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香腊鹅制作     
香腊鹅.以四川隆昌县生产的香腊板鹅久负盛名。它历史悠久,加工精细,集色、香、味、美于一体。其特点是鹅胚光洁美观,肥瘦适度,淡紫红色,香气四溢,风味独特,香腊味浓,味美适口,是有名的腌腊制品。冬春季,畅销省内外,供不应求。其加工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2.
我县生产香腊板鹅有悠久历史,以加工精致,集色、香、味、美而驰名。其特点是这种腊鹅光洁美观,肥瘦适度,淡紫红色,香气四溢,腊味特浓,适口性强,是有名的腌腊制品,冬春季供不应求,畅销省内各大城市,年销量达200余吨。其加工制作技术如下。鹅只选择。用于加工的鹅,选健壮无病、胸肌丰满、肉质细嫩、脂肪适度、体重为5~6公斤且在12月龄内的肥仔鹅。有条件的,将买回的鹅在宰前15天加料催肥。宰杀脱毛。宰前禁食24小时,供足饮水,  相似文献   

3.
正1 冷鲜鹅肉品种冷冻鹅白净条、冷鲜风格鹅肉、鹅头、鹅脖、鹅肝、鹅爪、鹅翅、鹅肉丸、鹅舌、鹅肠、一光、二光、三光鹅肉冷冻制品。2 鹅腌制制品腌腊鹅、香腊鹅、板鹅、风鹅、腌腊肥肝、腊鹅翅、鹅肉香肠、鹅肉腊肠、腊鹅。3 鹅酱卤制品  相似文献   

4.
杨永连  李华 《中国家禽》2000,22(4):42-42
永平县具有悠久的养鹅历史。尤其是居住在境内的回族群众,素来擅长养鹅,并精于将宰杀后的鹅制成各种特色食品。永平的曲硐腊鹅(板鹅)即是回族同胞积累长期的鹅产品加工制作经验,创造出来的一种独具地方民族特色的风味特产。它以其外形美观、制作工艺独特、味道鲜美、清香醇和而著称,是云南“过桥米线”的主要原料,也是永平县传统的名特食品。现将曲硐回族腊鹅的制作工艺介绍如下:1腊鹅的品质品质良好的腊鹅是选用当年春季孵出,秋季短期育肥的小鹅(回族称“小瓷鹅”)加工制作而成,其皮色细嫩光洁,皮下脂肪洁白如烛蜡,肌肉丰厚而红润。整…  相似文献   

5.
周永昌 《北方牧业》2004,(12):21-21
腊兔是我国传统的腌腊肉制品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加工方法简单,设备投资少,风味独特,具有典型的腊香风味,贮存期长,深受消费者欢迎。  相似文献   

6.
1鹅生产与消费现状分析 我国是水禽生产大国,水禽产量占世界的60%以上,其中鹅的产量约占世界的86%。2001年我国鹅的饲养量达6.7亿只,比2000年上升了21%。江苏是我国鹅生产大省,年养鹅数量达到7000-9000万只,其中扬州生产量1700万只,占江苏省的25%左右。第二生产大省是山东,全年生产鹅约5500万只,其次是四川、吉林、黑龙江、福建等省,年饲养鹅达到3000-4000万只。由于鹅以饲喂青绿饲料为主,很少使用药物,在消费者心目中已逐步将鹅肉列为绿色、安全食品,消费量以最快的速度上升。分析鹅的消费习惯,从南到北,广东省的鹅消费主要集中在汕头地区,以食肉为主,节日、红白喜事和待客是消费主导方式。市场加工鹅主要是红烤和白切,鹅头、鹅脚的在饭店销售价格高,属高档消费食品。鹅的深加工产品正在研究开发之中,但由于广东饲养鹅的品种体型大,肉质一般,加之消费方式习惯的影响,市场前景还很难预测。福建、浙江、江西等省市的消费以红烧鹅为主,加上一些麻辣风味,近年来消费不断增加。传统的腊鹅是广大农村消费的主导,长盛不衰,多少年来逢年过节,腊鹅是农家餐桌上的主菜。  相似文献   

