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燕麦蚜茧蜂种群动态及其控蚜效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75—1991年在济南进行燕麦蚜茧蜂田间系统调查,明确其种群动态,并将控蚜效能区分为四种类型,提出相应的保护利用措施。该蜂无越冬越夏虫态,抗高、低温能力弱,成蜂存在“突增”“突消”现象,高山与平地、海岛与陆地出现时间一致,我国东部地区发生期相互衔接。据此认为燕麦蚜茧蜂有追随寄主麦长管蚜季节性同步远距离迁飞现象。  相似文献   

2.
小麦抗虫品种对麦长管蚜种群及蚜茧蜂寄生和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以不选择性为主的小麦抗蚜品种(系)KOK-1679、L1和小白冬麦可显著降低麦长管蚜的种群增长率,对燕麦蚜茧蜂的抗害作用没有负面影响。燕麦蚜茧蜂的控害作用可使小麦植株的株高增长率和叶面积显著提高,但使叶绿素含量提高幅度不大。以2龄麦长管蚜接蚜9日后,低感品种红芒红上该蚜的种群增长率为94.21%,而高抗品系KOK-1679仅为18.05%。对僵蚜及成蜂的观察表明,抗性品种(系)中的成蜂羽化时间缩短,羽化率升高,寿命延长。尽管其寄生率较红芒红低,但可能是麦长管蚜在不选择性抗蚜品种(系)上的定殖率低所致。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茶足柄瘤蚜茧蜂(Lysiphlebus testaceipes Cresson)寄生苜蓿蚜(Aphis craccivora Koch)的一些影响因子(寄主龄期、寄主密度、雌蜂龄期及接蜂时间)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混合虫态寄主中,茶足柄瘤蚜茧蜂通常选择较小龄期的若蚜寄生。其中2龄若蚜的相对被寄生率最高,为41.96%,其次是1龄若蚜,为32.61%;3、4龄若蚜的相对寄生率较低。茶足柄瘤蚜茧蜂在不同寄主密度下的寄生率有显著差异。雌蜂蜂龄对寄生有明显影响。随着蜂龄的延长,寄生率逐渐降低;随接蜂时间的延长,寄生率也逐步增加。但达到寄生高峰的接蜂时间,再延长接蜂时间,寄生率亦不再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4.
黑豆蚜 [Aphiscraccivora (Koch) ]在全世界分布广泛 ,寄主植物达 2 0 0余种。主要有豇豆、扁豆、菜豆、花生、蚕豆、豌豆、大豆、苜蓿、苕子、紫云英、甘蔗等。黑豆蚜能传播 4 0余种植物病毒病 ,是豆科植物的重要害虫。日本柄瘤蚜茧蜂 [Lysiphleb  相似文献   

5.
影响两种蚜茧蜂日产卵量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桃蚜为寄主,研究了寄主密度、接蜂时间和环境温度对烟蚜茧蜂、菜蚜茧蜂的日产卵量及寄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因素均对两种蚜茧蜂的产卵量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两种蚜茧蜂的日产卵量随寄主密度增加而增加,在27~32℃时,烟蚜茧蜂雌蜂活动频繁,羽化后第一天的产卵量多于低温(≤23℃)下的产卵量,从第二天起日产卵量下降,说明持续高温不利于雌蜂产卵。本研究认为:人工繁殖烟蚜茧峰时,温度为23℃,寄生蜂与寄主比为1:100的条件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6.
蚜茧蜂对麦蚜控制作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应用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的方法进行了蚜茧蜂对麦蚜寄生能力的研究,得出了蚜茧蜂的寄生量模型:Y=91.40+43.62X1+20.27X2+7.25X1X2-16.83X1^2+3.43X2^2。并对模型进行了分析,表明对总寄生量的影响因素中麦蚜密度的大小大于蚜茧蜂本身密度的大小。在试验密度范围内,蚜虫和蚜茧蜂干扰作用不明显,且有相互促进的作用,但增加速度相同。  相似文献   

7.
麦田蚜茧蜂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武昌麦田蚜茧蜂共有5种,以燕麦蚜茧峰、烟蚜茧蜂为优势种;重寄生蜂有三种,以黄足分盾细蜂为优势种。蚜茧蜂4月中、下旬进入麦田,5月中旬种群数量达到高峰:蚜茧蜂种群数量主要受寄主—蚜虫密度和4~5月的雨量,相对湿度的影响。麦田蚜茧蜂对麦蚜有一定的控制作用,寄生率最高可达40%以上。解决好重寄生和跟随现象的问题,可提高好苗蜂对麦蚜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8.
临清市燕麦蚜茧蜂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临清市麦田蚜虫调查中,发现有5种蚜茧蜂:燕麦蚜茧蜂(Aphidius auenae Haliday),烟蚜茧蜂(A.gifuensis Ashmead),阿维蚜茧蜂(A.ervi Haliday),麦蚜茧蜂[Ephedrus Plagiator(Nees)],以及蚜外茧蜂属的一种Prabn sp.。其中燕麦蚜茧蜂占80%,是寄生麦蚜的优势种。  相似文献   

