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英慧 《南方农业》2008,2(6):78-79,84
通过对秀山县农村劳动力的文化水平、健康状况、外出务工、参加生产技能培训情况等因素分析,认为造成秀山县农村劳动力经济收入低下的最主要因素是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低和劳动力生产技能欠缺,须采取多种形式提高劳动力文化水平和生产技能,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增加劳务经济收入,推动秀山全县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城镇化进程的必然趋势,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对生态环境有多方面的影响,尤其是对水土流失治理具有重要意义。探究农村劳动力转移对水土流失治理的影响,对于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在对劳动力转移现状简要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对水土流失治理的影响进行机理分析,再以长汀县为例进行实证分析,深入剖析农村劳动力转移对水土流失治理的影响,并针对性地提出完善水土流失治理的思路及对策,包括优化、培育水土流失治理主体、创新水土流失治理资金机制和构建良好的人才回流环境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针对农村外出劳动力参与土地流转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合当前农村土地流转相关政策以及外出务工人员的就业状况,分析影响外出劳动力参与土地流转的因素有土地流转市场、农民享有社会保障以及土地类型等。  相似文献   

4.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农村生活垃圾排放量迅速增长,导致村庄环境污染严重,影响并制约农村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对已有文献的分析,提出3个假设,并对天津市北辰区、津南区、武清区等地区进行问卷发放,采用统计多因素分析及State模型分析法,探讨政府管理、村域社会资本、个人因素与农村生活垃圾社区自组织治理之间的内在关系。研究发现,政府管理、村域社会资本和个人因素均对农村生活垃圾社区自组织治理有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5.
1黑龙江省农村劳动力就业特征分析 1.1农民就业以家庭经营为主 近些年国家对农民种地给予了各种补贴.充分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再有从2009年下半年开始的经济危机也影响了农民工的外出就业.两方面因素的影响使得2010年以家庭经营为主的农村劳动力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6.
在城乡差距不断加大和城镇化的发展中,农村中的更多劳动力转移至城镇,使农村的经济发展受到了较大的负面影响。新时期,国家强调新农村建设,重视城乡差距,为促进农村的经济发展,通过分析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村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分析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和原因,提出降低劳动力转移对农村经济发展负面影响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阐述了闽西农村劳动力转移特点、制约因素,提出了合理配置闽西农村劳动力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已成为当下的主要发展趋势,从根本上解决了农村劳动力过剩与市场发展需求等相关问题。基于此,从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着手,具体分析了劳动力转移对农业生产造成的影响,并提出了具体的优化措施建议,为我国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力的基础保障。  相似文献   

9.
以新形势下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策略和思考探讨为重点进行阐述,并以当下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实际情况为依据,首先分析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现状,然后深入说明并探讨新形势下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0.
我国是农业大国,依赖农业生存的农村人口基数也非常庞大。近年来国民经济的发展催生了打工潮的出现,这为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提供了一条不错的途径。以湖北恩施地区为例,对当地部分地区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实践进行分析,对其中凸显的问题和相应的改革策略进行讨论,为提高地方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效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贫困山区劳动力转移就业是提高家庭收入和实现脱贫的重要途径,但也造成了农村人才资源流失、社会经济建设缓慢甚至衰退等问题。科学揭示贫困家庭劳动力转移强度空间分异机制,对实施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该文以重庆长寿区为案例区,运用综合评价法对村域贫困家庭劳动力转移强度进行测度,并结合地理探测器、OLS模型等方法,探测出劳动力转移强度地域分异的主导因素,揭示空间分异机制,从而探究乡村发展策略。结果表明:村域贫困家庭劳动力转移强度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性,表现出"两高一低"的空间分布特征,西部明月山区和东南黄草山区高,西南-中部低丘区低,整体呈现北部高,南部低的趋势;影响劳动力转移强度空间分异的主导因素是人口老龄化、人均耕地资源、地面坡度、劳动技能培训,各因素对劳动转移强度分异决定力值分别为0.410、0.396、0.363、0.301;劳动力转移强度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且任何2个因素的交互作用大于单个因素的作用;基于村域贫困家庭劳动力转移分异机制,不同强度区域应因地制宜,从空间、经济、社会等方面制定不同的发展策略,为有序推进精准扶贫实现稳定脱贫和乡村振兴战略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2.
<正>记者日前从北京市农业委员会获悉,北京市将全面动态监测农村劳动力就业状况,年内帮助4万名农村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动态保持"零就业家庭"至少一人就业。随着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整治深入推进,农业生产空间不断压缩,全市经济转型优化调整,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就业技能、就业意愿等发生了新变化。为此,市农委联合市人力社保局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北京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的通知》,将对北京市农村劳动力就业失业状况进行动态监测,将有转移就业意愿的农村劳动力全部  相似文献   

