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11年,从中国引入自育为主的10个杂交玉米品种,在援建坦桑尼亚农业技术示范中心与3个当地常规玉米品种进行小规模品比与栽培技术试验。初步结果:旱季试验实测平均667m2产量,杂交食用糯玉米(鲜粒)为568~847kg,杂交饲料玉米(干粒)为381~517kg,而当地常规食用白玉米(干粒)仅296~357kg,说明中国杂交玉米品种在坦桑尼亚有显著的增产潜力。  相似文献   

2.
为了验证杂交水稻品种在坦桑尼亚不同农业生态区的综合表现,为Q优系列中国杂交水稻和SARO系列耐热抗旱水稻品种交换试验示范提供参考,2017年12月开始,在坦桑尼亚四个不同农业生态区,中坦两国水稻专家利用中国杂交水稻品种QU6和QU28联合开展区域性生产试验,以当地主推品种SARO系列TXD306、TXD88和Komboka为对照。试验结果表明,参试品种间存在显著差异,具有不同来源背景,两个杂交品种株高居中,QU6分蘖最佳,稳产性好,适宜平原肥沃土壤,QU28穗长、产量最高,适应条件和栽培方式广泛,杂种优势强,两个品种均适宜在坦桑尼亚种植。  相似文献   

3.
2011年,引入瓜类、茄果类、叶菜类和豆类等蔬菜品种22个,在援建坦桑尼亚农业技术示范中心进行小规模种植试验。试验结果初步看出:从中国引入的杂交、常规蔬菜品种,在坦桑尼亚表现适应性较好,在雨季和旱季都有明显的增产潜力。  相似文献   

4.
在2011年雨季,从中国引入10个杂交水稻品种、2个常规水稻品种,与坦桑尼亚5个当地水稻品种在援坦桑尼亚农业技术示范中心进行了小规模品比与栽培技术试验。结果初步表明,坦桑尼亚5个当地水稻品种的实测产量仅有53~302kg/667m2,而引入杂交品种实测产量达555~798kg/667m2,可见中国杂交水稻品种和高产栽培技术在坦桑尼亚有显著的增产潜力。  相似文献   

5.
为筛选出抗性强、产量高、品质好的杂交玉米新品种,2016年在贵州省大方县根据杂交玉米新品种株叶型的分类,开展了"紧凑型"与"平展型"2组新品种筛选试验。初步结果:1)在5个紧凑型杂交玉米参试品种中,667 m~2产量最高的是奥玉28,为722.58 kg,其次是渝单5号,为721.47 kg,极显著地高于其他参试品种和对照品种鄂玉10号;且奥玉28、渝单5号主要性状良好,生育期适中,建议可在毕节市海拔1 350~1 650 m区域推广应用。2)在7个平展型杂交玉米参试品种中,667 m~2产量最高的是中单808(796.53 kg),比对照品种(毕单17)增产53.55%;盛农3号、毕单18、雅玉889产量表现也很好,比对照增产44.74%~48.97%;所有参试品种均比对照极显著增产。中单808、盛农3号、毕单18、雅玉889这四个品种,主要性状良好,生育期适中,建议可在毕节市海拔1 350~1 650 m的区域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为了筛选适宜在高海拔旱作区种植的优质高产玉米品种,对引进8个玉米新品种进行了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鲁星619折合产量最高,为10 838.07 kg/hm2,较对照品种胜玉902增产52.80%;五谷703折合产量为10 392.99 kg/hm2,较对照品种胜玉902增产46.53%。这2个品种在当地均能正常成熟,经济性状表现良好,适宜在旱作区同类生态区域推广种植。TW72和金穗306生育期适中,也有较好的丰产性,较对照品种胜玉902分别增产30.91%、24.97%,综合性状表现较好,可作为搭配品种在高海拔旱作区种植。  相似文献   

7.
玉米是天水市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为了筛选适宜在天水旱作区种植的优良玉米品种,2021年对从当地收集的27个玉米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27个参试玉米品种在当地气候条件下均能正常成熟。以优迪919折合产量最高,为13 014.29 kg/hm2,较对照品种先玉335增产11.08%;玉源7879次之,折合产量为12 995.24 kg/hm2,较对照品种先玉335增产10.92%;翔玉218居第3位,折合产量为12 941.27 kg/hm2,较对照品种先玉335增产10.46%;登海182、德单1403、龙博士7号、翔玉329、登海9号、金凯3号折合产量也较高,分别较对照品种先玉335增产9.31%、9.05%、8.56%、8.16%、8.12%、7.56%。这9个品种较对照品种先玉335增产幅度均在7.50%以上,且农艺性状、经济性状优良,总体表现相对较好,可在天水市旱作农业区种植。  相似文献   

