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011中国鹅业发展研讨会近期在浙江绍兴召开,汇聚管理、科研、经营、生产多方面专家共同探讨了我国鹅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前景,专题摘选四位专家的报告,全面展示鹅繁殖、养殖、选育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为广大读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为实现中国鹅业发展的“理念创新、模式创新、技术创新”,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由国家水禽产业技术体系、中国农业科学院家禽研究所、浙江省畜牧兽医局、浙江省绍兴县人民政府、绍兴县天鸿鹅业有限公司等单位共同举办的“2011中国鹅业发展研讨会”,于4月2日在浙江绍兴成功举办。莅临本次大会的领导和嘉宾有:浙江省畜牧兽医局张火法局长、全国畜牧总站畜禽资源处杨红杰处长、中国畜牧业协会副秘书长宫桂芬研究员;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国养鹅业发展迅速,整体生产水平明显提高,但是,养殖成本上升、环保压力加大、食品安全事件突出、生产效率低下等,严重制约了整个产业快速发展。 为了深入探讨和有效解决以上相关问题,9月19-20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家禽研。究所、《中国禽些导刊》、《中国家禽》、中国家禽业信息网、扬州双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第四届中国鹅业产学研恳谈会暨第五届江苏省种鹅产业联谊会”在扬州召开,会议探讨了我国鹅业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养鹅业转型升级和安全生产等话题,对于有效解决养鹅业生产、加工、流通、消费领域的热点问题,加速养鹅业提档升级步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繁殖期种鹅群的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家禽产品消费需求的多元化和对食品营养与卫生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鹅业生产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由于鹅业生产的特点,无论是种鹅还是商品鹅,绝大多数是由农户小规模饲养的,鹅群饲养管理的科学技术知识没有能够很好地贯彻到生产实践中已经成为鹅业生产稳定发展的重要限制因素。[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适宜华东市场鹅品种选择与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华东鹅业的基本状况 1.1华东地区鹅的消费方式 盐水鹅:主要集中在江苏、浙江、上海等地,年消费8000万只,其中扬州2 600多万只; 红烧鹅:消费主要集中在安徽、江苏、浙江、福建等地,是消费的大菜之一,也是华东地区消费的主要形式;  相似文献   

6.
鹅业发展存在许多制约性因素,譬如生产季节性强、生产性能低、消费区域性明显等瓶颈。许多鹅老板都在苦苦追求和探索各自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试图摸索出制约鹅业发展的技术难题,比如饲料难题、季节性难题等;开拓鹅业消费市场,比如深加工等。他们的行动与其说是为企业寻求更多的经济效益,倒不如说是为实现我国鹅业迅速走上产业化、让养鹅成为众多农户增收致富好项目作出的重大贡献!在9月10-11日的河南鄢陵全国鹅业发展大会上,聚集了很多成功的养鹅企业精英,我们有幸走到他们身边,对他们进行面对面采访,感受他们在养鹅致富路上的真枪实战。本期刊出这些企业家的攻关智慧,相信会对每一个养鹅者了解我国鹅业的发展方向,明确自己的养鹅目标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7.
<正>近年来,在市场需求和行情的刺激下,群众养鹅积极性高涨,加快了鹅业的产业化发展步伐,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鹅产业的不足和问题。结合生产实际,现对鹅业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发展建议和看法。一、我国鹅业发展现状我国有3000多年的养鹅历史,养殖基础好。在消费需求和政策的带动引导下,养鹅业持续快速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和巨大成就。1.鹅业生产稳步发展。我国是世界养鹅第一大国,养殖数量、产品  相似文献   

8.
我国具有鹅业生产与消费的传统,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鹅产品消费量不断上升,带动了鹅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还有一些因素制约着养鹅业发展,需要科学地开展品种繁育,建立标准体系和科学的防疫体系,进行现代化生产,尽快促进产业升级。  相似文献   

9.
(一)2011年的养鹅业特点 1.养鹅主产区稳定发展,新增养鹅区域进一步扩大。我国养鹅主产区的江苏、广东、四川、安徽、山东、浙江、辽宁、吉林、黑龙江等省市养鹅业稳定发展,种源建设、种鹅繁育、商品鹅饲养等工作都有所进展,肉鹅产品加工也开始了各种小规模的探索。在一些以前有养鹅传统但养鹅数量和区域并不大的省市,养鹅数量和地域有所扩展,如江西、湖南、贵州、江西等省,小区域的养鹅生产逐步发展;新增养鹅区域进一步扩展。河南、山西、陕西、内蒙、湖北、海南等地养鹅规模也开始逐步扩大。  相似文献   

