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承德市本地常规观测资料、Micaps资料以及NECP再分析资料,对2014年6月17日承德市出现的短时强对流暴雨天气进行分析。本次过程是冷涡环境背景下产生的连续性强对流天气,冷涡呈前倾或垂直结构,高层冷平流与低层暖平流叠加,造成大范围的位势不稳定,地面辐合线触发了强对流天气发生。承德站较高的露点温度、大气高低层的配置和较强的CAPE值为本次强对流暴雨天气提供了水汽和热力条件,高低层涡度的配置有利于强对流天气的产生;局地生成的超级单体回波(钩状回波)和地面辐合线附近的线状回波先后影响承德市区,造成承德市区短时强对流暴雨天气。  相似文献   

2.
巴彦淖尔市40年降雹气候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巴彦淖尔市冰雹预报准确率,利用当地1961—2000年的降雹资料和2004—2008年的713雷达资料,采用数理统计、图表分析等方法,研究降雹的空间分布特征和时间演变规律;采用逐步聚类法对年降雹等级进行划分。结果得出:降雹一般出现在4—9月,主要集中在6月中旬-8月下旬,占总降雹日数68.6%;年降雹日数与灾雹日数存在线性相关;20世纪60年代、90年代降雹次数较少,80年代明显偏多;70年代末-80年代中期均为1级重灾年,90年代后基本为2级中等成灾年或3级轻灾年。研究结果可为巴彦淖尔市深入、有效开展防雹作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2011年4月1日山西省朔州市全市普降暴雪,通过对天气形势,物理量场和卫星云图的分析,发现此次降水过程是一次典型的回流降水过程,低层辐合,高层辐散的高低层散度的垂直配置及低空急流是此次降水过程的动力原因,中层来自南方的西南暖湿气流为这次过程提供了充足的水汽来源,低层回流的东北冷空气维持干冷特性,在降水过程中起抬升暖湿气流,增加了大气的斜压性的作用,促进了水汽的辐合上升。  相似文献   

4.
2016年6月13日,长治地区遭受历史罕见的特大冰雹袭击,经济损失巨大。分析总结这次天气过程常规天气资料、物理量、雷达资料和地形条件,认为:此次冰雹天气是在水气充沛、大气环境高度不稳定条件下,由地形抬升、低层强大辐合风切变所触发的强对流天气,低层辐合性气旋对对流发展维持作用巨大。K指数、SI指数、CAPE值等特征量对冰雹天气产生有较好指导意义。0℃层高度和-20℃层高度与强回波对流高度结合对大冰雹判断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2014年7月10日与2016年7月7日云南省维西县永春县出现持续性的强降雨天气过程,以永春乡庆福站为例,从降水实况、天气形势、水汽条件与动力条件等角度分别针对两次强降雨天气过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高空槽、西南急流、低涡切变、南支槽是诱发这两次强降雨天气过程的主要系统;强降水天气过程的发生必须具有充足的水汽条件,水汽通量散度能够较好地反映出水汽条件,但并不一定处于水汽通量的辐合中心,也极有可能处于较强的辐合梯度区域;高层辐散、低层辐合的配置,对上升运动相对有利。  相似文献   

6.
采用河源新一代天气雷达所探测的数据,该雷达站海拔1 056 m,相对高度接近1 000 m,周围无遮挡,是广东省海拔最高、净空环境最好的一个台站,也是广东省唯一的高山站,其获取的数据质量高,具有一般高山站的特点。对2013年,发生在其探测范围内的3次大范围降雹天气过程雷达产品进行分析,发现:当满足以下2~3个条件(CR产品强度大于等于65 dBZ;VIL值大于等55 kg/m2;MEHS大于等于4;ET在短时间内有较大幅度的上升)时,基本就能确定将会有降雹发生或者已经开始降雹,夏季相对于春季以上各数值需要适当的上调,当距离雷达站很近时,各数据需相应的下调。另外,当开始降雹前,VIL值在短时间内有一次陡降然后陡升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应用常规天气资料和卫星云图资料,分析2012年7月30日乌兰察布市南部地区出现的一次大到暴雨天气过程。分析发现,造成本次强降水的天气系统为一中β尺度对流云团,它生成于偏南的暖湿气流中。环流场分析表明,大到暴雨发生前,乌兰察布市南部地区处于多波动的形势场中,高层冷平流和低层暖平流使大气层结处于不稳定状态,低层中尺度辐合是强对流的触发系统,而高低空急流相配合的抽吸作用使得降水加强。此外,还分析了地形对强降水的增幅作用。  相似文献   

