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村百事通》2010,(6):57-60
1月15日 凶“鳄”上餐桌鳄鱼被称为“爬虫类之王”,性情凶猛残忍。在广东茂名的首届现代农业博览会上,鳄鱼却成了人们的盘中餐,这种鳄鱼叫暹罗鳄,它体长3~4米,尾部有黑色条纹。暹罗鳄也叫泰国鳄,是从泰国引进的。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人们可以按需求选择动物的性别进行繁殖,饲养。这不仅能提高畜、禽、鱼等繁殖率和生产量,而且可以提高该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温度选择爬行动物的性別 美国在开辟特种动物养殖时,有关专家经过多年观察和试验证明,许多爬行类动物的性别并非在授精时产生的,而是在土中的卵胎受到阳光照射的温度而决定的。例如,密西西比河的鳄鱼,其卵胎在30℃  相似文献   

3.
正有一些动物,互相结成不可分离的朋友,合作得很默契。这种同生共存、相互依赖的现象,是令人饶有兴味的。鳄鱼和燕千鸟在一条水流不很湍急的河流旁,从水中冒出一条大鳄鱼,气喘吁吁地爬到岸上,张开大嘴呆望着,细细的水流沿着它粗糙的背脊淌下来。鳄鱼打了两个饱嗝,懒洋洋地趴在浅河滩上。突然,从一棵树上飞下一只燕千鸟,"吱吱"叫着。  相似文献   

4.
鳄龟     
鳄龟,也叫鳄鱼龟,是淡水中的水陆两栖动物,它的背甲上有凸起的放射状条纹,尤其是尾巴像鳄鱼的尾巴,它也因此得名叫鳄龟。鳄龟原产于美国,现在看到的这些鳄龟是由北京水产技术推广站从国外引进,在北京进行人工养殖的。专家说:“它和甲鱼最大的区别,是壳是硬的,没有裙边,而甲鱼壳是软的,有裙边。”与甲鱼相比,它的头和四肢都不能完全缩入壳内,爬行起来的姿势也不一样,甲鱼是紧挨地面,鳄龟则是腾空的。鳄龟又叫肉龟,那是因为它体壮而且肉多。在现有的龟鳖类的养殖品种中,鳄龟的含肉率在现在是最高的,能达到80%。含肉率高使鳄龟有很大的市场竞争…  相似文献   

5.
李世安 《饲料博览》1999,11(9):14-15
1从养殖业的发展看养大种植与养殖是构成农业的两大支柱,传统的养殖业以生产动物性食物(肉、奶、蛋)为主,动物纤维牦、裘、皮、丝)为次,利用动物力量的投畜,已被机械化取代;马业一部分转向肉用,一部分转向第三产业(赛马和体育)。近年来,除传统养殖业的畜、禽外,新动物种养殖业兴起:两栖类有牛蛙、林蛙,爬行动物有蛇、鳖。鳄鱼,鸟类有驼鸟,哺乳类则以家犬做为代表。社会生活现代化,使人们的生活空间及环境条件日益脱离自然,令人产生出一种“疏离感”(alienation)。于是,近年从种植业中分化出“花卉生产”,在养殖业中…  相似文献   

6.
黄壳鱼     
在云南省临沧市有一种鱼叫“黄壳鱼”.市场售价高达120元一千克。那么这黄壳鱼到底是一种什么鱼呢?它又有什么独特之处呢?原来黄壳鱼学名叫四须鲍.是云南省独有的地方鱼种.它对水质水温的要求非常高,要求水质没有任何污染。水温要求常年保持在23℃以上.而临沧南捧河流域的水质水温正好适合它的生长。  相似文献   

7.
老潘的舞台     
《农村百事通》2010,(3):53-53
<正>他是第一个在泰国表演的中国驯鳄师,被誉为中国驯鳄第一人。经他训练后的鳄鱼,不仅他一声招呼就可以把鳄鱼从水里叫到岸上来,而且他和鳄鱼进行亲密地接吻、骑在鳄鱼背上,  相似文献   

8.
<正> 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我国才明确幺蚰危害成龄桔树。现已发现湖北宜昌、秭归、京山都有相当大范围的分布。幺蚰已经成为一种不容忽视的桔园敌害。 1 形态特征 我们称它为“虫”,但不是昆虫,在动物分类上属于综合类。为了不致同昆虫混肴概念,把幺蚰称为有害动物,更为准确一些。常见的卡尔汉氏幺蚰,成虫体长5~6mm,宽0.8~1mm,全身白色,头园形,触角念珠状,有26~38节,背板有15片,步足12对,体末端有1对尾铗。 2 为害特点  相似文献   

9.
<正> 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我国才明确幺蚰危害成龄桔树。现已发现湖北宜昌、秭归、京山都有相当大范围的分布。幺蚰已经成为一种不容忽视的桔园敌害。 一.形态特征 我们称它为“虫”,但不是昆虫,在动物分类上属于节肢动物门,为了不致同昆虫混淆概念,把幺蚰称为有害动物,更为准确一些。常见的卡尔汉氏幺蚰,成虫体长5~6mm,宽0.8~1mm,全身白色,头园形,触角念珠状,有26~38节,背板有15片,步足12对,体末端有1对尾铗。  相似文献   

10.
香港一家水族馆发明了无水运鱼法。将鱼从水中捞起放在特制的胶盆里,将它们平行排列,用一种药水喷在鱼身上,鱼的脊骨即酸软不能动弹,昏昏睡去。该药水不会损害鱼的健康。运到目的地后将鱼放入水中,鱼很快就会苏醒,活泼自如。在48小时内成活率达100%。日本著名食物专家克田发明了一项活鱼保鲜新技术。在放鱼的池子里充入5%的二氧化碳和50%的氧气,可使鱼处于睡眠状态,当鱼被麻醉后,把它从水中拿出,在这种混合气体中鱼可熟睡30小时。这就可把睡鱼从一地运往另一地,在到达目的地后,只需把鱼放回水中,几分钟后鱼就会苏醒。对咸水鱼或淡水鱼都适用,并被证明对其他动物也是有用的。  相似文献   