10.
江苏鹅业发展至今日,有了很多新的变化,形成了很多新的特色,主要体现在:   其一,盐水鹅——江苏人的一道特色菜。这是引导消费。南京人,一般情况下,有菜或没菜,来人或不来人,每到傍晚都喜欢到街头剁一碗盐水鹅、桂花鸭回家吃晚饭,这是南京街头消费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如今,这一消费习惯在延伸,南京周边地区、江苏地区的城乡乃至全国不少大中城市也在逐步形成这种消费需求。我想,随着夜生活的延长,这种消费习惯的味儿可能会越来越浓。   其二,发展鹅业——结构调整的一支新军。这是引导结构调整。近来,扬州人在讨论农业结构调整时,想在鹅业发展方面做好文章。扬州地处里下河,发展养牛业不及徐淮有优势,发展养羊业不及沿海丘陵有优势,发展蛋鸡业不及东台、海安有优势,他们因地制宜,想突破鹅业发展,该市养鹅占全省总量的四分之一。  相似文献   

11.
一认清市场形势,理性发展养鹅业在世界范围内,鹅的养殖和消费习惯并不普遍,主要集中在欧洲和亚洲,而在亚洲又主要是中国。鹅肉产品产量与消费量占全球禽肉比重很小,不足3%。无论在中国还是世界范围内,鹅都属于“特禽”范畴,“也就是说有特色,数量少”,鹅肉和鹅蛋等仍然属于非大众化消费的商品。中国鹅的饲养量和消费量均占全球总量的90%左右:中国所生产的鹅肉主要用于国内消费,仅有少量出口。全球鹅肉出口贸易大多集中在欧盟国家内部进行  相似文献   

12.
一 内容设置合理,关注宏观与微观发展 本次会议从宏观经济运行、种鹅繁育、商品鹅饲养、饲料生产、疫病防治、环境控制、市场流通等方面,对我国鹅业经济与生产管理、市场形势与产品流通进行了全面的分析研讨。会上,何军教授做了《宏观经济波动与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专题报告;赵万里教授就《发挥种鹅生产性能提高鹅业经济效益》的议题与参会代表进行了深入研讨;  相似文献   

13.
鹅肉由于高营养价值和保健作用受到青睐,同时鹅是草食家禽,发展鹅业符合国家畜牧业结构调整要求。近年来我国鹅业发展迅速,鹅业生产与消费的区域特征明显,生产组织形式多样,产业链延长,在畜牧业中比重有所提高。但同时鹅业发展也受到多种因素制约,主要有生产成本攀升、优质品种退化、环境污染突出、产品深加工能力偏弱、产业化程度不高等。据此提出加大政府政策扶持力度、完善品种繁育体系、积极推行生态养殖模式、建立健全产品质量标准等对策。  相似文献   

14.
由于我县本地灰鹅个体小、生长慢、肉质粗等特点,大大制约了我县养鹅业的发展,为了改变我县养鹅业的现状,促进我县养鹅业的发展,2004年我县从浙江引入白脆鹅14只进行饲养与繁育的试验,目的是为了掌握此鹅在现有的饲养条件下的生长、繁殖、屠宰性能。该鹅种具有生长快、觅食力强、耐粗饲、肉质嫩脆等特点,全身羽毛纯白色,鹅绒含量高、柔软、羽绒品质优良。成年母鹅腹部下垂,嘴、脚与蹼为黄色,皮肤、爪和喙为肉色。  相似文献   

15.
1鹅生产与消费现状分析 我国是水禽生产大国,水禽产量占世界的60%以上,其中鹅的产量约占世界的86%。2001年我国鹅的饲养量达6.7亿只,比2000年上升了21%。江苏是我国鹅生产大省,年养鹅数量达到7000-9000万只,其中扬州生产量1700万只,占江苏省的25%左右。第二生产大省是山东,全年生产鹅约5500万只,其次是四川、吉林、黑龙江、福建等省,年饲养鹅达到3000-4000万只。由于鹅以饲喂青绿饲料为主,很少使用药物,在消费者心目中已逐步将鹅肉列为绿色、安全食品,消费量以最快的速度上升。分析鹅的消费习惯,从南到北,广东省的鹅消费主要集中在汕头地区,以食肉为主,节日、红白喜事和待客是消费主导方式。市场加工鹅主要是红烤和白切,鹅头、鹅脚的在饭店销售价格高,属高档消费食品。鹅的深加工产品正在研究开发之中,但由于广东饲养鹅的品种体型大,肉质一般,加之消费方式习惯的影响,市场前景还很难预测。福建、浙江、江西等省市的消费以红烧鹅为主,加上一些麻辣风味,近年来消费不断增加。传统的腊鹅是广大农村消费的主导,长盛不衰,多少年来逢年过节,腊鹅是农家餐桌上的主菜。  相似文献   

