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窜货又叫倒货、冲货,是指经销商进行的把产品跨越生产企业授权销售区域进行销售的市场行为.在传统市场营销学中没有这个概念,但在销售实践中却是让每个业务人员和种子生产企业非常头疼的问题.许多人也许还不明白,为什么许多正销售非常红火的产品会在一夜之间形成滞销甚至于销声匿迹?为什么好卖的产品不赚钱,而赚钱的产品却不好卖?殊不知,窜货即是重要的罪源之一.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种业市场日趋完善的今天,在改革开放市场经济日趋成熟的今天,渠道销售即选择代理商是很多种子企业的主要推广模式。代理商与种子企业之间是合作伙伴关系,也是一种合同关系。所有代理商要严格执行种子企业所制定的产品价格,不得随意更改、窜货砸价,更不能恶意提高价格。种子企业为了更多地销售其产品,对大多数种子企业的代理商都是实行零售价打款提货、阶梯式返利,销售的数量越多,  相似文献   

3.
窜货,又叫倒货、冲货,是指经销商进行的把产品跨越生产企业授权销售区域进行销售的市场行为。在传统市场营销学中没有这个概念,但在销售实践中却是让每个业务人员和种子生产企业非常头疼的问题。许多人也许还不明白,为什么许多正销售非常红火的产品会在一夜之间无人吆喊、形成滞销甚至于销声匿迹?为什么好卖的产品不赚钱,而赚钱的产品却不好卖?殊不知,窜货即是重要的祸根之一。1窜货的种类窜货现象越来越成为生产企业在做市场中的一个重要的急需解决的问题,许多营销专家也进行了研究;大部分营销管理专家将窜货现象分成三大类进行分析即恶性…  相似文献   

4.
孙巍 《中国种业》2006,(8):18-19
《种子法》实施5年以来,种业市场竞争逐渐加剧,在竞争中出现了大量具有种业特点的无序竞争现象,而其中最令种业市场营销人员头痛的问题莫过于广泛存在的窜货杀价及制假贩假现象。 自2004年8月以来,荆州种业股份有限公司进行优势棉花品种楚杂180F1(鄂杂棉5号F1)的全国市场营销策划及实际操作,使该品种市场份额得到大幅提升。同时,在市场营销运作过程中,通过企业自建种子营销防伪物流一体化管理系统,初步形成了一套在保证产品较高市场占有率下有效遏制窜货杀价及制假贩假的办法。  相似文献   

5.
随着种业市场竞争的加剧,市场营销中的窜货现象最使经营者头疼。窜货即产品越区销售,也叫倒货、冲货。它往往导致市场秩序混乱,使种业生产公司与经销商关系恶化,从而破坏原有的销售网络,导致最终双方销售额和利润的降低。  相似文献   

6.
1种业存在问题1.1种子市场不够规范一是多数种子经销商法制观念淡薄,为牟取利益,经营行为不规范,以次充好,掺杂造假,教训惨重深刻。二是少数种子经销商采取不正当竞争手段,乱引、乱调未经审定的品种(系),打着新优品种的幌子,破坏和干扰了种子正常经营秩序,增加了农民负担。三是非法制种。  相似文献   

7.
佟屏亚 《种业导刊》2006,(12):15-17
中国种业是农业领域市场化程度最好的产业之一。2006年种子市场繁荣兴旺,它体现在货源充足、质量提高、服务周到、农民可以买到优质满意的种子。但从深层次可以发现,种子市场存在无序竞争、品种杂乱、监管缺位乃至行政干预。这一切是导致种子市场激烈震荡,甚至可能发生种子产业“逆淘汰”现象,无论对种子企业或经销商来说,都悬系着一种战战兢兢的“走钢丝”心态。2006年可能成为中国种业重新洗牌的转折期。一、郑单958,让几家欢乐几家忧愁郑单958是中国玉米生产上少有的高产优质品种,推广速度之快,种植面积之大,史所罕见。它给农民带来了丰…  相似文献   

8.
中国种业市场品种繁杂、竞争激烈,利润和竞争导致了市场迅速下沉。产品同质化严重、种业门槛低、进货渠道充足等原因,让县级经销商、乡镇经销商成了独立存在的单独个体。销售网络角色的种种变化,使基层销售网络的建设、调控成了种子经营者最头疼的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9.
在市场营销学中,窜货是常见的销售现象。合理的窜货有助于商品的渗透与市场的流通,恶性的窜货会严重影响市场销售秩序。种子企业要对市场的窜货现象进行具体分析,制订合理的销售政策,建立和规范公平公正的市场营销氛围,避免恶性窜货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颁布以后,随着种子产业的加快发展,种子企业数量迅猛扩张,品种培育推广速度不断提升,终端种子市场空前活跃,为农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同时也暴露出,经营散乱,小打小闹,品种多、乱、杂,种子质量投诉居高不下等影响种业健康发展,不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求的诸多问  相似文献   

