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积极探索再生稻生产机械化 为粮食增产助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再生稻",是在头季水稻收割后,利用稻桩重新发苗、长穗,再收一季的水稻种植技术,也称作水稻"一种双收"。湖北具有天然种植再生稻的资源禀赋和种植习惯,发展再生稻前景广阔。一可有效增加稻谷总产。湖北省再生稻生产区域生态条件好,全省大部分水稻种植地区的光、热条件均适合再生稻生产。若大力推广再生稻生产技术,湖北再生稻面积可望明显扩大。按全省大面积平均单产头季600 kg、再生季250 kg计算,亩增产100 kg  相似文献   

2.
湖北积极探索再生稻生产机械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一、发展再生稻优势及制约因素"再生稻",是在头季水稻收割后,利用稻桩重新发苗、长穗,再收一季的水稻种植技术,也称作水稻"一种双收"。湖北具有天然种植再生稻的资源禀赋和种植习惯,发展再生稻前景广阔。一可有效增加稻谷总产。湖北省大部分水稻种植地区的光、热条件均适合再生稻生产。若大力推广再生稻生产技术,按全省大面积平均单产头季600kg、再生季250kg计算,  相似文献   

3.
再生稻头季收获机械化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述目前再生稻头季收获的生产现状,分析机收头季再生稻存在的主要问题,指出在当前我国大力推广再生稻的背景下,加快研制适合收获头季再生稻收割机的紧迫性,并阐明了头季再生稻收割机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来,芜湖市农业技术部门大胆探索,从优化种植模式、调整种植结构入手,在全区范围内大力推广"紫云英-中籼稻-再生稻"模式,再生稻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据统计, 2017年种植再生稻65.4 hm2,2018 年 179hm2,2019 年 1000hm2,2020年2000hm2,2021年再生稻面积达到2700hm2,...  相似文献   

5.
正再生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提高栽培管理质量和工作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是实现水稻生产节本增效的重要措施,两季总计通常比其一季稻的产量要增加50%,对粮食增产有重要意义。荆州市再生稻种植主要分布在洪湖市、公安县、江陵县等地,全市种植30多万亩,再生稻亩产稻谷400kg。再生稻全程机械化技术是水稻生产全过程中机械化技术的应用和组织实施,它包括生产技术、管理技术、机械技术、生物技术、  相似文献   

6.
<正>荣县在1986年就开始大面积蓄留再生稻,多年来对"交杂中稻+再生稻"配套高产栽培技术积累了一些经验,目前"杂交中稻+再生稻"已发展成荣县稻田的一种新的耕作制度。2013年荣县水稻播种面积2.47万hm2,总产量达20.6万t,在持续干旱的情况下蓄留再生稻面积达到1万hm2,实际有收面积0.73万hm2,平均产量1.65 t/hm2,总产量达1.22万t,比2012年增产14.5%。对于确保荣县大灾之年粮食稳产起了重要作用。分析多年来荣县及临近区县再生稻栽培技术的  相似文献   

7.
荣县是全国产粮大县,水稻生产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内容。多年来,荣县加大力度推进中稻+再生稻生产,成效显著。2014年,经国家粮食统计调查总队现场测产,再生稻最高产量达5.19 t/hm~2,创造了全省适宜地区最高单产。2015年,经四川省和自贡市调查队及专家现场测产,最高产量达5.13 t/hm~2,全县20个粮食抽样点测产平均达4.31 t/hm~2。本文根据近年再生稻生产情况总结出了8个方面的生产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8.
"富顺再生稻"于2010年3月8日获原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认证。"中稻+再生稻"是富顺县稳固的稻田耕作制度,在粮食连年丰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作出了重要贡献。富顺县结合当地农业资源禀赋、现有基础和"4+3"产业发展战略,健全四大体系、夯实三大根基、深化三大体制创新,持续加强品质培优、质量提升、品牌培育和监管力度,推动了"富顺再生稻"地理标志农产品区域品牌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9.
《农业机械》2013,(32):30
最近,重庆市组织专家对"重庆市中稻-再生稻高效模式攻关示范"项目千亩核心示范片和百亩攻关片中稻、再生稻产量进行了现场测产验收,该千亩核心示范片位于开县岳溪镇九亭村、岳溪村,示范面积80hm2,其中百亩攻关示范片14.67hm2,选用的是超级稻品种准两优527。现场测产结果显示:百亩攻关片中稻平均单产11 343kg/hm2,再生稻平均单产达到7 192.5kg/hm2,两季合计单产18 535.5kg/hm2;千亩示范片中稻平均单产10 449.45kg/hm2,再生稻平均单产6 313.5kg/hm2,两季合计平均单产  相似文献   

10.
2012年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农业部的大力支持下,四川战胜了川南干旱、盆地阴雨寡照及部分地区严重洪涝灾害,夏收粮油再获丰收,全年粮食总产将再创历史新高。在粮食连年增产的高起点上,要一招不让地抓好每个季节、每个环节,首要的一战是抓好秋冬种生产,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充分挖掘资源潜力,着力抓好晚秋生产。预计2012年全省晚秋粮食面积114万hm2,比2011年增加12.8%。一是突出抓好再生稻。2012年省级财政专项安排再生稻催芽肥补助资金800万元,带动再生稻主产区投入3750多万元,预计全省再生稻收获面积超过28万hm2,产量3.5亿kg以上,比2011年增加2.1亿kg。  相似文献   

