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白蛾是近期林业部宣布纳入工程治理十大森林病虫害之一,是重要的植物检疫害虫。该虫具有为害严重、传播速度快、繁殖力强、为害植物种类多等特点。现已在我国辽宁、陕西、山东、天津、河北、上海等地发生。为了及早发现虫情,及时控制扑灭,我省经过十几年的摸索、研...  相似文献   

2.
辽宁美国白蛾发生期预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辽宁省1987-1991年对全省美国白蛾Hyphantria cunea Drury虫情观测的结果表明:在辽宁省美国白蛾第1代成虫高峰期在5月27日左右,发生期20-30天。第2代高峰期在7月31日前后,发生期15-20天。利用期距法和回归法进行发生期预报,实践证明预测结果与害虫发生期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3.
辽宁省1987—1991年对全省美国白蛾hyphantriacuneaDrury虫情观测的结果表明:在辽宁省美国白蛾第1代成虫高峰期在5月27日左右,发生期20—30天。第2代高峰期在7月31日前后,发生期15—20天。利用期距法和回归法进行发生期预报,实践证明预测结果与害虫发生期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4.
美国白蛾是分布广、为害重的国际检疫害虫。为有效地控制其扩散蔓延,依据其发生与气候相关密切,受天敌、寄主和空间等影响较小的生物学特性,选取24个站的7个气候因素为预测条件,以丹东为标准样本,应用模糊相似优先比的方法,对该蛾在辽宁的发生区域进行预测。划出气候条件与丹东最相似的新金、兴城、本溪等12个市、县为最适宜区,与丹东基本相似的鞍山、抚顺、桓仁等10个市、县为适宜区和气候条件与丹东有一定差异的朝阳、开原、清原等8个市、县为不适宜区。调查表明,预测的各区域与实际地区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5.
为科学防治山东日照地区美国白蛾,对其生活史、成虫羽化期、各虫态发育历期、物候期进行了研究,提出了预测预报方法和防治历,探讨了发生代数在不同地区中的变化及期距法、历期法的适用范围和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6.
美国白蛾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白蛾是世界性检疫害虫,食性杂,危害严重.介绍了美国白蛾的分布、特点、识别与防治技术和普查的方法,为各地开展美国白蛾疫情普查和防治提供了技术帮助.  相似文献   

7.
8.
美国白蛾光周期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9.
本文论述了光照、温度对美国白蛾Hyphantria crnea(Drury)产生滞育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光照是美国白蛾产生滞育的主要外界条件,其光照临界值为14小时30分到14小时45分。温度对能否产生滞育的作用并不重要,但要打破滞育尚需经过一段较长时间的低温处理。光照临界值的确定对美国白蛾在我国的分布栖息区域及今后的防治策略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总结分析美国白蛾入侵我国以来的总体扩散和危害情况,研判2022年发生趋势.结果显示:美国白蛾在我国总体呈现入侵初期局部扩散、入侵中期快速发展、当前扩散持续向南但明显趋缓的态势,危害情况得到良好控制;2021年美国白蛾总体呈现发生期不整齐,世代重叠严重,第1代、第2代整体危害较轻,第3代危害多点暴发、偏多偏重发生的危害特...  相似文献   

11.
美国白蛾性信息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从昆虫求偶行为、性信息素分泌释放规律、雄蛾对人工及天然性信息素的林间反应以及在监测、检疫和防治中应用等方面扼要介绍了美国白蛾Hyphantria cunea(Drury)性信息素研究的历史及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12.
鞍山地区美国白蛾生物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苏云金杆菌防治美国白蛾,结果显示:不同浓度的药剂对不同虫龄幼虫防治效果有差异,对低龄幼虫防效明显,而对老龄幼虫防效较差。Bt 300~1 000倍液对美国白蛾1~2龄幼虫防效为100%~99.83%,Bt 300~800倍液对3~4龄幼虫防效为99.85%~95.99%,Bt 300~1 200倍液对5~7龄幼虫防效不很理想。采用白蛾周氏啮小蜂防治美国白蛾1代幼虫防效为58.16%,2代幼虫防效为76.54%,而且虫口密度越小,防治的效果越明显,因此认为,释放白蛾周氏啮小蜂防治美国白蛾适合疫情发生较轻的林分。  相似文献   