11.
种子法出台以来,中国种业经过8年的经营,已经初步建立了市场化的经营体制。发展起来一批有品种、有市场网络、有研发能力的大型种子企业,目前我国育、繁、推一体化,由农业部发证经营的企业有80多家。尽管与国外的种子企业无法相比,但 经过市场的洗礼,这些企业无疑会成长为中国民族种业的脊梁。在这几年的市场化运营中,以玉米种业企业为例,也暴露出来几个突出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自《种子法》实施以来,种业市场化进程日益加快,中国种业得到快速发展,随着中国化工成功收购先正达和隆平高科一系列成功的并购,中国种业在世界种业十强中占有两席之地,国内优势种业也在市场化进程中发展壮大,种业市场化促进了中国种业繁荣发展、硕果累累。随着种植结构调整、收储政策和审定制度的改革,将种业市场化竞争推到一个新的高度,产生了较为明显的变化。品种井喷、渠道更变、产品推广、宣促拉动等竞争更加激烈,产品运营更加科学,科技成果转化稳步推进。就近年来市场变化和营销管理经验对种业运营中商品名品牌运作具体策略进行总结阐述,为优秀品种的快速推广提供一个崭新的思维方法和运营措施。  相似文献   

13.
<正>(接上期)五、如何处理窜货问题真正开着车载着货去窜的客户只是一小部分,是一种窜货的下策,有三种窜货是很难控制的:1.如广东江门的A经销商和山东滨州的B经销商在某企业经销商会议中认识并结为朋友,他们之间就会互通产品。2.广东某经销商12月份无所事事,开着货车到海南走一轮,发名片和产品册子。当时,海南的零售终端要该经销商的  相似文献   

14.
正近几年大环境的变化快之又快,从农药生产厂家到经销商都做了很大调整,但作为实现产品销售最后一套工序的农药经销商,大部分仍然停留在传统的销售思路:窜货、恶性砸价,推广新产品完全依赖农药生产企业,技术服务跟不上,出了问题就推给产品,把自己撇得一干二净;有些人仗着供货的农药生产厂家多,常让对方赊销供货,最后还退货一大堆,说产品效果不行,理由是人家的产品更便宜。种种棘手的市场问题,大部分原因在于传统销售模式长年累月形成的不良习惯,农药经销商的思想观念没有与时俱进,跟不上时代的变化。  相似文献   

15.
1继续强化种子市场监管 通过连续3年开展的“种子执法年”活动,使我国农作物种子市场秩序有了明显好转,但品种散、渠道乱、规模小的局面还没有从根本上扭转,未审先推、侵权套牌、无证或超范围经营,甚至是制假售假现象还时有发生,种子质量纠纷、服务纠纷等仍然较多。要巩固“种子执法年”活动的成果,实现农作物种子市场秩序的根本性好转,推进现代种业长期健康发展,就要多管齐下、多项并举,对种子市场实行综合管控。  相似文献   

16.
2006年4月1日,商务部颁布的《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实施办法》正式开始实行,其规定没有得到汽车厂家授权许可的企业,将不能在工商注册销售汽车。这是中国汽车产业一个新的拐点,是防止汽车行业窜货危害广大消费者和中国汽车产业、规范汽车市场的举措。《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实施办法》实施后,非授权汽车销售商将无处藏身,汽车窜货现象自然也会逐渐销声匿迹。《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实施办法》是规范汽车市场的法规,是销售汽车的行业规则。当今种业市场,也需要这样的法规建立新的种业规则,规范受保护植物新品种的销售。  相似文献   

17.
<正>在当前的农药市场上,"窜货"现象普遍。所谓"窜货",就是经销商钻了厂家的渠道管理制度的空子,通过非正常的渠道取得更便宜的货源,以求获得更大的利润。表面上损害了那些按规矩办事的经销商的利益,实质上降低了经销商对产品乃至企业的忠诚度,削弱了其市场竞争力。笔者认为,这种现象可以避免,但现有阶段实现很难。笔者认为,"窜货"问题是长期不规范市场竞争机制而产生的一种"遗祸"。  相似文献   

18.
六届全国种子信息交流暨产品交易会将于2008年10月28-30日在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国际博览中心召开。我们诚邀全国农业种业系统、种子生产企业、部分科研教学单位及农资系统的代表和种业经销商、民营经销大户光临盛会。本次展会根据发展现代农业的总体要求,以“创新和谐发展,服务现代种业”为主题,  相似文献   

19.
目前市场上流行一种说法:"没有窜货的销售是不红火的销售,大量窜货的销售是很危险的销售."意思就是,只有市场不认可的滞销货或死货形不成窜货;只要是市场认同的货就难免出现窜货或大量窜货.一边是市场的客观需求,一边是厂家的三令五申,窜货就在这种矛盾的环境中不断循环.随着中国市场化改革的逐步深入和国内商业竞争的加剧,假冒产品和窜货现象也越来越严重,涉及的领域也越来越广,种子行业也不能幸免.  相似文献   

20.
1我国种业面临的形势国内种子的生产经营向规范化、集团化发展,那些没有自己的科研体系和品牌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的种子企业将被淘汰,我国的种业格局将呈现动态变化;种子企业将经过兼并重组进行集中,形成科研、生产、营销一体化的种业集团。随着我国正式成为WTO成员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