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解基于“互联网+质量”变化新业态下大学校园内的青年学生思政教育现状,强化专门组织的教化培育针对性,创新大学校园内的青年学生思政教育途径手段,本文依据山西省高等学校学生群体抽样问卷调查样本,结果显示基于互联网+量质变化新业态下大学校园内的青年学生思政教育现状总体较为乐观,但是仍然存在极少数大学校园内的青年学生思想状况不明朗。表明基于互联网+量质变化新业态下大学校园内的青年学生专门组织的针对性教化培育仍然存在薄弱点,应完善构建以互联网为平台载体的全方位协同育人模式。  相似文献   

2.
随着互联网+这种以信息技术为载体,以各种传统行业为支撑的新兴业态的不断发展壮大,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在互联网+视域下,高职创新创业教育必须要调整教学方式和教学思维,不断加强自身教育教学改革,使高职创新创业教育能够适应以互联网+为特征的、我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需要。  相似文献   

3.
本文首先对双创视域下大学生运用"互联网+媒介"创业和就业的内在联系进行了剖析,然后从学业和创业冲突、创业精神、管理三个方面阐述学生运用"互联网+"模式创业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提出提高大学生运用"互联网+"模式创业就业策略,以期达到有效利用"互联网+媒介"创业提高就业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互联网+环境下的微思政教育方式是传统书本教育的延伸,随着通信技术的普及,互联网成为高校学生通信的主要路径之一,高职院校可充分借助学生这一通信特点,创新传统思政传播路径,实现微思政方式。微思政有利于推进高校思政教育的网络化形式。本文通过分析目前高校思政教育的问题所在,提出微思政的运用方式。  相似文献   

5.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24):199-200
信息技术的创新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将新技术和新科学应用于教育、经济发展、国家建设也是当前我国发展的全新要求。自云计算、移动技术、物联网技术以及大数据等新时代高新技术概念提出、发展和应用,各个领域借助于新技术和新科技的力量不断创新,探索新的发展建设路径。大学教育机构作为学生走出社会的最终关卡,也在不断地探索新的教育路径,而在"互联网+"背景下,大学教育中的创新创业教育这一重点环节也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通过信息技术与传统教育的渗透和融合,有效推动了专业和理论教育的转型升级,让高校的教育改革更深入地进行。本文简要阐述"互联网+"概念的提出和发展,简析"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意义,最后结合"互联网+"的优势,提出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6.
互联网是现代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东西,很多领域已经开始广泛应用互联网,其中就包括高校教育领域,互联网渗透到高校教育中对大学生以后的事业有很大的意义,时代的快速发展导致大学生以后工作不仅依赖于非常专业的知识,还依赖与大学生的实践水平,更要依赖于应用网络的熟练程度。虽然网络带给我们的好处很多,但网络是把双刃剑,也会带来一些弊端,这些弊端带来的影响甚至多过于带来的好处,网络所带来的一些信息,会扭曲大学生的三观,导致大学生三观不正,道德沦丧。因此要对大学生的思想进行深刻教育,对思想教育的路径进行改进。  相似文献   

7.
高校思政教育无论是对于学生的学习而言,还是对于学生的未来发展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一些高校的思政教育工作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会对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造成不利影响。所以,在互联网高速发展和普及的背景之下,高校的思政教育工作应该选择科学有效的改进路径,来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良好开展。  相似文献   

