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江苏省灌河口以南潮间带滨海盐土2个亚类9个剖面38个土层的研究指出:在地处湿润地区和含有石灰的滨海盐土自然脱盐过程中钠吸附比减小,从而土壤碱化度也降低;虽然重碳酸根含量和pH值有一定程度的增加,但因土壤中有石灰的存在,阻止着碳酸钠盐类的产生而不使土壤发生碱化。另外,笔者认为重碳酸根和pH值有所增加主要是由于自然脱盐过程中溶液中的钙离子有所减少所致。  相似文献   

2.
辽东半岛滨海盐土脱盐过程中pH上升及碱化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鸭绿江口和辽河口滨海盐土脱盐过程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母质的盐土脱盐,随着含盐量的下降,Na^+、Cl^-、SO4^(2-)、Mg^(2+)、Ca^(2+)、K^+的绝对含量都逐渐减少,HCO3^-逐渐增加;CL^-NA^+的相对含量逐渐下降,而SO4^(2-)、Mg^(2+)、K^+特别是Ca^(2+)、HCO3^-的相对含量增加。由于各离子的迁移能力不同,导致土壤的盐分化学类型由Cl-Na  相似文献   

3.
采用人工模拟降雨模式深入研究了江苏滨海盐土土壤侵蚀量与土壤含盐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两者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同时还研究了土壤黏聚力与土壤含盐量、土壤侵蚀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土壤黏聚力与土壤含盐量、土壤侵蚀量之间呈显著负相关.因此,要搞好江苏沿海地区水土保持工作,除正常的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外,还要高度重视土壤的洗盐淋盐脱盐.  相似文献   

4.
滨海盐土是潜在的后备耕地资源,其合理开发利用对增补耕地资源、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以大棚莴笋为对象,研究灌溉和氮肥有机替代对滨海盐土莴笋产量和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施肥相比,灌溉和有机肥替代均能提高莴笋的产量,其中灌溉+有机肥替代50%化肥氮处理增产23.88%,灌溉+常规施肥处理增产15.77%。与不施肥对照相比,灌溉+有机肥替代处理下莴笋茎粗显著增加,而株高和叶绿素SPAD值没有显著差异。灌溉+有机肥替代处理土壤pH和盐分含量均有明显下降,而土壤有机质、全氮和碱解氮的含量均有显著增加。因此,灌溉+氮肥有机替代可以明显缓解滨海盐碱土的土壤盐渍化,显著增加莴笋的产量,提高土壤肥力。  相似文献   

5.
徐德芳  王智华 《农业科技通讯》2013,(12):158-160,258
滨海盐土改良利用是一项世界性难题.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因为干旱少雨使开发的部分盐土地重新荒芜,以洗盐为核心的传统滨海盐土改良利用的技术暴露出了许多不足,因此,迫切需要滨海盐土改良利用的新技术.在总结前人成就的基础上,提出了滨海盐土“三水”(淡水、海水和雨水)改良利用的新技术即淡水区域盐土改良利用技术、海咸水区域盐土改良利用技术、雨水区域盐土改良利用技术.“三水”区域化盐土改良利用技术能够准确地解释建国后盐土改良利用取得的巨大成就,又能找到盐土改良利用的方向,同时根据不同“三水”资源条件研究出了多项滨海盐土改良利用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6.
通过盆栽试验的方法研究富钙水淋洗与改良剂结合对滨海盐土的改良效果,结果表明:富钙水淋洗能明显降低土壤含盐量,提高土壤的入渗能力。富钙水淋洗与改良剂配合提高土壤入渗能力的效果更为明显,并抑制淋洗后土壤pH的升高,对改善土壤结构、培肥土壤和降低土壤碱性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研究秸秆覆盖和植被(田菁)覆盖条件下滨海盐土土壤水盐的动态变化规律,为沿海滩涂盐碱地脱盐改良提供依据。本研究以含盐量6.98 g·kg-1的滨海盐土为研究对象,设置秸秆覆盖和种植田菁2种覆盖处理,以裸地为对照,研究不同覆盖处理对滨海盐土土壤含水量和土壤盐分动态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覆盖下的土壤含水量(27.58%)显著高于田菁覆盖(26.70%)和裸地(26.61%),后两者差异未达显著水平。处理1年后0~20、20~40 cm土层的秸秆覆盖、田菁覆盖和裸地不同处理间土壤含盐量的差异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秸秆覆盖处理的脱盐率为田菁覆盖处理的2倍。回归分析表明裸地和田菁覆盖下土壤盐分含量与累积降雨量的关系可用二次多项式拟合,田菁覆盖下的淋洗方程(ECa/ECiDw/Ds间的关系)可用三次多项式拟合;而秸秆覆盖条件下土壤盐分含量与累积降雨量的关系、淋洗方程均表现为指数函数关系y=aebxP<0.01)。秸秆覆盖条件下滨海滩涂0~40 cm土层脱盐80%需要386.8 mm的累积降雨量。结果表明秸秆和植被覆盖技术在江苏滨海盐土可获得较好的脱盐效果,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通过利用低矿化度回归水的土柱模拟实验研究表明,在排水较好条件下,含盐1.3—1.6g/L的低矿化度回归水灌溉可使中轻度盐渍化土壤脱盐。但随灌溉年限延长含盐量逐年增高,含盐量、SSP、SAR、Cl-的量与回归水中该值呈显著正相关。说明即使淡水也是土壤盐碱化的来源。采用混灌轮灌和良好的土壤改良管理措施,回归水可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9.
应永庆  傅庆林  郭彬  刘琛  林义成 《安徽农学通报》2021,27(22):121-123,131
在滨海盐土中,通过在水稻上开展腐殖酸5个施用量田间试验,研究腐殖酸对土壤理化性质及水稻产量的影响,明确腐殖酸对滨海盐土改良机理和效应,以期为滨海盐土的治理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结果表明,施用腐殖酸不仅显著降低了滨海盐土的土壤pH值、盐分含量,还能显著增加土壤团聚体含量、饱和含水量和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肥力,从而提高稻谷产量.当腐殖酸施用量为1200kg·hm-2时,滨海盐土的土壤降盐、降碱和稻谷增产等效果是最好的.因此,腐殖酸在滨海盐土改良上效果较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灌溉不同水质条件下滨海盐土脱盐动态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在天津滨海新区的野外灌水脱盐试验,对比分析了灌溉淡水、中水和微咸水的中壤质、粘土和贝壳堤土土壤含盐量及pH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粘质滨海盐土经灌淡水后的土壤全盐量降低是逐渐的,中壤质滨海盐土则第一次灌水后土壤含盐量降低较多,表层(0~20cm)由1.75%降到0.511%,以后灌溉土壤全盐量降低得较缓慢,20~40cm土层的含盐量始终降低得较缓慢。灌溉淡水、中水、微咸水均能使土壤全盐量降低,灌溉中水、微咸水后表层和土体下层土壤的含盐量均逐渐降低,而灌溉淡水的土壤表层全盐量降低明显,土体下层的土壤全盐量变化幅度较小。灌溉淡水、中水、微咸水均使土壤pH有升高的趋势,灌溉淡水后表层土壤pH能够上升到9.0,灌溉微咸水、中水后土壤pH能够升至8.5左右。  相似文献   

