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杨劲松 《中国蜂业》2009,60(5):23-24
东北黑蜂是我国一个优良的地方品种。东北黑蜂起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从乌苏里江东的俄罗斯引入前我国的远东黑蜂,是中俄罗斯蜂(欧洲黑蜂的一个地理宗)和卡尼鄂拉蜂的过渡类型,并在一定程度上混有高加索蜂和意大利蜂的血统。中心产区在黑龙江饶河东北黑蜂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内。在上世纪80年代,  相似文献   

2.
东北虎属世界濒危物种之一,为我国一级保护野生动物,主要分布于我国黑龙江、吉林、俄罗斯和西伯利亚一带的森林中,以草食性动物鹿、狍等为食。目前,野外东北虎十分稀少,已达濒危状态。为了有效的保护东北虎,中国各个动物园均加强了东北虎的移地保护工作,相继开展了东北虎的繁殖和人工育幼研究。动物园中饲养的东北虎常因环境变化,  相似文献   

3.
猫尾草,属禾本科猫尾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又名梯牧草。猫尾草属于喜冷凉、潮湿环境的冷地型牧草,原产于欧亚大陆的温带地区,遍及温带、寒温带和近北极气候区,主要分布在北纬40~50度寒冷湿润地区,我国新疆等地有野生种,是美国、俄罗斯、法国、日本等国家广泛栽培的主要牧草之一,我国东北、华北和西北均有栽培。  相似文献   

4.
东北虎(Panthera tigris altaicca)是森林生态系统中体型最大的猫科动物,其生存状况是森林生态系统健康与否的重要指标。林分等环境因子是其栖息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利用独立样本Mann-Whitney U/检验对比分析俄罗斯与中国东北地区东北虎柄息地林分等环境因子特征的差异。研究结果发现,在俄罗斯境内东北虎偏爱分布于林型为红松针阔混交林、平均树高15-25 n、林龄100-149 a、郁闭度0.5-0.7、平均胸径为20-29 cm、林分蓄积量为100-120 m^3/hm^2的林分内;在中国东北地区,东北虎则更偏好林型为阔叶混交林、平均树高10-15 m、林龄为幼龄林和中龄林、郁闭度0.6-0.7、平均胸径为10-20 cm、林分蓄积量小于100 m^3/hm^2的林分内;俄罗斯及中国东北地区东北虎分布区林分组成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平均树高、林龄、平均胸径、林分蓄积量明显低于俄罗斯东北虎栖息地内的林分特征,存在极显著差异(P〈0.001),郁闭度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180)。  相似文献   

5.
东北虎及其保护国际学术讨论会由俄罗斯远东人民科学院主办,于1993年3月8—15日在哈巴罗夫斯克举行。参加会议的国家有俄罗斯、中国、美国、瑞士、德国和印度,共66人。国际自然和自然资源保护联盟(IUCN)猫科动物专家组主席Peter Jackson和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WWF)的代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东北,黑龙江省隔着中俄界河黑龙江、乌苏里江与俄罗斯相望,其边境线长达2981公里,沿线不仅有一类口岸25个,更有许多令人神往的旅游胜地,因而形成了一条四季皆宜的旅游线.  相似文献   

7.
王凤昆 《野生动物》2006,27(2):19-23
东北虎概况 目前,地球上现有的五个亚种虎中,位于最北部分的东北虎——俄罗斯称之为阿穆尔虎(Panteratrgris altaica),体型最大,体长一般为1.6~2.9米(最长超过3米),尾长1.1米,体重达180~220公斤。体型大的雄虎长2.5~3米,最重可达350公斤。  相似文献   

8.
黄晨  马一丹  张明海 《野生动物》2012,33(3):163-165
通过概述世界上东北豹的种群数量特征和分布状况,分析了东北豹保护面临的各种威胁和问题,如人类过度干扰、乱砍滥伐、乱捕滥猎、近亲繁殖以及人类的开发建设等活动对栖息地造成的严重破坏,使栖息地呈片段化、破碎化发展趋势,直接威胁东北豹种群的生存和繁衍。中国对东北豹的保护没有足够的重视,还没有建立专门的东北豹自然保护区,而俄罗斯对于东北豹的保护非常重视,不但建立了专门的东北豹自然保护区,还完善了东北豹的各项保护措施。最后,针对上述情况,提出了东北豹栖息地保护、猎物种群恢复、东北豹的重引入、建立东北豹跨界保护区等相应的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9.
东北黑蜂是一个地方优良蜂种.1918年早春3月,饶河养蜂先辈邹兆云从俄罗斯滨海边疆区越过乌苏里江,用马驮回远东黑色蜜蜂,在饶河县乌苏里江岸边的一个叫苇子沟的地方饲养,开启了东北黑蜂养殖和繁育的历程.经过百余年,遍布那丹哈达拉岭和三江平原,达到5万群的规模,已成为地方特色品种,从此饶河有了靓丽的名片——东北黑蜂.  相似文献   

