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EL—F1厚皮甜瓜后代分离群体快速稳定与利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记磙  周增强 《果树科学》1994,11(3):183-185
应用模糊聚类方法,以果实多种性状综合差异为依据,对EL-F1厚皮甜瓜代分离群体进行了连续3代分离选择,所得EL-1和EL-2两个群体性状稳定性好,聚类结果表明,两种群体内个体性状差异远小于传统分类所得群体T-1。对以EL-1为母本配制的4个杂交组合进行田间鉴定,植株生长发育良好,抗霜霉病,高抗白粉病;果实性状稳定,多数经济性状明显优于母本。  相似文献   

2.
以枣(Ziziphus jujuba Mill.)‘JMS2’×酸枣(Z. acido jujuba)‘邢16’的179株F1群体及其亲本为试材,调查花果表型,测定糖、酸、维生素C、黄酮和总酚等果实营养指标,应用相关性、聚类与混合遗传分析,揭示各性状的遗传多样性、遗传倾向与遗传效应。结果表明,枣和酸枣杂交F1代果实数值型性状的变异系数分布范围是8.82%~43.18%。亲本表型相同的性状有中果面光滑、平果肩、萼片脱落、有核和幼果无红晕等5个,其在子代中占比高;父本果实外观性状在子代所占的遗传比例较高。对果实外观8个数值型性状进行聚类,父本类群占总数的76.30%,果实较小、偏圆。对果实6种营养指标聚类,分4类群,其中母本类群个体占比最高(67.12%);外观指标更偏向于父本,营养内含物偏向于母本。糖、酸、维生素C、黄酮、总酚和核横径6个性状存在超亲分离现象,酸、维生素C、蛋白、单果质量、果实纵径和单核质量6个性状的亲中优势值为负值,减效基因显性遗传效应强。混合遗传分析发现,酸、蛋白质、果实横径、果实纵径和核纵径最适模型为OMG模型,无主基因控...  相似文献   

3.
以甜瓜果实成熟不脱蒂材料M2-10为母本,易脱蒂材料ZT091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获得F2、 F3、F4及回交群体,利用6世代群体分析脱蒂性状的遗传规律,显示由两对基因控制,不脱蒂与脱蒂分离比符合两对互补基因遗传规律.对亲本果实成熟期果柄与果肉连接处离区组织石蜡切片及电镜扫描观察结果表明,亲本间离区细胞存在差异,ZT...  相似文献   

4.
应用模糊聚类方法,以17个性状的综合差异为依据,对厚皮甜瓜EL—F1多代分离群体进行了分类研究,划分出14个具有明显差异的类群。结果表明,该方法明显优于传统分类法。14个类群经过分离选择,可望形成不同的类型和品系。  相似文献   

5.
中国樱桃地方种质资源表型性状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胤  陈涛  张静  王珏  王浩  汤浩茹  王小蓉 《园艺学报》2016,43(11):2119-2132
以源自中国樱桃主产区7个群体,80份地方种质资源为试材,采用巢式方差及聚类分析法对其叶片、果实及果核26个表型性状进行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1)质量性状之间存在较大的多样性差异,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范围在0.61~1.64之间,其中果实形状、果皮颜色、叶片及果核剖面形状等表现出较高的遗传多样性。(2)数量性状无论是在群体间还是群体内均表现出极显著差异,14个数量性状的平均变异系数为9.93%,其中果柄长度的变异系数最高(24.80%),果核顶面观指数最低(6.61%)。在7个群体中,云南的种质材料变异系数最大,为12.92%;安徽的最小,为7.42%。(3)对14个数量性状的主成分分析表明,前5个主成分的累积贡献率达80.9434%,能反应数量性状的基本特征。(4)基于Nei’s遗传距离的聚类分析以及主坐标分析将80份材料分为2个大类,分布于山东、河南和安徽群体的种质资源聚为一类,为华北类群,分布于四川、云南、贵州和重庆群体的聚为另一类,为西南类群。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地理分布群体的中国樱桃表型多样性存在差异,而这种遗传差异可能是由于来自不同的驯化位点而造成的。  相似文献   

