5000余元。2016年与安仁农商行合作,通过分贷统还1385万元,为277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户均年分  相似文献   

20.
傅平 《新农业》2007,(6):9-9
辽宁省民政厅提出的发挥农村专业经济协会(以下简称农经协)作用开展扶贫帮困活动的设想,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使全省利用农经协扶贫帮困的工作走出了一条颇具特色的扶贫新途径。目前,全省农经协用于扶贫帮困的资金达到3744.7万元,其中协会自筹资金2954.81万元,占总投入的78.9%,共扶持贫困户2.53万户、7.5万多人,其中有0.9万户、2.06万多人当年脱贫,脱贫率65%,致富率33%,扶贫帮困对象总收入8881.45万元,增收3639.82万元,取得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