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为了改善太阳能电池的转换效率,需要对其输出的最大功率实施跟踪。为此,针对绿地灌溉的太阳能供电系统,根据太阳能电池的模型及其输出特性,将恒压跟踪法和扰动观察法结合在一起,实现了太阳能电池最大功率点跟踪,并通过仿真研究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2.
针对传统电解铝供电系统中存在供电电流偏差较大,造成供电不稳定,影响产品质量的问题,开展对电解铝整流供电系统设计研究。通过对电流差动继电保护装置、电解整流器和智能通信处理器等硬件选择,并对基于PLC的整流供电算法、谐波源负载整流供电补偿等软件设计,提出一种基于PLC的电解铝整流供电系统。通过实验证明,该系统与传统系统相比可有效降低系统出现整流供电误差的次数,进一步提高电解铝长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3.
传统的温室供电是利用市电供电,消耗资源。光伏发电和市电互补供电系统可以一方面节约资源,另一方面满足温室不间断供电要求。为此,对温室供电系统进行具体的系统设计,并给出了仿真分析结果,其性能价格比得到有效提升。  相似文献   

4.
张建学 《农村电工》2010,18(4):30-30
供电可靠性是指供电系统对用户持续供电的能力。供电可靠性一般用供电可靠率来进行考核。笔者现结合山西省永济供电支公司的供电可靠性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5.
设计了一种混合动力微型电动车控制器,包括蓄电池供电系统和发电机供电系统,蓄电池供电系统由电动微处理器接收电动机电流控制信号控制蓄电池对电动机供电。发电机供电系统包括发电微处理器、恒压限流电路和发电机系统。控制发电机启动。发出的交流电经恒压限流电路为电动机供电或蓄电池充电。恒压限流电路控制发电机工作在最大功率状态,从而不会因为提供功率不足致发电机拖死,避免蓄电池的透支,延长蓄电池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6.
<正>供电可靠性指标水平直接反映供电系统对用户的供电能力,同时反映供电系统对国民经济及人民生活电能需求的满足程度,是供电系统的规划、设计、基建、施工、设备制造、生产运行等方面质量和管理水平的综合体现。实践证明,供电可靠性的考核化管理模式,可以全面提升供电可靠性指标,树立企业良好的社会形象,进一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提升企业的  相似文献   

7.
加强农村配网供电可靠性的着重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供电可靠性指标直接体现供电系统对用户的安全、可靠的供电能力.是供电系统规划,设计、基建、设备改造、生产运行等方面的综合体现。县供电企业应该加强供电可靠性的管理,不断提升安全,可靠供电水平和企业的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8.
供电可靠性管理既是提升供电企业管理水平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又是一项综合性工作.它直接体现供电系统对用户的供电能力,反映电力工业对国民经济电能需求的满足程度;是供电系统规划、设计、基建、施工、设备选型、生产运行、供电服务等方面的质量和管理水平的综合体现.  相似文献   

9.
代进 《农电管理》2012,(9):29-30
在电力管理中,有一个“供电可靠性”指标。“对老百姓而言,停电时问越少则意味着供电可靠性越高。”南方电网公司生产技术部主任蜀明向记者解释“它是指供电系统持续供电的能力,是衡量供电系统管理水平的国际性指标。”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我国现代化国防建设的不断发展及完善,对我国国防科技的先进性、稳定性及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及标准。电源供电系统作为装甲车辆中的关键组成,是保证装甲车辆安全稳定运行的基础和前提。装甲车辆电源供电特性测试的科学性、精确性,直接关系着装甲车辆供电系统性能的提升。本文针对装甲车辆电源供电特性测试平台设计进行了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11.
在西部偏远的农村,阳光充足,太阳能要比电能更容易获得,农业用水可以采用太阳能抽水泵。介绍了一种自动追光控制系统,它用来辅助抽水泵的太阳能供电系统,控制步进电机去带动太阳能电池板自动旋转,使电池板能够保持在太阳能转换效率最高的位置,能够使太阳能抽水泵更加充分利用太阳能资源。  相似文献   

12.
针对电动拖拉机制造成本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作业工况和退役锂离子电池的电动拖拉机电源系统优化方法.采用分选后的退役锂离子电池单体对电动拖拉机电源系统进行参数匹配,对电池PNGV等效电路模型进行参数辨识后,基于作业工况和退役锂离子电池,以电动拖拉机经济性最优为目标设计目标函数,以电动拖拉机功率需求与续航时间要求制定约束条...  相似文献   