8.
为了筛选出适合当地的玉米品种,2016年5—10月,在云南省新平县漠沙镇胜利村开展了8个玉米品种的比较试验。结果初步表明,胜玉10号667 m~2产量达663.4 kg,比对照宣黄单5号增产达极显著水平,且抗逆性表现较好,可以在该地区大面积推广应用;靖单12、北玉0913、安特8000、云瑞89、雅玉78在该地区使用,应当使穗期错过雨量较多的月份;雅玉891茎腐病和穗腐病发病率高,不适合在该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9.
玉米产量的品种与环境互作效应空间分布规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针对作物品种表现的分析缺少对空间和时间因素的考虑,难以揭示环境效应、互作效应的空间规律,更不能将品种在测试点的表现外推到目标推广环境。因此,该文结合北京金色农华种业公司在黄淮海夏播和东华北春播玉米区的多年多点品种测试数据,以产量为例,提出了一种品种-环境互作效应的空间分析方法。首先,计算和确定了环境效应值、互作效应值的空间渲染分级标准;结合地理数据和玉米种植区划分区结果,利用空间可视化技术初步探究玉米种植环境效应、品种基因-环境互作效应的空间分析方法和分布规律。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分析品种表现的环境效应和互作效应的空间规律,一区(夏播中晚熟区)环境效应普遍为负,即胁迫较重;二区(春播中熟区)环境效应普遍为正,环境胁迫轻。互作效应的正负反映品种对环境的特殊适应性,其年际和空间波动大小则反映品种的稳定性。生态区一区稳定性:农华101郑单958先玉335,适应性:郑单958农华101先玉335。生态区二区稳定性:郑单958农华101先玉335,适应性:农华101郑单958先玉335。该文在地理信息系统支持下,对玉米品种互作效应的空间分析方法和分布规律进行初步探究,可为进一步建立作物表现的空间模型提供依据,也可提高品种评价和推广的准确程度。  相似文献   

10.
鉴定玉米新品种(组合)在贵州省黔东南地区的适应性、丰产性和抗逆性,为品种在大田推广生产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开展西南区玉米品种绿色通道试验筛选了汉玉99、中垦玉708、汉玉87、锦玉1号,4个品种产量高、抗性强、生育期适中,建议在黔东南地区可作下一年推广和示范。  相似文献   

11.
2020年,在重庆市铜梁区对基于氮肥减施20%试验条件下的36个玉米新品种开展田间试验,采用间比法比较其产量,并用灰色关联度法分析评判机收综合适应性,旨在筛选适宜西南地区种植的机收类型玉米新品种,加快优良品种推广步伐。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较,29个品种增产,增产率1.98%~64.94%,7个品种减产,减产率4.23%~24.48%;机收综合适应性表现较好的品种分别为雅玉6188、真玉2369、渝单8075、黔543、正昊玉201及湘荟玉1号,不仅产量较高,且抗倒性、穗位整齐度、机收质量均较好。认为在重庆独特丘陵地貌及气候特点区域,宜机收玉米品种不仅需要产量较高,还需具有抗倒力强、籽粒含水率较低等优良特性。  相似文献   

12.
为筛选出适合陇东旱塬区种植的优质高产玉米品种,于2019年在甘肃庆阳对12个玉米品种的农艺性状和抗逆性(倒伏率、对茎腐病的抗性)等进行了田间比较。结果表明,供试12个玉米品种在当地均可正常成熟,生育期为128~143 d。产量以先玉1321最高,为15 400.5 kg/hm2;新玉108次之,为14 785.5 kg/hm2;兴贮88居第3位,为14 448.0 kg/hm2。在抗逆性方面,九圣禾2468、新玉108、陕单650、迪卡519、松科106、兴贮88倒伏率均为0,表现出良好的抗倒伏性;九圣禾2468、新玉108和陇单9号对茎腐病表现出良好的抗性。从农艺性状和抗性等综合考虑,新玉108、九圣禾2468和兴贮88表现最佳,适宜在陇东旱塬区种植。  相似文献   