11.
银川灌区回归水指灌溉农业土壤深层渗滤水、农田尾水、渠道渗漏水、退水及少量的工业废水和城镇生活污水,年排量23.3亿m3。我们对三条主要排水干沟回归水中28种物质含量评价表明:属无毒有害型微咸水,采取与黄河水掺灌或轮灌适宜的灌溉制度对作物生长及土壤盐碱化无不良影响,可开发利用作灌溉用水。  相似文献   

12.
针对滨海盐土盐分高、肥力低和结构差等问题,通过施用沸石和腐殖酸等土壤调理剂,研究其对滨海盐土水稻产量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沸石、腐殖酸和沸石-腐殖酸调理剂的施用可有效降低土壤pH、土壤电导率(EC)值,提升土壤养分含量,增加土壤大团聚体比例,促进水稻增产。其中,施用沸石30 t·hm-2处理土壤pH下降0.31个单位,EC值下降22.7%,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等显著增加,土壤大团聚体比例提高2.21百分点,水稻增产36.4%。因此,施用沸石可作为滨海盐土改良、提高水稻产量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3.
以自主研发的矿基土壤调理剂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方法研究了土壤调理剂不同施用量(0、5.0、7.5、10.0、12.5 g·kg-1)对滨海盐土理化性状[pH值、土壤电导率(EC),及有机质、全氮、碱解氮、速效钾、有效磷含量]、水稻养分吸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土壤调理剂后,土壤pH值、EC值和速效钾含量与不施土壤...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冬季咸水结冰灌溉对河北省滨海平原区盐碱土的土壤盐分变化以及对菊芋生长的影响,在冬季利用地下苦咸水对河北海兴盐碱地进行咸水结冰灌溉试验,设冬灌覆膜处理,其中包括膜上挖孔直接播种处理(T1)和揭膜播种再覆膜处理(T2),以无冬灌+覆膜处理作为第一对照(CK1),不冰灌和不覆膜的小区作为第二对照(CK2)。结果表明,冬季灌溉咸水结冰、春季咸水冰融化入渗后土壤各层次脱盐效果明显,播种期T1和T2处理的0~5cm、5~20cm表层土壤含盐量较CK1和CK2分别降低了41.9%、65.0%、46.5%、67.7%、29.9%、47.1%,40.8%和55.3%,在菊芋播种期耕层土壤含盐量降低到0.6%左右,T1和T2单位产量分别较CK1和CK2高54%、115%、97%和175%,T1和T2处理下Na+和Cl-含量较CK1和CK2显著降低,而K+含量和K+/Na+较CK1和CK2显著增高。通过冬季咸水结冰灌溉和覆膜措施可以确保土壤盐分下降,从而降低了盐分对菊芋生长的毒害作用,使菊芋产量得到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5.
宁夏灌溉回归水对土壤的影响及改良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排水较差条件下灌溉矿化度为1.3-1.68g/L的微咸水,土壤含盐量,SAR,SDR,SSP,KMG随灌上限延长而增高,表明土壤盐碱化加重,使旱作物减少,不能用纯回发水灌溉中轻度盐碱化土壤。采用混灌,咸淡输灌不会对土壤和作物产生危害。  相似文献   