8.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郴州市多普勒天气雷达探测资料和加密自动站资料,对2018年6月21日傍晚发生在湖南省郴州市嘉禾县的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实例进行分析,特别是对过程中出现的典型超级单体的雷达回波强度场和多普勒垂直液态水含量(VIL)特征进行了细致的分析。结果表明:强雷暴、局地大暴雨发生前天气晴热高温;上干下湿的叠加区域配合地面辐合线触发能量的释放,造成局地强对流天气现象的发生;此次过程雷达PUP图弓形回波特征明显,弓形回波具有持久产生中气旋的能力,中气旋一般产生在弓形回波顶部,且多数造成冰雹大风等强对流天气。  相似文献   

9.
利用常规资料和自动站雨量统计系统,对2012年4月18-20日南宁市前汛期暴雨过程进行分析,得出过程由冷空气和切变线影响产生,高温高湿伴随低层辐合高层辐散利于暖区暴雨的形成和维持。  相似文献   

10.
甘肃冰雹灾害对农业的影响及其防御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冰雹是甘肃农业的主要气象灾害之一,对农作物危害极大。本文在统计分析甘肃降雹区域及时空分布特征的基础上,针对降雹对农作物造成灾害的程度,提出了切合实际的防御冰雹灾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脆弱性是灾害学研究的核心科学问题之一,研究雹灾承灾个体脆弱性可为防御雹灾风险提供科学支撑。本文通过梳理脆弱性基本概念,综述了国内外基于测雹板、遥感反演及实验模拟方法对作物、建筑、汽车等主要雹灾承灾体脆弱性评估研究的进展。结果表明,在雹灾承灾个体脆弱性评估中,不同研究在指标选择、研究手段和结果表达形式方面差异较大,但趋于重视机理和定量研究。(1)在降雹数据获取上,对于作物多基于测雹板监测及实验模拟,而建筑及汽车则多采用雷达遥感反演;(2)在致灾强度指标选择上,研究初期指标选择差异较大,后来许多研究将降雹动能作为雹灾强度指标;(3)在脆弱性函数形式上,构建了线性和曲线脆弱性函数,一些研究表明Logistic曲线是预测作物、汽车、建筑等雹灾脆弱性的最佳函数。今后应加强基于脆弱性形成过程的机理模型研究,以期为雹灾风险研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2.
利用常规站点观测资料、天气雷达产品等资料,对温州机场一次极端天气过程进行天气学分析。结果表明:高空三层一致为西南暖湿气流,地面为高压后部弱气压场是大雾发生的有利形势;海陆差异形成的地面辐合线是雷雨天气发生的触发机制,也是大雾消散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采用地形追随坐标系中三维大气 土壤耦合模式对北京市门头沟山地气候效应进行模拟试验研究表明 ,山区气温和地表温度随海拔高度的升高而降低 ,温度场等值线大体按地形等高线方向分布。山区谷地冬季温度高于东部平原地区 ,夏季温度日变化最明显。地温场分布与近地层气温变化关系极密切 ,二者分布特征相似。山区地表相对湿度向山顶方向逐渐增大 ,山顶相对湿度较高 ,而山谷相对湿度则较低。低层风矢量分布受门头沟山区“X”型沟谷地形的影响 ,白天近地层风有向山脊、山顶辐合且形成谷风趋势 ,而夜晚则有向山谷辐合形成山风趋势  相似文献   

14.
根据阿克苏地区雷达一站2005—2013年的资料分析了阿克苏地区西部(4县1市)境内冰雹天气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9年来阿克苏地区西部范围内冰雹天气明显增多,除了天气系统造成的冰雹天气外,北部、西部和西南部的温宿县、乌什县和柯坪县等区域冰雹天气的频次明显增多,且由局地对流天气造成的降雹逐年增多。根据冰雹天气的特征,从2010年起采取了积极的防御措施,收到了较好的作业效益。  相似文献   

