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饲料叶黄素的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饲料叶黄素的研究新进展郭吉余,刘汉林,苏基双家禽饲料中的叶黄素大致可分为黄色类叶黄素和红色类叶黄素。全球范围内前者的所需要量超过200吨(有效含量计),后者不足20吨(有效含量计),目前叶黄素产品的消费散布全球各地,其中南美洲是世界上最大的叶黄素市场...  相似文献   

3.
鸡肉品质的评价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鸡肉品质的评价方法主要有:通过外观和品尝及肉的理化特性、分析肌肉化学成分、分析肌肉组织学特点等。目前鸡肉品质评价方法中存在的不足主要表现为缺少一套评价标准体系,对鸡肉品质的遗传机制和生化机制研究较少,对鸡肉品质的选种选育力度不够等。  相似文献   

4.
《饲料工业》2017,(20):55-56
为改进叶黄素的测定方法。采用正己烷+无水乙醇+丙酮+甲苯(10677)混合液进行萃取,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在(473±1)nm处测定饲料添加剂叶黄素的含量。结果表明,用该方法检测饲料中的叶黄素准确度好,RSD均在国家规定的范围内,可用于饲料中叶黄素含量的检测。  相似文献   

5.
饲料品质评价方案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饲料产品质量不仅事关饲料产业自身的生存发展,而且饲料产品在畜禽生产成本中占有较大比例,是发展规模集约化养殖业的必要条件;同时,饲料产品质量与人们的健康安全紧密相关。科学完善的饲料品质评价体系是确保饲料工业和畜牧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之一,针对目前我国饲料品质评价理论滞后于饲料行业发展的现状,积极开展饲料品质评价方案的研究,将为建立公平合理的饲料市场秩序、提高饲料资源利用率、科学生产使用饲料产品提供理论平台。1饲料品质的内涵动物群体的生长发育、生理代谢状况是检验饲料品质的最终标准,评价饲料品质需围绕饲料…  相似文献   

6.
叶黄素是在自然界中含量非常丰富的类胡萝卜素,其免疫调节功能及抗氧化特性日益受到人们关注。人们进行了大量用于增强动物体色的研究,并逐步尝试在饲料中添加应用。作者对叶黄素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饲料中应用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7.
饲料级磷酸盐的营养学评价及使用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营养学中,矿物质是指食物或机体组织燃烧后残留在灰分中的化学元素,有些是身体保持适当的生理功能所必需的,因而,必须不断地从膳食中得到供给,必需矿物质常被称为“无机”营养素。 古代人们已对矿物质缺乏症有所认识,并能给予治疗,虽然他们并不了解治疗的基本机理。大约公元前 3000年,中国的文献记载了甲状腺肿并建议病人吃海藻这类富含碘的食物。德国化学家( Brand) 1669年报道,他已检定出磷是人尿中的一种化合物的成分,这成为一种重大的突破。著名的瑞典化学家 (Berzelius)于 1801年报道了骨骼中钙、磷含量的分析结果,而…  相似文献   

8.
张志刚  朱博 《饲料广角》2009,(16):42-43,46
本试验旨在研究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叶黄素对蛋鸡生产性能和蛋品质的影响。将150d海兰灰蛋鸡144只随机分为4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鸡。采用单因素随机试验设计.日粮叶黄素的添加量分别为0、60、120和240mg/kg,构成Ⅰ、Ⅱ、Ⅲ和Ⅳ组的日粮。结果表明:添加叶黄素对生产性能影响不大,对常规蛋品质及蛋黄色泽有一定影响。其中.第Ⅲ组哈氏单位较第1组提高1.60%(P〈0.05),蛋黄相对重提高2.37%(P〉0.05).蛋黄系数提高2.00%(P〈0.05)。随叶黄素添加水平的增加.生鸡蛋蛋黄罗氏等级(RCF)值和蛋黄红值(a^*)值逐渐升高.第Ⅱ、Ⅲ和Ⅳ组较第Ⅰ组蛋黄RCF值分别提高3.05(P〈0.05)、3.59(P〈0.01)和4.29(P〈0.01)个等级,蛋黄红值(a^*)值分别提高7.40%(P〈0.05)、14.53%(P〈0.05)和18.69%(P〈0.05)。鸡蛋煮熟后,第Ⅱ、Ⅲ和Ⅳ组蛋黄RCF值较第Ⅰ组分别提高0.67(P〉0.05)、1.67(P〈0.05)和4.00(P〈0.05)个等级;蛋黄黄值(b^*)值分别提高3.52%(P〈0.05)、4.07%(P〈0.05)和6.13%(P〈0.01)。表明日粮中添加120mg/kg叶黄素,可提高蛋黄颜色,改善蛋品质。  相似文献   

