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郭辉军 《云南林业》2005,26(4):9-11
云南地处国际国内六大江河的上游或源头,是中国乃至世界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生态区位重要,生物资源丰富。同时,云南又是一个集革命老区、边疆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众多为一体的经济落后省份。长期以来,特别是实施天然林保护等六大工程以来,在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在各级政府、部门的支持下,我省加强了生态保护和建设,使生态状况总体上得到了改善,生物多样性得到了有效保护,全省经济社会取得了重大进步,  相似文献   

2.
国有林场是广东林业发展的重要建设力量,曾经为全省的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它不仅是全省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森林资源基地和木材生产基地,同时也是全省保护生物多样性、发展风景资源的重要基地。  相似文献   

3.
在阐明云南林业对促进生态体系建设和区域经济发展重要性的基础上,论述了云南在森林生态安全管理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森林资源培育、森林资源高效利用与新资源开发等3个方面所取得的科技成果,并结合云南林业生态和林业产业两大体系建设的需要,提出了近期云南林业科技发展的5个重点领域和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
陈正才 《中国林业》2012,(17):18-19
云南是我国南方和南亚、东南亚地区的“水塔”,是全球生物多样性最为富集的地区之一,素有“动物王国”、“植物王国”的美誉。近年来,云南省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全力构建我国生物多样性重要宝库和西南生态安全屏障,取得了重大成果.走到了全国前列。记者日前走访了云南省林业厅党组书记、厅长陈玉侯。  相似文献   

5.
探讨了云南热区阔叶人工林可持续经营的生物多样性标准、生态安全标准及天然林保护标准及其指标。根据文献、试验及专题调研,提出生物多样性标准包括生物多样性集中地区或地段的保护、濒危物种保护、重要和特殊自然景观保护、具重要价值的林木种质资源保护、野生动物生境和栖息地保护5个具体指标,以及生态安全及天然林保护各两个指标,并计算了生物多样性指标。  相似文献   

6.
《云南林业》2011,(2):16-17
云南具有多样的气候和地理环境,是世界10大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的东喜马拉雅地区的核心区域。作为全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具有生态区位重要、生物种类丰富、生物区系关键、生态系统多样、生态景观壮丽、战略地位特殊等特点,成为国际的国内社会关注的热点、焦点和亮点地区,也赋予了我省各级党委、政府,各族人民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艰巨任务和光荣使命。  相似文献   

7.
一、搞好三个保护,全力构建生态安全屏障把构建生态安全屏障作为建设森林云南的战略重点,实现森林资源从恢复性增长向进一步优化结构、提升质量、增强功能转变。切实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以自然保护区、国家公园、重要湿地为依托,通过就地、近地、迁地保护等方式,  相似文献   

8.
天然林是自然界中结构最复杂、生态功能最完备、群落最稳定、生物量最大、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陆地生态系统,是我国森林资源的主体和精华,是国家的重要战略性资源,在维护生态平衡、应对气候变化、保护生物多样性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内蒙古是祖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是我国森林资源相对丰富的省区之一,也是天然林资源分布的大区,从东到西分布有大兴安岭原始林区和大兴安岭南部山地、宝格达山、迪彦庙、罕山、克什克腾、茅荆坝、大青山、蛮汉山、乌拉山、贺兰山及额济纳11片次生天然林区。  相似文献   

9.
近日,国家林业局与云南省人民政府在北京签署了《加快建设生物多样性宝库和西南生态安全屏障战略合作协议》,重点加强生态建设、生物多样性保护、林业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加强与周边国家生态保护建设合作,努力把云南建成我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  相似文献   

