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防止病原传入猪场和杀灭猪场的病原体是控制猪群发生疫病的重要措施。但如何防止病原的传入和杀灭猪场内的病原,笔者认为严格对出入车辆、人员、猪舍、用具、运动场、环境等具体对象的消毒最为关键。下面结合工作实际,谈谈猪场具体对象的消毒技术。1 进出场车辆、人员的消毒场区在外运输的车辆,很有可能带有病原体,因此,进入场区时,车身和车盘可采取喷雾消毒;车轮可经消毒池消毒。消毒池的宽以能过车为宜,长是车轮周长的1.5~2倍。池中的消毒液应选择耐有机物、耐日晒、不易挥发、消毒力强的消毒剂,并应经常更换,时刻保持有效,确…  相似文献   

2.
消毒劲在实验室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禽多杀性巴氏杆菌、猪溶血性链球菌及猪丹直菌等6株畜禽主要致病菌的杀灭试验表明,2%浓度作用5分钟即杀灭所试各菌;1%任5分钟即可杀灭除猪丹毒力以外的其它各菌;0.5%的浓度作用5分钟可杀灭大肠杆菌和巴氏杆菌,当作用时间延长至30分钟还可杀灭链球菌。但有机物的存在对消毒效果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根据消毒的目的和时机,一般将消毒工作分为三种类型,即预防消毒、随时消毒和终末消毒。在未发生传染病时,结合平时的饲养管理工作对可能受病原体污染的禽舍、用具等进行消毒,即是预防消毒;当发生传染病时,根据需要,随时随地做好杀灭病原体的消毒工作,属随时消毒;而终末消毒,则是传染病扑灭后,对疫区内可能残留病原体的一切物体进行全面彻底的大消毒。  相似文献   

4.
1消毒类型,肉鸡舍消毒分为3种类型,即预防消毒、随时消毒和终末消毒。在未发生传染病时.结合平时的饲养管理T作对可能受病原体污染的鸡舍、用具等进行消毒,即是预防消毒;当发生传染病时.根据需要.随时随地做好杀灭病原体的消毒工作.属随时消毒;而终末消毒,则是传染病扑灭后,对疫区内可能残留病原体的一切物体进行全面彻底的大消毒。  相似文献   

5.
1消毒液的浓度消毒液的浓度是决定消毒效果的首要因素,要得到满意的效果,必须要有一定的药物浓度。一般情况下制药厂在药物出厂时,就根据药物的性质和对病原体的杀灭能力,规定了药物的使用浓度,所以使用时要按生产厂家说明或要求进行。消毒剂的剂量是杀灭微生物的基本条件,它包括消毒强度和消毒时间两方面。消毒强度在热力消毒时,是指温度高低;在化学消毒时,是指药物浓度;在紫外线消毒时,是指紫外线照射强度。  相似文献   

6.
消毒就是利用物理、化学或生物学方法杀灭或清除外界环境中的病原体,从而切断其传播途径、防止疫病的流行,它一般不包括对非病原微生物及芽孢、孢子的杀灭.消毒不能清除或杀灭所有微生物.只是将有害微生物数量减少到无害程度.因此,消毒是对已污染的环境所采取的必要补救措施,对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有重要的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7.
消毒是指采用物理、化学及生物方法杀灭环境、物体表面的病原微生物。其目的是:防止外源病原体带入畜群,减少环境中病原微生物的数量,切断传染病的传染途径。消毒是控制动物传染病发生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8.
消毒就是将病原微生物在入侵机体之前,于机体之外杀死,以减少和控制疾病的发生。鸡场管理工作者应当树立预防为主,防重于治,消毒重于投药的观念。通过消毒杀灭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杜绝或减少传染性疾病的发生。目前在集约化养殖场和个体养殖场都非常重视消毒,但影响消毒剂消毒效果的因素较多,应予注意。  相似文献   

9.
规模化养牛场消毒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规模化牛场消毒是指采用物理、化学及生物方法杀灭环境、物体表面的病原微生物。其目的是防止外源病原体带入畜群,减少环境中病原微生物的数量,切断传染病的传染途径。  相似文献   