13.
青贮玉米为草食家畜最主要的饲草料来源之一,因其品种、株型及种植生态区域不同,适宜栽培密度也不同。为筛选出不同青贮玉米品种在武威地区的合理种植密度,对引进的青贮玉米品种雅玉26号、五谷8818进行了密度试验。结果表明,雅玉26号、五谷8818均在种植密度为9.0万株/hm2时植株田间长势整齐、抗倒伏,折合鲜生物、干生物产量均最高,分别为82 600.5、75 883.5 kg/hm2和30 060.0、28 369.5 kg/hm2。说明青贮玉米雅玉26号、五谷8818在武威地区最适宜的种植密度是9.0万株/hm2。  相似文献   

14.
目前玉米生产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玉米籽粒机收将是大势所趋,因此人们对玉米品种的选择也趋向于耐密植、抗倒伏和籽粒脱水快等优良性状。为了筛选出陇东旱塬区适宜的籽粒机收玉米品种,通过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引进的17个玉米品种表型性状和籽粒机收适宜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和恒5266产量高,但是机收表现不理想;迪卡159、先丰9号、先玉1483、五谷737和新农育6003等5个品种综合表现良好,可以作为陇东旱塬区籽粒机收玉米品种贮备品种加以推广,尤其是五谷737产量高、抗性好、机收表现好,宜大力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5.
掌握杂交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提高玉米综合生产力,对我国农业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从杂交玉米种植模式、土壤改良和深耕细整、选择优良对路的杂交品种、适时早播、合理密植和科学合理施肥等9个方面阐述杂交玉米高产栽培技术,为种植者提供一定的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为解决甘肃自育优良玉米新品种较匮乏、外引玉米新品种对甘肃的生态条件较难适应且退化严重的问题,张掖市博丰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采用重离子辐照结合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等现代育种方法,以自育自交系BT0521为母本、自育自交系0571为父本杂交选育出了高产高淀粉粮饲兼用型玉米新品种丰玉3号。2012 — 2013年参加甘肃省玉米中晚熟高密组新品种区域试验,2 a 10点(次)平均折合产量15 621.0 kg/hm2,较对照品种增产2.7%。其中2012年平均折合产量16 536.0 kg/hm2,较对照品种郑单958增产5.4%;2013年平均折合产量14 706.0 kg/hm2,较对照品种先玉335增产2.3%。2014年参加甘肃省玉米中晚熟高密组新品种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16 122.0 kg/hm2,比对照品种先玉335增产7.8%。丰玉3号在甘肃省张掖市春播生育期132 d,株高273 cm,穗长21.0 cm,穗粗5.2 cm,出籽率88.8%,千粒重347.7 g。容重734.2 g/L。丰玉3号籽粒(干基)含粗淀粉766.0 g/kg、粗蛋白89.7 g/kg、赖氨酸3.1 g/kg、粗脂肪36.9 g/kg,属高淀粉玉米品种。该品种高抗茎基腐病和瘤黑粉病,抗大斑病,中抗丝黑穗病,感矮花叶病和红叶病。适宜在甘肃、新疆及同类生态区种植。  相似文献   