7.
鸭的腊制品如腊鸭、板鸭及腊鸭肫等都易于加工制取,它们的肉质香美,别有风味,且易于运输和保管,是人们喜爱的食品。每年九月至第二年一月为加工期。其简易加工方法如下:1.腊鸭:选取肥大的毛鸭,用精饲料喂十天左右,使其肥大肉厚,适合腊制要求。肥鸭宰杀后,拔净毛,除去内脏,洗净,用熟盐腌制一天,每只鸭用食盐3—4两,取出后用清水浸透,以洗淡盐  相似文献   

8.
香猪简介     
香猪是世界上稀有微型猪种,以其“小、香、纯、净”而独具特色。具有耐粗、抗逆性强,体格短小、皮薄肉嫩、肉质鲜美,且具有近交不退化的特点。目前,港、澳及东南亚等市场对乳猪需求量很旺,作为烤乳猪消费,香猪是无与伦比的上乘原料。香猪自双月龄断奶到成年有多种食用方法。其中双月龄仔猪,其肉无奶腥味,且味道清甜。香猪食用方法很多,常有:烤乳猪、腊小猪、腊肉、腌肉、“煮白扎”等。尤其“烤香猪”、“腊香猪”历史悠久,加工工艺十分考究。另外,香猪还是一种理  相似文献   

9.
江山白鹅最近终于有了自己的副产品———上农牌江山咸香鹅,并已有200多只咸香鹅展翅“飞”往上海市场。咸香鹅由江山市罐头厂和上海农学院共同开发研制而成,用多味名贵中草药、天然香料等配制加工,属保健食品。江山被誉为中国白鹅之乡,境内有国内最大的白鹅市场,...  相似文献   

10.
腊鸭、腊鹅     
腊鸭、腊鹅是参照成肉的腌制方法加工而成,一般在冬至后开始加工,它皮黄肉红,肉嫩味鲜、系佐飧佳品。 (一)制作方法选料:选用每只重量1.5—2公斤或2—2.5公斤健康肥壮的活鸭或活鹅。宰杀:用刀在颈部宰杀,把血放净,浸烫,除去羽毛。采取腹下开膛,将刀从肛穴  相似文献   

11.
随着养鹅业的发展,为了满足广大消费者的需求,开发鹅的产品势在必行.其中板鹅加工是重要途径之一,加工板鹅具有许多的优点:①保存时间长.板鹅为腌制品,存放三个月一般不变质,冬天存放时间更长,可达半年到一年的时间;②方便运输.可以进行远距离的销售,扩大销售面,甚至可以出口创外汇;③板鹅加工营养物质损耗少.并且具有独特的色、香、味、形.如果结合适当的包装,可以成为馈赠佳品;④板鹅加工工艺简单,所需设备比较少,投资少,见效快.  相似文献   

12.
肖辉 《山东饲料》2001,(2):30-30
近年来,随着畜牧养殖业的发展,特种经济动物在我国异军突起。美国鹧鸪因其肉质鲜美,脂肪、胆固醇含量低,且易于饲养,深受广大饲养者及消费者的欢迎。目前饲养的鹧鸪主要为活体销售,几乎无任何形式的加工,这严重制约了鹧鸪养殖业的发展。即食腊香鹧鸪的加工解决了这一问题,现将加工工艺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陆川白切鹅的制作@何国清陆川白切鹅的制作何国清广西陆川白切鹅具有肉质鲜嫩、味香爽口、吃而不厌的特点。现将其制作过程介绍如下:1.选鹅。要挑嫩而肥的鹅。判断鹅的老嫩。主要看鹅口腔里的颚带,白色者为嫩鹅,黑色为老鹅。肥瘦主要用手抚摸鹅胸脯是否丰满便可知。2.宰...  相似文献   

14.
固始县群众养鹅极为普遍,近几年,全县年终存栏鹅达80—100万只,除少量留作种用外,其余全部屠宰腌腊食用.据县志记载早在明嘉靖(1522—1566)年间便有腌鹅的载史.由于劳动人民长期创造,积累了丰富的腌鹅经验,形成一套具有独特风格的生产工艺。民间的腌鹅工艺虽历史悠久,操作简便,但腊鹅的香味单一。为改进这一生产工艺,我们反复试验研究,科学的增加配料,摸索总结出如下的加工方法:  相似文献   

