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怀化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承担湖南省怀化市麻阳苗族自治县(以下简称麻阳县)第三次农业种质资源普查保护利用工作,一共收集到种质资源112种,在怀化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牌楼科研基地建设了蔬菜、茶叶、特色水果3个种质资源圃,收集、保存农作物特色种质资源20余种,2023年正在鉴定和评价7种。分析麻阳县地方农作物的种质资源现状并提出建议,对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开发和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国家种质勐海茶树分圃资源整理整合及共享利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国家种质勐海茶树分圃是中国大叶茶种质资源保存的重要基地,目前已收集保存了茶组植物28个种,1199份茶树资源。为促进茶树种质资源的共享与利用,应用Access数据库软件,首次系统整理了云南茶树种质资源830份,向e平台提交了共性描述种质资源631份,特性描述种质资源300份,与国家自然科技资源e平台相链接,建立了云南茶树种质资源数据库,为实现茶树种质资源的规范化、数字化和信息化管理奠定了基础。根据茶树种质资源保存和利用现状,提出了资源圃茶树种质资源共享利用框架,指出了茶树资源保存、整理整合及共享利用中存在资源保存分散、体系不完善、种质资源性状鉴定深度不够、资源共享利用效率低等问题及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保存种质资源开展系统鉴定评价,特异资源进行分子标记和重要性状基因发掘,筛选出一批优异资源,初步建成了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体系。但现有的种质资源库(圃、场)等平台已建设多年,条件和设备相对落后,保存数量和保存质量受限,缺乏新技术平台,基因精准挖掘、基因编辑等创新研究平台不完善,已无法满足现代种质创制和育种工作的需求。建议完善种质资源保护和创新利用平台,构建种质资源保存、鉴定评价、挖掘优异基因、新种质创制全链条的创新利用平台体系,通过提升基础条件能力建设,加强品种选育及选育技术研发,创制一批优质高产、适应范围广的优异品种,提升种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为实现辽宁种业科技跨越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4.
孔晓蕾 《种子科技》2020,(7):24-24,28
牧草种质资源是筛选和培育优良牧草新品种不可缺少的遗传基础。近年来,黑龙江乃至全国牧草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工作取得较大成效,但仍存在牧草种质资源收集不全、保存不规范、开发利用不足等问题。利用档案化思维,对如何开展好寒地牧草种质资源的收集、鉴定、登记、保存、监测、更新和利用进行了研究探索。  相似文献   

5.
种质资源是作物优良基因的载体,切实保护现有保存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努力推进改良创新利用是当前乃至长远种质资源研究工作的主要内容,也是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概述了贵州稻种资源研究的主要进展、存在问题,并围绕其保护与利用的主题提出今后的主要任务与建议。  相似文献   

6.
贵州稻种遗传资源收集品的保存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贵州省复杂的自然生态孕育了类型多样的稻种资源,是我国拥有丰富遗传多样性的重要地区之一。现保存贵州本土和国内外引进稻种资源收集品9 000余份。其中包括一批已经完成鉴定评价的抗生物逆境(抗病、抗虫等)、抗非生物逆境(耐冷、抗旱等)和优质等特性的优异种质,成为开展水稻遗传育种、种质创新和其他稻作研究的重要基因资源。文章概述了以种质资源库保存与异生境繁育保存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国家和地方两级联动途径开展贵州稻种资源保存与保护工作。并围绕贵州稻种资源保存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刊讯 《中国种业》2019,(5):103-103
从3月21-22日在石家庄召开的“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专项2019年工作会议”上得知,2018年我国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一是资源保存总量突破50万份。新收集各类资源9704份,入国家库圃资源10485份,长期保存资源总量达502307份(其中国家长期库435550份,43个种质圃66757份)。二是鉴定评价富有成效。完成23092份种质的基本农艺性状鉴定,并评价筛选出781份特性突出的优异种质,为作物育种和农业科技原始创新提供了新的基础材料。三是资源得到妥善保存。完成库圃种质资源活力监测12640份,及时更新复壮活力低、长势弱、病害严重的种质10022份,确保了国家库圃资源的安全保存,为分发利用提供了有效保障。四是资源有效利用成效显著。通过在线公布优异种质目录、田间展示及定点定向服务等方式,向种业创新、基础研究等提供种质资源36792份,支撑或服务于各类科技计划项目/课题/产业技术体系402个、育成品种85个、国家奖2项、省部级奖12项、重要论文355篇、著作23部,对我国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地方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起到了重要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8.
美国植物种质资源保护与研究利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黎裕  王天宇 《作物杂志》2018,34(6):1-301
美国不是作物起源中心,但却是世界上保存植物种质资源最多的国家。美国拥有较完善的植物种质资源保护体系,其法律法规、管理制度、种质资源交换与共享政策、资助体系等稳定而灵活,保存设施和信息网络建设稳步发展,在种质资源收集、鉴定评价、新基因发掘、种质创新等方面针对不同作物的需求均取得了很大成效,充分体现出种质资源的基础性和公益性特点。本文在全面评述美国植物种质资源保护与研究利用情况的基础上,对我国种质资源保护、研究和管理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为明确菏泽市农作物种质资源保存及保护利用现状,开展了菏泽市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通过普查收集种质资源 400 余份,被国家级农作物种质资源库(圃)及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种质资源研究中心确定接收 345 种,其中粮食作物 80 种,经济作物 36 种,蔬菜作物 119 种,果树作物 110 种,为作物育种、农业科技原始创新、生物科学研究和农业生产发展提供了丰富的遗传基础,对作物新品种选育及种质资源创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甜菜抗褐斑病种质资源是甜菜种质资源中具有褐斑病抗性基因并且能稳定传递给子代的种质资源,是甜菜抗褐斑病育种工作的物质基础,也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资源。甜菜抗褐斑病种质资源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对甜菜品种的收集、鉴定与评价、保存、利用以及抗性遗传基因的克隆及利用。为了使人们更加清晰的了解甜菜抗褐斑病种质资源的研究状况。本文综述了甜菜抗褐斑病种质资源的收集、鉴定与评价、保存、利用及分子方面的研究,并对我国未来种质资源的研究作出展望。以期为以后甜菜抗褐斑病种质资源的研究提供方向。  相似文献   