16.
仪征地处宁镇扬中心地带,农业自然生态资源优越,有沿江滩地,丘陵坡地,一直就是江苏省重点肉鹅养殖基地,仪征农民特别是中后山区农户历来就有养鹅的传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新一轮农业结构调整中,仪征市委、市政府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发挥优势,发掘潜力,把肉鹅业作为农业的主导产业来培植,鹅业经济得到了长跑的发展,涌现出扬州馋神集团、大仪凤鹅厂等一批骨干龙头企业,实现了肉鹅加工由传统的作坊家传秘制到电脑监控机械化流水线生产的飞跃。但是,在鹅业快速发展过程中,农民自身的思维与龙头加工企业的发展和市场化的背景,时有碰撞,农民养鹅的激情与龙头企业的技术规程和市场化的要求,摩擦不断,鹅产品的开发与现代生活消费的需求,不相适应。为此,我们对近年来全市的鹅业的发展情况进行了一次深入调研,研究仪征鹅业发展之路,剖析发展瓶颈结症,挖掘鹅业发展的空间,探索仪征鹅业产业化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种鹅的四季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家禽产品消费需求的多元化和对食品营养与卫生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鹅业生产得到了快速发展。我国鹅的存栏量约占世界总数的90%,是没有竞争对手的产业。由于鹅耐粗饲、抗病力强、肉的质量好、羽毛价值高等优势而在我国除西北和青藏高原以外的广大地区得到迅速推广。  相似文献   

18.
《中国禽业导刊》2012,(2):32-42
2011年11月19日至12月15日期间,由中国绿色食品协会养鹅专业委员会(筹)秘书长杨松森先生组织召集的大陆养鹅业考察团,分三批前往宝岛台湾,拜访了台湾畜产会执行长陈育信先生、家禽组林兴诚组长、家禽组萧富升先生、企划暨资讯调查组资讯课梁启峰课长,并走访了芳源畜牧场、嘉文畜牧场、新屋鹅肉美食馆、合隆毛厂等养鹅企业和产品加工企业,对台湾家禽业生产、资讯体系构建、养鹅业发展、产品加工与市场消费推广进行了全方位的了解。台湾养鹅业之所以发达,是产业界同仁多年共同努力的结果。在内地养鹅热不断兴起的今天,需要大家保持清醒的认识,因为养鹅业并没有捷径可走,学习与借鉴台湾的先进经验与做法,进一步加强两岸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实现两岸养鹅业的共兴共荣,也许是一项不错的选择。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20年,河南省畜禽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已成为农村重要支柱产业和农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但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与消费观念的转变,加之20年来畜牧业生产快速持续的发展,其生产形势同整个农业一样出现了新的困境:表现在生产增长缓慢,效益大幅度下降。其重要原因之一是畜禽业内部生产结构存在着一定问题,为使畜禽生产再上一个新台阶,必须优化其产业结构,大力促进养鹅业发展。为此,我们对河南省养鹅业的发展现状、前景与优势进行了分析,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并提出了加快养鹅业发展的一系列对策。一、河南省…  相似文献   

20.
养鹅业是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畜牧业生产中具有特殊地位。我国是当今世界上的养鹅大国,具有悠久的养鹅历史。本文从鹅本身的生物学特性、经济效益的显著性、鹅产品市场前景的广阔性诸方面论述发展养鹅业的前景。加入WTO后,我们必须建立鹅的繁育体系,实行精品战略,加强鹅业科学研究,开拓鹅业生产新领域,建立养鹅新技术,推广示范基地,推动养鹅业大发展。一、养鹅业发展的必然性1.鹅的生物学特性是养鹅业发展的前提鹅在草食家禽中,因其肌胃与盲肠都很发达,采食量大,消化能力特别强,喜欢青草耐粗饲;鹅体质健壮,经得起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