10.
豹(Panthera pardus),俗称金钱豹、土豹子、艾叶豹,国外称远东豹。属大型猫科动物,是豹家族中数量最少的成员之一。曾经和东北虎一起广泛分布于我国东北、俄罗斯远东和朝鲜北部的广大地区。 豹与东北虎同处于自然界生物链金字塔的最顶端,却并不象东北虎那样追求王者风范。它形体较小,  相似文献   

11.
<正>黑龙江省饶河县地处于我国东北部边陲,与俄罗斯隔江相望,交通不便。正是因为这样相对封闭的环境,繁育出了适应当地生态条件的蜜蜂品种——东北黑蜂。蜜源植物是养蜂人的根本,在东  相似文献   

12.
刺五加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刺五加Acanthopanax senticosus(Rupr.et Maxim.)Harms.为五加科植物的根、根茎和茎,又名五加参、刺拐棒,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华北地区,以及朝鲜、日本及俄罗斯等地。在祖国医学中,刺五加作为药物广泛应用历史悠久,本草医注中均有记录。  相似文献   

13.
《蜜蜂杂志》2021,41(10)
正东北黑蜂的原产地是东欧,自1904年俄国西伯利亚大铁路建成通车,俄罗斯的养蜂人沿着这条横贯东西的欧亚大铁路,把欧洲黑蜂从万里之遥的东欧带到与饶河一江之隔的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和滨海边疆区。1918—1922年,留居俄罗斯滨海边疆区的养蜂人邹兆云及本县商民刘风皋、毕庆吉、彭振芳等,先后将欧洲黑蜂从俄国境内驮运至饶河县林区放养。其中以邹兆云引入蜂群最早,管理技术水平最高,繁殖的蜂群最多,因此邹兆云被饶河县群众誉名为"蜂王"。现在饶河县饲养的东北黑蜂种群,大多数为邹氏所繁衍的种系。  相似文献   

14.
羊草     
羊草又名碱草,它是欧亚大陆草原区东部草甸草原及干旱草原上的重要建群种之一。我国东北部松嫩平原及内蒙古东部为其分布中心,在河北、山西、河南、陕西、宁夏、甘肃、青海、新疆等省(自治区)亦有分布;俄罗斯、蒙古、朝鲜、日本也大量种植。羊革最适宜于我国东北、华北诸省(自治区)种植,在寒冷、干燥地区生长良好。春季返青早,秋季枯黄晚,能在较长的时间内提供较多的青饲料。  相似文献   

15.
<正>抚远县位于祖国的东北边陲,地处黑龙江、乌苏里江交汇的三角地带,南邻饶河,西接同江,东和北面与俄罗斯隔江相望,距俄罗斯远东最大的城市哈巴罗夫斯克仅60km,是国务院批准的客货一类口岸。全县五乡四镇一个县办国营农场,102个行政  相似文献   

16.
《饲料工业》2007,28(17):46-46
8月16日,俄罗斯工企联盟主席绍欣透露,“目前已经有俄罗斯企业主动邀请四川企业去俄共同投资开办养猪场”。绍欣昨日率领俄罗斯社会各界访华团访问成都,访华团来自不同领域,对与四川合作充满兴趣:“四川有两样东西是俄罗斯家喻户晓的,那就是味美的川菜和可爱的大熊猫”。据介绍,目前俄罗斯有22个企业在四川有投资,  相似文献   

17.
秦瑜  张明海 《野生动物》2009,30(2):100-104
马鹿在世界上主要分布于欧洲南部和中部、北美洲、非洲北部、亚洲的俄罗斯东部、蒙古、朝鲜和喜马拉雅山地区,在中国马鹿有8个亚种,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西北及西南等地。本文根据文献资料系统地总结了中国马鹿的研究现状,展望了马鹿需要研究的问题,为中国马鹿的保护及科研活动开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红面鹤人工孵化中幼雏出壳困难原因初探刘冰许,徐新杰,邓强,赵德义(河南省郑州市动物园450002)红面鹤(Grusvipio)是鹤形目大型涉禽之一,它的繁殖地仅分布于我国东北及俄罗斯的部分湿地,冬天南迁我国中南地区及朝鲜。日本越冬。随着近年来人口的增...  相似文献   

19.
黑龙江省兴凯湖保护区的基本特点及其有效管理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兴凯湖保护区是我国东北穆棱一三江平原湿地最具代表性、保存最好、面积最大的区域,而且与俄罗斯接壤,可以说是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一个热点区域。在当前提倡对湿地、淡水水域和海域加大保护力度的关键时刻,集中相应的人力、物力对它给予更多的关注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对其基本特点、有效管理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作简要介绍,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供有关方面参考。  相似文献   

20.
圈养白鹤的血液生化指标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鹤(Grusleucogeranus)属鹤形目,鹤科,在中国主要是迁徒经过和越冬分布,从东北到长江中下游地区。国外分布于俄罗斯、蒙古、伊朗和印度。白鹤现存数量稀少,为国家级重点保护动物,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为易危种。目前国内外关于白鹤的研究不多,尚未见到有关其血液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