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主要绿化树种大树移栽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林木生长发育基本理论,提出大树移栽的技术原则和技术措施。通过对10—50年生的黄葛树、小叶榕、水杉、桂花、银杏、罗汉松、黑松等8个主要绿化树种大树移栽试验,提出具体的移栽方法。  相似文献   

2.
水杉是世界稀有珍贵树种.原产我国湖北、四川两省.解放后,开始在国内各地引种,栽培地区不断扩大.在国外亦引种至许多国家和地区.水杉生长迅速,适应性较强,树干通直圆满,材质良好,是平原水网地区优良的速生树种.水杉一般用扦插及播种方法育苗.而实生苗比扦插苗具有寿命长、生长速、干形好等优点.惟种籽发芽率极低(仅为5—10%),种籽又小,一般大田种籽育苗成苗少,产量低,且水杉种源极少,种籽十分珍贵.所以如何提高水杉种籽的产苗量、成苗率,就成为生产上迫切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我场从1982年开始摸索水杉芽苗移栽育苗方法,当年获得了初步成功,0.05公斤种籽产苗2133株,平均苗高40厘米以上,平均地径0.87厘米,最高达82厘米,地径1.6厘米.1983年我场在不同工区苗圃,将0.4公斤水杉种籽,全部采用芽苗移栽育苗,亩产劳20,185株,平均每公斤产苗50,262株,平均首高达66厘米以上,平均地径1.2厘米;最高苗高126厘米,地径2厘米.1984年育苗0.25公斤,获得水杉芽苗19,500株,移栽成活率达96%,生长良好.现将三年来水杉芽苗移栽育苗中的一些主要技术措施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南方山地不同林龄水杉人工林生态系统进行全面调查与群落特征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林龄水杉林林下植物种类数量表现为27年生水杉林>32年生水杉林,27年生水杉林的多样性指数均大于32年生水杉林,27年生水杉林林下植被发育较好,有利于林分群落结构的改善和水杉人工林生态系统生产力的维持。  相似文献   

4.
水杉是我县主要造林树种。具有生长快、干形好、群众喜爱等优点。五十年代未,水杉就已引进我县,到目前为止,全县共有水杉林46005亩,蓄积110315立方米,占全县总林分面积的16.4%,在我县树种比例结构中居第一位。为了发展本县林业,科学经营好水杉资源,我们对全县水杉进行了专题调查。这里,就我们收集的部分资料,对水杉在平原地区的生长规律及经营措施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笔者在亚高山地区对不同季节移栽百合试管苗及鳞茎培养进行了试验,同时对试管苗移栽后不同栽培管理措施中苗木成活率与生长势进行了比较,在海拔1 000 m左右的亚高山地区春季移栽东方百合试管苗,并采取盖膜、遮光70%的管理措施,试管苗成活率最高,鳞茎生长量也显著高于低海拔地区,在亚高山地区进行东方百合试管苗移栽及鳞茎培养能显...  相似文献   

6.
水杉种子发芽条件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杉是珍稀古老的孑遗树种,应在适宜生长的地区大力发展,由于水杉分布范围小,结实较迟,种子来源少,发芽率低,使水杉发展受到影响.为了探索水杉种子发芽适宜条件,我们进行了不同处理条件对水杉种子发芽影响的试验,以找出最适发芽条件在生产上应用.  相似文献   

7.
通过调查,对仪征市不同立地实型水杉材生产力进行了评定.初步认为,平原圩区是水杉速生丰产的立地类型,丘陵岗地的岗、塝、坡地立地条件差,不宜用水杉造林.  相似文献   

8.
在水杉移植苗的培育管理中,追肥是一顶重要措施,通过对不同时期追肥的对比试验表明,不同时期的施肥效果存在很大差异,在海盐县移植水杉苗最佳追肥期在6月上、中旬。  相似文献   

9.
从发现水杉到现在已经过了半个世纪,水杉已成为我国乃至世界关注的重要树种,笔者建议:在全国范围内建立10处水杉原生母树基因保护林,对水杉原生母树基因资源进行全面收集保护:在基因水平上对水杉进行研究:在对水杉研究进行全面、系统、科学总结的基础上,编著出版水杉研究成果的第一部专著《中国水杉研究》。  相似文献   

10.
大水杉扦插圃地进行了5种不同除草剂的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氟乐灵的应用效果最好,总除草率达99.6%,水杉扦插成活率为43.5%,药效期为90天,对水杉苗木安全,与人工除草相比,可节省除草费用95%。  相似文献   

