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田阳县桥业乡大架村大架屯的后被上,生长着一片200多亩的杉林。这是该屯场丰营老汉用6年时间营造的“养老银行”。今年66岁的杨丰营子孙满堂,三个儿子勤劳致富,家里生活宽裕。可辛勤劳动了一辈子的杨丰营就是闲不住。1990年,屯里分给他家一片荒坡,杨丰营心里一亮:何不在荒坡上种杉木?征得几个儿子同意后,杨老汉便上山扎营,一边挖坑,一边从本村林场买来树苗。一年下来。他硬是一个人种下了200多亩的杉木,还种了几十亩的柑桔、三华李、甜梨。那一带的山坡度比较斜,一遇大雨洪水暴发,会冲走树苗。杨老汉便在杉林的四周挖了排水…  相似文献   

2.
老杨叫杨文亮,年近七旬,是巴彦淖尔市临河区乌兰图克镇隆强八组的村民。  相似文献   

3.
靠山     
周末闲逛古玩市场,偶见一家卖椅子背的店铺,出于好奇,我便进去一探究竟.店家介绍说有些是因为椅子破损了,剩下的椅子背倒是挺好;有些椅子本身并不怎么出众,但椅子背倒有些雕工,反比椅子好卖.说白了,这里所卖的椅子背大多是古代的木雕花板,有红木的,也有紫檀的,以明清两代为主,其因精雕细镂、巧夺天工,价格自然不菲.  相似文献   

4.
根据我省广大读者要求,我们开辟了“科技之窗”这个专栏,试图通过这个窗口了解省外林业科研、教学和生产单位的新成果、新技术、新经验、新动态,开阔眼界,以便扬长避短,博采众长,更好地搞好我省林业生产和科研.但由于初办,尚无经验,欢迎指正.  相似文献   

5.
杨毒绒又名柳毒蛾、杨柳毒蛾。属鳞翅目毒蛾科,70年代中期在博乐地区发生成灾,几经防治都未取得好效果,1987年后博州及兵团农五师联合采用飞机防治,收效明显,凡联合防治的地方,至今没有杨毒蛾发生。经实地观察杨毒蛾在博N卜年发生两代。以2-3令幼虫在树皮缝、树洞内枯枝落叶层或疏松林地表层上下越冬,翌春待杨树叶子萌发时,在博州是4月上旬开始活动,白天潜伏,夜间上树取食,5月上、中旬达危害盛期,食叶量大增,6月上旬老熟幼虫,在被害树皮缝内、树下土壤或枯枝落叶层的隐蔽处化蛹,蛹期ic天左右羽化,成虫当天即交尾产卵,卵…  相似文献   

6.
“靠山”     
周末闲逛古玩市场,偶见一家店铺里有卖椅子背的,出于好奇,我便进去一探究竟。店家介绍说有些是因为椅子破损了,剩下个椅子背倒是挺好,有些椅子本身并不怎么样,但椅子背倒有些雕工,反比椅子好卖。说白了,椅子背就是一块古代的木雕花板,有红木的也有紫檀的,以明清两代为主,因其精雕细镂、巧夺天  相似文献   

7.
老汉的喜悦     
赤蜂阿鲁科尔沁旗宝力昭苏木努古斯台嘎查76岁的拉喜老汉是全村植树最多的人。去年开始,他又搞新的突破,建起了占地7亩的小果园。拉喜四十多岁开始同林业打交道。30年前,他是尚申毛都大队的护林员,看护着南北狭长10公里的一万亩天然柳树林,每两天就徒步巡逻一遍,尽职尽责地完成了任务。他还在天然林的空闲地先后义务栽植了几片杨树林,共计10亩。后来,大队开垦耕地,杨树林被翻掉了一部分,剩下的5亩500多棵树都  相似文献   

8.
贾老汉     
贾老汉是广西融安县大巷乡泗朗村苗族同胞,名叫贾玉荣,泗朗村位于融江西岸的北面,那里开门见山,出门爬山,是个名符其实的僻静山乡,既听不见汽车的喇叭声,也不能直接与乡政府通电话,一年到头难得看上几场电影。贾老汉也曾做过甜密的梦,梦见自己靠山吃山垦荒造林,变成了富翁,当他醒来仍是身置贫困落后的山村,要想富谈何容易! 党的11届3中全会象春雷惊醒了神州大地,似春风吹进了这个古老的村落,贾老汉梦寐以求的好日子终于来到了。1983年,他承包了  相似文献   

9.
涂毒环防治杨毒蛾效果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毒蛾是我区杨树主要食叶害虫之一。每年都在局部地区大量发生,危害严重。据1982年在石河子市一株直径6厘米,高5米箭杆杨上调查,有幼虫1560条,将树叶食光。往年虽进行化学防治,但因树高,药液喷洒不上去,效果不好。为减少环境污染,1982  相似文献   