9.
10.
饲料霉变品质变化及其评价指标探讨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魏金涛  齐德生 《饲料工业》2006,27(11):49-51
霉变是造成饲料和食品大量浪费的世界性危害.近年来,全球多发的自然灾害(如暴雨、洪涝灾害、干旱和霜冻),加上经济的全球化使谷物和饲料中霉菌和霉菌毒素的污染有加重的趋势。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估算。全世界每年大约有5%~7%的粮食、饲料等农作物产品受霉菌污染.霉变所造成的粮食和饲料经济损失可达数千亿美元。我国一些地区,尤其是南方地区.饲料霉变问题相当严重。  相似文献   

11.
我国目前缺乏全面系统的饲用苜蓿草粉质量评价体系。本文主要应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紫花苜蓿草粉营养成分分析模型,以粗蛋白(x)、粗纤维(y)、粗灰分(z)、粗脂肪、钙、磷、干物质为指标构建的综合模型对参评的4个等级的紫花苜蓿草粉进行评价,判断构建模型的可用性。获得模型如下:F=k_1ax+k_2by+k_3cz+……+f(x,y,z……),模型能将量化与感观判断良好结合,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饲料品质评价的物元分析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饲料品质评价的物元分析法沈阳农业大学刘国庆辽宁禾丰牧业有限公司金卫东邵彩梅高俊松辽宁省农垦畜牧饲料有限公司张辉饲料品质控制的最后阶段是要对产品的几种改进方案进行分析评价,从而选择最佳方案。方案评价可以从技术指标和经济指标等方面来进行,具体可从饲料产品...  相似文献   

13.
<正>我国是世界渔业大国,水产养殖产量约占全球70%,且品种繁多,许多彩色系品种,如黄色系的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中华鳖(Pelodiscus sinensis)、香鱼(Plecoglossus altivelis)、黄条鰤(Seriola aureovittate)、金鲳(Trachinotus ovatus)、黄鳍鲷(Sparus latus Houttuyn)等,红色系  相似文献   

14.
文章利用常规营养成分分析方法,对比分析了在两种不同加工处理方式下,玉米青贮饲料的营养品质与价值。结果表明:经过揉丝处理的青贮玉米饲料的pH值明显低于普通青贮玉米(P<0.05);普通青贮玉米的水分含量高于揉丝青贮玉米10.09个百分点;揉丝青贮玉米与普通青贮玉米的粗灰分、钙、磷、粗脂肪以及粗纤维含量均无明显差异(P>0.05),但粗蛋白含量差异明显(P<0.05);揉丝青贮玉米的无氮浸出物高于普通青贮玉米6.32个百分点。玉米青贮饲料经过揉丝加工处理后的营养效果优于普通的青贮处理,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如何评价饲料用膨润土的品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膨润土及膨润土在饲料中的应用作了简单综述,检测了价差悬殊较大的三种膨润土的化学成分,旨在揭示其价差悬殊的根本原因和内在品质,从而指导膨润土的选购和品质评价。膨润土中SiO2/Al2O3比越接近理想蒙脱石(66:28),品质越好;钠基膨润土较钙基膨润土的吸水性、分散性、热稳定性好。吸蓝量和胶质价是评价膨润土粘性的两项指标。  相似文献   

16.
屠焰  王晓霞 《饲料工业》1998,19(6):12-13
磷不仅是家禽日粮中必需的营养成分,而且其重要程度仅次于能量和蛋白质,因而研究家禽对磷需要量和利用率的文献很多,在这些研究中多采用体重和胫骨灰分含量作为评价磷源的指标。人们在研究中发现,不同磷源中磷的相对生物学利用率是不同的。一般情况下,磷酸二氢钙具有...  相似文献   

17.
18.
探索近红外光谱法测定紫花苜蓿品质的可行性,采用近红外光谱法与常规方法对8个紫花苜蓿品种(系)的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酸性洗涤纤维、中性洗涤纤维、钙、磷和干物质等8项指标进行测定.利用配对T检验、多重比较和回归分析等方法检验近红外光谱法测定结果的可行性,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对苜蓿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表明,粗蛋白、粗灰...  相似文献   

19.
牛粗饲料品质评价指标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粗饲料是牛日粮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品质对牛生产性能和健康有极大影响,而实际生产中往往做不到对其品质准确评价甚至忽略,进而影响养殖的经济效益。现有粗饲料品质评价指标有单项指标和综合指标,单项指标主要包括常规营养成分、干物质随意采食量、消化率等,综合指标则包括粗饲料相对值、品质指数、粗饲料相对品质指数、粗饲料分级指数等。现综述国内外现有评价粗饲料品质指标的研究进展,以期为研究人员进行牛粗饲料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应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扫描2峰精液品质和成分不同公驼精液的结果表明,正常精清出现19个蛋白和多肽组分,而品质不良的公驼精清仅为13个吸收峰;两者在碱性蛋白、酸性蛋白组分以及诱导排卵因子(OIF)的浓度和成分上,均存在明显的差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