11.
以淄博市鲁山林场水杉人工林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水杉单株材积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每年进行1次施肥处理比未进行任何施肥处理对水杉的单株材积生长作用明显,并且在芽萌发期进行施肥效果最好;每年进行2次施肥处理(分别在水杉芽萌发期和第1次生长期各进行1次)和3次施肥处理(分别在水杉芽萌发期、第1次生长期和第2次生长期各进行1次)均对水杉单株材积增长效果明显,且两者之间没有显著差异,但与每年进行1次施肥处理相比均呈显著差异。结果提示,每年进行2次施肥处理(分别在水杉芽萌发期和第1次生长期各进行1次)能够有效地促进水杉单株材积的增长,并能节约生产成本,值得在生产中推广应用。该研究为水杉在华北地区定向培育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利川这个以古老稀有的树种——水杉而闻名国内外的地方,人们称它是"水杉的故乡".建国以来,它对我省和全国乃至世界水杉的发展作出了不少的贡献.国内许多省、国外遍及亚、非、欧、美等洲五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栽培的水杉,其种原都来自"水杉的故乡".今天,"水杉故乡"的水杉如何?利川县委对水杉十分重视,近几年采取了各种措施加以保护和发展.使水杉出现一派兴旺景象.从历史上遗存下来的胸径在20厘米以上水杉树现有5426株,其中胸径40厘米以上的有2000株,每年提供的水杉种子都是来于这些母树.1964  相似文献   

13.
水杉是中国特有珍稀濒危植物,国内多个地区以及许多国家都进行了引种栽植。近年来在城乡绿化中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结合相关项目与工程施工技术,研究和规范水大规格杉移栽与养护复壮技术,为绿化施工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不同抗旱措施下新疆野苹果移栽苗土壤水分及叶片生理响应,筛选最佳的节水抗旱技术.[方法]以1年生新疆野苹果幼苗为材料,采用传统移栽、覆盖移栽、管件防护移栽、容器育苗移栽、生物制剂移栽等抗旱措施进行试验,测定不同措施处理下幼苗移栽地7—9月主要生长季的土壤含水量,并测定和分析其叶片叶绿素含量、抗氧化酶活性及渗透...  相似文献   

15.
辛秀琴 《绿色科技》2019,(3):71-71,77
对2013年夏季移栽的胸径为15~26cm的20棵云杉大树,在同一时间,采用带土坨和裸根不同方法进行了移栽。结果表明:在技术措施完善的情况下,只要管护措施得当,在夏季高温天气一样可以进行云  相似文献   

16.
水杉作为一种比较名贵的树木,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广泛的关注。20世纪40年代在我国发现了水杉,专家学者对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分析,但是因为水杉的稀少而往往无法大规模进行尝试。为了更好的研究水杉,水杉母树林营造被提上日程,一些专家学者呼吁在全国范围内建设最少10处水杉原生母树基因保护林,通过保护林的建设,对于水杉原生母树的基因进行采集,并且从基因角度对水杉进行科学、系统的研究。但是水杉的优质种子价格比较高,所以水杉种植推广速度比较慢,也没有形成良好的水杉经济效益。对于建造水杉母树林进行了可行性分析,目的是未来提供稳定的种源保障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7.
将“二段育苗”技术在水杉播种育苗中进行应用,借助地膜、塑料薄膜的增温作用,提早播种、苗木提早出土、提早移栽大田培育,从而达到快速成苗、优质高产、效益好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金叶水杉的特性,分析了金叶水杉的繁殖技术,在此基础上对金叶水杉的应用实践进行了论述,期望能够为提高金叶水杉繁殖的成活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水杉是我国特有的速生用材树种.我站从1970年开始引种,至今已有十三年的历史.现有成片林976亩,速生丰产林10亩.目前生长普遍较好,一般成片林分,9年生平均树高12.5米,胸径12.6厘米.速生丰产林,10年生平均树高15.4米,最大高17.2米;平均胸径16.6厘米,最大胸径25.5厘米;每亩活立木蓄积达14.2875立方米.为了综合分析营林措施与水杉生长的关系,进一步挖掘水杉速生丰产的潜力,从而提高水杉的经济效益,近几年来,我们对水杉速生丰产林进行了观察研究,取得了一定的结果.现整理如下:丰产林的立地概况水杉速生丰产林地设在通商公社境内,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不同移栽措施下乌哺鸡竹的成活率调查与分析,探讨了乌哺鸡竹移栽成活率及栽植技术的关系,为乌哺鸡竹的种植、养护与管理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秋季移栽乌哺鸡竹群体带泥球直径的均匀度优于夏季。不同季节移栽的乌哺鸡竹群体的年龄构成差异极大。嫩竹的移栽成活率明显高于老竹。要想提高移栽成活率,应首先做到选择恰当的移栽季节和竹苗大小,然后进行适宜的土壤改良和水分浇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