13.
农村劳动力转移对中国耕地种植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探讨农村劳动力转移对中国耕地种植结构的影响,对快速城镇化背景下耕地种植结构的调整有重要意义。该文基于2014-2015年对中国13个省1 580个农户的大样本调查数据,对影响耕地种植结构的各种因素进行多元回归模型估计,以检验农村劳动力转移对中国耕地种植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被调查农户中,80.4%的农户种植了粮食作物,户均种植面积达0.84 hm2;37.2%的农户种植了至少1种经济作物,户均种植面积为0.29 hm2。经济作物占总种植面积的比例达到13.77%,在各类经济作物中,种植户数和面积最多的是蔬菜和水果。2)农村劳动力转移降低了农地投资强度和经济作物的种植比例,耕地种植结构随着外出务工地与家庭间的距离而不同。在县内或省外务工的家庭种植经济作物的比例和户均种植面积都较小。3)农户的农业种植和投资行为同时受到土地资源因素、家庭成员特征、社会资本因素以及市场和政策因素的影响。人地矛盾突出地区的农户倾向于种植经济作物,村庄集中灌溉设施的建设对蔬菜种植有正向影响,而对水果种植呈负向影响,地权稳定性对农户在耕地上的地均投资和经济作物种植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家庭成员特征对农户的农业种植和投资行为影响较大;社会资本对蔬菜种植具有正向影响,而对水果种植和农地投资强度影响并不显著;由到城市/县城的距离所表征的市场因素对蔬菜和水果种植比例均呈负向影响;土地流转对蔬菜的种植有正向影响,而对水果种植有负向影响,专业合作社对水果种植呈正向影响,但对蔬菜种植影响不显著。该研究可为中国耕地种植结构的优化与调整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农村实行生产责任制之后,出现了大批的剩余劳动力,农民外出务工,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通过对太原市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调查,论述了转移特点,分析了转移就业的制约因素,提出了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方法与途径。  相似文献   

15.
我国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尤其是农村,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与市民化,留居农村的人口年龄结构成为了农村劳动力是否能够承担农村劳动责任的重要考量因素。基于此,从农村户籍老龄化率和实际老龄化率的差异出发,引入表示二者差异的相关概念,即老龄化差异指数、老龄化差异比率、老龄化弹性指数。用可计算的模型来测量相关差异,推导出一般结论,对实际老龄化率的重要意义进行阐述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面临着机遇和挑战。基于此,以云南昭通为例,探讨其农村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及影响劳动力转移的原因,提出了缓解劳动力转移问题的宏观策略,这些策略对维护农民利益,促进企业发展和社会稳定,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面临着机遇和挑战。基于此,以云南昭通为例,探讨其农村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及影响劳动力转移的原因,提出了缓解劳动力转移问题的宏观策略,这些策略对维护农民利益,促进企业发展和社会稳定,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粟剑  张健  敬泽源 《南方农业》2007,1(1):49-52
分析了目前重庆市农村劳动力转移所面临的严峻形势。通过研究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实问题,提出了重庆市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一些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基于政策工具的视角,采取文本挖掘法对2009—2018年在天津实施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政策科学性进行分析;运用PMC指数模型对天津市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政策进行量化评价。结果表明,天津市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政策涵盖了供给型、需求型和环境型政策,这些政策仍存在一些不足和缺失;选取的6项实证分析政策中,P_4、P_6为优秀等级,政策P_1、P_2、P_3、P_5为良好等级,均有一定的改善空间。  相似文献   

20.
[目的]针对学术界就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村经济影响的不同看法,根据河北省涞水县1997—2010年统计年鉴数据和实地调研,分析退耕工程对农村经济的影响。[方法]用灰色关联模型对农村经济进行关联分析。[结果]在退耕还林工程影响下,涞水县土地利用结构发生转变,产业结构、农业结构得以改善,农民收入增加;第三产业、大农业中的林业与农村经济的关联度较高,其分值分别为0.75和0.66,但种植业、牧渔业等第一产业对农户增收影响较少。[结论]今后需进一步升级农村产业结构和农业内部结构,优化农村劳动力从业结构,推进贫困地区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