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探讨吡格列酮二甲双胍对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方法 80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0例,分别给予吡格列酮二甲双胍片口服及盐酸二甲双胍片口服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体质量指数(BMI)、腰臀比及月经周期改善率.使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空腹血糖(FPG)及葡萄糖负荷后2 h血糖(2 ...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吡格列酮对冠心病合并糖耐量异常患者冠脉支架内再狭窄的影响。方法本组97例均为冠心病合并糖耐量异常在我院接受冠脉药物支架置入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吡格列酮组(n=46)接受吡格列酮(15mg/d)和基础治疗;对照组(n=51)只接受基础治疗。两组术后均随访6个月,记录支架内再狭窄率和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在随访期内两组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吡格列酮组为(0.51±0.11)%,对照组为(2.84±0.4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吡格列酮组也比对照组有显著降低。结论冠心病合并糖耐量异常患者置入支架后服用吡格列酮能有效降低支架内再狭窄和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吡格列酮、胰岛素治疗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血尿酸与1,5-脱水葡萄糖醇(1,5-AG)的影响。方法:选取初诊2型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70例,随机分为吡格列酮组(34例)和胰岛素组(36例)。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1,5-AG、血尿酸水平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FPG、HbA1c、血尿酸较治疗前下降,而1,5-AG较治疗前上升(P0.01)。胰岛素组治疗后FPG、HbA1c低于吡格列酮组,1,5-AG、血尿酸高于吡格列酮组(P0.01)。吡格列酮组降低血尿酸作用比胰岛素组更显著(P0.01),胰岛素组升高1,5-AG作用比吡格列酮组更显著(P0.01)。两组治疗前后1,5-AG与FPG均呈显著负相关(r=-0.774,P0.01;r=-0.582,P0.01),(r=-0.800,P0.01;r=-0.586,P0.01);1,5-AG与血尿酸无相关性(P0.05)。结论:吡格列酮可使血尿酸水平显著降低。胰岛素降低血糖,进而导致1,5-AG水平显著升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加减苍附导痰汤对痰湿阻滞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fattyliverdisease,NAFLD)氧化应激水平及脂质代谢的影响。方法 将82例痰湿阻滞型NAFL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给予口服加减苍附导痰汤,对照组给予口服奥利司他胶囊,两组的疗程均为12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肝脏脂肪含量(LFC)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TC、TG、LDL-C、HDL-C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且治疗组各项指标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清ALT、AST、MDA及LFC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而血清SOD水平升高(P<0.05),且治疗组各项指标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加减苍附导痰汤对痰湿阻滞型NAFLD患者保肝降酶及降低肝脏脂肪含量有较好的疗效,可能与其提高抗氧化及脂质代谢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系统评价西格列汀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c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检索时间截至2018年2月。检索词:sitagliption、NAFLD、西格列汀、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结果:最终纳入6篇文献,共489例,其中西格列汀组244例,空白对照或安慰剂组245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或安慰剂相比,西格列汀组改善餐后2h血糖[MD=-0.93,95%CI(-1.47,-0.38),P=0.0009],糖化血红蛋白[MD=-0.27,95%CI(-0.52,-0.02),P=0.04],HOMA-IR[MD=-0.55,95%CI(-0.80,-0.30),P0.0001],ALT[MD=-16.93,95%CI(-25.83,-8.03),P=0.0002],AST[MD=-18.33,95%CI(-27.12,-9.54),P0.0001],GGT[MD=-21.95,95%CI(-29.71,-14.19),P0.00001]、肝脏超声[OR=11.48,95%CI(6.47,20.37),P0.00001]等指标,对空腹血糖[MD=-0.32,95%CI(-0.78,0.14),P=0.17],BMI[MD=-0.48,95%CI(-1.58,0.62),P=0.40],FINS[MD=-0.99,95%CI(-2.84,0.86),P=0.29]等指标无改善。