6.
《中国瓜菜》2017,(8):12-15
为了对‘金蜜六号’甜瓜重要农艺性状进行改良,利用‘金蜜六号’父、母本材料杂交构建F_2分离群体,得到496株个体,对果皮底色、果肉颜色等14个性状进行调查、评价和分析。结果表明,果皮底色、果面网纹密度、果肉颜色和果肉质地4个农艺性状的分离比约为3∶1,为单基因控制的质量性状;叶长、叶宽、果柄粗度等7个性状指标都呈正态分布,说明这些性状是数量性状。除边部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外,其余7个性状都和果实质量具有极显著的相关性。回归分析表明,果肉厚度对果实质量的形成作用最大,叶片长度对果实质量的形成呈负作用,可为甜瓜高产育种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中国瓜菜》2019,(10):6-10
探讨甜瓜果实色泽和外形性状的遗传规律,为甜瓜重要商品性的遗传改良提供理论依据。以薄皮甜瓜‘HB74’和厚皮甜瓜‘HNA24’为亲本构建F_1、F_2和BC_1群体,春秋两季对各群体的甜瓜果实皮色、果肉颜色、种皮颜色、果实形状、果面沟、果脐等6个性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果实皮色、果肉颜色和种皮颜色在F_2和BC_1群体中的分离比约为3∶1和1∶1,为一对基因控制的质量性状,深绿果皮、白果肉和浅黄种皮为显性;果实形状偏向共显性遗传,果面沟偏向显性遗传,而果脐偏向隐性遗传,但这3个性状的分离不完全符合单基因遗传。对重组性状的统计结果发现,果实皮色和果肉颜色呈连锁关系,而与种皮颜色独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杂交F1代果实性状的分离特点和遗传变异,为枣杂交育种和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枣JMS2×交城5号的F1代140个单株及亲本为试材,对果实成熟期、果实外观和内在品质等26个描述型和数值型性状进行调查测定,并进行遗传变异分析和相关性分析,利用灰色关联度法进行果实品质综合评价。【结果】F1代果实的成熟期表现出分离,36.26%的F1株系成熟期多数在9月下旬。F1代13个果实的描述型性状均出现不同的性状分离,其中果实形状出现了6个变异类型,子代果形倾向父本的倒卵圆形占比最高为35.85%,子代果形倾向母本的卵圆形占比为17.92%;果实质地出现4个变异类型,其中46.23%表现出果肉致密。果肩形状和柱头状态,分离比例依次为3∶1、1∶2∶1,符合孟德尔遗传分离规律。F1代果实大小和果实内在品质指标等13个性状均呈现连续变异,且符合正态分布或偏正态分布,具有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特征。果实大小、果核大小以及可食率等性状的变异系数在0.85%~32...  相似文献   

9.
以表型差异明显的两个青花菜(Brassica oleracea var.italica)高代自交系为材料杂交获得F1,通过游离小孢子培养技术和人工自交方法,分别构建了由176个DH系组成的DH群体和由176个单株组成的F2群体。采用性状分离分析和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方法,对两个群体13个主要农艺性状的平均值、变异系数及性状分离区间等遗传表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3个主要农艺性状均是受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在DH群体和F2群体中均发现了正向和负向两个方向的超亲基因型,两群体的平均变异系数和遗传多样性指数相近。可见,通过DH技术育种不仅可以加快亲本的纯化进程,而且可获得广泛分离的育种资源,从而提高育种效率。  相似文献   