11.
利用杂交中稻蓄留再生稻,是一项时间短、投资少、效益高、技术简便的增产措施,在海拔400米以下范围,均适宜蓄留再生稻,一般亩增稻谷150~250公斤,经济收入200~300元。其关键技术措施如下,仅供参考。一、选好田块:凡头季种植宜香优1577、川香优2号、Ⅱ优七号等再生力强的杂交良种的田块都可蓄留再生稻。二、保护好叶鞘:再生稻是利用头季稻桩上的“潜伏腋芽”发苗成穗的,实质上是头季生产的延续;头季生长好坏,直接制约着“潜伏腋芽”的萌发,影响到再生稻的产量。因此,要蓄留再生稻,就必须加强螟虫、稻瘟病、纹枯病等的防治,保护好茎杆与叶片,…  相似文献   

12.
正都昌县全程机械化再生稻收割工作近日在蔡岭镇拉开序幕,300亩再生稻现已收割完毕。九江农业科学院和都昌县农技中心专家现场测产显示,全程机械化再生稻平均亩产达375.5公斤,创全省全程机械化再生稻第二季亩产最高纪录。这一成果标志着我省全程机械化再生稻技术达到全国领先水平。再生稻模式是水稻  相似文献   

13.
1 合作社发展概况 祁东农友农机合作社于2013年注册成立,2013年在步云桥镇堆积村租种水稻田190余亩,投资近80万元,购买农业机械16余台套,集农机作业服务、再生稻种植、绿色食品开发于一体,走"合作社+农场+基地+农户"四级联动的新型农业生产之路.  相似文献   

14.
尤溪县开展再生稻种植的地区,在再生稻种植中也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留高桩的再生稻,头季不能运用机械收割给再生稻的继续推广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尤溪县通过专家的指导和实践,采用留低桩的方法,解决了头季不能利用机械收割的问题,有利于再生稻大穗、多穗、高产。  相似文献   

15.
浅谈再生稻生产中的农机与农艺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田块选择、育插方式、植保施肥、头季收割、加工增值5个方面分析了再生稻种植的大农艺要求,设想了相应环节作业的最佳农机配套方式,以种植效益最大化为前提,探讨了再生稻米生产全过程的农机与农艺融合问题,对再生稻种植者和机具生产厂家有一些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6.
<正>2015年,耒阳市农机部门采取农机、农艺融合,在绿联、丰泽、荣晖、稻花等4个农机合作社示范推广机插机收再生稻种植面积近267hm2。顾名思义再生稻"就是种一茬收获两季。利用水稻的再生能力,通过耕作栽培措施,使收割后稻桩上存活的休眠芽迅速萌发成苗,进而抽穗成熟的一季水稻。再生稻具有省种、省肥、省药、省水、省工等特点,其生  相似文献   

17.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杂交中稻—再生稻模式愈发受到人们的关注。杂交中稻—再生稻是一种轻省、绿色、高效的水稻栽培模式,其应用推广对于水稻生产的转型和升级具有重大意义。课题组概述总结了杂交中稻—再生稻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包括选择适宜的种植地点,确定播期和配置密度,选择品种,头季的防倒伏,防高温,防病虫害,确定适宜的收割时间和留桩高度,再生季的防低温,水分管理以及增强发苗能力等,供生产者参考。  相似文献   

18.
<正>1再生稻种植收益高、模式优,能有效避灾2017年10月20日,荆门市农机局抢收抢种指导组来到毛李镇毛李村,呈现在眼前的是一望无际的金黄色稻谷,丝毫看不到前期连阴雨影响,展现出的是一派丰收景象。"这就是再生稻",如果不是随同的农艺专家张元虎介绍,大家都认为是晚稻。据毛李镇党委书记汤祖权介绍,毛李镇水稻种植面积7.2万亩(1hm2=15亩),再生稻种植面积2017年已达到3.95  相似文献   

19.
正安徽省芜湖县位于长江中下游南岸芜湖市南部,芜湖县主要农作物是油菜、小麦、水稻,其中水稻种植面积2.2万公顷。近年来,芜湖县农业技术部门大胆探索,从优化种植模式、调整种植结构入手,在全县范围内大力推广"紫云英—中籼稻—再生稻"模式,主推品种为丰两香优1号。经过几年的推广,采用该模式的面积从2017年的65.4hm~2到2018年179hm~2,2019年再生稻发展达到1000  相似文献   

20.
<正>一、简述再生稻是利用水稻分蘖休眠芽在前季完熟后萌动形成的可收部分,没有收成部分称为再生苗。再生稻是一季杂交中稻收割后充分利用光、热等资源的重大技术革新,中稻+再生稻与早稻+晚稻产量虽然不对等,但劳动力、生产成本前者低于后者,种植者易接受。再生稻具有省种、省肥、节水、生产成本低、增产增收、生育期短(60天左右),米质、口感优于中稻的特点(因再生稻生长期温差大于中稻,利于光合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