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采用微胶囊化技术对聚磷酸铵进行包覆处理,能够赋予其更高的热稳定性,耐水性,提高相容性,扩大其应用范围。综述了氨基树脂,聚氨酯,环氧树脂,纤维素和硅凝胶壳材料对微胶囊化聚磷酸铵和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并展望了微胶囊化聚磷酸铵在木质材料中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微胶囊化技术,以豚草提取物为囊芯材料,壳聚糖和阿拉伯胶的聚合物为囊皮材料,制作壳聚糖/阿拉伯胶豚草提取物微胶囊剂,结果表明:制备的壳聚糖/阿拉伯胶豚草提取物微胶囊剂表面光滑、形状规则、大小均匀、排列有序、杂质极少;豚草提取物易降解流失,而壳聚糖/阿拉伯胶豚草提取物微胶囊的囊皮材料起到缓慢释放和保护的作用,药效更加持久、稳定。  相似文献   

3.
《林产工业》2021,58(9)
微胶囊化技术可以改变材料性能,在食品、染料颜料、农药及木材改性等领域已显示出其优越性能。系统地介绍了原位聚合法、溶胶凝胶法、乳液界面水解缩聚法及乳液聚合法制备的二氧化硅微胶囊的结构、制备工艺与成囊原理;分析了二氧化硅微胶囊在木质相变储能材料、木材阻燃、木材防腐等木材改性领域的应用现状。二氧化硅微胶囊能够较好地将改性剂固定在木质材料内部,增强改性效果,在木材改性领域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4.
☆苏云金芽孢杆菌制剂微胶囊原粉及其悬浮剂的制法申请号:95107615.9申请人: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摘 要:本发明为苏云金芽孢杆菌制剂微胶囊原粉及其悬浮剂的制法,其工艺为采用常规发酵法制取含菌数40~80亿/ml的半成品为原料,经浓缩,加入甲基纤维素微囊化,加乙醇沉淀,沉淀物加防腐剂即制得微胶囊悬浮剂成品。如不加防腐剂,即对沉淀物离心脱水处理,当含水率≤5%,粉碎至粒度5~400μm,即为微胶囊原粉,由于采用了微囊化技术,成品效价高、分散性好、缓释、耐紫外光照射。☆天牛MigdolusfryanusWestwoo…  相似文献   

5.
1994~1995年研究表明,应用灭幼脲Ⅲ号微胶囊与其它农药微胶囊复配防治桑天牛成虫,效果明显;其中以灭幼脲Ⅲ号微胶囊与氯氢菊酯微胶囊复配防治效果最佳,平均产一、孕卵量以及化率都明显优于其它配方,且能延长持效期;而灭幼脲Ⅲ号微胶囊与来福灵9A0微胶囊复配防治效果最差。灭幼脲Ⅲ号微胶囊+优乐得(B)微胸囊与灭幼脲Ⅲ号微胶囊防治效果十分相近。  相似文献   

6.
包颖  苏景波 《吉林林业科技》2020,49(3):14-19,37
本文采用微胶囊化技术,以豚草提取物为囊芯材料,壳聚糖和木质素磺酸钠的聚合物为囊皮材料,制作壳聚糖/木质素磺酸钠豚草提取物微胶囊剂,结果表明:制备的壳聚糖/木质素磺酸钠豚草提取物微胶囊分布有序,大小均匀,形态规则,大部分成圆形,极少部分成椭圆形,整体杂质较少,基本包覆完全。红外光谱检测分析显示,豚草提取物质被成功包覆于囊壁材料壳聚糖/木质素磺酸钠。效率和有效载量均达到80%以上。  相似文献   

7.
微胶囊技术     
《技术与市场》2001,(3):14-15
微胶囊技术是一种用成膜材料把固体或液体包覆使其形成微小粒子的技术。得到的微小粒子叫微胶囊,一般粒子大小在微米或毫微米范围。 微胶囊技术的优势在于形成胶囊时,囊心被包覆而与外界环境隔离,它的性质能毫无影响被保留下来,而在适当条件下,壁材被破坏时又能将囊心释放出来。这给使用带来许多便利。如液体成微囊后,可变成固体粉末,这给它的使用、运输、贮存都带来很大方便。液体粘合剂制成的微胶囊,摸起来是不粘手的干燥粉末,但微胶囊的内部仍是液态粘合剂,其使用性能并未改变。又如把密度比水小不易稳定分散在水中的农药制成微胶囊后,密度加大,可悬在浮水中,使用起来就方便多了。 制成的微胶囊心是与外界环境隔开的,就可使其免受外界的湿度、氧气、紫外线等因素的影响,因而使性质不稳定的囊心不会变质。也可以使原本会发生相互作用的几种成分分开,如把固化剂组分微胶囊化之后就可与环氧树脂混合在一起形成单组分的粘合剂,而不必担心存放期间会发生困化反应了。香水或有机溶剂形成微胶囊之后,它们在室温下的挥发性也大为降低,从而延长了它们的使用和保存期。毒性大的杀虫剂农药形成微胶囊后,对人畜的伤害也大为降低。味道极苦的口服药在形成微胶囊后,儿童和老人在服药时也不再...  相似文献   