10.
黄皮种质资源果实性状多样性分析及其数量分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深入了解黄皮(Clausena lansium)种质资源果实性状的多样性,根据《黄皮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对农业部广州黄皮种质资源圃中保存的96份黄皮种质果实性状进行观测,并结合Q型聚类、R型聚类和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开展数量分类研究。结果表明,22个描述型性状,平均每个性状的变异类型达3.4个,其中种子形状的变异类型最为丰富,为6个。16个数量性状中,穗粒数的变异系数最大,为58.78%;种子侧径的变异系数最小,为6.34%。Q型聚类分析将96份种质在欧氏距离19.84处分为4个类群,类群内的种质资源以果穗性状、果实大小和果实风味聚类;R型聚类分析将38个果实性状在相关系数1.45时分为4组,多数性状表现两两相关;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第1、第2主成分解释的总变异为28.16%,其分析结果与聚类分析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1.
试验用果实相关性状差异显著的两个亲本,菜瓜(Cucumis melo ssp.melo var.flexuosus)品系M4-75 (长型、肉厚)为母本和马泡瓜(C.melo ssp.agrestis)品系X207 (小果、圆形、肉薄)为父本,进行基因组重测序,并以此双亲配制F_2群体,进行CAPS标记的开发、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和甜瓜果实相关性状的QTL分析。共筛选出180对具有多态性的引物,并得到一张遗传连锁图谱,该图谱包含165个CAPS标记、12个连锁群,覆盖基因组长度1 019.81 cM,标记间平均距离为6.18 cM。试验结果表明甜瓜果实相关性状均为数量性状,并检测到与之相关的QTL共14个,分布在第1、2、3、4、5、6、7、10和11连锁群上,LOD值介于2.67~9.63,可解释7.60%~35.18%的表型变异率,其中果实形状相关位点有9个,果肉厚度相关位点有3个,pH相关位点有2个。  相似文献   

12.
青花菜相同亲本的DH 与F2 群体遗传多样性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表型差异明显的两个青花菜(Brassica oleracea var. italica)高代自交系为材料杂交获得F1,通过游离小孢子培养技术和人工自交方法,分别构建了由176个DH系组成的DH群体和由176个单株组成的F2群体。采用性状分离分析和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方法,对两个群体13个主要农艺性状的平均值、变异系数及性状分离区间等遗传表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3个主要农艺性状均是受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在DH群体和F2群体中均发现了正向和负向两个方向的超亲基因型,两群体的平均变异系数和遗传多样性指数相近。可见,通过DH 技术育种不仅可以加快亲本的纯化进程,而且可获得广泛分离的育种资源,从而提高育种效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橄榄种质果实表型性状多样性,并根据其多样性进行数量分类。【方法】参考《果树种质资源描述符—记载项目及评价标准》和《橄榄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等标准进行观测和描述,应用Q型聚类、R型聚类和主成分分析等方法。【结果】11个数量性状中,单果质量的变异系数最大为42.00%,可食率的变异系数最小为3.44%。16个描述性状平均变异类型2.9个,果实形状的变异类型最为丰富,为5个。Q型聚类分析将60份种质资源在欧氏距离为27.81时分为3个组群,组群内的种质资源以果实的形状、大小和品质聚类;R型聚类分析将27个表型性状在相关系数2.27处聚为3组,多数性状表现两两相关或关系密切;主成分分析结果将27个表型性状简化为8个主成分,包含果实形状等16个表型性状。【结论】橄榄种质资源的果实表型性状存在丰富的多样性,果实形状等16个表型性状对数量分类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以10个具有代表性的元宝枫天然居群的叶片、果实、种子为试验材料,采用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等方法,研究了群体间和群体内的表型多样性,以期揭示元宝枫表型变异程度与变异规律。结果表明:10个种源元宝枫居群间表型性状的变异系数在4.65%~40.34%,其中果实张开角变异幅度最大,而着生痕稳定性最高。主成分分析表明,元宝枫居群表型多样性来源依次为果实贡献率叶片贡献率种子贡献率。表型性状相关性表明,果实和种子之间的关系密切,而叶片相关性状与种实之间相关性不显著。不同种源元宝枫表型性状与各地地理生态因子分析表明,经纬度对元宝枫种实及其相关性状影响较大,而叶片相关性状受年均温的影响更加明显。聚类分析将元宝枫10个居群分为4类,各居群并未完全依照地理距离而聚类。  相似文献   

