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牛肠秘结是一种常见牛病,多发于一些成年牛或老弱的牛患牛会因该病的发生而食欲不振、日渐消瘦,影响养殖户的经济效益,因此要深入分析其发生原因并进行相应的治疗。  相似文献   

2.
牛肠毒血症是由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性疾病.由于该病的病原可在肠道中大量繁殖,产生毒素,故名肠毒血症。某奶牛场11~14月龄育成牛感染大肠杆菌,爆发急性肠毒血症.现将该病的流行病学和病理形态学变化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苦参性寒、味苦,入肺、大肠、小肠经。功能清热燥湿、杀虫止痒。在兽医临床上用于治疗湿热证、疮毒、滴虫等病。笔者以苦参为主药结合西药治疗牛便血15例,其中实热型5例,治愈4例,好转1例;脾虚型10例,除2例中断治疗外,其余8例全部治愈。1病因病机暑热炎天...  相似文献   

4.
牛大肠杆菌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患牛的急性传染病。主要表现肠炎、肠毒血症等多种临床症状。不同时期感染所表现的临床症状不同,所以该病可分为犊牛黄痢、犊牛白痢和牛水肿病3种。  相似文献   

5.
家畜腹水病是水气运化失常,停积于肠间而引起肚腹胀大的病症.临床上,马属动物发病较多,牛发病较少.笔者共收治该病26例,其中马6例,骡4例,驴9例,牛7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治愈24例,治愈率为92%,现报告如下,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6.
肠扭转是某一段肠管本身伴同肠系膜呈索状扭转的一种肠纵轴扭转,常造成肠管闭塞不通。牛肠扭转在兽医临床上较其它肠变位多见,笔者26年来共诊治8例。1牛肠扭转的发生率从1981—2007年共诊治牛消化系统病192例,其中前胃疾病164例;牛腹泻13例,牛便秘2例;牛肠变位13例,其中牛肠扭转8例,肠套叠1例,肠嵌闭3例,肠绞窄1例,牛肠扭转占牛肠变位总数的61.54%,各种牛只(牦牛、黄牛、犏牛、母牛、犍牛、放牧牛、舍饲牛或半舍饲牛,1岁以上犊牛,育成牛、成年牛)皆可发生。2牛肠扭转的发病原因关于牛肠扭转的病因仅在西北农学院主编的《家畜内科学》(农业出…  相似文献   

7.
<正>自19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吉安县出现多例牛猝死症,我们初步判断其中一部分为牛魏氏梭菌病。现将其中3例归纳总结。牛魏氏梭菌病是一种急性传染病,发病率低但死亡率很高。临床上以病牛气性坏疽和肠毒血症、消化道和实质器官出血、病牛突然死亡为主要特征。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春秋两季较多。大小牛都可发病,但以犊牛、孕牛和高产奶牛多发,死亡率  相似文献   

8.
1病因病机 该病主要由于牛感受风寒发病。寒属阴邪,易伤阳气,风为百病之长,与寒邪相搏,肺络受伤,致肺的升降出纳失常而发病。  相似文献   

9.
牛支原体病是由牛支原体引起的以肺炎、关节炎、乳腺炎等为主要症状的传染病,该病分布范围广,给养牛业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当前尚无有效的疫苗防治牛支原体病,但快速且准确的诊断方法能够预防和控制该病的流行。本文就牛支原体病的病原学诊断、免疫学诊断、血清学诊断和分子生物学诊断方法进行综述,旨在为该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正牛带绦虫病为寄生在人体小肠当中的人畜共患绦虫病,在世界各地均有分布,其中在东非、中东以及近东等国家、拉美等国家比较流行。在我国的广西、云南和贵州等地比较流行。其中绦期的幼虫-牛囊尾蚴能够在牛的肌肉中寄生,如果人吃了生的或半生不熟的感染牛肉,便会被感染。1牛带绦虫病的防治1.1感染症状牛带绦虫病为由牛带绦虫成虫寄生人体小肠引起的一种肠绦虫病,又称牛肉绦虫病、肥胖带绦虫病。该病的感染不  相似文献   

11.
<正>2012年8月份,陕西某牛场发生牛魏氏梭菌病,从病死牛肝脏、脾脏分离得到1株致病性大肠埃希菌。牛魏氏梭菌病是由产气荚膜梭菌引起的一种各年龄牛均易感染的急性传染病,主要症状是牛的肠毒血症和坏死性肠炎,俗称"牛猝死症"。该病常继发大肠埃希菌、沙门菌、链球菌等细菌感染。牛大肠埃希菌病是由致病性大肠埃希菌引起的一种各年龄牛均易感染的急性传染病[1]。该病主要侵害10日龄以内的新生犊牛,特别是1~3日龄的幼  相似文献   