8.
光皮树是一种高产的木本油料树种,其树油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利用微胶囊技术制备微胶囊粉末光皮树油,研究了不同质量配比的硬脂酰乳酸钙和甜菜碱复配乳化剂对光皮树油微胶囊化效率和载油量的影响,确定了喷雾干燥技术制备微胶囊粉末光皮树油产品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当硬脂酰乳酸钙/甜菜碱质量比为2/3时复配乳化剂乳化光皮树油形成的乳液不分层,具有较好的乳化稳定性,粒径大小为16.37μm,且喷雾干燥制备的微胶囊粉末光皮树油产品颗粒均匀、细腻、干燥。经扫描电镜观察,以该乳化剂质量比例制备的微胶囊粉末光皮树油颗粒外形较圆整,大小分布较均匀,表面光滑,含水量为4.28%,对光皮树油具有较好的包埋效果,其包埋率及载油量分别为91.2%和28.0%,硬脂酰乳酸钙/甜菜碱(质量比为2/3)这一复配组合的乳化剂是制备高包埋率及高载油量微胶囊粉末光皮树油的理想乳化剂。制备的微胶囊可同时补能和补钙,对于提高微胶囊油脂粉品质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阐述了微胶囊技术的特点及微胶囊的制备方法,介绍了显微镜在微胶囊产品研制过程中的应用范围、作用及重要性。介绍了利用显微镜观测微胶囊制备过程及产品形貌的操作方法,并展望了微胶囊技术在人造板行业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微胶囊技术在木质功能材料中的应用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市场需求对木质材料性能要求的提高以及其他材料竞争的加剧,木质材料的功能化已成为拓宽木质产品使用范围、提高产品社会经济附加值和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微胶囊技术是一门蓬勃发展的交叉性技术,具有控制释放和高效阻隔的特殊优势,为木质功能材料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全新平台。通过微胶囊化处理,具备电学、磁学、光学、声学、热学、力学、化学以及生物医学等功能特性的单元被分割成稳定的微小粒子,显著增大了功能单元的比表面积,增强了其功能效应。依据产品对单一或复合功能特性的需求,将这些尺寸很小的功能体均匀地导入木质材料内部或者富集于其表面,可以明显降低功能单元的消耗量,制备出效能持久的木质功能材料。在木材防腐处理中,微胶囊技术能够有效降低防腐剂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危害,实现防腐剂的缓慢可控释放。在阻燃木质材料领域,微胶囊技术可以显著降低阻燃剂的吸湿性,减少阻燃剂对复合材料胶合性能和力学性能带来的不利影响,并实现协同阻燃成分之间的高效复合。在木质材料留香处理时,微胶囊技术非常适用于提高香精的稳定性、延长其使用期限,开发具有持久留香特性的木质功能产品。在可逆温致变色木质材料的开发中,利用微胶囊技术包覆多元变色组分形成变色微粒,是提高其变色稳定性及持久性的有效途径。此外,利用微胶囊技术制备的热敏/压敏型多功能微粒,在应用于木质材料时表现出贮存期长、使用方便及用量小等优势。微胶囊技术还被用于合成缓释型甲醛捕捉剂,在木质材料使用过程中发挥长效的降醛作用。尽管微胶囊技术为木质功能材料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但目前仍处于兴起阶段,今后应重点从以下几方面开展进一步研究:加快开发纳米胶囊技术,深入研究微胶囊与木质材料的结合机制,实现功能体在木质材料中的快速导入和稳定结合;系统研究木质功能材料生产及使用过程中外界条件对微胶囊形态、物理力学性能及功能特性的影响,为微胶囊的应用提供更多理论依据;利用微胶囊技术改善不同类型功能单元的相容性,开发多功能木质材料;加快可逆温致变色等智能微胶囊的应用研究,推动现代家居向智能化方向发展;开展功能微胶囊相关标准化的研究,引领功能微胶囊技术在木质材料领域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1.
在引进大叶冬青树种种质资源的基础上,系统地研究了大叶冬青生物学特性、生态适应性、生长习性、实生种播苗关键技术和组织培养及其微繁技术,以及生态复合拟生栽培技术,培育出了大叶冬青绿化苗木18万株。并测定了大叶冬青叶内可溶性蛋白质、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抗衰老成分含量和叶组织中抗菌成分含量及其抑菌功能。因地制宜研制出优质嫩芽型、嫩叶炒青型、老叶微波干燥型3种苦丁保健绿茶,为大叶冬青叶资源产业化开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棘梢斑螟是樟子松的重要种实害虫,严重危害樟子松的球果。受害后的球果SOD活性发生明显变化,随危害等级的增加,总SOD活力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危害等级为2级时总SOD活力最高,危害等级为3级时总SOD活力虽有所下降但仍高于0级。还对黄嘌呤氧化酶法测樟子松球果总SOD活力的最佳取样量、显色稳定性及可重复性做了研究,结果表明,最佳取样量为80μL ,该方法显色稳定,可重复性强。为树种选优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仙人掌超氧化物歧化酶提取与纯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实现对仙人掌资源的深度开发利用,试验研究了以规模化种植的食用仙人掌为材料,提取和纯化SOD的工艺路线和相关参数。去除新鲜仙人掌表面的刺和蜡质、清洗、榨汁、粗滤、超声波处理、离心,得仙人掌粗酶液,再经热处理、硫酸铵盐析和SephadexG-100柱层析分离纯化,高分子聚合物脱水,真空冷冻干燥,获得仙人掌SOD粗酶粉,得率为13.3mg/100g.fw,酶活力为860U/mg。超声波处理能够显著降低仙人掌原浆的黏稠度,提高出汁率,相应提高从原浆里提取SOD的得率。通过正交试验,超声波功率600W、温度40℃与时间20min的组合,所得仙人掌汁液SOD活力收率最高,达215.6U/mL。硫酸铵饱和度40%和85%分别用于除杂质和沉淀SOD目标蛋白具有纯化和浓缩的双重效果。  相似文献   