13.
马跃 《防护林科技》2014,(10):119-120
美国白蛾属鳞翅目灯蛾科,原发生于北美,是严重为害林木的食叶性害虫,被列为世界性检疫对象。美国白蛾于1988年由周边地区蔓延至绥中县,针对其食性很杂、繁殖能力强、扩散快的危害特点,提出综合防治技术及其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4.
2018—2019年在徐州市铜山区房村镇,于美国白蛾各代蛹期释放白蛾周氏啮小蜂开展生物防治示范,系统调查了释放天敌不同种类、不同释放量和美国白蛾不同世代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利用白蛾周氏啮小蜂与白蛾黑基啮小蜂2种天敌混合释放,对美国白蛾第2代蛹的寄生率和天敌总寄生率分别为49.10%和54.12%,均显著高于释放1种天敌(白蛾周氏啮小蜂),表明释放2种天敌可显著提高寄生效果.释放45枚/hm2柞蚕蛹所繁出的白蛾周氏啮小蜂对第1代蛹的寄生率和天敌总寄生率分别为55.23%,65.79%,与75枚/hm2释放量处理均无显著差异,表明增加天敌释放量未能提高寄生效果.放蜂后,白蛾周氏啮小蜂对美国白蛾越冬蛹的寄生率高达61.04%,极显著高于第1代蛹(46.75%),第1代蛹又极显著高于第2代蛹(28.75%),表明该蜂对第1代蛹和越冬蛹的寄生效果显著优于第2代蛹;第1代蛹、第2代蛹、越冬蛹的天敌总寄生率分别为66.99%,38.18%,70.18%,总寄生率均极显著高于相应世代白蛾周氏啮小蜂的寄生率,表明其他寄生性天敌对害虫具有较好的自然寄生作用.因此,利用白蛾周氏啮小蜂生物防治美国白蛾的最佳时期为第1代蛹期,经济释放量为45枚/hm2.  相似文献   

15.
美国白蛾周氏啮小蜂林间释放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掌握美国白蛾周氏啮小蜂在林间的释放技术,确定日间段适宜的放蜂时间和树体挂蜂较好的方位,作了日间不同时间段和不同挂蜂方位美国白蛾周氏啮小蜂对美国白蛾蛹寄生率效果的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美国白蛾周氏啮小蜂对美国白蛾蛹的寄生率与挂蜂日间不同时段的时间有关,与树体上挂蜂的不同方位无关,最佳放蜂时间为每日傍晚17:00~18:00时,或清晨4:00~6:00时。  相似文献   

16.
美国白蛾生物学特性观察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美国白蛾在威海地区的生物学特性与刚传入时有一定差别,为此,1999—2004年对其又作了系统观察。该文详细描述了美国白蛾在该地近年来的生活史习性。  相似文献   

17.
根据美国白蛾(Hyphantria cunea)的发生规律及当地的实际情况,总结出防治美国白蛾的三种优化模式。经过6年的推广应用,使咸阳市美国白蛾防治实现基本扑灭目标,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8.
该文对美国白蛾的生物防治-释放周氏啮小蜂和喷施美国白蛾病毒的防治效果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应用周氏啮小蜂有虫株率降低了0.07~2.49个百分点。喷施美国白蛾病毒,幼虫死亡率较不施药对照提高了97.2个百分点,较喷施灭幼脲提高了10.1个百分点。表明:两种防治方法均起到了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9.
白蛾周氏啮小蜂繁殖技术及其在防治美国白蛾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白蛾周氏啮小蜂(Chouioia cunea Yang)是美国白蛾(Hyphantria cunea)重要寄生蜂,具有分布广,适应性强、繁殖容易、寄生率高等特点。在辽宁省大连市、丹东成功进行了大规模人工繁殖,并连续两年利用白蛾周氏啮小蜂大面积防治美国白蛾,防治效果明显,有效地控制了美国白蛾的危害,保护了生物多样性,提高了自然界自控能力,持续控制效果好,取得较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20.
美国白蛾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美国白蛾的生活史、生活习性,各龄幼虫的鉴别特征、卵的发育温度、各龄幼虫的耐饥力及蛹重与携卵量关系的观察研究,提出了蛹重与携卵量关系的直线回归模型: Y=-580.07+5704.28x.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