12.
牛发生一种以强直性或阵挛性搐搦为特征的疾病,死亡很快。长期以来人们认为该病与采食红柳有关,因此,在一些病发取当地群众称之为牛“红柳中毒”,每年均有死亡,造成经济损失较大,影响着养牛业的发展。该病后经调查研究确诊为A型魏氏梭菌引起的肠毒血症。  相似文献   

13.
家畜结核病并不罕见,就其病理解剖与组织学变化,国内外文献早有不少记载,并且作为诊断该病的重要依据。但就黄牛结核病来说,并不常见,为此将剖解采集的三例病料进行了病理学观察。材料方法用平凉县畜牧兽医站和平凉县良种牛场,结核菌素〔冰箱4℃保存)2次点眼阳性牛2头(分别为2岁和3岁半),平凉县肉品加工厂1头(成年)。所选取材料包括心、肝、脾、肺、肾、肠和淋巴结。  相似文献   

14.
该病在冬季是牛的一种多发的,产道腹泻、便秘的肠道畸形传染性疾病。因为冬季多发,所以简称叫牛的冬痢病。虽然多发,但至今尚无报导。其原因是,该病在诊断时少不在意,最容易与牛的流行性腹泻病、牛的大肠杆菌病、牛的副伤寒病等误诊,所以很少报导。那么如何及时正确的诊断牛的冬痢病呢?现将病历记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牛环形泰勒焦虫病是由泰勒科泰勒属的环形泰勒焦虫惹起的一种对牛伤害严重的血液原虫病。该病病原体经蜱传给牛体后,在巨噬细胞、淋巴细胞、红细胞内寄生,惹起以高热、血虚、瘦削和体表淋逢迎肿胀为重要特点的临床症状。该病病发季候为5~8月份;以6月龄到2岁的牛易感;外购牛易感染。本文就以牛环形泰勒焦虫病为例,笔者结合多年基层兽医经验,对其诊断和治疗做一简要论述,仅供同行及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16.
内服大剂量丙硫苯咪唑治疗羊脑包虫病效果不错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脑包虫病又称多头蚴病,是由寄生于狗、狼、狐狸等肉食动物肠内的绦虫的幼虫,经血液循环侵入并寄生在牛、羊的脑及脊髓中引起的一种绦虫蚴病。该病牛、羊发病较多,偶发于猪、马及其他野生反刍动物,极少感染人。该病的治疗目前尚无特效药物,且施行手术有一定难度。我们试用大剂量内服丙硫苯咪唑片的方法治愈羊多头蚴病13例。现将某一例的诊治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正>牛肠癀又称牛胃肠炎,是农村较多发的一种普通病,常因诊断不及时,延误治疗或误治造成死亡。本病全年皆可发生,常发生于夏秋季节,该病发病急,各种年龄的牛均可发病。病程一般1~7 d,本人近年来采用中西兽医结合治疗该病138例,治愈率达98%以上。1病因病机1.1感受湿热多因天气炎热,夏秋受热,秋季发病,役后立即饲喂,或口渴贪饮,而饮水太多,或过食粮食、鲜嫩青草,以致损伤脾阳,运化失常,清浊不分,混杂而下,导致肠癀。  相似文献   

18.
牛胴体中寄生的牛囊尾蚴数量很少,且多在深层肌肉中寄生。笔者遇到一例牦牛囊昆蚴病,而该病在该地区屠宰牦牛胴体中很少见,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所谓牛“阴倒阳不倒”,就是牛夜间反刍,白天不反刍。该病虽病势缓和,但可致牛精神差、体质虚弱,治疗用药不当则缠绵难愈,甚至导致死亡。笔者在兽医临床上应用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该病11例,治愈8例,好转2例,无效1例,有效率为91%。  相似文献   

20.
牛青杠叶中毒病是牛连续采食幼嫩青杠叶、花后数天发生的急性中毒病,其病理特征是消化障碍,从会阴至颈部肉垂水肿,胸腹腔积液,尿少尿闭和拒食青草等。该病在世界各地均有报道,是较为严重的有毒植物中毒病,受各国重视。但目前尚无治疗该病的特效药物和特殊方法。笔者近几年来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了数例牛青杠叶中毒病例,[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