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果蔬导热系数的测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果蔬类产品大多具有含水率高的特点,用常规的方法难以测定其导热系数。采用探针法测量了几种果蔬的导热系数,证明了该方法测量时间短,测量过程中试样温升小,测试结果可以准确反映被测物料的实际状态。文中介绍了探针法测量果蔬导热系数的基本原理、测试系统和数据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2.
气调包装条件下果蔬呼吸强度模型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11  
该文综述了国内外近几十年来气调包装(MAP)条件下果蔬呼吸强度模型的研究情况。探讨了在一定的贮藏时间内果蔬呼吸强度与袋内氧气浓度、二氧化碳浓度和温度的关系以及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MAP的最佳设计等方面的问题,从而为MAP技术更好地应用于果蔬保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自然冷资源库中果蔬冷却过程的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研究果蔬在自然冷资源库中的冷却过程对于冷库设计、冷藏工艺安排和分析果蔬冷藏时的品质变化都是至关重要的。该文采用有限元方法,分析了果蔬在自然冷资源库中的冷却过程及其影响因素,并给出考虑多种因素的果蔬冷却时间计算公式。研究表明,冷却时间与果蔬半径、冷却前初始温度、对流换热系数的倒数近似成线性关系,与冷却介质温度近似成二次曲线关系。  相似文献   

4.
果蔬差压预冷设备及预冷技术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果蔬采后预冷是果蔬贮藏、流通中重要的前处理技术,是果蔬采后保鲜流通冷链的重要环节。差压预冷技术因其成本低、使用灵活,在发达国家广泛应用于果蔬采后处理。此技术很适宜我国果蔬小规模生产、多品种、低成本的生产现状和高品质大流通的发展。本研究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在差压预冷方面的成功经验,通过对引进差压预冷库的研究、测试、消化、吸收,研究出可在冷库中使用的3种不同预冷量的差压预冷通风设备,并建成一次预冷量12 t的差压预冷库。应用此技术,一般蔬菜预冷时间在4~6 h,仅为同等条件下冷库预冷时间的1/4~1/10,预冷过  相似文献   

5.
简介了果蔬采后损伤检测的研究进展。其中视觉观察是最为简单而常用的手段,能直接了解果蔬表面损伤的情况,如挤伤、开裂等;但可靠性相对较低。由于仪器分析可减少人为误差;因而,在实验室和商业上使用常常优于感观评价,并且能为研究人员、产业部门和消费者所接收。虽然能量吸收和声音、超音振动技术可反映采后果蔬内部的损伤情况,但这两种技术仅用于对果蔬挤伤敏感性的分析。与荧光和延迟光发射的方法只适用于含叶绿素的果蔬材料相比,光谱分析可广泛用于所有的果蔬损伤的检测;但这些方法只能用于果蔬表面损伤的评价。对研究人员和产业部门来讲,最大希望能更好地了解果蔬采后处理和流通过程中内部损伤的情况。目前,X-射线分析、磁场共振图像和激光检查虽能检测果蔬内部不同的损伤程度,但由于成本高,使用范围十分有限,未能在商业上应用。同其它所有技术一样,上述技术的检测成本正迅速下降;同时检测能力迅速提高。另外,利用生理活性,如呼吸速率、乙烯释放率和渗透率检测果蔬内部损伤的技术正在研制过程中。随着仪器、设备灵敏度的提高,这些技术的应用将成为可能。由于果蔬内部损伤包括多个方面,而每一种检测方法又针对某一特定的特性进行;因此,需要采用数学分析,结合每一种测定方法,这样才能确切反映果蔬内部的损伤情况。在将来可望采用一组检测器元件,通过指纹图像了解采后果蔬内部损伤及严重情况  相似文献   

6.
果蔬变温压差膨化干燥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果蔬变温压差膨化干燥是一种新型的果蔬干燥技术,它结合了热风干燥和真空冷冻干燥的优点.变温压差膨化干燥技术生产的果蔬产品绿色天然、营养丰富、品质优良,应用前景广阔.该文综述了果蔬变温压差膨化干燥设备的发展历程以及国、内外生产工艺和干燥机理的研究进展,分析了果蔬变温压差膨化干燥技术的特点和难点,并论述了该技术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为果蔬变温压差膨化干燥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蔬菜农药残留速测方法中若干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随着“无公害蔬菜”、“放心菜”工程的开展,蔬菜上农药残留速测技术备受关注,各种速测方法应运而生,作者对常见的几种速测技术的原理与方法进行了评价,对目前速测方法中存在的重现性差、灵敏度低、误差大、实用性差等问题进行了讨论,为防止未成熟产品、伪劣产品流入市场,影响“三绿工程”的正常开展,提出建立多学科协作研究体系,把农药残留速测技术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相似文献   