15.
红阳猕猴桃杂交后代果实性状的遗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红阳猕猴桃作母本、SF0611作父本进行杂交,获得32株雌株,对杂交后代单株果实性状分析。结果表明,所结果实性状具有广泛的分离;从杂交单株中,有望选育出多个性状超过红阳猕猴桃的优良单株。  相似文献   

16.
辣椒黄绿苗杂交一代果实杂种优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转育黄绿苗辣椒标记性状的6个早熟辣椒为母本,3个甜椒为父本,配制10个杂交组合,对杂交一代果实的杂种优势性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辣椒黄绿苗杂交组合在果实长、果肉厚、单株挂果数性状方面的优势超过高亲本性状,其数据依次为10.01%、8.15%、1.05%,杂种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17.
对以3个类型山定子为母本、以寒富苹果为父本的3个杂交后代群体共162株实生树的果实性状进行了调查,研究不同杂交组合果实内在品质性状的遗传规律。结果表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遗传表现为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后代群体理论值符合正态或偏正态分布;果实综合品质与果肉颜色相关联,淡黄色和黄色果肉综合品质较好;果实甜、酸、涩性状遗传相对独立,可滴定酸含量由一对主效基因和加性多基因共同控制,主基因隐性纯合体表现为酸含量低,显性纯合体和杂合体受加性多基因影响有极酸含量和酸含量2种表现;果肉肉质遗传表现为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F1代群体肉质变粗;果肉质地、果汁多少、果心大小均表现为趋中变异。在高寒地区培育苹果品种应采用少组合、大群体的育种策略,每个组合至少应有5 000株杂种苗供选择。  相似文献   

18.
枇杷果实性状的系统聚类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用聚类分析方法对枇杷果实的17个性状进行了相关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当R=0.704时,可将17个性状聚为4类,而在R=0.483时,可聚为3类。  相似文献   

19.
红阳猕猴桃杂交F_1代果实主要经济性状遗传倾向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猕猴桃杂交后代果实性状的遗传特点,以红阳猕猴桃杂交F1代为材料,分析研究了果实大小,可溶性固形物等主要性状遗传倾向特点。结果表明,果实大小呈现趋小的遗传趋势,群体遗传水平呈退化负向趋势;杂交后代果实被毛程度呈趋向中粗偏离母本光滑的遗传趋势;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表现超亲遗传倾向;果实子房红色着色程度表现趋向于非红色偏离母本的遗传倾向,也有少量超亲个体,表现一定的杂种优势;果实干物质呈现超亲遗传趋势,且偏向母本性状。果实大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果实子房红色着色程度以及干物质含量都表现为数量性状连续变异遗传的特征,果皮表面被毛程度属多基因控制性状。  相似文献   

20.
以中国10个省份(群体)的164份板栗种质为材料(种植在立地条件相同的同一地块,连续3年采用相同的修剪技术和标准修剪),对母枝结果枝数、雄花枝数、纤弱枝数、结果枝长度、果前梢长度、结果枝节间长度、结果枝粗度、结果枝节位数和结果枝结苞数等9个表型性状量化赋值后进行系统分组设计、方差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结果母枝的9个表型性状值在群体间和群体内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说明这些性状在群体间和群体内均存在丰富变异;9个表型性状平均变异系数为19.4%~64.0%,其中母枝上雄花枝数、纤弱枝数和果枝结苞数的变异系数 40%,说明这3个性状改良潜力较大;9个表型性状在群体间表型分化系数为65.9%,群体内为34.1%,说明这些表型性状的变异主要来源于群体间;通过系统聚类,依据表型差异可将10个群体划分为4大类群,基本按地理距离而聚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