14.
构树组培苗在50,75,100,125和150 mmol-L-1 NaCl胁迫下,SOD,POD,CAT活性和这3种抗氧化酶同工酶谱的变化情况,以及不同浓度NaCI对可溶性蛋白、脯氨酸和MD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NaCI浓度小于100mmol.L-1时可溶蛋白含量升高,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可溶蛋白含量降低.低浓度NaCl使SOD活性略有降低,随着浓度升高活性逐渐增强;SOD同工酶谱在NaCI胁迫后变化明显.POD活性变化趋势与SOD相似,而POD同工酶谱略有变化.CAT活性明显提高,而其同工酶谱变化甚微.此外,NaCl胁迫还导致脯氨酸含量明显升高,而MDA含量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虎榛子几种菌根苗抗旱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选用6个外生菌根菌株为接种体,分别对2个月龄虎榛子实生苗进行接种,培养4个月菌根感染率均超过40.8%.测定各处理苗木生物量、膜透性、SOD活性、MDA含量、叶绿素含量等指标,结果表明:彩色豆马勃、土生空团菌是以提高植物组织水势、SOD活性、降低MDA含量、减轻膜伤害程度、增加根冠比等机制来增强苗木的抗旱性,从而推迟苗木的萎蔫时间与延长干旱临界致死时间;厚环粘盖牛肝菌及点柄粘盖牛肝菌是通过提高苗木SOD活性和脯氨酸含量、降低MDA含量等机制来提高苗木的抗旱性;而卷边桩菇则是通过促进苗木的生长、增强苗木的生长势、降低苗木膜伤害程度、提高SOD活性和脯氨酸浓度、降低MDA含量等多种机制提高苗木的抗旱性.  相似文献   

16.
于不同程度石漠化区的枫香、刺槐和柏木人工林中采集叶片为试材,通过比对3种植物叶片中叶绿素、SOD、丙二醛(MDA)和脯氨酸含量的变化,对石漠化区3种植物抗逆性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不同石漠化程度区对植物体内SOD含量的影响显著。在轻度石漠化区,柏木SOD含量最高,刺槐SOD含量最低;在中度石漠化区,柏木SOD含量最高,枫香SOD含量最低;在重度石漠化区,枫香SOD含量最高,刺槐SOD含量最低。刺槐叶片MDA含量与叶绿素含量呈显著负相关,而柏木叶片MDA含量与叶绿素含量则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7.
荒漠河岸林2种典型植物的耐盐性比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新疆尉犁县的天然荒漠河岸林里,选择了3个土壤盐度不同的样地,测定了胡杨和柽柳叶片的脯氨酸含量、K+/Na+、氯离子(Cl-)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等5个生理指标,并利用模糊数学隶属函数法对二者的耐盐性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随着土壤盐胁迫的增强,胡杨叶片的脯氨酸含量总体上呈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18.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研究综述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超氧化物歧化酶广泛存在于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细胞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可清除生物体内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有效地抗御氧自由基对有机体的伤害。就超氧化物歧化酶的种类、结构、功能、基因的分离克隆及其在食品、医药、保健和日用化工等方面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9.
涝渍胁迫对豫楸1号4种砧木嫁接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对涝渍胁迫条件下豫楸1号4种砧木嫁接苗保护酶(SOD、POD、CAT)活性的测定结果表明:在涝渍胁迫下,豫楸1号4种砧木嫁接苗SOD活性呈现先上升后降低,Ⅱ号与Ⅲ号间差异极显著(p〈0.01);POD和CAT活性随涝渍胁迫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20.
对毛豹皮樟4个品种在人为水涝胁迫下测定其叶片的可溶性蛋白、丙二醛(MDA)、可溶性糖、SOD、叶绿素含量,结果表明:涝害处理对SOD有显著影响,对叶绿素有极显著影响;品种对SOD有显著影响,对MDA有极显著影响;涝害和品种对可溶性糖与可溶性蛋白均没有显著影响,而对SOD则有显著影响。经主成分分析SOD与耐涝性有较好的相关性(R2=0.99563),SOD对毛豹皮樟耐涝性评价经检验精度都在98%以上。因此SOD可以作为毛豹皮樟耐涝性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