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肉桂林取代杉木林后土壤肥力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4年生肉桂林和杉木萌芽林的土壤肥力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肉桂林的土壤结构、水分状况、孔隙组成和渗透性能均比杉木萌芽林好,土壤有机质、全N、全P、全K和速效养分含量也比杉林萌芽森有所增加。说明肉桂林取代杉木林后,林地土壤肥力得到较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2.
杉木人工林皆伐对林地径流水化学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杉木人工林皆伐前后径流水化学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杉木人工林皆伐后引起林地土壤养分大量流失,皆伐后2年内土壤N素、P素、盐基离子(K^ ,Na^ ,Ca^2 ,Mg^2 )的可溶性盐分的流失增量分别为20.54kg/hm^2、0.817kg/hm^2、42.67kg/hm^2和774.44kg/hm^2,表晨杉木人工林具有一定的调节、富集和保持土壤养分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杉木林下套种不同树种对土壤改良效应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探讨复层异龄林营建初期对土壤物理结构和养分状况的影响,研究了浙西地区杉木林下套种不同树种土壤理化特征的变化。结果表明林下套种树种后林地土壤物理结构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土壤养分状况进一步好转。并运用多因素主成分分析方法,评价了不同复层林模式土壤养分含量规律,并将土壤养分状况的综合优势作了排序。其结果显示杉木林下套植的12种植物在种植初期对土壤养分改良效果较好的为麻栎、毛红椿、南天竺、十大功劳、红豆杉、椤木石楠和蚊母,其中麻栎和毛红椿改良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4.
商品林地土壤养分贫瘠化评价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常绿阔叶林为参比 ,分析了红壤上人工杉木林、毛竹林、茶园和果林 4类商品林地土壤养分贫瘠化状况。结果表明 :在 7项养分指标中 ,土壤全磷和有效磷贫瘠化程度最强 ,中度贫瘠和严重贫瘠两级之和平均达到了6 8.1 5 %和 73 .4 0 % ;土壤全钾和速效钾贫瘠化程度相对较轻 ,特别是全钾中度和严重贫瘠之和只占 4 4 .71 %。比较不同商品林地 ,土壤养分贫瘠化程度为杉木林 >笋用竹林 >茶园 >果林 ,它们的土壤养分贫瘠化综合指标值 (IN-DI)分别为 0 .4 793 ,0 .5 4 86 ,0 .6 0 1 8,0 .6 6 4 7  相似文献   

5.
阔叶幼林取代杉木林后的土壤肥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3种阔叶混交幼林的土壤肥力,并将其肥力特征与杉木幼林进行对比研究。3种林分的立地条件相似常绿阔叶混交林1由12种观赏树种组成,常绿阔叶混交林2由7种速生乡土阔叶树种组成,常绿阔叶混交林3由12种阔叶树种组成。结果表明,各林地的土壤呈强酸性。常绿阔叶混交林1的土壤有机质、全氮和有效磷含量居各林地之首,其余的养分含量也大于或近似于杉木林地;常绿阔叶混交林2的全磷、全钾、有效氮、有效钾含量在4种林分中最高,有机质、全氮和有效磷含量也较高,说明这两种阔叶混交林有效地改善了土壤养分状况。常绿阔叶混交林3的土壤有机质、全氮和有效氮含量大于杉木林地,但是全磷、全钾、有效磷、有效钾含量小于后者。常绿阔叶混交林地1和常绿阔叶混交林地2的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数量大于杉木林地,脲酶、磷酸酶、过氧化氢酶活性也较高,表明这2种阔叶混交林显著地改善了林地肥力。  相似文献   

6.
抚育方式对杉木人工林生态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建立径流场,进行不同抚育方式对杉木人工林水土流失,土壤肥力及林木生长5a的定位研究,结果表明,传统杉木抚育方式导致了杉木幼林地严重水土流失,不同扶育方式林地水土流失表现为:扩穴连带抚育>块状抚育>不抚育,随抚育破土面积增大,林地表层土壤砂质化愈明显,林地养分含量下降,抚育对林地的干扰地干扰主要在0-20cm土层,不同抚育方式杉土生长效应表现为:扩穴连带抚育>块状抚育,随时间推移,抚育对杉木生长的影响逐年缩小,抚育方式是影响杉木人工林长期生长力维持的重要人为因子。  相似文献   