10.
长白山是我国的重要生态屏障,对我国的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根据长白山区生态系统存在的问题,从加强森林资源保护与恢复,加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建设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加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等方面对长白山区的生态建设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云南少数民族竹文化多样性及其分布区划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云南丰富多彩的竹类多样性孕育了异彩纷呈的少数民族竹文化,是一项具有重要科学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生态文化资源。民族竹文化多样性是云南民族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标志之一,是云南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中系统论述了云南少数民族竹文化多样性、少数民族竹文化的分区区划以及少数民族竹文化的特色评价,以期为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正>森林资源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不仅为我们提供清洁的空气和水源,还是生物多样性的宝库,是人类生活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扩大和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森林资源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威胁和挑战。加强森林资源的保护与管理,已经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森林认证对生物多样性影响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维护森林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尤其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是开展森林认证的重要目的之一。文中概述2大国际森林认证体系(FSC和PEFC)认证标准中有关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要求,分析森林认证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探讨现有认证标准与实现生物多样性保护之间的差距。分析表明,森林认证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具有积极作用,森林认证可作为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有力工具;由于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在全球认证体系中生物多样性保护标准和指标的确立普遍缺乏科学数据支撑,不同区域差异较大,且生物多样性的监测和评估相对滞后。森林认证对全球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将成为推动森林认证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4.
姚巍 《陕西林业》2009,(6):18-18
我省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十年来,森林资源得到了休养生息,实现了森林资源的恢复和扩大,全省天保工程确定的“强化森林资源保护,大力建设生态公益林,妥善分流和安置林业职工”的目标任务已经提前完成,实现了。五年打基础,十年见成效”的目标。全省生态建设状况总体上由“体恶化,局部好转”进入“总体好转,局部良性循环”的方向发展。但我省地跨长江、黄河两大水系,既是全国南水北调重要的水源涵养区,也是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生态区位十分重要,是全国生态建设重点省份之一,目前还处于治理与破坏相持阶段,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尚未形成,  相似文献   

15.
认真实施极小种群物种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是全球生物多样性最丰富、最集中的地区之一,生物多样性保护受到了国际国内的高度关注,并被列为国际生物多样性的热点地区。云南是全国极小种群物种集中分布的省份,保护形势严峻,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相似文献   

16.
云南省已建各种类型、不同级别的自然保护区157个,总面积达282.52万hm2,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7.2%,基本形成了布局合理、类型较为齐全的自然保护区网络体系。自然保护区建设与发展是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云南的重点:保护了自然资源和生物多样性;普及了生态文明知识;推动了生态文明和美丽云南建设;满足了社会日益增长的旅游需求;促进了保护区周边社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云南省实施的林业国际合作项目主要是国外政府、国际组织和民间机构的贷款、赠款造林项目、保护项目以及技术援助项目。国际合作项目的实施,不仅增加了云南林业建设的投资,而目在植被恢复、森林资源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更重要的是引进了国际先进的营造林理念、技术和机制,实现了耕业科技、人才、管理、资金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列加快林业生态体系和产业体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云南省天然林保护工程建设10年的主要成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云南省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区的4831个森林资源连续清查固定样地复查数据、工程建设数据和土壤侵蚀遥感调查数据,从工程区的生态、经济、社会3个方面对云南省天然林保护工程建设10年(2000~2009年)的主要成效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云南天保工程实施10年来,取得了区域实现森林资源持续增长、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林业产业化加快发展、林农职工脱贫致富的良好成效,也为下一步实施好新一期天保工程、加速云南林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天然林资源是我国森林资源的主体,在维护生态平衡,提高环境质量及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新疆特克斯林场在天然林保护工程建设实施过程中,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保护森林资源,维护国土生态安全,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这个中心,狠抓规范化、科学化管理,不断提高天保工程管理水平,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相似文献   

20.
云南地处长江、珠江、澜沧江等六大江河的上游或源头,生态区位重要,生物种类丰富,生态系统和生态景观多样,生物区系关键。云南省自然保护区建设历来受到国际国内的高度关注,被列为国际生物多样性的热点地区之一。截至2013年12月底,全省已建各种类型、不同级别的自然保护区157个,总面积282.53万公顷,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7.4%,基本形成了布局合理、类型齐全的自然保护区网络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