10.
我县位于昭通地区北部,面积二千零一十七平方公里,有十个区一个县辖镇,七十一个乡八个区辖镇。总人口二十七万三千多人,其中,青年五万九千多人,团员七千零六十二人,少年儿童四万六千多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我县受“左”的思想影响,大搞“以粮为纲”,毁林开荒,许多地方的林木被砍伐一光,森林覆盖率由原来的百分之五十下降到百分之十二左右。每到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攸县林业取得了较好的成绩。20年中森林活立木蓄积由138万立方米上升到196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由38%上升到541%,林业年总产值由700万元上升到二6亿元,实现了消灭宜林荒山和全面绿化达标,国有黄丰桥林场以其较雄厚的经济实力跨身于全国国有林场百强之列。在成绩背后当然也有不少差距,目前最突出的是林业经济效益不高,林业总产值仅占到全县农业总产值的17.2%。山地开发还大有潜力。县委、县政府决定从本世纪末到下世纪20年代,要把大力发展林业作为农业发展的主要突破口。走以广表的林地为载体的林业产业化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2.
快到麦收时节,一场细雨使库布齐沙漠变得格外温顺。锁锁和改改小两口回村接爹,要叫爹看看他们的治沙成果。“我不去!”石老汉开始还憋着一股劲,但经不住小两口的再三央告,心里也开始有点活动。半年来,石老汉常听乡亲们夸儿子和媳妇承包荒沙,当造林专业户有了出息,好几户人家向锁锁预订苗条。估计树可能种得不赖,可他又不完全相信。“我早就说你不要和娃娃们拧眉,娃娃们比你有能耐。不信,今儿个去看看。”老伴也开始劝他  相似文献   

13.
在连绵不断哀牢山的云南省墨江县龙潭乡至文武乡公路旁几十万亩荒山秃岭间,却神奇般地生长着一片5000多亩苍翠挺拔的思茅松森林,当人们经过这片松脂芳香醉人的黑土地时,会时常看到一位年逾半百的哈尼老人肩扛锄头出没在这绿色世界里。他就是墨江哈尼族自治县龙潭乡三家村半坡社社长樊长清。 这位哈尼老人是怎样不要国家分文投资,而创建出这价值近千万元的森林资源,以及不可估算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呢?  相似文献   

14.
过去大兴安岭地区更新造林树种比较单纯,只是用兴安落叶松、樟子松进行人工更新造林。为了尽快恢复发展森林,达到适地适树的目的,从1977年开始,对大兴安岭林区乡土树种甜杨(Populus SuaveolensFison)进行了调查,在立地条件良好、地位级较高的地方,30至40年生的天  相似文献   

15.
永平县龙门乡位于县城北部,是永平县的母亲河——银江河的主要发源地,村民多沿河居住,耕地主要分布在河道两边,生态区位很重要。2002年以来,全乡按《退耕还林条例》的要求,精心组织实施l万亩退耕还林工程,造林模式主要以核桃+木瓜、核桃+花椒、华山松+旱冬瓜为主,保存率,合格率均达100%。通过5年的不懈努力,全乡的水土流失基本得到整治,森林植被得以有效恢复,群众生活水平和居住环境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6.
在太行深山区的河北省阜平县大台乡东台村,有一位70岁老翁,姓卢名俊。卢俊老汉无牵无挂,独身一人。 1980年农村实行生产承包责任制时,他分包荒山30亩,地里只有七、八棵枣树。如今他劈山造地20多亩,修筑埝阶100多道。发展枣树1000多棵,大部分已陆续挂果,仅1994年卖红枣收入就达2000多元。 冬去春来15载,卢俊老汉15年如一日,挖山不止,治山不停。在荒山坡上作出了不寻常的文章。昔日的片麻岩沙石脸,如今修成了一道道埝阶,一层层梯田;从前的荒山,现在枣树成林绿荫满坡。一层  相似文献   

17.
靠山靠林收入大增文/陈宗良柴春燕杜华聪鸣鹤镇西埠头村是浙江省慈溪市唯一的无耕地、无村办企业的山村,但却是一个靠山、靠林致富的山村。1996年,仅杨梅一项,全村435人,每人收入5057元,为全市村级单位第一。加上毛笋、雷笋、哺鸡笋、茶叶、柑桔、树木和...  相似文献   

18.
察右后旗石门口乡红土湾村有七个老汉,组成了植树造林联合体,在附近几个村里传为佳话。这七个老汉年龄最大的已八十二岁。去年,他们自愿结合成立了植树造  相似文献   

19.
20.
正走进小黑江畔绿意盎然的大箐山南协村生态园,漫山遍岭枝繁茂硕果累累的核桃林和层绿叠翠的茶园,令人赏心悦目。驻村干部罗英芳介绍,这片生态园是临沧市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邦丙乡村民张建明创建的。我们带着好奇心走访了张建明。65岁的张建明是个身子骨结实的佤族老人,走起路来健步如飞。说起创业,他兴奋得眼里放光。他说,他从1968年到1983年曾在南协村新寨小学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