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陕西榆林市芹河乡桑海则生态农业优化模式建设的实践表明 ,农林水相结合 ,综合规划 ,配套实施 ,建立完善的井、渠、田、林、路、电、排、科技八配套的农田基础设施 ,充分利用土地资源 ,是榆林风沙区改造中低产田 ,发展生态农业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葡萄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葡萄设施观光栽培在甘肃具有明显的市场优势和资源优势,是观光农业推广应用的主要树种之一。为给甘肃城郊休闲观光农业的葡萄产业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兰州综合试验站经过多年试验实践,从观光葡萄栽培设施类型、设施观光葡萄品种选择以及观光葡萄的主要树形与整形修剪、花果精细化管理、土肥水管理、设施温室内的温湿度管理、病虫害防控等方面阐述了甘肃设施观光葡萄的栽培管理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3.
葡萄是人们最喜爱的水果之一,以江苏省句容市葡萄产业发展为例,阐述了葡萄产业发展的现状,从栽培、修剪、产量控制到节水灌溉等方面分析了葡萄生产技术特征,为今后葡萄产业的发展趋势和方向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张雄 《水土保持通报》2008,28(4):178-181
榆林市位于陕西省最北部,矿产资源十分丰富,是国家级能源重化工基地。但由于地处毛乌素沙地和黄土高原过渡地带,生态环境极为脆弱,水土流失和荒漠化扩展均十分严重。资源富集和环境脆弱已成为该市资源环境的两大重要特征,构成一对尖锐的矛盾,生态经济是该市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分析了榆林市发展生态经济的有利条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提高认识、改变观念、大力发展资源节约型农业和特色农业,实施工业反哺农业等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5.
榆林市位于陕西省最北部,矿产资源十分丰富,是国家级能源重化工基地。但由于地处毛乌素沙地和黄土高原过渡地带,生态环境极为脆弱,水土流失和荒漠化扩展均十分严重。资源富集和环境脆弱已成为该市资源环境的两大重要特征,构成一对尖锐的矛盾,生态经济是该市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分析了榆林市发展生态经济的有利条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提高认识、改变观念、大力发展资源节约型农业和特色农业,实施工业反哺农业等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6.
葡萄避雨栽培控病技术是在葡萄生长的过程中,按照葡萄种植的实际情况搭建雨棚,对植物进行裁剪栽培,在葡萄的生长期间及时发现病害,同时治疗调查等方式来降低葡萄害病率的种植技术。这一技术在葡萄种植业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对产业发展极为有利。基于此,以葡萄避雨栽培控病技术在葡萄种植业中的研究与应用为主题来进行分析和梳理。  相似文献   

7.
元谋县属于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区,光热资源丰富,气候炎热,干旱少雨。2012年从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昌黎果树研究所引进昌黎5号葡萄品种,并在云南省元谋县开展种植试验。基于此,结合引种试验的开展,从建园定植、行株距及栽培架势、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花果管理和病虫害防控等方面总结了一套栽培技术,以期为该葡萄品种在干热河谷流域的大面积种植提供技术指导,促进该区域葡萄产业的健康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8.
榆林地区治沟骨干工程建设成效显著刘飞,魏秉中(陕西省榆林地区治沟骨干工程办公室,榆林市719000)榆林地区位于陕西省北部,辖1市11县,总上地面积43578km'。境内以长城为界,北部为风沙区,南部为丘陵沟壑区。这里千沟万壑,侵蚀剧烈,是黄河中游地...  相似文献   