结论:相比空白对照或安慰剂,西格列汀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疗效更显著。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环格列酮和油酸对延边黄牛脂肪细胞分化的影响,试验采用胶原酶消化法在无菌条件下分离获得延边黄牛脂肪细胞,进行传代及诱导分化,观察细胞生长状态,绘制细胞生长曲线,通过油红O染色法及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研究环格列酮和油酸在延边黄牛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的作用,对脂滴形成以及与脂肪细胞分化相关的主要标志基因PPARγ,SREBP1,C/EBPβ及SCD mRNA表达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分化处理144 h后,各处理组均可观察到有脂滴形成。其中,环格列酮单独处理时,显著提高了PPARγ、C/EBPβ和SCD基因mRNA的相对表达量(P<0.05);添加油酸后144 h,PPARγ基因的mRNA表达量与对照相比显著升高(P<0.05),SCD基因mRNA的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同时添加环格列酮和油酸处理144 h后,PPARγ基因的mRNA表达量显著提高(P<0.05),但SREBP1和C/EBPβ及SCD基因的mRNA表达量无明显变化,说明在延边黄牛脂肪细胞的分化过程中,环格列酮和油酸对脂滴的形成及主要转录因子的表达量变化有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联合促肝细胞生长素治疗酒精性肝病的效果。方法选择住院确诊为酒精性肝病患者6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治疗组予复方甘草酸苷联合促肝细胞生长素治疗,疗程21天;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持续时间,比较总有效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4.38%,对照组为62.5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过程中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联合促肝细胞生长素疗效满意且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单羰基姜黄素类似物(代号B06)对Ⅱ型糖尿病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糖脂代谢紊乱的影响。[方法]应用高糖高脂饲料喂养,小剂量STZ干扰建立Ⅱ型糖尿病大鼠模型[1],并随机分模型组、A75治疗组、C66治疗组、正常对照组,各组均灌胃治疗12周;检测各组大鼠血生化指标[2]。[结果]单羰基姜黄素类似物能明显改善试验性Ⅱ型糖尿病大鼠的血糖升高,FINS明显低于模型组;肝脏TC、血清TG、TC有明显的降低作用,对血清HDL有明显的升高作用,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单羰基姜黄素类似物对Ⅱ型糖尿病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游泳联合饮食控制对女性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NAFLD)患者血清SREBP-1c、RBP4、FS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48例轻度NAFLD女性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C)、游泳运动组(E)、饮食干预组(D)和游泳饮食联合干预组(ED)各12例,干预前后由专人测定研究对象身高、体质量、腰围、臀围及血液生化指标,计算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和腰臀比(waist to hip ratio,WHR)。结果干预后组内比较,E组、ED组WHR值显著降低(P0.05);与C组比较,E组、ED组WHR、TG、TC、HDL-C、LDL-C显著降低(P0.05)。干预后组内比较,E组、ED组血清RBP4、SREBP-1c、SF,D组血清SREBP-1c均显著下降(P0.05);与C组比较,ED组血清RBP4、SREBP-1c均显著下降(P0.05)。结论 24周的游泳运动、饮食控制、游泳运动联合饮食控制干预后,女性NAFLD患者血清SREBP-1c、RBP4、FS均有不同程度降低,血脂变化明显,病情有所改善,综合干预效果优于单一游泳运动或饮食干预。  相似文献   

11.
为观察不同作用时间下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相关因子的改变,研究高热量饲料结合慢性应激促进NAFLD病变的过程,将64只雄性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高热量饲料(HFSD)组、慢性应激(EFNS)组及高热量饲料结合慢性应激(HFSD+EFNS)组。8周后,每组随机取8只动物,作为第1批实验动物;14周后,余下每组8只动物作为第2批实验动物,检测胰岛素抵抗、血液及肝组织脂质、氧化应激状态、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基因表达,计算肝指数。另外,取肝脏做病理切片,比较各组肝组织病理改变程度。结果显示,8周后大鼠出现胰岛素抵抗、脂质紊乱、氧化应激、炎症状态及肝指数增加。2种刺激只对肝脂质代谢紊乱有交互作用。14周后,大鼠NAFLD进一步恶化,对脂质紊乱、肝脂质代谢、炎症、氧化应激状态均有协同作用,肝组织切片也显示出现脂肪性肝炎。高热量饲料结合慢性应激促进NAFLD有一个发展过程,14周后能够诱导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的形成。  相似文献   

12.