7.
闽北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蓄水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定位研究和土钻取样技术方法,观测2001~2003年间不同月份的土壤蓄水量数据,对闽北地区木荷林地、杉木林地、封山育林地和对照1m土层内的土壤蓄水量进行动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4种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年、月平均土壤蓄水量大小顺序均为木荷林地>杉木林地>封山育林地>对照,且月平均土壤蓄水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呈明显的"W"模式,每年的1~6月份土壤蓄水量均较高,6月份以后土壤蓄水量处于下降时期,至9月或10月达到年内最小值,而后土壤水分支出处于下降阶段,土壤蓄水量又开始回升。木荷林地、杉木林地、封山育林地和对照不同层次月平均土壤蓄水量的变化明显不同,对照0~20cm土壤蓄水量变异比木荷林地、杉木林地和封山育林地明显。木荷林地、杉木林地和对照不同层次土壤蓄水量随深度的增加呈逐渐增大趋势,封山育林地在0~60cm深度内呈增加趋势,而在60~100cm深度内则有减小趋势。其不同层次土壤蓄水量的大小顺序均为木荷林地>杉木林地>封山育林地>对照。  相似文献   

8.
福建闽江上游不同林地类型土壤水库蓄水量动态变化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研究不同林地类型土壤水库蓄水量变化,以期加深对森林土壤水库理水机理的认识。以裸露地为对照,封山育林地、杉木林地和木荷林地为研究对象,对其土壤水库的蓄水功能及其动态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土壤水库月蓄水量大小顺序为对照〈封山育林地〈杉木林地〈木荷林地,封山育林地、杉木林地和木荷林地月蓄水量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比对照高22.45%,32.83%,34.53%,53.51%,70.09%,79.60%。对照不同层次蓄水量的月变化都远大于林地,林地中以木荷林地的变化量最小。除了封山育林地,杉木林地、木荷林地和对照不同土层的蓄水量随深度的增加呈逐渐增大趋势,但它们土壤水库0~40cm.土层蓄水量变化都远较底层80~100cm大,对水分的调节能力比底层强。  相似文献   

9.
不同森林植被下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及其季节变化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通过对湖南省会同县地区不同季节地带性常绿阔叶林、杉木纯林、火力楠纯林以及杉木火力楠混交林土壤各活性有机碳的含量测定,分析了森林植被对土壤活性碳库及其季节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常绿阔叶林转变为人工林后,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明显降低;与杉木纯林相比,火力楠与杉木混交可提高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但只有土壤水溶性有机碳含量显著提高;各林地土壤活性有机碳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一年中土壤水溶性有机碳含量的大小始终为常绿阔叶林>杉木火力楠混交林>火力楠纯林>杉木纯林,土壤微生物量碳、热水浸提有机碳和碳水化合物则表现为常绿阔叶林>火力楠纯林>杉木火力楠混交林>杉木纯林.与杉木纯林相比,杉木火力楠混交林可提高林地质量,但不同林地活性有机碳的季节变化规律表现不尽一致,表明土壤活性有机碳的季节差异不仅与温度、降雨等气候因素有关,还受到植被类型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不同林地类型土壤水库蓄水特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不同林地类型土壤水库的蓄水特性,以期加深对森林土壤水库削洪补枯机理的认识。以裸露地为对照,木荷林地、杉木林地和封山育林地为研究对象,对它们土壤水库的蓄水功能及其动态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木荷林地、杉木林地、封山育林地和对照土壤水库的年均蓄水量分别为381.1,368.7,336.9和243.6mm,分别占各自总库容的75.62%,78.18%,74.62%和59.57%。不同季节中不同林地类型土壤水库的月均蓄水量大小顺序均为多雨期>雨量中等期>少雨期,木荷林地、杉木林地和封山育林地土壤水库多雨期的月均蓄水量分别比对照的多124.8,121.9和85.0mm,少雨期的月均蓄水量也分别比对照的多141.0,129.2和91.0mm。  相似文献   