16.
污水处理水灌溉对绿地土壤盐碱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科学合理地利用污水处理水进行灌溉,对天津泰达开发区不同水质灌溉下的土壤进行分析,发现污水处理水灌溉土壤中盐度、钠碱化度均比清水灌溉土壤有显著提升,按相关分级标准,已接近盐土并轻度碱化,且有加深的趋势。混水灌溉土壤较好,但长期灌溉后,也有轻微碱化的趋势,需注意监测并采取措施进行预防。  相似文献   

17.
再生水灌溉对天津滨海盐碱地绿地土壤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天津诺维信公司排放出的再生水进行化学评价,确定其水质为重盐碱水,试验中配成的混水水质介于中等水与盐碱水之间.用这两种水分别浇灌天津滨海盐碱绿地土壤,土壤中ESP、SAR、Cl-均比淡水灌溉土壤有显著提升;再生水浇灌的土壤已接近轻度碱化土,且有加深的趋势;混水灌溉土壤较好,但长期灌溉后,也有轻微碱化的趋势.不同植物对再生水浇灌后的反应不同,其中国槐、草坪草耐性较强,暂时不造成危害.用磷石膏修复再生水后,处理水的化学指标达到灌溉水质标准.对于再生水对土壤和植物的影响需注意监测并采取措施进行预防.  相似文献   

18.
在当今淡水资源短缺的情况下,利用非常规水资源进行农业生产已经引起了全球范围内的广泛关注。其中,微咸水、再生水、海水等是非常规水资源中备受瞩目的几种。这些非传统水资源的利用不仅有助于缓解淡水短缺的问题,还可以为农业生产提供更多的可能性,相比于一直利用微咸水灌溉,咸淡水交替灌溉对植物生长和土壤酶活性具有显著的影响同时可以减缓土壤盐渍化。然而,咸淡水交替灌溉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不恰当的咸淡水比例会影响农作物生长和产量。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应该根据不同的地理环境和农作物需要,选择合适的咸淡水灌溉比例和交替灌溉方案,以最大程度地提高农作物产量和经济效益,从而优化设施番茄咸水灌溉调控策略,降低盐碱胁迫对土壤环境和植株生长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9.
利用宝鸡峡灌区72个村庄的1 204份农户实地调查数据,在对不同灌溉技术条件下农户灌溉技术采用效果和不同村庄农业水贫困指数进行测度的基础上,运用分位数回归模型重点探讨了农业水贫困对农户灌溉技术采用效果的影响。研究表明:1)农业水贫困指数与农户灌溉技术采用效果之间呈现逐渐递增的正向影响;2)农业水贫困不同维度对农户灌溉技术采用效果的影响存在差异,其中,资源禀赋为逐渐递减的负向影响,用水环境和制度环境均为逐渐递增的正向影响,水利设施为“M”型正向影响,能力水平为倒U型正向影响;3)文化程度、作物种植面积、耕地整合率对农户灌溉技术采用效果存在显著正向影响,恩格尔系数对农户灌溉技术采用效果存在显著负向影响。据此,从农业水贫困视角出发,提出“两提高一改善”的意见,以期为农户灌溉技术采用效果的提高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20.
以蓝莓品种‘美登’为试验材料,设30%~45%(TR1)、45%~60%(TR2)和60%(TR3)3个土壤相对含水量处理,以无灌溉为对照(CK),测定蓝莓园根围土壤养分和有机质含量、蓝莓农艺性状、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以及果实品质等指标。结果表明:与对照(CK)相比,TR2、TR3可以显著或极显著提高蓝莓根围土壤的碱解氮、速效磷和有机质含量,但对土壤速效钾含量的影响没有统计学意义,TR1处理的土壤碱解氮含量和有机质含量与对照相比均无统计学意义;与CK相比,各处理均可促进蓝莓植株生长、冠幅增加以及枝条伸长、增粗;与CK相比,各处理均能显著或极显著提高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值)、电子传递速率(RET)和光化学淬灭系数(qP),TR1、TR2处理的非光化学淬灭(QNP)较CK有所降低,而TR3处理的QNP较CK增加了27.52%;不同灌溉处理下蓝莓果实中的花色素苷和维生素C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但在不影响果实酸度的情况下,果实中的总糖含量呈明显的增加趋势,即糖酸比增加,对总糖含量的促进作用以TR2处理最大。综合分析生长和光合参数以及果实品质指标可以发现,蓝莓品种‘美登’栽培中土壤相对含水量维持在45%~60%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