11.
辽宁省自然资源丰富,种质资源种类众多,目前共保存农作物种质资源 5.6 万余份,但面临着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力度不够、科研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种业创新基础设施薄弱、种子企业发展水平不高、种业市场环境待优化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从加强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提升种业自主创新能力、强化育种基础设施建设、加大种子企业扶持力度、加强种业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提出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2.
福建省莆田市拥有丰富多样的种质资源,形成了以“四大名果”(荔枝、龙眼、枇杷、文旦柚)为主的特色果树产业,以莆田黑猪、丝羽乌骨鸡等为主的特色畜禽产业,以鲍鱼、紫菜等为主的特色水产产业。从种质资源情况、产业化发展情况两个方面介绍了莆田市特色种质资源现状,分析了莆田市种质资源保护面临的困难和问题,针对问题提出了加快建立地方种质资源保护体系、开展资源调查和保存、开展资源鉴定评价、推进资源开发利用、培育种业企业、鼓励对外合作交流、强化制度建设等发展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13.
甘肃省农作物种质资源研究进展及开发利用对策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针对甘肃省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评价及开发利用不足,库存种质信息缺乏,共享体系不健全,种质资源利用率低等问题开展专题研究。概括了甘肃省在农作物种质资源收集保存、鉴定评价、创新利用、平台建设等方面取得的主要进展,分析了资源收集保存、资源开发利用、共享平台建设、研究经费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从提高资源研究工作重要性认识、研究核心种质挖掘利用优异基因、创新资源研究工作方法、完善资源共享体系等6个方面,提出了加强种质资源开发利用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对江苏省水生蔬菜的生产、优良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分析了江苏水生蔬菜生产在全国的特色和优势,以及在江苏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指出了因城市建设征用水生蔬菜生产用地、生产中对选留种重视不够和对优异种质资源的研究利用不深入等导致种质资源流失、病虫害多发及品种退化等问题,提出了建立相关规章制度、建设种质资源保存圃、应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等保存优良种质的措施,以及加强种质资源优良性状研究和开发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会讯     
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专项研究进展暨学术研讨会4月5日在南宁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种质资源工作者和资源库、圃的100多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农业部李文星处长在会上强调了种质资源保护的重要性,指出其工作重点一是保护,二是利用,搜集和繁种的目的还是分发利用。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万建民所长指出,现在是种质资源利用保存最好的时期,今后的研究要为育种做有偿服务,要深入研究、吸引人才、征集交流。  相似文献   

16.
农作物种质资源是农业持续发展的核心,对于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和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对衡阳市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工作的主要做法进行梳理,对收集特色种质资源、 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等方面取得的成效进行分析,指出存在诸如野生植物资源急剧减少、地方品种大量消失、种质资源保护利用经费不足、优质产品开发利用效率低等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7.
浦江野生豆类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浦江县位于浙江中部偏西地区,是一个"七山一水二分田"的丘陵山区县,农业种植历史悠久,蕴藏着丰富的有重要价值的农作物种质资源,如有俊果、梅梨和野生豆等.为有效保护与开发利用农作物种质资源,我单位申报的"浦江县野生豆类等种质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项目被列入2007年度浙江省种子种苗工程重点建设项目.笔者一直参与项目的组织实施,取得了较好成效.现对野生豆类等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谈点粗浅看法,旨在进一步促进农作物种质资源的交流和利用及特色农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孙学兵 《种子》2006,25(11):57-60
综述了近30年来科技工作者在中国苎麻属植物种质资源搜集、整理、鉴定、保存、利用等方面的研究工作进展与成果,并对中国苎麻属野生种质资源工作的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马铃薯种质资源是进行马铃薯育种的重要材料.对马铃薯种质资源的保存现在常用的方法是用试管苗进行保存.但试管苗保存的遗传稳定性尚不清楚.且在试管苗保存过程中容易出现植株的玻璃化、白化等异常生长现象。影响到资源的利用和交流。所以,用试管苗保存种质资源的同时.也要利用田间圃进行种植保存.以便于更好地保存和利用这些资源。  相似文献   

20.
《种业导刊》2006,(12):4-6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农作物种质资源的保护,促进农作物种质资源的交流和利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的规定,制定本办法。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农作物种质资源收集、整理、鉴定、登记、保存、交流、利用和管理等活动,适用本办法。第三条本办法所称农作物种质资源,是指选育农作物新品种的基础材料,包括农作物的栽培种、野生种和濒危稀有种的繁殖材料,以及利用上述繁殖材料人工创造的各种遗传材料,其形态包括果实、籽粒、苗、根、茎、叶、芽、花、组织、细胞和DNA、DNA片段及基因等有生命的物质材料。第四条农业部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