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杨干象无公害防治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取涂漆法、喷漆法和锤击法进行了杨干象Crytorrhynchus lapathi幼虫的无公害防治试验。结果表明:三种方法的防治效果均显著,幼虫校正死亡率分别为97.5%、95.7%和92.2%,建议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4.
杨干象的生物学特性与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6~1998年作者在公主岭市从生物学特性,发生与环境的关系,治理方法上对杨干象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5.
通过选取4种杀虫剂在彰武地区进行杨干象防治试验,结果表明:致死率最高、经济性好的杀虫剂为40%氧化乐果;最佳防治时间在4月20日,最佳防治方法为药油灌孔封膜。  相似文献   

6.
1996~1998年作者在公主岭市从生物学特性、发生与环境的关系、治理方法上对杨干象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7.
张妍 《防护林科技》2016,(1):121-123
文章总结了杨干象的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预测预报、检疫、抗性品种选育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为综合治理杨干象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9.
杨干象是杨树的毁灭性害虫,分布于承德等地。幼虫在韧皮部环绕树干蛀食,蛀道深入木质部及髓部,切断树木输导组织,轻者枝梢干枯、风折,重者整株死亡。为了更有效地防治杨干象,现将对杨干象的生活史及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杨干象生物学特性观察及防治的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干象(Cryptorrhynchus lapathi),属鞘翅目,象虫科。是杨树主要害虫,又是国内检疫对象之一。 1988年8月在朝阳林场苗圃地发现6年生杨树大苗被杨干象为害,有虫株率达60%,平均虫口密度为5头/株,使杨树生长受到影响。为此,于1989年4~9月对杨干象生活史及生活习性进行了观察和防治试验现将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1.
通过采用高渗透对硫磷点涂杨干象幼虫期取食刻痕的试验,结果表明:5倍液的高渗透对硫磷对杨干象幼虫杀虫效果最好,平均达到99.9%,防治时间以5月10-20日进行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2.
用环扎法和注孔法防治杨干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氧化乐果和甲拌磷乳油,采用环扎法和注孔法对杨干象进行防治的试验结果表明:在环扎法中,l/2环扎处理的氧化乐果的防效达94.84%;在注孔法中,2种药剂2孔注药处理的防效均在87%以上。因此,在防治杨干象时,若采用环扎法应选用氧化乐果乳油,并进行l/2环扎处理;若采用注孔法,2种药剂均可选用,且以2孔注药方法更简便、适用。  相似文献   

13.
1996~ 1 999年在我县杨干象 Cryptorrhynchus L apathi L .重点发生区域内 ,对杨干象成虫行为进行了研究 ,该虫 7月中旬开始羽化 ,高峰期在 7月下旬至 8月上旬。在易感虫树种上 ,其羽化期要比抗虫树种提早 5~ 1 0天 ,成虫活动迟缓 ,扩散和蔓延主要靠爬行和人为携带传播。补充营养对寄主植物有选择性 ,以嗜食程度大小为序 ,依次为北京杨、斯大林杨、小青黑杨、小黑杨 ,喜欢栖息在径级大的枝干 ,取食径级小的细嫩枝条 ,产卵对寄主植物有较强的选择性 ,北京杨上产的卵多于小黑杨、柳树上产的卵。在幼树上产的卵多分布在树干 2 m以下 ,随树龄的增长 ,产卵部位上升 ,东、南方位上的卵多于北、西方位上的卵 ,研究结果表明 ,在辽宁西部杨树人工林中 ,北京杨、斯大林杨是当地的虫源树 ,砍除虫源树营造抗虫树种 ,实施森林植物检疫 ,及时防治病虫害 ,对防止和杜绝该虫的发生和危害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杨树品系对杨干象抗性研究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树不同品系对杨干象抗性差异很大,以美洲黑杨为亲本的多数外来品种对杨干象抗性差,也使杨干象种群迅速扩大。该文根据调查的3年生和4年生连续2 a的不同杨树品系的平均虫口密度,根据聚类分析的方法将其划分为高感虫品系、感虫品系、低抗虫品系、中抗虫品系和高抗虫品系5个级别,结合杨树品系的类型、形态特征等进行分析,为生产上选用杨树抗性品系和减少杨干象大发生的危害及抗虫育种等方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杨干象生物学特性观察及防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干象在舒兰市1a发生1代,以卵及初龄幼虫越冬。翌年5月初,越冬幼虫开始活动,越冬卵也相继孵化为幼虫。5月中旬幼虫开始蛀道危害,6月中旬停止危害准备化蛹。利用辛硫磷和敌杀死进行注射和喷雾防治,效果可达80%。  相似文献   

16.
通过应用阿维·三唑磷对杨干象幼虫期进行防治试验,结果表明,阿维·三唑磷点涂杨干象取食刻痕毒杀效果显著,以5倍液浓度防治效果最佳.通过其他触杀能力强、有代表性的菊酯类和磷制剂农药进行效果试验,结果表明,阿维·三唑磷杀虫效果最佳,防治期以5月10-20日进行为宜.  相似文献   

17.
杨干象是为害2~6年杨树中幼林的主要蛀干害虫,严重危害杨树的生长和成材。通过采用钻孔注药方式对4-6年生杨树杨干象幼虫进行防治试验,结果表明:40%氧化乐果乳油+2.5%高效氯氟氰菊酯+50%久效磷乳油(1∶0.5∶1)混合液10倍液,每厘米胸径注射剂量1.0mL时,防治效果最好,虫口减退率达90.77%,防治效果达86.82。钻孔注药低污染、防治率高、易于操作、成本低,可在林业生产中普及推广。  相似文献   

18.
杨干象的发生规律及综合治理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干象是我国杨树的一种毁灭性蛀干害虫,先后三次被列入我国森林植物检疫对象名单。本文阐述了杨干象的分布、寄主、各虫态的形态特征、生活史、习性、传播途径、适生范围以及综合治理技术,为杨干象的有效控制提供了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19.
采用L9(34)正交试验,探讨草甘膦与盖灌能混用对加拿大一枝黄花防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配方为41%草甘膦3 L·hm-2+48%盖灌能2.4 L·hm-2+100%有机硅助剂300 g·hm-2兑水450 L,对加拿大一枝黄花防除效果最好,且成本最低。  相似文献   

20.
1995~2000年,对杨干象对杨树生长的影响和防治指标进行了研究。结果认为,不同虫口密度对杨树生长的影响明显,通过建立虫口密度与杨树生长(树高、胸径、材积)损失率回归预测模型表明,随着虫口密度的增加,胸径、材积生长明显下降,其关系呈直线、对数回归关系;高生长总的趋势是下降的,呈多项式回归关系;杨干象防治指标确定为:5年生以下杨树为2头/株,6~8年生杨树为3头/株,9年生以上杨树为4头/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