15.
今年以来,在大范围内兴起一股养鹅热。但养殖户普遍存在麻痹思想,忽视鹅病的防治工作,一旦鹅真的发病时却不知所措,只能眼睁睁看着大批的鹅苗死去。因此向广大养殖户介绍鹅的几种常见病的防治知识,很有必要。 一、小鹅瘟 本病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多发于3~25日龄的雏鹅,发病死亡率高达100%。病鹅表现颈部扭转或抽搐、瘫痪等神经症状。特征性病变是在回盲部位的胸腔内有1~2处膨大并有灰黄色或淡黄色腊状塞子。 本病没有特效药物治疗,只有搞好预防,一是注射小鹅瘟疫苗;二是注射抗小鹅瘟血清。 二、小鹅流…  相似文献   

16.
雁鹅饲养     
雁鹅肉质肥嫩鲜美,是菜肴中较为上等的佳品。腌制的腊鹅紫里透红,油香四溢,烤仔鹅更别有风味。鹅毛、鹅绒和鹅肝是制造高级被褥和医药物品的重要原料,畅销国内外市场。  相似文献   

17.
信息之窗     
鹅业市场潜力大1999年,全国养鹅6亿多只,鹅肉产量70万吨,约为牛羊肉产量的40%。安徽、江苏、黑龙江、吉林、辽宁和河南等地发展较快。在广州市场,目前活鹅的批发价格每千克7.2~8元,高时达9元左右。鹅肉蛋白质含量为22.3%,而鸭肉为21.4%,鸡肉为20.6%,猪肉仅为14.8%,脂肪中多为有益健康的不饱和脂肪酸。中医认为,鹅肉有补阴益气、暖胃开津和缓解铅毒之功效,大家爱吃。因此形成许多各具特色的鹅食品,诸如烧烤鹅、腊鹅、咸水鹅及鹅肉火腿肠、鹅肉香肠等,消费市场迅速扩大。此外,鹅绒毛出口每吨售价达4.5万美元以上。养鹅业…  相似文献   

18.
雁鹅起源于鸿雁,又名苍鹅、萎鹅,由栖居在我国东北、华北的一种有额疱的野鹅演化而来,是我国古老而稀有的优良家禽品种。 雁鹅肉质肥嫩鲜美,是菜肴中较为上等的佳品。腌制的腊鹅紫里透红,油香四溢,烤仔鹅更别有风味。鹅毛、鹅绒和鹅肝分别是制造高级被褥和医药物品的重要原料,畅销国内外市场。 雁鹅毛色灰暗,体型较大,饲养管理简易;适应性广,在我国凡是有水草的地方都可以进行饲养;具有生长快、产肉多、耐饥、耐寒、耐粗饲、病疫少、成本低、收益大等优点。据上海市白茅岭农场饲养表明,饲养1只雁鹅,相当于养2只白鹅,雁鹅性情…  相似文献   

19.
养鹅是我市的传统副业,近年来,我市坚持把加快鹅业发展作为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的一项特色主导产业来实施,深入发动,精心组织,真抓实干,鹅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2010年全市鹅饲养量380万只,同比增长13.6%,全国最大的风鹅加工基地——扬州市馋神食品有限公司座落在我市境内,风鹅、盐水鹅加工近500万只。但如何养好鹅是制约养鹅业发展的瓶颈,因此掌握肉鹅高效配套饲养技术,对提高成活率,促进商品鹅批量均衡供应,增加经济效益有着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20.
鹅及其产品食疗保健功能的开发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食疗保健功能性食品开发,是21世纪生物技术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旨在阐明鹅产品食疗保健功能的开发利用,以便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更好挖掘、发挥其功能性食疗保健作用。我国养鹅历史悠久,是个养鹅大国,具有丰富的品种资源和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在鹅产品的开发利用方面,除肉、蛋制品、绒羽、肥肝生产、皮张加工等多见报道,恕不在本文赘述外,而在开发利用其食疗保健功能方面,自古至今,人们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素被人们视为有防卫本能的鹅,尚具抗癌作用等方面的独特功效,而在发展养鹅,大力开发鹅产品的同时,对其特效功用,也应尽其所能加以充分的发掘和利用。[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