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本文通过分析植物配子体型中不同类型的自交不亲和性的受控过程及与受控基因,阐述了广西最具名牌的水果沙田柚的自交不亲和性机理研究情况,提出开展利用沙田柚自交不亲和性原理,诱变筛选到自交亲和的沙田柚的研究,将具有重要的生产实践价值和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2.
以结球甘蓝为材料,调查了晨光平头、四月慢及丰田等3个品种自然群体中自交不亲和株的分布;探讨了晨光平头父代亲和指数的不同选择强度对子代亲和指数的影响;分析了丰5、四2、晨27等3个自交不亲和系选育过程中各代亲和指数的变化。结果表明,甘蓝自交不亲和性广泛存在;自交不亲和性的选择强度越大,选择效果越大;连续选择自交亲和指数低的单株自交4~5代,是选育优良自交不亲和系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3.
对高等植物自交亲和基因(资源)、自交亲和性的遗传、自交亲和性与蛋白表达的关系及自交亲和性产生的分子机理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阐述了研究植物自交亲和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告了甘蓝型油莱(Brassica napus L.)自交不亲和系1010的选育经过和方法,分析和评价了该系的配合力、自交不亲和性的保持和繁殖体系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在上海地区越冬露地栽培条件下,对6个观赏型羽衣甘蓝新品系的自交不亲和性及其主要园艺性状进行观察评价。结果表明:6个羽衣甘蓝新品系间的自交不亲和性存在明显差异,OK-2、OK-5和OK-6的自交亲和性较高,而OK-1、OK-3和OK-4的自交不亲和性较高。尤其OK-4的花期自交亲和指数仅为1.87,而蕾期自交亲和指数高达35.14,是羽衣甘蓝优良自交不亲和新品系;其次,OK-1的花期自交亲和指数为2.82,自交不亲和性也较突出。6个新品系的株型、叶型及叶色各具特色,且抗寒性和综合抗病性较强,均能在上海地区安全越冬。其中,OK-1和OK-4的综合抗逆性最强,叶色也最为鲜艳独特,是综合农艺性状优良的羽衣甘蓝新品系。  相似文献   

6.
孢子体型自交不亲和性是植物特异性地识别并拒绝自花或亲缘关系很近的花粉的一种遗传机制,该特异性受S基因座控制。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总结了孢子体型植物自交不亲和反应过程中的信号转导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7.
温州各地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开展花椰菜品种提纯复壮和繁种技术、品种间人工杂交和选育自交不亲和系配制杂交种等研究。温州花椰菜种子占据全国半壁江山。该文介绍了花椰菜自交不亲和系的选育及不亲和性的测定方法,花椰菜自交不亲和系繁殖和杂交优势利用技术。  相似文献   

8.
本文简要介绍了梨自交不亲和性的表现及其调控机制,着重对梨自交亲和性突变的类型、分子机制、研究进展和研究方法进行了概括,并对梨花粉授粉识别研究中尚待解决的问题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花椰菜自交不亲和性的RAPD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应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分析方法,分别对3组花椰菜自交不亲和系和自交系的基因组DNA进行差异分析。筛选出20个10bp随机引物进行RAPD反应,扩增片段分子量在0.3-3kb之间。其中分别有3、2、3个引物在各组中扩增出差异片段5、4、5条。结果表明,花椰菜自交不亲和系与自交系基因组DNA之间存在明显差异,扩增出的差异片段与花椰 菜自交不亲和性相关。初步探讨了花椰菜自交不亲和性的遗传机制及RAPD技术在自交不亲和系选育过程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研究结果表明,NaCl克服油菜等芸苔属作物自交不亲和性的机理主要在于使柱头蛋白质变性;在识别反应中,柱头可能是主动的起关键作用的一方,花粉可能是被动的起次要作用的一方;用NaCl只处理花粉不能有效克服自交不亲和性;NaCl克服自交不亲和性的效应似乎是可逆的。  相似文献   

11.
植物自交不亲和反应(self-incompatibility,SI)是开花植物防止自交退化,保持遗传多样性的一种常见的生殖隔离现象。自交不亲和的机制具有多样性及独立性,各个科之间的自交不亲和机制起源不同而且不亲和基因之间也不存在同源性。归纳总结了植物自交不亲和的几种分类情况,并按其分类对不同种类的自交不亲和机制分别进行了阐述。在此基础上,对植物自交不亲和领域研究的难点和方向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12.
Self-incompatibility, the rejection of self pollen, is the most widespread mechanism by which flowering plants prevent inbreeding. In Brassica, the S receptor kinase (SRK) has been implicated in the self-incompatibility response, but the molecular mechanisms involving SRK are unknown. One putative downstream effector for SRK is ARC1, a protein that binds to the SRK kinase domain. Here it is shown that suppression of ARC1 messenger RNA levels in the self-incompatible Brassica napus W1 line is correlated with a partial breakdown of self-incompatibility, resulting in seed production. This provides strong evidence that ARC1 is a positive effector of the Brassica self-incompatibility response.  相似文献   