9.
水土流失已成为聊城市风沙区生态环境良性发展的制约因素.它不仅破坏土地资源、导致生态平衡失调,农业生态环境恶化,而且阻碍了风沙区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从自然条件和人为因素两个方面,探讨了聊城市风沙区水土流失产生的原因;分析了水土流失对土地资源、生态环境、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为促进甘肃省鲜食葡萄产业健康持续发展,优化葡萄种质资源,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分析了甘肃省鲜食葡萄产业发展现状、发展优势和存在的问题。围绕优化葡萄产业布局和品种结构及规模,从育种方向、品质提高、销售模式创新和市场开拓等方面,提出了解决甘肃省鲜食葡萄产业发展中存在问题的总体思路,以期为葡萄科学研究与生产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1.
状元郎葡萄以其独特的产品个性,在我国已形成稳定的消费市场。通过避雨技术栽培发展状元郎葡萄种植,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特色农业、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方面具有较好潜力,对葡萄产业可持续发展有积极作用。基于此,简述状元郎葡萄引种与避雨标准化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2.
[目的]揭示荒漠灌丛土壤理化性质及地表草本分布特征对降水分布变化的响应,为干旱风沙区人工植被建设模式选择、沙漠化防治及未来应对气候变化提供依据.[方法]在榆林市榆阳区、盐池县、沙坡头保护区,以共有人工栽植灌丛柠条(Caragana korshinskii)、油蒿(Artemisia ordosica)为研究对象,以灌丛...  相似文献   

13.
智能系统在葡萄与葡萄酒产业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系统在葡萄与葡萄酒产业中得到了不断研究与应用。通过对国内外智能系统在葡萄与葡萄酒生产中的研究应用分析,阐明了智能系统的概念、相关技术及开发方式,重点概述了其在葡萄的品种鉴定、栽培管理、病虫害管理和葡萄酒的工艺决策、检测与分级、品尝与酒窖管理、酒厂资源管理中的应用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了智能系统在葡萄与葡萄酒产业中应用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南平市建阳区位于福建省北部,是福建省巨峰葡萄主产区,葡萄避雨栽培现已成为葡萄栽培今后主要发展方向。基于此,结合建阳巨峰葡萄避雨栽培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进行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5.
北镇市地处辽宁省西部,医巫间山东麓,自然环境优越,区域内依山傍水,山、平、洼地约各占1/3。优越的自然条件,为发展葡萄产业奠定了基础,构成了北方鲜食葡萄最佳栽培区。  相似文献   

16.
病虫害防治在葡萄栽培种植中是非常关键的一环。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气候的不断变化,葡萄种植的病虫害也越来越严重,病虫害的种类也越来越多。因此,葡萄种植栽培技术的开发和革新是减少病虫害影响的关键。基于此,分析了葡萄避雨栽培的意义、技术要点、病虫害发生的特点,并以此为基础对葡萄避雨栽培病虫害防控技术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7.
黄土高原存在着生态环境脆弱、人口与土地矛盾尖锐等一系列问题。发展高质量生态农业是解决矛盾,促进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基于此,以陕北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为例,通过对黄土丘陵沟壑区、黄土高塬沟壑区和长城沿线风沙区水土综合治理模式及成效的梳理,分析论证了黄土高原水土生态建设与生态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良性循环关系。  相似文献   

18.
中国是葡萄生产大国,随着葡萄产业的发展,每年修剪产生大量葡萄残枝,因葡萄枝条资源化利用率低而引起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等突出问题。因此,葡萄枝条作为可再生生物质资源,其开发利用既可以减轻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也符合"双碳"发展目标,是实现资源、环境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该研究围绕葡萄枝条资源化开发利用总目标,从肥料化、燃料化、原料化3个方面对葡萄枝条资源化综合利用现状和研究进展做了系统分析,总结了现有发展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为葡萄枝条高值高效资源化综合利用和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葡萄是浙江省泰顺县种植的主要水果种类之一,目前,共有8种不同的避雨栽培模式,由此,重点对其中3种进行讨论,分析它们对葡萄主要病害的防治效果及对葡萄种植品质和植株冠层温湿度的影响。经过研究分析发现,3种不同的避雨栽培模式都可有效避免葡萄植株被雨水淋到,对于控制葡萄的霜霉病、炭疽病和白腐病等病害的发生具有显著效果。同时,这3种栽培模式都可改善葡萄植株冠层的局部气候。这些结果充分说明,在泰顺县葡萄产区选择合适的避雨栽培模式可有效防治病害,调节植株冠层的温湿度,提高葡萄的生产品质。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云南省干热河谷地区促早栽培葡萄出现不同程度的花穗退化现象,给广大种植户带来了很大的经济损失。基于此,结合多年科研积累及生产经验,分析葡萄花穗退化的原因,并就如何有效防控葡萄花穗退化提出建议,以帮助农民及葡萄种植企业减少经济损失,带动地方葡萄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