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探索我县高空褐飞虱、白背飞虱迁飞规律并为测报、防治提供依据,一九七九年至一九八○年在桃里公社建立高山捕虫网;宁州公社芦塘大队设置测报灯,并在该公社农科所和该大队定田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一、为害情况我县十二万亩红薯原无薯瘟病,据调查了解,1973年6月下旬我县遭受了一次大洪水后,1974年宁州公社良塘大队黄磨生产队和赤江公社红光4队开始零星发病,由于当时未引起注意,控制不严,病区的薯种、薯苗不断外售,互相换种,以致病区日益扩大,红薯损失逐年加重。1978年全县发病公社4  相似文献   

3.
熊发远  吴志清 《植物保护》1965,3(5):176-176
一、生物防治 应用吹绵蚧的一种天敌大红瓢虫,于1956—1957年在江津五福公社团结大队、杜市公社龙凤大队及四川省农业厅园艺试验站甜橙新品种区等地进行。将越冬后的大红瓢虫于4—6月份集中放饲于果园中部,虫口密度较大的3—5株  相似文献   

4.
刘养正  冯代贵 《植物保护》1964,2(6):251-251
四川省自1958年发现甘薯黑斑病之后,为害损失甚重。其为害严重期主要表现在收薯入窖后一个半月左右。四川收获甘薯一般在霜降前后,此时温湿度较高(旬平均气温在18℃左右,相对湿度80%以上),加上在刨收、装运、入窖过程中,人为的创伤,为黑斑病菌的侵害活动,提供了条件,因而往往在下窖后七、八天,就发病烂窖。 1963年9月,我们选择了重病区之一,营山县城附公社红光大队一、二生产队,和平大队四生产队进行防治示范。方法是,适时收薯,提高入窖质量,改进打窖方法,加强窖藏管理,进行药剂处理等措施。霜降至立冬收薯;薯窖大都打在地势高燥、土质带沙、阳光不直射地方;窖口径1.7—1.8  相似文献   

5.
几年来用赤眼蜂防治稻纵巷叶螟取得一定的成效,七七年试验要求:1、进一步观察赤眼蜂防治卷叶螟效果的稳定性;2、赤眼蜂和黑光灯结合的综合防治效果;3、当地蜂种和外引蜂种效果比较;4、几点技术的改进。现总结如下: 一、一九七七年防治效果情况: 今年放蜂防治稻纵卷叶螟582亩(其他90亩不计在内)在三个公社五个大队进行。试验证明,放蜂治虫效果基本稳定,如升山公社东方红大队共防治80亩,其中有26亩用药防治;塘甸公社大兴、和平大队灯蜂结合100亩,基本上未用农药;新溪公社农星、  相似文献   

6.
樊寿三 《植物保护》1966,4(3):100-100
1965年8月7—8日、13—14日是永修县第三代三化螟的两个卵孵高峰期,在这段时间内,采用短期深灌水护秧,起到了显著的治螟效果。我们在九合公社河头大队第五生产队,利用两丘毗邻的田,早稻莲塘早已收割,7月26日栽双晚糯稻(品种系大红袍),面积有4亩左右进行试验。其中一丘田较低洼,从8月8日开始灌水5寸左右,浸没秧苗叶鞘口;另一丘地势较高,灌水1.5寸左右。两块田的卵块密度每亩都在1,000块以上。8月20日检查结果:浅水田的枯心率高达24.30%,深水护秧田的枯心率下降到3.22%。同时,我们在县样板队(三角公社树下大队)进行了一次大田调查;如第九生产队有10余亩双晚(品种油粘子),8月9—10日由于天然降雨,水深4寸左右,未发现枯心苗。而其它浅水晚稻田,虽然在8月12日打了一次6%六六六,枯心率仍然有0.18—0.85%,没有打药防治的枯心率达2.08—34.27%。  相似文献   

7.
1983年8月我们到米泉县采集水稻病害标本,曾在该县长山子公社土窖子大队采到病株。1984年9月再次到这个大队调查,发现近几年从日本引进的早锦、秋光、滨旭、  相似文献   

8.
李福锁 《植物保护》1983,9(1):40-40
北京市门头沟区是京白梨主要产区。为防治京白梨的黑星病,于1958年在房山县坨里公社上万大队(原属京西矿区)用不同倍数的波尔多液进行试验,后又在妙峰公社丁家滩、担礼等生产京白梨的大队扩大示范,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多年的生产实践,证明用350-400倍石灰倍量式波尔多液防治京白梨黑星病,既避免了药害又降低成本  相似文献   

9.
1971~1982年,我们在镇海县发病严重的庄市公社研究稻瘟病的防治,开始以万加大队为基点,探索适于当地高产病轻的防病措施。经通5年的反复实践,总结了以农业防治为基础的综合防治措施,从而使稻瘟病的为害逐步得到控制和减轻,产量也随之上升。从1976年起,庄市公社全面推广了万加大队的综防经验,社员农业生产的人均收入  相似文献   