8.
随着国家的进步,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因为高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是我国政治建设、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的主力军,更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而高校思政教育是培养大学生政治素养、职业素养和思想道德的重要学科,对学生以后的人生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目前高校思政教育还是存在很多问题,只有理性认识这些问题并且逐渐改进,才能促进高校思政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在互联网的时代,很多大学生通过网络获取信息,而这些纷繁复杂的信息会间接甚至直接地影响大学生的想法。如今在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角落,都有互联网+的应用,各行各业都无法摆脱互联网而快速发展。那么在此背景下,高校辅导员也应该探究如何利用互联网+开展思政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0.
现阶段,计算机互联网技术已经深入进人们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并使之产生了巨大的变革。互联网改变了人们的思想意识,也使得传统的高校思政教育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不仅影响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水平的提高,更给我国高校思政教育事业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阻碍。深入研究互联网视域下的高校思政教育,设计高校思政教育的改进策略是高校思政教育的当务之急,相关者需要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11.
信息和网络技术对我国传统的高校教学有着较大的冲击,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高素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普及信息化的教学。“互联网+”时代提供给学生和教师更充分的沟通环境,极大的拓宽了高校教学的深度和广度,对高校思政教育创新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互联网+”背景下构建一个学生党员特色思政平台势在必行。通过分析高校在网络场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和问题,立足于当代学生党员特征和发展需求,从网络课程建设、互动反馈社区创建、大数据分析及完善网络监管四个方面对学生党员特色思政平台的构建开展了研究,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开展及学生党员的培养提供参考,以求提升高校思政工作的实效。  相似文献   

13.
在"互联网+"新形势下创新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具有重大意义。它是适应新时代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要求的需要、增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吸引力的需要、提升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自主性的需要。由此,我们可以通过转变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观念、创新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形式、提升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师素质等策略来实现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相似文献   

14.
互联网为农产品营销提供了新的契机,盘点农产品网络营销模式优缺点,提供应用及实施建议,为农产品生产经营企业提供参考和借鉴,故此,该研究也具有一定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互联网+"已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入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模式亟需改革与创新,高校必须深入了解"互联网+"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影响与革命性意义,充分发挥互联网的特点与优势,通过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顶层设计、理论智库建设、师资队伍优化、教学方法创新以及提升大学生互联网素养和学习积极性等方面为切入点,着力构建与"互联网+"时代特征相适应的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互联网+概念的提出,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的召开与国家对创新创业的号召,大学生将成为互联网环境下创新创业的主力军。本文以园林植物病虫害的防治与养护为主要问题进行研究与探索,有助于园林专业的大学生在互联网+的背景下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以充分的准备迎接创业大潮的到来。  相似文献   

17.
自我国迎来信息时代以来,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产生活中的重要工具,并已经普及到各个领域当中,为各个领域的发展与变革做出了巨大贡献。互联网+背景下,也同样为教育领域改革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特别是高校思政教育改革,无论是在教育内容、教育方式,还是在教育环境上,都发展了巨大的变化,这也使高校思政教育的受政主体呈现出了新的特点。作为高校思政教育人员,必须要深刻认识到互联网+是一柄双刃剑,其既有好处,也同样存在弊端,只有正确把握方向,才能做好高校思政教育工作。鉴于此,本文便对基于互联网+的高校思政教育改革进行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为了深入解决我国农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现状,党提出了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在乡村振兴的多元化道路上,"互联网+"理念为传统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为传统农业的转型升级做出了贡献。农业生态可持续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然选择。探究"互联网+"生态农业发展道路,有利于实现马克思经济循环理论中提到的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相似文献   

19.
"互联网+"是创新2.0下互联网发展的新生业态。大学生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主力军。如何在"互联网+"新时代下,使互联网与大学生创新创业方方面面相融合,从而更加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是一个崭新而且热门的课题。本文从分析当前大学生创新创业与"互联网+"时代对人才新要求之间存在的差距着手,探索出适应"互联网+"新时代下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新方法,从而早日实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目标。  相似文献   

20.
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在此战略背景下,我国农业将得到更多的政策支持和社会支持,农村也将产生大量的创业就业机会。与此同时,高校扩招带来的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日益险峻,农村大学生较之于其他学生更可能面临毕业即失业的就业压力。互联网是当代创新创业的新工具,与不同传统行业结合产生的新型商业模式呈爆炸式增长,农林高校若能发挥好创业教育育人功能,鼓励引导农村大学生抓住"互联网+"时代机遇,帮助大学生探索合适的"互联网+农业"创业模式,可同时达到减缓农村大学生就业压力、振兴农村经济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