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巯基纤维素处理重金属废水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纤维素与硫代乙醇酸在乙酸酐和乙酸介质中发生酯化反应,合成巯基纤维素(SC)。含重金属的废水中加入碱调节废水pH值至9~10,静置、过滤。滤液用酸调pH值至5~7后流经SC管,去除废水中镉、铅、铜、汞等重金属。SC用稀盐酸淋洗再生。对使用和再生条件及吸附机理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SC中巯基含量大于2%时,每公斤SC对金属离子的吸附容量大于0.2mol;处理水中镉、铅、铜、汞浓度低于0.05mg/L;SC再生后可循环使用。  相似文献   

2.
聚合硫酸铁是一种新型无机高分子混凝剂。它是以硫酸酸洗废液和废铁屑为原料,以废治废,成本低,制造和使用简单。在处理工业废水的效果上优于其它混凝剂,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落叶松栲胶高度亚硫酸化改性及其产物应用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落叶松栲胶经过高度亚硫酸化反应,小分子部分增多,产物平均分子量降低,Na2SO3 和NaHSO3 总用量为30 % 时,分子量低于713 的组分由30 % 增加到60 % ,其分布变得更均匀,色度值、粘度值、盐析值均下降,耐酸性增强,用于制革时,渗透速率增加,具有比传统方法生产的栲胶更优良的结合鞣、复鞣及填充性能。  相似文献   

4.
阳离子絮凝剂木质素季胺盐的合成与脱色性能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以硫酸盐法造纸黑液中的木质素为原料,合成了木质素季胺盐絮凝剂,比较了不同催化剂对合成产物性能的影响,采用红外光谱(FTIR)表征了木质素季胺盐,用高浓度、高色度的酸染料ATT对木质素季胺盐的絮凝脱色性能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硫酸盐木质素通过接枝反应,可合成阳离子絮凝剂——木质素季胺盐。季胺盐单体的合成:温度-3℃至-6℃,三甲胺和环氧氯丙烷的摩尔比为1:0.7,木质素接枝季胺盐单体,适宜的催化剂为过硫酸铵,加入量0.5%,木质素季胺盐在酸性条件下(pH值为2-3)对染料废水絮凝脱色,投加量2-3g/L。该改性天然高分子是一种性能良好的染料废水的絮凝剂。  相似文献   

5.
微波辐照下黑荆树皮栲胶废料制取活性炭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研究了以黑荆树皮栲胶废料为原料,在微波辐照下氯化锌法制取活性炭的方法。试验得出,微波工艺所需时间约为传统工艺的1/23,且产品的亚甲基蓝脱色力为12mL/0.1g,达到国家标准(LY216-79)一级品。  相似文献   

6.
氯化锌法木质活性炭生产过程中,有两个主要污染散发源。1,大气污染源;2,废水污染源。在实验室条件下,从废气中损失的氯化锌约为氯化锌损失总量的1/3,废水中为2/3。研究表明,废水主要污染物质由残存的盐酸、氯化锌、氯化亚铁、二氯化铁、氯化镁、氯化钙以及Al~(3 )、K~ 、Mn~(2 )等所组成。而有机污染物质含量甚微。这样的废水,在适当条件下(pH值及石灰添加量等),采用中和絮凝的方法能得到有效的处理;添加适当高分子絮凝剂能改善絮凝体的沉降速率和过滤速率。研究结果也表明,污泥的回收利用以及处理过的废水循环回用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7.
集水造林林分水分生产力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集水造林通过增加植树带汇流量改善了林地土壤水分环境 ,从而影响到林分物质生产水平。根据不同集水造林密度对林地土壤水分环境的改善程度与林分物质生产之间的关系 (水分生产力 ) ,以“双优”模式标准 ,可以确定出合理的集水造林密度。供试的 5年生和 1 0年生刺槐林 ,分别以小于 1 0 0 0株·hm-2 和不大于 840株·hm-2 为合理的集水造林密度 ,其林木水分生产力分别达到 6 71 4 4g·kg-1和 1 2 1 6 32g·kg-1,符合“丰产理想株型”模式标准 ;林分水分生产力分别达到 8 4 1 0 3kg·hm-2 ·mm-1和 2 1 6 6 46kg·hm-2 ·mm-1,实现了“最佳群体结构”模式标准。在发展“节水”型林业、提高水分利用效率中 ,这种以水分与林分物质生产的关系为理论依据 ,确定造林密度 ,在理论和实践上是可取的  相似文献   

8.
用红外光谱研究了Cu-py、Cu-PVPy和Cu-QPVPy催化漆酚氧化聚合交联过程。漆酚氧化聚合阶段的共同特征是:1.漆酚酿吸收峰1652crn ̄-1先涨后落;2.共轭双烯吸收峰982和945cm ̄-1逐渐减弱,而共轭三烯吸收峰992cm ̄-1和芳醚吸收峰1215cm ̄-1却逐步增强;3.苯环三取代吸收峰830、765cm ̄-1都有所减弱,苯环四取代吸收峰875和805cm ̄-1出现;4.苯环骨架吸收峰1620、1592cm ̄-1之间的界限缩小甚至消失。到了漆膜的实于阶段,漆酚酿吸收峰1652cm ̄-1再度兴起,但992cm ̄-1吸收峰却由涨转落,其他吸收峰也有变化。以上光谱变化表明这3种催化剂都模拟了漆酶的催化作用。在Cu-PVPy催化漆酚氧化聚合阶段,发现孤立双键吸收峰3008cm ̄-1比共轭双烯吸收峰982和945cm ̄-1消失得更早;并且从反应一开始就出现了1715cm`-1羰基吸收峰。还比较了Cu-PVPy与Cu-QPVPy催化的异同。  相似文献   

9.
微波等离子体处理木材表面接枝甲基丙烯酸甲酯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本研究通过微波等离子体处理木材表面,实现了木材表面与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发生接枝共聚反应,研究了不同的反应条件对微波等离子体引发木材表面接枝MMA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1)接枝率随等离子体处理时间的增加而呈线性增加,但是当处理时间超过30s,后呈下降的趋势;2)随着接技反应时间的增加接枝率也增加;3)单体浓度较低有利于接枝共聚反应,浓度较高则不利于接枝共聚反应;4)经微波等离子体处理过的木材不但在室温下,甚至在更低的温度(-17℃)下也能与MMA发生接枝共聚反应,而且,接枝率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而增大;5)与催化加热法的接枝效果相比,微波等离子体法得到的接枝率更高。  相似文献   

10.
温度处理和茎尖培养结合脱除泡桐丛枝病类菌原体(MLO)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将患有丛枝病的泡桐组培苗进行温度处理,结合茎尖培养用来脱除病原MLO。结果表明,在45℃下,病茎段24—48小时内脱水枯死;在40℃下3周内病苗黄化枯萎;但在30℃和25℃处理的茎段萌发新枝条仍表现典型丛枝症状。而在35℃下处理的茎段,1周后,新生长茎叶外观恢复正常,继续处理至80天,植株仍能正常生长。组织经DAPI染色后荧光显微镜检查显示出在35-40℃下处理的病苗体内MLO4周之内的变化和降解情况。分别剪取35℃下处理29、33、55和80天的组培苗0.5cm的茎尖,转入MS培养基或改良的MS培养基上,在25℃下培养,长成的组培苗一直生长正常。荧光显微镜和电镜检察结果均显示病原MLO已被脱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