8.
在无公害果蔬栽培中,传统的种植技术和防治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其实际发展需要,只有根据发展无公害果蔬的市场需求,制定完善的病虫害防治技术应用方案,才能真正达到绿色防控的成效,提高果蔬种植质量与产量,并为其后续发展奠定基础,充分发挥更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9.
高压脉冲电场预处理对果蔬动态黏弹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解高压脉冲电场(high pulsed electric field,HPEF)预处理对果蔬动态黏弹性的影响,该文应用DMA-Q800热动态力学性能分析仪对几种大众果蔬苹果、梨、萝卜、马铃薯等进行了动态压缩试验研究,获得了不同高压脉冲电场参数、不同振荡频率下果蔬的储能模量、损耗模量及损耗正切等黏弹性参数,并结合果蔬细观组织结构扫描电镜分析了高压脉冲电场预处理对果蔬动态黏弹性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果蔬的储能模量、损耗模量及损耗正切随频率的增加而增大,随着电场强度、脉冲宽度、脉冲时间的增大,苹果和马铃薯组织模量下降,白萝卜组织模量增加,梨试样组织模量先增大后减小,果蔬细观组织扫描电镜分析表明高压脉冲电场预处理引起的果蔬细胞结构、膨压及细胞间隙变化是造成果蔬动态黏弹性变化的主要原因,在25~90℃温度范围内,随温度的升高4种果蔬组织的储能模量、损耗模量呈下降趋势,梨和白萝卜的对照组试样先上升后下降。研究结果可为高压脉冲电场预处理果蔬实现低能耗冻干加工工艺参数优化等应用提供理性分析基础。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新的保鲜加工设备和保鲜加工技术快速出现,提高了果蔬保鲜的效率。但由于受到果蔬生产销售季节性的局限以及果蔬容易腐烂的特性,果蔬旺季销售依然存在着部分果蔬未能及时销售而腐烂的风险。因此,改进果蔬保鲜与加工技术,促进果蔬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是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基于此,介绍分析果蔬相关的保鲜和加工技术。  相似文献   

11.
果蔬产品品质无损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该文较为全面地介绍了国内外基于果蔬产品物理特性的无损检测技术的研究现状及方法,如电学特性检测技术、光学特性检测技术、声波振动特性检测技术、核磁共振(NMR)技术、电子鼻技术、撞击技术以及一些其他技术与方法,并对未来的发展方向予以了展望,认为综合应用多种高科技技术进行果蔬产品的无损检测与分选是未来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2.
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在果蔬生产中,随着农药的大量和不合理使用,发展相应的农药残留检测技术已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高度关注和重视,成为全球的焦点。该文概述了近年来果蔬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酶抑制法、酶联免疫法、生物传感器法、近中红外光谱法、荧光光谱法、拉曼光谱法和核磁共振技术,详细介绍了上述方法的检测原理、研究现状及实际应用情况,分析了各方法的优缺点及研发难点,并对果蔬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方法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软体机械手爪在果蔬采摘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基于现有的果蔬采摘机械手大多是由刚性元件设计加工而成,存在质量大、柔顺性较差以及作业时容易对果蔬造成伤害等问题,而软体机械手爪(以下简称软体手)是一种由柔性材料制成,可以根据负载变化来改变自身形状和尺寸并且具有无限自由度的新型末端执行器。该文综述了果蔬采摘机械手应具备的特点以及传统采摘机械手的局限性、软体机械手爪的概念、发展现状、在果蔬采摘中的应用等相关问题,归纳了软体机械手爪在果蔬采摘作业中的先进性和优势,并分析了几种常见驱动方式的软体机械手爪在果蔬抓取作动过程中的优缺点,探讨了果蔬采摘装置的建模、控制等相关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可为果蔬无损采摘机械手的研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电解水技术是果蔬采后保鲜和商品化处理的热点技术,该研究对电解水抑制微生物、去除农药残留和提质延时保鲜3个方向开展技术总结和机理研究综述,并从电解水技术在采后果蔬的处理方式和专利申请方面对其应用性开展应用分析。总结发现,1)不同类型的电解水在果蔬采后保鲜领域研究不完善,酸性电解水较碱性电解水研究更丰富;2)酸性电解水是有效去除食源性致病细菌的农产品加工工程技术,但酸性电解水对果蔬腐烂真菌的抑制研究还不充分;3)电解水可以有效去除果蔬表面农药残留,在机磷农药上阐明了具体机理,对于有机氯、菊酯农药的降解研究不足;4)电解水处理可以有效提升果蔬的抗性、缓解果蔬低温贮藏冷害并抑制鲜切果蔬褐变;5)目前电解水应用方式较为单一,不适宜所有果蔬保鲜处理流程,技术专利申请较少。通过本文梳理归纳以期为电解水技术的工程技术应用拓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5.
果蔬采后处理与贮藏保鲜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13  
该文论述了国内外果实品质的无损伤检测技术,果实分级的机械化与自动化技术;介绍了果蔬贮藏库的现代设备;综述了国内外有关果蔬贮藏保鲜的新技术及研究进展,包括:天然果蔬保鲜剂的应用、利用调压技术贮藏、臭氧及负氧离子保鲜、利用生物技术保鲜、静电场处理贮藏、低剂量辐射处理保鲜,以及细胞水结构化气调保鲜等国内外近几年发展起来的现代果蔬贮藏保鲜技术。最后提出了中国果蔬贮藏保鲜产业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要倚重于科技创新。  相似文献   