11.
《新农业》2006,(12):13-13
在亚洲东北部的一些河流里生活着一种鱼,生育季节来临时,它们就成双成对地游到河畔的栖息地。找到河蚌时,雌鱼就把卵管插进贝缝.在里面产卵,雄鱼紧跟在后面。也在河蚌上排出精液。鱼卵在河蚌鳃腔中受精并开始发育,直到变成小鱼,河蚌成了小鱼的“保姆”。当小鱼快要离开河蚌而去独立谋生时,  相似文献   

12.
猪生五爪猪崽,有八迷信的认为不吉利,往往把这样的小猪崽的一个爪割去,甚至活活把他打死。我们知道生物是从进化而来的,由低级动物进化到高级动物,猪、牛、马等是由爬行动物进化而来的,爬行动物是有五爪的,所以  相似文献   

13.
大多数观赏鱼爱好者可能都喜欢养一些色彩艳丽、姿态优美的观赏鱼类,比如神仙鱼、斗鱼等。但是在观赏鱼这个大家族里,还有一些品种,虽然其貌不扬,但同样以其奇特的体型博得了很多人的喜爱。下面就介绍一种来自非洲的新型观赏鱼——象鼻鱼。1.形态特点象鼻鱼又名鹳嘴长颌鱼、象鼻子鱼,属长颌鱼科,原产地非洲西部刚果河。象鼻鱼造型奇特,远看像一把阿拉伯弯刀,尾部像刀柄,身体像刀刃,极具观赏价值。因有一条较长的“鼻子”而得名,当然那并不是它的“鼻子”,而是它的颌延长而形成的长吻。该鱼体长20 ̄50厘米,全身为浅黑色或烟灰色,身体后部背鳍…  相似文献   

14.
从土里长出的小鱼这种能从土里“长”出来的鱼叫鲋鱼,它产的卵可以离开水存活.而且干燥之后遇到水还可以孵化出小鱼。据了解,鲋鱼原产于南北美洲和非洲的沼泽中,属于热带淡水鱼,成鱼体长5-6厘米。鲚鱼一般在两个月大时达到性成熟,性成熟后每天都可以产卵,每条每天产卵在50粒以上。由于它体态娇小、颜色亮丽.再加上具有独特的繁殖方式,因而受到无数鱼迷的喜爱。  相似文献   

15.
日常生活中经常提到一些鱼,其实从动物分类上说它们并不是鱼,是名不副实的"鱼"。下面介绍几种我们身边的"假鱼":墨鱼,又名乌贼,属软体动物头足类,生活在海里,体呈袋形,头部发达,周围有10个腕足,眼大,躯干背部内有石灰质骨,介壳退化,体内有墨囊,遇到敌害即放出墨汁逃走。乌贼可供食用,墨汁可制颜料,骨供药用,中药称"海螵蛸"。  相似文献   

16.
红娘鱼     
在福建省石狮市有种红娘鱼.它的学名叫条纹飞鲽。主要生长在台湾海峡,因为它外表颜色泛红。当地人就取了这个好听的名字。不过其个头太小,以往都是作为大鱼的饵料被卖掉,经济价值很低,可是每次出海捕捞,它的数量却很多,为了能够利用这个资源,当地一家企业用红娘鱼加工成了一种休闲鱼干以提高它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大鲵俗称娃娃鱼,亦叫鲵鱼、鮑鱼、四脚鱼等,分类属于两栖纲、有尾目、大鲵科,为我国稀有的有尾两栖动物,系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大鲵的肉质白而细嫩,肉味鲜美,营养丰富,所以它不仅是席上的名贵佳肴,在港澳和海外被视为珍稀名贵补品.它还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为了保护和繁殖大鲵,一些地方已开展人工养殖.  相似文献   

18.
暴怒的野马     
<正>在非洲草原上,有一种不起眼的动物叫吸血蝙蝠。它身体极小,却是很多动物的天敌,就连强悍的野马也常常是它们的牺牲品。这种蝙蝠靠吸动物的血生存,如它在攻击野马时,常附在马腿上,用锋利的牙齿极敏捷地刺破野马的腿,然后用尖尖的嘴吸血。无论野马怎么蹦跳、狂奔,  相似文献   

19.
《农村百事通》2009,(14):59-60
6月2日 餐桌上的跳跳鱼跳跳鱼学名叫弹涂鱼.通常生活在浅海中或成淡水交界处的滩涂中,它的胸鳍很有力量,像两条腿,可以蹦1米高.由于跳跳鱼养殖环境近乎天然,所以肉质细嫩鲜美,它不仅维生素含量丰富,而且排毒降暑的作用也很明显,被人们称为水中人参.它价格虽贵,仍供不应求.(联系电话:0593-7992668,7241131)  相似文献   

20.
“西瓜”源流初探——并为“中瓜”正名立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什么叫“西瓜”?为什么叫“西瓜”?作者对于这个看来像是很幼稚的问题的求解念头,确实不自今日始。最初,我设想着它不过是和“南瓜”、“东瓜”、或“×瓜”等相对应的一种叫法;但在后来我学习农科专业后,才知道“南瓜”是“中国南瓜(Cucurlita moschata Duch)”,“东瓜”是“冬瓜(Benincasa hispida Cogn)”,除同属于胡芦科外,它们根本和“西瓜”(Citrullus vulgarisSchard)对应不上;当然,也就找不到答案。后来,在日本留学时,要买西瓜吃,必须说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