9.
麦蚜茧蜂搜索寄主利它素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麦芽茧蜂Ephedrus plagiator 是桃芽Myzus persicae 的重要寄生性天敌,研究麦芽茧蜂搜索寄主的利它素  相似文献   

10.
日本柄瘤蚜茧蜂Lysiphlebus japonicus Ashmead的寄生影响了寄主黑豆蚜Aphis craccivora Koch体内的生化代谢。寄生使黑豆蚜的游离氨基酸总浓度升高,寄生1天后,正常组的游离氨基酸总浓度为17.721nmol/L,被寄生组为23.153nmol/L;寄生4天后,正常组和被寄生组分别为58.703和69.659nmol/L。苏氨酸、谷氨酸和酪氨酸是黑豆蚜血淋巴中主要的氨基酸,被寄生后的黑豆蚜血淋巴中苏氨酸含量升高,谷氨酸和酪氨酸含量下降。与正常蚜虫相比,被寄生后3天,黑豆蚜血淋巴的蛋白质浓度下降,体蛋白质浓度升高;寄生还使寄主血淋巴的蛋白质组成发生了变化,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图谱中出现了两个新的蛋白质,其分子量分别约为54和41kD。在被寄生后4天,黑豆蚜的血淋巴海藻糖浓度明显降低。蚜虫的体总糖原和体总脂含量在被寄生后2天显著升高,但在被寄生后3、4天明显低于未寄生蚜虫。  相似文献   

11.
蚜茧蜂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棉平突蚜茧蜂Lysiphlebia japonica(Ashmead)对取食不同寄主植物棉蚜Aphis gossypii Glover的偏好性,进行了相关的虫口动态、寄生率和体重等参数的调查。虫口动态结果表明,棉田和罩笼中西葫芦上棉蚜、棉平突蚜茧蜂和僵蚜数量均最多,与棉花和黄瓜上的相比有显著差异。室内和罩笼中西葫芦上棉蚜的体重较大,约0.36 mg,显著高于棉花和黄瓜上的棉蚜体重。室内寄生试验结果表明,棉平突蚜茧蜂在西葫芦上对棉蚜的寄生率较高,其中来源于西葫芦上的棉平突蚜茧蜂对西葫芦、棉花和黄瓜上蚜虫的寄生率分别为81.3%、58.3%和44.0%。本文初步明确了棉平突蚜茧蜂对西葫芦具有偏好性,为棉平突蚜茧蜂在生物防治上的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3.
本文研究了阿维蚜茧蜂Aphidius ervi对豌豆蚜Acyrthosiphon pisum色型和龄期的选择偏好性,以及豌豆蚜的龄期对蚜茧蜂发育的影响,同时还观察了阿维蚜茧蜂与2种色型豌豆蚜共存时,2种色型豌豆蚜的掉落率。结果显示,阿维蚜茧蜂偏好寄生绿色型的豌豆蚜,而且偏好寄生龄期较小的虫态;在阿维蚜茧蜂与2种色型豌豆蚜共存时,2龄若蚜的掉落率最高;随着龄期的上升,2种色型豌豆蚜掉落后的被寄生率随之增高,而未掉落豌豆蚜的被寄生率随着龄期的增加而下降。阿维蚜茧蜂的寄生延长了2种色型豌豆蚜的发育历期,且2种色型豌豆蚜在1龄被寄生后,2和3龄的的发育历期均显著延长;寄生1龄豌豆蚜时,阿维蚜茧蜂发育最快;阿维蚜茧蜂寄生的豌豆蚜龄期越高,其羽化率就越低。  相似文献   

14.
15.
16.
影响两种蚜茧蜂日产卵量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相似文献   

17.
蚜茧蜂对蚜虫种群的控制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相似文献   

18.
南宁市烟蚜其天敌—蚜茧蜂的发生和防治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南宁全年种有烟苗的条件下,烟蚜种群数量高峰期分别出现在1月上旬至3月下旬和5月中旬至6月上中旬,蚜茧蜂Aphidius gifuensis Ashmead是烟蚜重要寄生性天敌,其种群年内也出现两个高峰期,且均分别在烟委生峰期之后。  相似文献   

19.
茶足柄瘤蚜茧蜂人工繁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苜蓿蚜为繁殖寄主,蚕豆作为蚜虫寄主植物,对茶足柄瘤蚜茧蜂的人工繁殖技术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约40 d可完成1个茶足柄瘤蚜茧蜂生产周期;使用生长期为20 d的蚕豆苗,接种30~50头苜蓿蚜成虫,按照接蜂比为1︰100接种茶足柄瘤蚜茧蜂成蜂是繁殖该蜂的最优组合,可以节约繁蜂成本。  相似文献   

20.
高峻峰  朱俊义 《昆虫天敌》1993,15(4):160-161
用化学农药防治大豆蚜虫时,有部分日本柄瘤蚜茧蜂(Lysiphlebus japonicus)的幼虫,殭蚜和成虫未被杀死,这些农药对未杀死的各个虫态的日本柄瘤蚜茧蜂生长发育有何种影响,笔者于1992年6月20日对日本柄瘤蚜茧蜂的各个虫态,以本地区农田常用3种农药杀虫剂常规剂量进行毒力试验,观察各个虫态的生存率,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