16.
基于颜色及纹理特征的果蔬种类识别方法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陶华伟  赵力  奚吉  虞玲  王彤 《农业工程学报》2014,30(16):305-311
为更好地表述果蔬图像纹理特征,提高智能果蔬识别系统识别准确性,提出一种颜色完全局部二值模式纹理特征提取算法。果蔬识别系统模型利用颜色完全局部二值模式提取图像纹理特征,利用HSV颜色直方图、外点/内点颜色直方图提取图像颜色特征,采用匹配得分融合算法将颜色和纹理特征相融合,采用最近邻分类器实现果蔬农产品分类。通过不同光照条件下和不同数量训练样本条件下的试验得出:颜色完全局部二值模式的果蔬图像纹理表述能力明显优于和差直方图等果蔬图像纹理操作子,识别率提升最小在5%以上,更适合果蔬分类;对比其他纹理特征提取算法,采用颜色完全局部二值模式与颜色特征进行融合时,识别率最优,时间开销约为1.1 s。该方法能够应用到智能果蔬识别系统中,提升系统识别准确性。  相似文献   

17.
红外加热技术是一种新型的辐射加热技术,具有速率快、污染小、节约能源等优势,在果蔬干燥中应用较多。对红外加热技术的原理、优点及动力学模型的发展做了简述;并对其在果蔬干燥中的应用进行综述,着重介绍在果蔬干燥中红外加热技术与其他干燥技术的联合使用,并对红外加热技术与其他技术的联合应用前景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18.
果蔬在贮运过程中的生物力学特性及质地检测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0  
为了研究果蔬贮运过程中的品质变化,从力学的角度,讨论了果蔬组织结构与生物力学性质间的关系,分析了果蔬机械损伤特点,介绍了目前果蔬质地力学检测的应用情况和技术概况,总结了该技术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研究的方向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刘斌  殷辉  叶庆银 《农业工程学报》2011,27(14):263-266
果蔬预冷过程中的质量损失是一个在传热影响下发生的传质过程,分析不同的影响因素对于减少预冷过程的质量损失具有重要意义。结合球形果蔬的集总参数传热方程,通过分析果蔬预冷时水分损失过程,推导了果蔬水分损失的热质耦合方程,包括了果蔬物性和预冷环境参数。在这基础上,分别分析了果蔬内部水分扩散率、预冷空气风速、预冷空气相对湿度对水分损失的影响。结果表明果蔬结构是决定因素,风速的影响对预冷时间明显,水分损失则受果蔬结构影响更大,并且随风速增大而减小。并通过苹果的差压预冷试验进行了验证,试验结果与理论分析结果具有相同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基于格子Boltzmann方法分析果蔬真空冷冻干燥冻干速率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为实现果蔬真空冷冻干燥水分在线检测,研究果蔬冻干过程水分扩散运移规律及过程参数优化,该文基于格子Boltzmann方法以果蔬冻干过程孔隙度变化表达其冻干速率。由于果蔬在冻干过程中孔隙度会随着冰晶的升华而发生相应变化,水分扩散路径及孔隙度由外向内逐渐变化,运用格子Boltzmann方法和动力学能量守恒定律,模拟分析了果蔬冻干水分扩散速率变化分布情况,建立了孔隙度线性变化的多孔介质模型,结果表明多孔介质类果蔬孔隙度变化越大冻干速率就越大。试验验证以苹果为试材,在冻干1、3、5、7 h测取苹果样品含水率和对应的水分运移边界位置,并在苹果冻干样本水分运移边界处进行电镜微观拍片与孔隙度图像信息采集处理,获得相应的孔隙度试验值,通过对水分扩散边界位置与孔隙度相关性分析可知,苹果冻干过程孔隙度由内向外呈线性增加。进而导出含水率与孔隙度、孔隙度变化与干燥速率的相关关系,得知孔隙度的变化与冻干速率呈正比,试验验证与模拟结论相一致。表明多孔介质的孔隙度可作为物料内部流体传输的表征参数,可应用孔隙度的变化来表达冻干速率。该研究为冻干过程参数优化与机理分析提供了参考,在冻干水分在线监测等方面提供了应用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