11.
林地开垦后坡面侵蚀过程与土壤养分流失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8,他引:14  
林地被人为开垦破坏后 ,加速侵蚀是导致坡面土壤养分流失的根本原因。坡面土壤养分流失的空间分布与坡面侵蚀方式和侵蚀强度的空间分布相一致 ,浅沟沟槽是坡面土壤养分流失最严重的部位。土壤养分流失在开垦初期非常迅速 ,开垦耕种 5 a后 ,土壤养分含量可减少 5 0 %。土壤剖面中 A层的流失是土壤养分流失的标志。  相似文献   

12.
三峡库区坡面农林复合结构对土壤养分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三峡库区迎江坡面5种已持续经营15年以上的代表性农林复合结构类型的土壤养分状况的监测,研究不同农林复合结构对土壤养分分布的影响。从坡项至坡脚,农林复合结构类型分别为:坡耕地-经济林-林地、林地-经济林-坡耕地、经济林-坡耕地-林地、林地-坡耕地-经济林、林地-经济林-梯地。测定了土壤全N、全P、全K、水解N、速效P和有机质,通过分析得出:林地-经济林-梯地、经济林-坡耕地-林地两种结构具有较  相似文献   

13.
用对比试验的方法,研究农林复合中杨树+留兰香、杨树+小麦、杨树+红薯和杨树纯林4种林地的杨树生长量、林地土壤物理性状和土壤养分以及杨树和间作物养分的根际效应。结果表明:1)杨树+留兰香林地的杨树生长量明显小于对照,显著小于杨树+小麦和红薯林地;2)间作林地的土壤物理性状、土壤pH值、非根际土壤养分不是影响杨树生长的关键因素,而根际土壤养分及根际效应的变化对杨树生长有直接影响;3)在杨树根际土壤中,杨树+小麦和红薯林地杨树根际土壤养分质量分数均高于对照;杨树+留兰香林地的杨树根际土壤有机质和速效磷质量分数高于对照,速效钾和速效氮质量分数则低于对照,而留兰香的根际养分质量分数除速效氮外均高于小麦和红薯;4)从养分的根际效应来看,杨树+留兰香林地杨树的养分根际效应值除有机质外小于对照并小于留兰香,杨树+小麦林地杨树的养分根际效应值除速效磷外均大于对照并大于小麦,杨树+红薯林地杨树的养分根际效应值除速效磷外均小于对照,除速效氮外均大于红薯。  相似文献   

14.
重庆四面山几种人工林地土壤抗蚀性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选择重庆四面山张家山林场5种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通过浸水实验,对林地表层土壤的抗蚀性能及其与土壤理化性质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人工林地土壤抗蚀性能差异显著,土壤抗蚀指数表现为木荷石栎混交林地最大(87.2%),其后依次为枫香木荷石栎香樟混交林地(83.5%)、杉木纯林地(73.3%)、杉木马尾松混交林地(69.0%),杉木马尾松木荷混交林地最小(52.5%).(2)林地土壤抗蚀性能随土壤深度和浸水时间的增加而降低,表现为土壤抗蚀指数0-10 cm土层为10-20 cm土层的1.1~1.6倍,土壤抗蚀指数与土粒浸水时间成二次多项式函数关系,林地土壤抗蚀指数与其理化性质存在显著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5.
皆伐对不同坡度及结构的林分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择人工林伐区3种不同坡度和4种不同结构林分的林地作为试验地,研究分析各种林地皆伐作业前后土壤理化性状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皆伐后除土壤容重和结构体破坏率2项指标增大外,其余土壤理化性质指标均下降.土壤持水性能变差,孔隙度减小,养分含量降低,且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幅度与林地坡度大小及林分结构有关.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皆伐对不同坡度林地土壤理化性质的干扰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30°的林地、23°的林地和16°的林地;皆伐对不同结构林分林地土壤理化性状的干扰影响,由大到小依次为短轮伐期阔叶林(尾叶桉纯林)林地、杉阔混交林林地、马杉混交林林地和杉木纯林林地.从有利于环境保护,减少采伐作业对不同坡度和不同结构林分林地土壤理化性状影响的角度,提出了相应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6.
三峡库区中部移民安置区土壤养分特征及变化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揭示移民迁建对三峡库区中部土壤养分的长期影响,本研究在库区中部不同地貌类型移民安置区选择3种(耕地、果园和林地)典型土地利用方式,通过主成分分析和内梅罗指数法,揭示1998~2015年各区域的土壤养分特征及年际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库区中部移民安置区的土壤养分总体水平较低;不同地貌类型区及土地利用方式土壤养分特征及变化存在差异性,整体呈现降低-增加-降低的趋势;2008年、2012年是土壤养分综合指数的最低和最高点,条状低山区土壤养分指数最高,浅丘区次之,单斜深丘区最低,但变化幅度较大;耕地土壤养分指数变化较显著,而林地、果园较为稳定。  相似文献   