10.
李喜平  闫岩 《兽医导刊》2020,(4):243-243
消毒是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杀灭除芽胞以外的所有病原体及其他有害微生物。同时杀灭或清除外环境中传播媒介物上的病原微生物及有害微生物。消毒的目的是防止病原体播散到畜禽养殖环境中,引起流行发生,同时防止病畜再被其他病原体感染,出现并发症,发生交叉感染和免疫感染。不同的传播机制引起的传染病,消毒的效果有所不同。肠胃道传染病,病原体随排泄物或呕吐物排出体外,污染范围较为局限,如能及时正常地进行消毒,切断传播途径,中断传播的效果较好。呼吸道传染病,病原体随呼吸、咳嗽、喷嚏而排出,再通过飞沫和尘埃而播散,污染范围不确切,进行消毒较为困难。须同时采取空间隔离,才能中断传染。虫媒传染病则采取杀虫灭鼠等方法。  相似文献   

11.
规模化养猪场的消毒措施——消毒的种类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养猪业的迅速发展,疾病的流行也越来越复杂,这些疾病主要是由于外界病原微生物的侵入及扩散或场内猪群本身存在的条件病原微生物扩散造成的,消毒是控制疾病发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措施,通过消毒工作可以达到杀灭和抑制病原微生物扩散或传播的效果。但是,如果在消毒过程中药物选择或方法不当,常导致消毒失败。本期将详细介绍一下猪场的消毒措施。[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一、预防措施 1.制定严格的消毒制度,平时每周消毒一次,当周围发生疫情时一天消毒一次,外来人员进入场区前必须对鞋底进行消毒,去势时操作人员要将手术刀和手在消毒液中至少浸泡5分钟。消毒药要多选择几种成分。对病原体的杀灭产生互补作用。  相似文献   

13.
1饮水消毒水质好坏直接关系着鸡体健康,很多疾病可通过饮水传播,甚至直接来源于水中。饮水消毒不仅可以消毒饮水系统的器具,杀灭饮水中的各种病原微生物,而且鸡饮到含消毒剂的水后,又能和饲料混合,可对饲料起到消毒作用。氯制消毒剂对鸡体不产生副作用,残留时间短,不影响生长,除具有消毒作用外,兼有除臭作用,如在鸡群暴发或流行鸡白痢、大肠杆菌病、沙门氏杆菌病等时,将抗毒威(按0.01%)、消毒灵(100kg水中加原粉10g)等氯制消毒药物加入饮水中,可起到显著的防治效果。2带鸡消毒带鸡喷雾消毒首先能全面有效地杀灭隐藏于舍内的病原微生物,又能…  相似文献   

14.
1消毒的概念与作用 消毒是指使用物理、化学或生物学的方法杀灭或清除病原微生物(病原体)的技术措施。在养鸡生产中,通过消毒能够减少鸡群接触到的病原微生物,从而达到预防与控制传染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正>随着养殖业不断发展,我国养殖场逐渐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过渡,这样一来容易使养殖场病原体不断复杂化,一旦引发大面积发病,将导致严重经济损失。而消毒就可以防止外来病原体传入养殖场内,杀灭或清除环境中的病原体,是消灭疫病源头的好  相似文献   

16.
规模化猪场消毒药物的选择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规模化猪场的消毒工作是保障猪场安全生产的重要措施,通过消毒可以达到杀灭和抑制病原微生物扩散或传播的效果。但是,猪场在使用药物消毒的过程中,忽视了很多影响消毒效果的因素,导致消毒的失败。本文就目前影响规模化猪场药物消毒效果的因素作以简述。  相似文献   

17.
消毒就是利用物理、化学或生物学方法杀灭或清除外界环境中的病原体,从而切断其传播途径、防止疫病的流行,它一般不包括对非病原微生物及芽孢、孢子的杀灭。消毒不能清除或杀灭所有微生物。只是将有害微生物数量减少到无害程度。因此,消毒是对已污染的环境所采取的必要补救措施,对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有重要的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18.
消毒是切断疫病传播途径的重要防疫措施之一,其目的是杀灭或清除外界环境中、畜体表面及物体上的病原微生物,以达到预防控制疫病的发生。1现状1.1病原体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19.
规模化养牛场消毒技术指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规模化,卜场消毒是指采用物理、化学及生物方法杀灭环境、物体表面的病原微生物.其目的是:防止外源病原体带入畜群,减少环境中病原微生物的数量,切断传染病的传染途径.消毒是控制动物传染病发生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20.
猪场的消毒 一、消毒方法 在动物防疫工作中,比较常用的消毒方法有以下几种。(一)机械性消毒是生产中最常用和最普遍的消毒法。通过清扫、洗刷、通风等清除病原体。将大量的病原体清除掉,然后再配合其他消毒方法彻底杀灭病原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