15.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NECP(1°×1°)再分析资料及河北省环境监测中心提供的资料,分析2014年2月21—25日承德市雾霾天气过程。结果表明:此次雾霾天气,前期以霾为主,中期以轻雾为主,后期白天为轻雾、霾交替,夜间以雾为主;高空偏西气流和地面弱气压场是导致雾霾天气持续的天气背景;逆温层产生和维持,持续较小垂直交换系数、低层垂直速度、风速,都是雾霾持续和发展重要原因;低层弱偏西风、偏南风,使雾霾加剧。能见度与风速、气压呈正相关,与相对湿度、PM2.5浓度及气温呈负相关;雾霾发生前气象要素特征差异明显,可为雾霾天气预报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利用常规气象探测资料,对贺州市2015年秋季出现的一次暴雨过程的天气形势和物理量条件进行分析,并使用了本地研发的预报工具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此次秋季罕见暴雨主要由锋面系统触发,伴随了较好的辐合上升运动和水汽条件,北部山地的地形辐合抬升作用导致雨量呈现自北向南雨量递减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利用连云港市1971-2008年气象观测资料,结合大樱桃生长发育情况,分析连云港市气候条件与大樱桃生长的利弊关系,重点讨论了影响大樱桃生长的主要气象灾害发生规律及特点。结果表明:连云港市气候条件适宜大樱桃生长,特别是果实成熟期4-6月,温高雨少光足,昼夜温差大,可以保证大樱桃的优良品质。但易遭遇春霜冻、干旱、高温、冰雹等危害。在气候变暖的趋势下,连云港市春霜冻害呈提早结束、总体减轻趋势,但终霜日仍然可能偏晚出现;气候变暖也促使作物生育期普遍提前,大樱桃萌发后抗寒能力下降,一旦遇到偏晚出现的霜冻,危害极重。降雹主要集中在4-8月,且以5-6月最多,此时正值大樱桃开花-果实成熟期,冰雹极易造成减产。此外,连云港3-4月、6月中旬-7月上旬易发生干旱天气,影响大樱桃花芽分化。夏季暴雨也是影响大樱桃生产的气象灾害之一。  相似文献   

18.
利用潍坊市1971-2000年9个气象站逐月冰雹及其灾情信息,根据层次分析、加权综合评价、极差标准归一化等方法,建立影响潍坊市冰雹灾害的主要评估模型,即致灾因子危险性、承灾体易损性和防灾减灾能力,综合各项指标通过ArcGIS9.3平台得到潍坊市冰雹灾害风险区划图。结果表明:潍坊市年均降雹日数随地形高程增加呈增加趋势,冰雹灾害发生的高风险区在该市西部地区,其发生冰雹灾害次数多、抗灾能力弱是该区发生雹害概率高的主要原因,较高风险以上的地区占全市一半以上区域,而低风险区则是位于该市中部偏南地区,这与历史冰雹灾情基本吻合。对潍坊市历史冰雹灾害进行风险评估,旨在为该市防灾减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冻融作用是土地盐碱化独特的形成机制,它与因地面强烈蒸发而引起的现代积盐过程有所区别,对冻融区域春季积盐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在冻融过程中,土壤剖面结构发生变异,形成冻结层、似冻结层和非冻结层。土壤冻结和融化形成了特殊的水盐运动规律,冻结过程中随着水分向冻层集,冻层以下土层及地下水中的盐分向冻层积累,整个冻层的土训含盐量明显增加;在融化过程中,随着地表荪发逐渐强列,使冬季逐渐于冻结层中的盐分,转而向地表强列聚集,其强列程度近科“爆发式”。没化通之前,冻层象一块连续不断的大隔水层,隔断了冻层之上土壤水分与冻层之下潜水的联系,此时土训盐碱化的发生与地下水位没有直接联系,而是受冻层以下冻融滞水的直接影响。所以用潜水临界深度来解释春季“爆发式”积盐难以得到令人信服的结论。  相似文献   

20.
利用阜新地区1977-2009年116个冰雹日相关数据,采用统计学、天气学和物理量计算等方法对降雹的时空分布规律、冰雹天气形势、冰雹短期潜势和短时预报模式进行研究,并对预报模型进行了试报验证.结果表明,(1)阜新地区冰雹的时空分布很不均匀,日变化特征明显,大部分发生在正午至傍晚(12:00-19:00),主要集中在14:00-17:00;其月变化特征显著,主要集中在5-9月,其中6月最多,7月次之;阜新的西北部和东北部是冰雹发生最多地区,中部为冰雹发生较多地区,西南部和东南部较少.(2) 500hPa天气形势分析表明,阜新地区冰雹天气形势可归类为高空冷涡型、高空冷槽型、横槽型和西北气流型4个类型.(3)选取对冰雹天气具有明显物理意义的θse(850-500)、850hPa比湿、T850-500、U700-850、K指数5个预报因子,建立了阜新市夏季冰雹短期潜势和短时预报模式,并应用T639数值预报产品对2011年8月两次冰雹天气过程进行试报,试报结果准确.冰雹潜势预报和短时预报模型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冰雹预报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