17.
物元模型在玉树地区林地土壤养分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选择玉树区林地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速效氮,速效磷和速效钾7项测试数据作为土壤养分评价指标,采用偏相关分析法确定权重,应用物元分析建模对玉树地区林地土壤养分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玉树地区整体林地土壤养分状况良好,除速效磷含量极贫乏外,其余养分指标含量均达到丰富水平;有机质、氮素和速效磷是影响土壤养分的主要因子。建议平衡地区土壤养分状况,优先考虑提高速效磷养分水平。  相似文献   

18.
华南典型人工林的土壤物理性质及其水源涵养功能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对杉木、马尾松、湿地松、尾叶桉和马占相思林的土壤物理性质、凋落物持水量以及土壤贮水性能进行了研究。5种林分土壤的毛管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和总孔隙度均为上层大于下层,而土壤容重为上层小于下层。总体来看,5种林分中杉木和马占相思林土壤疏松、孔隙度大;尾叶桉林土壤紧实、孔隙度小,马尾松林和湿地松的土壤孔隙度中等。凋落物最大持水量呈现杉木林(18thm-2)>马占相思林(15thm-2)>尾叶桉林(14thm-2)>马尾松林(11thm-2)>湿地松林(10thm-2)。土壤是森林涵养水源的主体,其最大持水量占林地最大持水量的99%以上,顺序为杉木林地和马占相思林(2064和2061thm-2)>湿地松林(2041thm-2)>马尾松林(2032thm-2)>尾叶桉林(1941thm-2)。林地最大持水量的顺序为杉木林地(2082thm-2)>马占相思林地(2076thm-2)>湿地松林地(2051thm-2)>马尾松林地(2043thm-2)>尾叶桉林地(1955thm-2)。  相似文献   

19.
喀斯特山区退耕还林地土壤养分效应及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土壤养分是植被恢复生长的物质基础,文章以六盘水钟山区老鹰山镇不同年限退耕地为研究对象,以中度石漠化地为对照,采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对其土壤养分演变动态进行测定分析,并运用均方差决策法对不同年限退耕还林地的土壤养分恢复状况进行了定量评价。结果表明:该区退耕还林地土壤养分与退耕时间之间呈现正相关关系。坡耕地退耕还林后,退耕坡耕地土壤养分指数较对照中度石漠化参照地高出6~14倍,土壤养分与中度石漠化对照地相比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且随退耕还林年限的递增总体呈增大趋势。  相似文献   

20.
重庆四面山5种人工林土壤入渗特性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揭示人工林在生长过程中对森林水文功能的影响,于2013年6—7月,利用双环入渗法对三峡库区重庆四面山5种人工林(杉木纯林、杉木+马尾松针叶混交林、木荷+杉木+马尾松针阔混交林、木荷+香樟+石栎+枫香阔叶混交林、木荷+石栎阔叶混交林)的土壤入渗特性进行研究,并与2008年相同实验方法所得数据进行对比。结果表明:1)4种混交林的土壤储水能力均大于杉木纯林,在5种林地土壤饱和储水量中,杉木纯林2013年比2008年减小11.76%,针叶混交林、针阔混交林、阔灌混交林、阔叶混交林2013年较2008年分别提高了19.24%、11.94%、17.98%和7.53%;2)人工林的生长可以增强林地的入渗能力,与2008年相比,2013年5种林地的土壤水分入渗初渗速率分别增加了52.8%、115.8%、51.1%、15.9%和49.9%,平均入渗速率也有增加;3)对5种林地的土壤水分入渗进行模拟,Horton模型比Kostiakov模型及Philip模型模拟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