17.
为实现玉米的高产高效栽培,以高产玉米品种郑单958和先玉335为供试材料,设置4个施氮水平:0、180、240和300 kg·hm-2,分别标记为N0、N1、N2和N3,研究并探讨不同氮肥模式下2个高产玉米品种的干物质积累量与产量效益特性。结果表明,随施氮量增加,2个玉米品种籽粒产量和经济效益均增加,且以N2处理最高,其中先玉335籽粒产量和经济效益显著高于郑单958。随生育进程的递进,2个玉米品种叶面积指数均呈降低趋势,随施氮量增加,2个玉米品种叶面积指数呈增加趋势。在不同氮肥模式下,先玉335叶面积指数、花后物质积累量和分配比例均高于郑单958。2个玉米品种群体干物质积累量在开花期之前差异不显著,其差异主要表现在开花后;2个品种花后物质积累量以N3处理最高,而分配比例则以N0处理最高。本研究可为夏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8.
深松促进春玉米干物质和磷素的积累与转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为研究深松对春玉米干物质和磷素积累与转运的影响。以郑单958和先玉335为供试品种,设旋耕(R)、深松+旋耕(S+R)2个处理,通过连续2年的田间定位试验。结果表明,S+R处理显著(P<0.05)提高2个品种春玉米的产量、吐丝期干物质和磷积累量、干物质和磷转运量,尤以郑单958表现明显;磷收获指数、磷吸收效率、磷肥偏生产力均表现为S+R处理高于R处理,其中郑单958磷收获指数、磷吸收效率处理间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而先玉335处理间差异不显著。深松能促进春玉米干物质和磷的积累、转运,提高磷的收获指数、吸收效率和偏生产力,但不同玉米品种间存在显著的差异,郑单958产量和磷效率对深松更为敏感。该文可为春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除草剂对不同玉米品种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化学除草为作物田间管理带来方便的同时,药害问题也越来越突出,特别是苗后除草剂对作物造成的药害频繁发生。为此,本文以我国玉米主栽品种‘郑单958’、‘先玉335’、‘京科968’和‘京农科728’为试验材料,采用2,4-D丁酯和烟嘧磺隆2种苗后除草剂,每种除草剂设置0倍(人工除草,CK)、1倍(最适浓度,T1)和2倍最适浓度(T2)共3个喷施浓度处理,于玉米幼苗4展叶期喷施。研究苗后除草剂对不同基因型玉米品种生育进程、形态特征、保护酶活性和产量等性状指标的影响,旨在为玉米安全生产提供参考和指导。研究结果表明:1)喷施除草剂后,参试玉米品种的生育期呈延长趋势,‘郑单958’和‘先玉335’的生育期延长程度大于‘京科968’和‘京农科728’;2,4-D丁酯对参试品种的生育期延长幅度大于烟嘧磺隆。喷施除草剂后,参试玉米品种的叶面积、根系长度、表面积和体积呈降低趋势,且随除草剂浓度增加,降低幅度加大;品种间的反应也存在较大差异,‘郑单958’和‘先玉335’降低程度大于‘京科968’和‘京农科728’。2)喷施苗后除草剂后,参试玉米品种的叶片SOD活性、CAT活性和MDA含量在品种、除草剂和剂量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参试玉米品种的SOD和CAT活性呈降低趋势、MDA含量呈升高趋势,且随喷施浓度增加影响加剧;不同品种间,随喷施浓度增加,‘郑单958’和‘先玉335’的SOD和CAT活性降幅高于‘京科968’和‘京农科728’;不同除草剂间,2,4-D丁酯处理的影响程度大于烟嘧磺隆。3)苗后除草剂对参试品种的穗粒数、百粒重和产量影响显著,均呈降低趋势;随除草剂浓度增加降幅增大;不同品种间,‘郑单958’和‘先玉335’的降幅大于‘京科968’和‘京农科728’。由此可见,2种苗后除草剂对参试玉米品种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存在显著影响,表现在延长了生育期,抑制了根系和叶片的生长,降低了保护酶活性,并且加重了叶片的膜质过氧化程度,从而导致玉米减产显著,且随除草剂浓度增加,影响进一步加大。不同品种间,‘京科968’和‘京农科728’对苗后除草剂的耐受性好于‘郑单958’和‘先玉335’。  相似文献   

20.
2017年,重庆市渝北区种子管理站在海拔分别为350 m、430 m、560 m的大盛镇大盛村3组、古路镇熊家村14组、大湾镇金凤村2组,对29个杂交水稻品种、28个杂交玉米品种开展了抗逆性观察试验。初步评价水稻品种:适合在中高海拔地区种植的有Q优28、川优8377、Q6优28、成优489、宜香优2115,适合在中海拔地区种植的有德优4727、隆两优1146、川优6203、润优318、晶两优1377、隆两优1206、科优21,适合在低海拔地区种植的有冈优916、晶两优华占;其余在不同海拔地区表现均较好的有内6优138、蓉18优2348、Y两优1号、禾优1号。初步评价玉米品种:适合在低海拔地区种植的有金穗98、鼎玉8号、康农玉3号、金穗33、隆庆1号,适合在高海拔地区种植的有同玉18、天单101、西大211,适合在中海拔地区种植的有高瑞171、帮豪58、秦奥23、中单808,适合在中低海拔地区种植的有金123、金穗36;隆庆2号、绵单1256、渝单33、金123、金穗98、隆庆159、康农玉901、隆庆1号、康农玉108、中单808在低洼地带有穗萌现象,应慎重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