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金针虫食性杂,危害性大,主要以幼虫为害各种农作物.据我站调查,季麦田一垄麦,33厘米长有一头大金针虫(2周龄左右的幼虫),就能将麦苗咬死50%以上,每平方米有20头金针虫就可将春苗全部咬死. 一、发生规律 沟金针虫完成1个世代,需要2~3年.老熟幼虫在8月下旬开始化蛹,8月上中旬羽化为成虫,成虫当年在20厘米左右深处土中越冬.次年3~6月活动、产卵.  相似文献   

2.
襄北古驿岗地区的主要小麦地下害虫,有蛴螬和沟金针虫两种。这两种虫子的发生比率,蛴螬占62 5%,沟金针虫占37.5%。该地区往年由于播种较迟,冬季的为害期较短,且仅个别地块有点片为害现象。今年的小麦,在播种期方面,比往年约提前了10—15天,由于播种早,温度高,出苗快,生长较旺盛,但现在却普遍遭受地下虫为害。据本站与区技术推广站调查,一般麦苗被害率已达到4—6%左右,严重的达12.38%;其被害面积,据本站调查的907亩小麦中,有316.3亩受害,占34.87%,其中被害严重的有200.6亩,占22.12%。  相似文献   

3.
《新农业》2020,(16)
正金针虫,鞘翅目叩头甲科,幼虫又叫铁丝虫,成虫俗称叩头虫,多食性地下害虫。河北省危害农作物的金针虫种类主要有沟金针虫、细胸金针虫、褐纹金针虫。金针虫幼虫期1~3年,蛹在土中的土室内,蛹期大约25 d。成虫体长8~9 mm或14~18 mm,依种类而异。幼虫体细长,25~30 mm,金黄或茶褐色,并有光泽,故名"金针虫"。成虫一般颜色较暗,黑或黑褐色,体形细长或扁平,头部生有1对梳状或锯齿状触角,胸部着生3对细长的足,胸部下侧有一个爪,受压时可伸入胸腔。头部能上下活动似叩头状,故俗称"叩头虫"。一、金针虫为害特性幼虫长期生活在土壤中,主要为害禾谷类、薯类、豆类、甜菜、棉花及各种蔬菜和林木幼苗等。幼虫会为害小麦的种子胚乳,并在幼芽小麦出苗后咬断刚出土的幼苗,取食须根及主根,使幼苗地上部分枯死造成地块缺苗断垄。成虫到小麦苗生长中后期,会钻入较大棵的小麦苗根茎部撕咬根系,并啃食小麦苗的叶片边缘或叶片中部叶肉,使麦株地上部分失去水肥供应,田间出现青枯、白穗,大面积虫害发生会造成粮食严重减产。  相似文献   

4.
云南水叶甲(Donacia tuberfrons Goecke)是凉山地区水稻的主要地下害虫。在海拔1700—2200m,冬春干旱达半年以上的高寒稻区发生更为普遍。越冬后的幼虫为害水稻根部,一般减产3—4成,严重的可达7—8成,对水稻生产威胁很大。云南水叶甲在凉山地区一年发生一代,幼虫在冬炕田10—30cm 土层内越冬,严重为害期在5月下旬至6月中旬水稻移栽后。发生区内的植被组成、产卵及土壤质地是影响幼虫数量变动的主导因素。雌雄性比为1:0.9。各虫态历期平均为:成虫6.6—9.5天,卵15.3—19.5天,幼虫291—323.8天,蛹7.7—8.1天。彻底清除田间杂草(特别是眼子菜 Potamogeton distinctus A Benn.),减少产卵场所,是控制该虫发生的有效途径;用毒土(50%甲胺磷乳油1:150倍土)于水稻移栽前撒施耙匀,对控制和消灭幼虫为害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5.
小麦是宁夏重要作物之一。但小麦金针虫(本省群众叫火虫、黄虫虫)的为害非常猖獗,严重的阻碍着小麦增产,为害程度一年比一年严重,区域也逐年扩大。1951—1952两年发生严重地区的麦苗竟有被吃去80%左右者,一般的被害率都在0.5%—10%间。为此,今年我们依照中央农业部指示着手进行示  相似文献   