10.
三环唑是近年来出现的新型多唑类内吸杀菌剂,为了摸索对稻瘟病的防治效果和方法,我们在桥西公社付坪大队早稻稻瘟病区,进行了一次药效试验,现总结如下:一、试验方法1.供试农药  相似文献   

11.
太湖流域是我国水稻、蚕桑高产地区,为了探求在这一地区稻田喷施杀虫双农药对家蚕的毒害及安全使用问题。1981年我们在吴江震泽公社勤俭大队、新农大队的春蚕、晚秋蚕饲育期间进行了一些试验。试验用的25%杀虫双水剂系由江苏省溧阳化工厂提供。  相似文献   

12.
棉花枯萎病为害严重,是国内外重要的植物检疫对象。在新疆棉花枯萎病为害也很重,一般减产30%左右,吐鲁番五星公社五星大队九小队一块8763-依棉田和鄯善县东风公社一大队三小队一块新海棉棉田,由于枯萎病的严重为害,蕾铃脱落率分别为24.3%和30.5%,减少棉花收成分别为76.9%和68.3%,因病成片死苗的还未计算在内。1982年莎车县七公社十四大队,病株率高达69.57—74%,一公社二十一大队毁种160  相似文献   

13.
一、发病情况石家庄地区的棉花枯萎病发病历史已经相当长,早在五十年代就有零星发病。从全区来看,自发病以来总的情况是发展趋势。发病历史大体可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56年—1958年。当时仅在正定县的兆通公社西庄屯大队、高邑县的河北村大队、藁城县北马、岗上大队等三个县的部分大队零星发生黄萎病。是由原河北省农业科学研究所引入石短5号时传入此病。第二阶级,1958  相似文献   

14.
二化螟越冬场所比较广,除能在多种禾本科的草本植物上进行越冬外,本县太和公社植保员,1979年3月30日在螟虫冬后调查中,发现该公社丹阳大队有一段松树渡槽,因多年引水过丘,已经腐烂,内有60余条二  相似文献   

15.
《植物保护学报》1965,4(4):367-368
1962年,我們在福州市郊进行柑桔病害調查时,发現吳山公社六凤大队雪柑潰瘍病发生严重。因此决定在該队进行重点防治試驗和大面积防治。經过1963—1964两年防治結果,全大队好果率比1962年提高一倍多。现将防治情况簡介如下:  相似文献   

16.
纪桐云 《植物保护》1964,2(1):45-45
紫纹羽病(Helicobasidium Mompa Tanaka),以往文献记载多列为桑树病害,对其为害甘薯的严重性较少注意。近几年来,安徽有些地区由于此病的发生使甘薯受到相当损失。据1957—1958年调查,全省有25个县市发现这种病害,以后又有些地方陆续发现。1961年颖上县刘集公社苏义大队100多亩春甘薯有50%以上的面积发生了紫纹羽病;该县谢桥公社庙后大队160多亩甘薯,发生病害的面积占62%,一般病株率10—30%,严重的达66%,薯块在地里就烂毁。樅阳县在1961年调查,汤沟、长风等四个公社甘薯  相似文献   

17.
一、稻曲病在我县的发生概况及其危害: 稻曲病是在我县近年来新发生的一种水稻病害。该病始见于一九七七年城关镇城北大队从福建引入的大穗型品种“千粒串”上,1978年城关镇三二五大队岳家庄生产队试种的“江南矮”感病严重。此后相继在广东引入的“桂朝二号”和推广的“汕优2号”品种上发病。1980年三标公社“桂朝二号”,  相似文献   

18.
柑桔裙腐病在宜昌县从1965年后,上升到十分重要的地位。在整个鄂西甜橙产区,裙腐病是一种引人注目的柑桔病害。1973年,宜昌县调查84768株柑桔,发病8.3%;最严重的黄陵庙公社南沱大队发病22.5%。瓦窑坪公社,在调查前的五年时间内,因该病死去柑桔3976株。  相似文献   

19.
竹镂舟蛾啮小蜂(Tetrastichus sp.)是竹镂舟蛾(Loudonta dispar Kikiakoff)蛹期的重要天敌。1972年11月我们在桃江县修山公社石溪大队调查,自然寄生率高达64.3%。1974年经人工繁殖,在桃江县红山大队释放,每亩蜂量5000头,平均寄生率为34.5—41.2%。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害虫天敌的保护利用已不断为人们所认识,越来越引起重视。因而要求把害虫天敌资源调查清楚,为今后开展生物防治提供依据。为此,我们于1979年4~10月在广州郊区竹料公社白沙大队调查了稻田的害虫天敌资源(包括番禺县石基公社调查的一些材料),现将初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