13.
[目的]在利用芸芥自交不亲和系途径开展育种研究的过程中,为了避免在人工试配组合时遇到双亲蕾期杂交结籽率较好,但在自然隔离条件下配制杂交种时出现双亲花期交配不亲和现象的发生。[方法]对11份不同芸芥材料进行了系内株间和系间的完全双列杂交研究。[结果]7-5-1-1、7-5-1-2、芸芥SI-1、和田芸芥I、87-86I、定西芸芥I、渭芸-7I、87-85I、9421I这9份材料系内株间异交和自交的亲和指数均小于1,表现为不亲和,说明它们为S等位基因纯合、自交不亲和性稳定的自交不亲和系,这9份材料中存在6种S等位基因型;06武芸3和马厂芸芥I这2份材料的自交不亲和性尚未稳定。[结论]在利用自交不亲和系途径培育一代杂种时,在农艺学性状和自交不亲和性基本稳定时,有必要进一步测定自交不亲和系S等位基因的纯合性和基因型,这一工作可以有效地指导育种实践。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不同苹果品种的自交不亲和强度。[方法]通过田间授粉和花柱半离体培养方法对8个苹果品种进行试验,分析不同苹果品种自交不亲和强度。[结果]早红香苹果自花授粉花序坐果率为90.17%,确定为自交亲和品种,嘎拉、夏光、红奥、桑萨、金冠、富士和斗南自花授粉花序坐果率均在30%以下,为自交不亲和品种。不同授粉组合花柱半离体试验表明,早红香苹果为自交不亲和强度弱的品种,金冠、富士和斗南3个品种为自交不亲和强度强的品种,与田间授粉试验结果一致。[结论]苹果多数品种为自交不亲和品种,需要合理配制授粉树以满足生产中对产量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以银边水竹草和龙翅海棠2种观赏植物为研究对象,配制3种不同成分不同浓度的营养液,对插穗进行水培繁殖。结果表明院观叶植物营养液促进2种植物生根效果最好,大量元素营养液最适合2种植物根、茎、叶的生长。  相似文献   

16.
综述了配子体植物的自交不亲和基因产物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并一一总结作图.在明确S基因产物活性之前.人们基于一些问接的证据提出了抗原抗体、蛋白质一糖等模式.实验证实S-核酸酶活性后.人们提出了膜受体和胞内抑制剂模式.近年来,又有人提出了更为完善的修正抑制子模式等其他作用模式.  相似文献   

17.
The shift to self-pollination is one of the most prevalent evolutionary transitions in flowering plants. In the selfing plant Arabidopsis thaliana, pseudogenes at the SCR and SRK self-incompatibility loci are believed to underlie the evolution of self-fertilization. Positive directional selection has driven the evolutionary fixation of pseudogene alleles of SCR, leading to substantially reduced nucleotide variation. Coalescent simulations indicate that this adaptive event may have occurred very recently and is possibly associated with the post-Pleistocene expansion of A. thaliana from glacial refugia. This suggests that ancillary morphological innovations associated with self-pollination can evolve rapidly after the inactivation of the self-incompatibility response.  相似文献   

18.
通过自花和异花授粉、电镜扫描、花粉活力测定等方法,对转pCAMBIA1301基因蓝猪耳的9个转基因株系的F1代植株的育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蓝猪耳不存在自交不亲和现象但其转基因植株出现花粉败育;对9个转基因株系进行测定,发现其花粉活力与对照(77.3%)差异显著,仅为9.8%~30.6%,表明转基因蓝猪耳花粉败育不是由于基因的插入引起的,普通培养基组培瓶蓝猪耳花药活力与在土壤中萌发的蓝猪耳花粉活力均为75%左右,表明组培环境也不是引起花粉败育的原因,因此继代培养基是引起花粉不育的唯一原因.  相似文献   

19.
从浙江各地、江苏南部和上海等地采集的西瓜枯萎病株和其他瓜类植株上,分离纯化尖孢镰孢霉(Fusarium oxysporum)菌种23个(每个菌种来自一个植株样本).接种试验表明:酉瓜植株上分离的19个菌种,有16个对长蜜、新红宝和圳宝等3个酉瓜品种表现为致病性,而其他菌种表现为非致病性.所有23个菌种均获得抗氯酸盐的硝酸盐营养突变株(nit mutant).根据来自同一菌种nit突变株的营养体亲和性与突变类型鉴定,选择3个西瓜致病菌的Nit M类型突变株(W 024~5,W 072~4和W 014~9)为营养体亲和性测试株.各菌种上获得的nit突变株分别与测试株作营养体亲和性配对反应,23个菌种可划分成8个营养体亲和群(VCG)和1个营养体自身非亲和类型.16个西瓜致病菌中,除一个为营养体自身非亲和类型外,其余均属同一亲和群(M1001),而与西瓜非致病菌不存在营养体亲和反应.由此显示:营养体亲和群与西瓜枯萎病菌存在相关性,而与地理分布无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