6.
1.金针虫 金针虫是叩头虫的幼虫,有沟金针虫、细胸金针虫两种,成虫在4月下旬,地温达到8~10℃活动最盛,不耐高温,有越夏性,6~7月份为产卵盛期,卵产于3~9厘米的土层.秋季温度降低时又到土表危害根系.在土壤中啮食种子、幼根、根茎和地下茎.  相似文献   

7.
1.金针虫 金针虫是叩头虫的幼虫,有沟金针虫、细胸金针虫两种,成虫在4月下旬,地温达到8~10℃活动最盛,不耐高温,有越夏性,6~7月份为产卵盛期,卵产于3~9厘米的土层.秋季温度降低时又到土表危害根系.在土壤中啮食种子、幼根、根茎和地下茎.  相似文献   

8.
一、金针虫 金针虫是叩头虫的幼虫,有沟金针虫、细胸金针虫两种,成虫在4月下旬,地温达到8~10℃活动最盛,不耐高温,有越夏性,6~7月份为产卵盛期,卵产于3~9厘米的土层.秋季温度降低时又到土表危害根系.在土壤中啮食种子、幼根、根茎和地下茎.  相似文献   

9.
江苏省常熟地区1999年单季晚稻二代二化螟在水稻孕穗期、抽穗扬花期大量发生,田块被害率达100%.每块田一般枯白穗粒为50~60%,轻的为30~40%,严重的高达80%以上.造成常熟水稻生产史上连续几年丰产后罕见的大减产,产量减收一半以上.  相似文献   

10.
沟金针虫生物学特性及绿僵菌毒力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饲养观察 ,掌握了危害雷竹的沟金针虫的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沟金针虫一般 2~ 3a完成 1个世代 ,以幼虫或成虫在土中越冬。室内用绿僵菌Mf2 菌株对沟金针虫进行毒力测定 ,结果表明 :绿僵菌 1 0× 1 0 8个·mL-1和 1 0× 1 0 7个·mL-2 2种浓度的孢子液对沟金针虫均有明显致病力。图 1表 2参 8  相似文献   

11.
采用淹水非种植水稻土微环境模式系统,对水稻土进行1h和1、5、10、20、30 d淹水培养,利用PCR-DGGE技术检测、多元统计分析淹水培养过程中芽孢杆菌的群落结构和多样性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子.结果表明,淹水培养过程中芽孢杆菌群落结构发生了明显的演替性变化:淹水培养前期(1 h~5 d)R-策略芽孢杆菌占优势,并演替至中后期(5~30 d);后期(10~30d)K-对策芽孢杆菌占优势且逐渐趋于平衡.在培养初期(1 h~1 d),芽孢杆菌属微生物优势种群相似度较高且多样性指数变化较小;1~5 d期间多样性指数有较大变化;在培养后期(20~30d),优势种群相似度最高且多样性指数趋于平衡.DCCA分析将淹水处理过程分成早期、中期和末期3类不同的生境,CCA分析进一步显示淹水过程中水稻土二价铁含量及芽孢杆菌的多样性指数H'、Ds和丰富度指数dMa变化与上述生境产生有相关性.测序结果表明,除HZ-B1外,其余9个优势DGGE条带均属于芽孢杆菌属细菌,且大多与来自不同地域的水稻土的芽孢杆菌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转Bt基因棉对棉铃虫的田间抗性效果。结果表明:转Bt基因棉GK田、综防田、化防田各代棉铃虫幼虫残虫量比对照田减少81.82%~100.00%,差异极显著。棉花各器官的被害率均明显降低,与对照田相比,2代棉铃虫发生期棉蕾、棉叶被害率减少92.30%~100.00%,差异极显著,3,4代棉铃虫发生期成铃、幼铃、蕾、花被害率减少35.43%~100.00%,差异显著、极显著。田间转Bt基因棉对棉铃虫抗性为2代>4代>3代。但3,4代棉铃虫发生期田间幼虫残留量增加,棉花各器官被害率增大,因此还需适时防治棉铃虫。  相似文献   

13.
小麦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病虫病综防田比相同条件的一般化防田,其控制病虫效果可提高20%,减少用药量40%,防治成本降低26%,有效天敌存量增加2~3倍。因此,采用综合防治很有必要。 一、小麦返青至孕穗期 1.当早春发现小麦枯心苗率3%时,用50%辛硫磷乳油(40%甲基异柳磷乳油)1 00O倍液顺麦垅浇灌;或用5O%辛硫磷100~150毫升,加适量水,对细土50千克,撒施于麦苗基部,然后划锄。此法主治沟金针虫,兼治蛴螬。  相似文献   