13.
设计一个基于ZigBee技术的农林业生产环境监测系统。系统采用太阳能电池供电,利用ZigBee技术将传感器采集到的与农林业生产环境相关的数据通过无线网络传输给上位机。该系统的应用可为农林业环境质量评价、农林业环境质量变化趋势预测提供实时、准确的数据。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决多能互补发电系统中根据经验进行容量配置而导致成本高、可靠性低的问题,对风力发电机和光伏阵列的容量利用粒子群优化方法进行配置,抽水蓄能的容量利用整体-局部法进行优化配置.通过年负荷、年风能资源和年太阳能资源等初步配置其容量;再根据月负荷、月风能资源和月太阳能资源等进行校核、调整;最后,根据典型日负荷及相应的风能资源和太阳能资源等对其容量做进一步完善.以一套海岛孤网风-光-抽蓄-海水淡化系统为例,利用整体-局部法对系统中的抽水蓄能进行了优化配置.结果表明:利用年数据进行初步配置后,配置抽水蓄能机组容量为120 kW;在月校核过程中,根据月负荷失电率的要求,需将容量调整至420 kW;由于日负荷及风能资源和太阳能资源的波动性,存在一定的失电率,则需在日校核过程中配置一定量的蓄电池.  相似文献   

15.
农业物联网因工作环境和使用条件的限制,多分布于农业生产一线,导致供电问题一直以来是影响农业物联网高效推广的技术瓶颈。针对以上问题提出采用模块化设计方法,设计并研制一种基于太阳能发电的农业物联网多功能供电系统。系统设计了发电、储电、显示、保护和遥控等功能,可为用户提供直流5 V,12 V和交流220 V供电,还可根据实际需求增加自动逐日循迹、防盗报警等扩展功能。通过试验测量,在使用40 W光伏板、内部采用12 V、10 AH铅锌蓄电池容量作为供电电源,外部接12 V直流负载,在4 A放电电流条件下,全天24 h供电最低储电量为26%、最高为100%,充放电次数达到400次以上。实际产品具有体积小、成本低、模块化设计等特点,适合于农业物联网、无人值守数据采集终端等不便于连接外部电源等工作环境。  相似文献   

16.
本文提出了一种农用车载蓄电池自动充电电源,阐述了变换电路的工作过程,以电流型PWM芯片UC3846作为电流/电压调节器,并分析了控制系统工作原理。该电源为恒流—恒压输出特性,适用于作蓄电池充电器。最后给出了此充电电源的主电路实验波形。  相似文献   

17.
太阳能温室滴灌系统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设计了一种太阳能温室滴灌系统,该系统主要由供电和供水两部分组成:供电部分采用太阳能电池阵列,将太阳能转换成直流电驱动水泵工作;供水部分采用电动直流隔膜泵。系统中太阳能电池无需逆变器,直接驱动水泵工作,降低了系统成本;水泵体积小、重量轻、使用寿命长,在太阳辐照度低的情况下也能实现供水。该系统工作效率高、成本低,有利于节约水资源和充分利用太阳能。  相似文献   

18.
针对农林环境中复杂的实际情况,设计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农林环境长期监测系统。系统采用基于CC2530芯片的Zigbee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电源控制硬件电路和基于ARM11的现场服务器,利用太阳能电池供能,通过对IEEE802.15.4和IEEE802.11协议进行转换,将数据通过无线网桥远程传输给管理服务器。该系统能够监测农林环境中的温度、湿度、光照强度、pH值等,可长期对农林环境因素进行采集、监测和分析。  相似文献   

19.
何佳庆  薛云晖  李蕙  陈道明 《排灌机械》2006,24(6):35-38,44
针对泵站使用的蓄电池直流操作电源系统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采用“双整流器组冗余型直流电源系统”方案.该直流电源系统采用两套高频开关整流器组,两路独立交流电源输入,各自供一组高频开关整流器组,输出经二极管直接接至同一组直流母线.直流母线为单母线不分段,不设蓄电池组.正常情况下,两路独立的交流电源同时供电,两组整流器组中所有高频开关整流模块并列运行,共同承担全站的负荷电流.当其中任一路交流电源系统发生事故或某一组整流器组故障、检修退出运行时,正常的一组整流器组可单独运行,承担泵站的全部负荷.使用结果表明,这种设计具有交流电源无间隙切换、事故放电能力大、可扩容性强等优点,并可推广为多个交流电源同时供电,实现多交流电源不间断切换,进一步提高直流电源系统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20.
在桃园应用了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微灌控制系统,通过选取合适功率的太阳能充电板给传感器及路由节点中的锂电池充电,延长节点寿命,实现节点连续稳定工作、采集数据以及传递指令控制水泵和电磁阀的工作状态。节点在不充电情况下,以每天唤醒48次,每次工作20 s的节奏,可以连续工作约70 d,连接太阳能电池板后,可保证充电电量大于耗电电量,有效延长了节点寿命。桃园的园区应用测试表明,转发数据包最多的传感器及路由节点耗电量最大,不充电时单日电压降幅为0.35%,连接太阳能充电板后,电池电压在额定电压附近维持小幅波动。随机改变灌区内被测土壤的湿度,系统可以按照设定的土壤湿度上、下限,自主控制水泵和电磁阀的工作状态,实现按需灌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