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应用吡喹酮对绵羊多头蚴病进行治疗试验。结果表明:用吡喹酮70mg/kg体重剂量深部肌肉注射效果最佳,能完全杀死囊泡内的原头蚴,治愈率达100%。  相似文献   

3.
甘肃省天祝种羊场绵羊棘球蚴病感染比较严重,平均感染率60%左右.笔者于1987-1988年用丙硫咪唑对幼龄绵羊进行了棘球蚴病防治试验,效果较理想,在此基础上,笔者于1989年对用药剂量和投药次数作了调整,对成年绵羊棘球蚴病进行治疗试验,效果较满意.报道如下:一、材料和方法1.试验绵羊选择6岁左右、卡束尼皮内试验阳性、剖腹探查肝脏感染棘球蚴病的甘肃高山细毛羊12只.2.试验药物丙硫咪唑,农业部兰州生物制药厂产品,每片含量100mg,批号03103.3.分组与剂量试验羊随机分为4组,1、  相似文献   

4.
为确定新疆南疆某羊场羊感染羊棘球蚴、细颈囊尾蚴的基因型,对新疆南疆某羊场1例棘球蚴、细颈囊尾蚴混合感染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在临床诊断、剖检、镜检观察的基础上,分别采用棘球蚴COI、NDI基因和细颈囊尾蚴Cytb基因的引物进行PCR扩增、测序、核苷酸同源性分析,并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显示,该混合感染样品棘球蚴COI、ND...  相似文献   

5.
细粒棘球蚴(包虫)病是细粒棘球绦虫的幼虫寄生于绵羊、山羊、牛、猪等动物以及人的肝脏、肺脏和其它器官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寄生虫病。本病对畜牧业生产和人类健康危害甚大,目前尚无理想的药物来治疗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采取健康年青的公绵羊血液制备致敏红细胞,确定了最佳的抗原稀释度为1:4,建立了检测绵羊棘球蚴病的间接血凝试验,并通过对新疆伊宁市周边地区70头自然感染绵羊的血清进行了检出率的测定,检出率为100%,同时进行了特异性试验和诊断液的保质期的测定,试验证明,间接血凝试验特异性较高,诊断液的保质期较长,可以用于绵羊棘球蚴...  相似文献   

7.
8.
1991年9一11月在海晏县进行棘球蚴病流行病学调查,剖检绵羊2230只,感染率平均87.04%,剖检牦牛1040头,感染率平均80.58%,剖检犬11条,细粒棘球绦虫感染率为63.64%,确认海晏县是犬棘球绦虫感染和家畜棘球蚴病的高发区。并于1991年11月至1993年11月在全县境内进行了棘球蚴病综合防治。采取“犬犬投药,月月驱虫”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后,犬细粒棘球绦虫感染率下降到零,2岁羊棘球蚴感染率由防治前的56.93%下降到21.62%,1岁羔羊由防治前的47.50%下降到13.28%,两年来的综合防治效果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9.
青海高原地区棘球绦虫/棘球蚴病防治现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列举了国外防治包虫病的情况,介绍了国内防治包病虫病的科研成果,我省某部队牧场及海晏县采用5mg/kg剂量吡喹酮,实施“犬犬投药、月月驱虫”为主的综合防治技术,持续三年后新生仔代绵羊包虫病感染率分别下降97.9%和84.97%,绵羊年均脱感率分别为19.2%和25.7%。并对全省家畜包虫病的防治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为了了解石河子地区绵羊棘球蚴病综合防制的效果,于1990~1998 年对石河子143团、石河子老街和活畜市场的屠宰点的屠杀绵羊进行调查,逐年累计调查1 544 只,该病的感染率由1990 年的85.62% (250/292)逐年下降至1994 年的29.55% (13/44),此后几年则维持在16.67~33.33% 。并且能抽取10m L以上囊液的大包囊亦逐年减少。说明坚持定期给犬驱虫,妥善处理有害家畜脏器,双向切断棘球蚴循环链的综合防治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1.
1996 —1998 年在海北州3 县5 场进行棘球蚴病综合防治技术推广,对项目区21 万只犬应用吡喹酮药物采取“犬犬投药、季节驱虫”的模式,连续三年累计驱虫达3483 万只( 次) ,平均驱虫密度达95 % ,犬细粒棘球绦虫感染率由综防前的6207 % 下降到零;1 ~3 岁幼年羊棘球蚴感染率由综防前的3631 % 、4006 % 和5786 % 分别下降到780 % 、1016 % 、1343 % ;幼年羊多头蚴感染率由综防前的429 % 下降到032 % ;1 ~3 岁牛棘球蚴由综防前的1940 % 、4261 % 和5926 % 分别下降到零和243 % 、566 % ,效果明显、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2.
13.
藏绵羊棘球蚴病的调查与防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棘球蚴病是一种严重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1984 年经过调查发现青海省果洛州甘德县患棘球蚴病的藏绵羊3699只,发病率为98%。经过投喂丙硫咪唑、吡喹酮和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后,1997年和2006年再次调查,感染率分别下降为72%和46%,说明投喂这些药物可以有效控制和治疗藏绵羊棘球蚴病。  相似文献   

14.
简述了外科手术和药物治疗棘球蚴病的研究进展,包括甲苯达唑等苯咪唑类、吡喹酮、这些药物脂质体新剂型及中医药物的治疗效果,并简述了药物联用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5.
脑多头蚴病是寄生于犬小肠内的多头带绦虫的幼虫一脑多头蚴所引起的疾病,主要危害羔羊和2岁以内的年轻羊。是一种致死性寄生虫病。该病在湟中县山区多发,发病率为5%~15%,多呈地方性流行,严重影响养羊业的发展。采用广谱高效低毒驱蠕虫药物一吡喹酮,对绵羊脑多头蚴亦有较好的疗效,同时该实验也测定出最佳治疗量。  相似文献   

16.
17.
1羊细颈囊尾蚴病细颈囊尾蚴病是由泡状带绦虫的幼虫-细颈囊尾蚴寄生于猪、羊、黄牛等多种动物体内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细颈囊尾蚴的大小并不一致(从豆粒大至鸡蛋大),呈囊泡状,具有透明外观,囊壁上附有一个黄白色、细长的颈部头节。细颈囊尾蚴的成虫为泡状带绦虫,常寄生于犬科动物(犬、狼、狐狸)等肉食性动物的小肠内。本寄生虫病呈世界性分布,凡有养犬的地方都有发病报道。在我国的家畜中以猪的发病最为普遍,绵羊多发病于集中放养的牧区,据估测其感染率可达25%,其中以2~12月龄的绵羊感染率最高,但死亡率较低。  相似文献   

18.
1992年10月和1995年10月对德令哈地区牛羊棘球蚴、细颈囊尾蚴病进行调查,采用随机抽样法对60头牛和379只羊的内脏进行检查,结果检出感染牛54头,感染率为90%,感染羊226只,感染率为59.6%,为德令哈地区各乡牛羊棘球蚴、细颈囊尾蚴病的诊断和防治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笔者主要对绵羊棘球蚴病的病原、流行特点、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及综合防治措施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20.
棘球蚴是一种人畜共患寄生虫病,中间宿主山羊感染后,可引起过敏性休克、贫血、消瘦,幼畜发育迟缓,成畜生产性能减低,甚至死亡。笔者于2004~2007年对湖南湘西保靖县普绒乡白虎坡羊场进行调查,发现在400只3~4月龄羊中其感染率达到72%,于2007年12月~2008年2月用吡喹酮、苯硫米唑、左旋米唑进行治疗试验取得了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