14.
金针虫主要危害植物根部、茎基、取食有机质。取食玉米的主要有沟金针虫、细胸金针虫、褐纹金针虫。全国各地大部分地方均有分布。1、形态特征金针虫是叩头甲类的幼虫,属鞘翅目,叩头虫科,种类很多。其中细胸金针虫体色淡黄褐色(初孵白色半透明)细长,圆筒形;淘金针虫体色黄褐色(初孵化时白色),体形较宽,扁平,胸腹背面有1条纵沟。金针虫体坚硬光滑有光泽,老龄幼虫体长13-20mm。  相似文献   

15.
水热条件对紫色水稻土磷固定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了水热条件对四川3种紫色水稻土磷固定的影响。结果表明,紫色水稻土磷固定量为紫黄泥田>大眼泥田>红沙泥田;浸渍水分状况(含水量50%)>淹水水分状况(含水量100%)>旱作水分状况(含水量20%);高温(25℃)>低温(9-18℃),土壤磷固定量和有效磷含量呈显或极显正相关。  相似文献   

16.
向日葵是我市主栽经济作物之一,经济效益较高,种植面积发展较快.但是向日葵螟近几年来危害有逐年加重的趋势,使葵花生产受到较大威胁.向日葵螟又叫葵螟,以幼虫为害花盘、萼片和籽粒.花盘被害率一般在20~50%,重者100%;籽粒被害率一般在10%以上,重者达80%以上.  相似文献   

17.
一、金针虫 金针虫是叩头虫的幼虫.有沟金针虫、细胸金针虫两种,成虫在4月下旬.地温达到8-10℃活动最盛,不耐高温.有越夏性,6~7月份为产卵盛期.卵产于3~9厘米的土层。秋季温度降低时又到土表危害根系。在土壤中啮食种子、幼根、根茎和地下茎。  相似文献   

18.
淹水对湖南3种典型水稻土镉的形态分级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湖南外源镉(约1.0 mg/kg)污染的3种典型水稻土即红黄泥、河沙泥和灰泥为研究对象,通过淹水培养试验,研究了淹水前后土壤镉的各级形态变化。结果表明,淹水前,红黄泥田镉主要赋存形态为交换态(35.42%)、有机结合态(31.42%)和残渣态(28.08%);河沙泥田以残渣态为主(41.24%),其次是交换态(29.12%)和有机结合态(26.17%);灰泥田主要形态为有机结合态(68.78%)。淹水后,3种水稻土总体上呈现出交换态镉含量下降,而残渣态镉等升高的规律,交换态镉降幅表现为河沙泥田(60.00%)红黄泥田(45.71%)灰泥田(35.29%),残渣态镉增幅为灰泥田(142.86%)河沙泥田(58.00%)红黄泥田(42.86%),其他形态镉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19.
采集了江西16个县市9种主要母质的609个农田耕层土样进行了土壤有效硫含量测定.结果表明:土壤有效硫含量平均值为29.7 mg/kg,缺硫和潜在缺硫样点占39.1%.按地区分,以赣南和赣东北山区缺硫最严重,有效硫含量小于10 mg/kg的样点占21.6%~31.7%,其次是丘陵地区,有效硫含量小于10 mg/kg的样点占3.9%~17.4%.按母质分,母质中以石英岩、花岗岩发育的土壤有效硫含量最缺,含量低于16 mg/kg的约占50%~60%,其次是红砂岩、泥质岩发育的土壤,含量低于16 mg/kg的占30%~40%,这些是江西省急需施用硫肥的土壤.水稻土以黄沙泥田、麻砂泥田、红砂泥田、鳝泥田等土属缺硫面积最大,全省缺硫水稻土面积约为103.8万公顷,约占水稻土面积的34%.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明水稻育秧返栽田与移栽大田稻水象甲幼虫数量的差异,为稻水象甲的防控提供依据,对洗秧前后、育秧返栽田与移栽大田的稻水象甲幼虫数量进行调查,并进行了稻水象甲幼虫在秧苗上的回接试验。结果表明:洗秧能洗掉稻水象甲幼虫,而洗掉于秧田的幼虫有42.00%~90.00%的能转移到返栽的水稻根上危害;水稻秧田期为稻水象甲的主要防治时期,育秧返栽田为重要防治田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