鸡脂肪肝综合症病例主要内脏器官病理学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建国  陈亮  王宗元  贾宁 《广东农业科学》2010,37(9):156-157,165
对6只患有脂肪肝综合症病鸡的主要内脏器官进行了仔细的病理学研究。结果表明,病鸡肝脏明显肿大,颜色发黄,质脆易碎,切面发黄、结构模糊、有明显油腻的感觉,有的病鸡肝脏还有程度不等的淤血、出血,表面和切面可见散在点状或斑状出血,严重时肝脏边缘部有较大范围出血。镜检发现,肝细胞普遍脂肪变性,胞浆内有多少不等的脂肪小滴,甚至整个细胞为脂肪充满,细胞核被挤压到一侧,严重时导致肝细胞的坏死,肝小叶及周围有程度不等的出血。除肝脏外,其他组织器官也有程度不等的病理改变。  相似文献   

13.
14.
\t\t\t\t\t目的\t\t\t\t\t酸茶为德昂族独特的茶叶制品。探究酸茶对防治外源性膳食诱导引起的非酒精性脂肪肝的预防作用。\t\t\t\t\t\t\t\t\t\t\t\t\t方法\t\t\t\t\t通过动物试验,以保肝药为对照,分别灌胃不同剂量的酸茶水浸提物,为期4周。对血脂指标、肝功能指标、抗氧化指标以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IGF-1)和细胞色素P4502E1 (CYP2E1)的表达量进行检测,对试验大鼠肝脏组织进行病理性观察及评价。\t\t\t\t\t\t\t\t\t\t\t\t\t\t\t\t\t\t结果\t\t\t\t\t酸茶能够有效降低非酒精性脂肪肝试验大鼠血清中CHOL和TG的含量,同时增加HDL-C的水平;可降低大鼠血清中AST和ALT活性;升高大鼠血清和肝脏组织GSH-Px和SOD的活性。高剂量酸茶能够改善由于脂质堆积引起的肝组织病变问题。酸茶可提高试验大鼠肝脏组织中IGF-1 mRNA的表达,抑制CYP2E1 mRNA的表达。\t\t\t\t\t\t\t\t\t\t\t\t\t\t\t\t\t\t结论\t\t\t\t\t德昂族酸茶具有预防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作用。\t\t\t\t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魔芋葡甘聚糖(Konjac glucomannan,KGM)对大鼠酒精性脂肪肝的预防作用。【方法】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酒精肝模型组、饮用酒精+质量分数5% KGM组、饮用酒精+质量分数10% KGM组、饮用酒精+质量分数10%谷胱甘肽(GSH)组,进行为期12周的饲养试验,期间观察大鼠被毛、活动、饮食等一般情况,试验结束时称体质量,并采集血清及肝脏样品,测定其血清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γ-谷氨酰转肽酶(γ-glutamyl transpeptidase,γ-GT)的活性;同时观察大鼠肝脏组织形态学改变,进行肝脏脂肪变性程度评分。【结果】12周试验结束后,KGM预防组大鼠的一般状态比酒精肝模型组好,毛色更光滑,体质量增长更快,差异显著(P<0.05);与酒精肝模型组相比,空白对照组及3个干预组ALT、AST、γ-GT活性均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降低;与酒精肝模型组比较,KGM干预组肝脏脂肪性病理改变明显减轻,肝脏脂肪变性程度评分极显著降低(P<0.01),而与GSH预防组比较则无显著差异。【结论】由血清肝脏酶学及肝脏组织学分析结果可知,KGM对酒精性脂肪肝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索长沙地区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中医体质分布特征及其与生活方式的相关性。方法 采取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来自于长沙地区工薪阶层的体检人群进行中医体质类型的抽样调查。结果 1.NAFLD的中医体质分布如下:(1)第一体质构成比:平和质42.9%、痰湿质17.1%、湿热质10.2%、阳虚质9.9%、气虚质6.2%、阴虚质6.0%、气郁质4.5%、血瘀质1.9%、特禀质1.3%;(2)不同性别、年龄NAFLD患者的中医体质构成比不一(P<0.01);2.NAFLD主要中医体质与生活方式存在相关性:(1)痰湿质中保护因素:睡眠较好(Exp(β)=0.432,P=0.023);危险因素:很少运动(Exp(β)=2.524,P<0.01);(2)湿热质中保护因素:偶吸烟(Exp(β)=0.326,P=0.003)、不饮酒(Exp(β)=0.266,P<0.01)、偶饮酒(Exp(β)=0.487,P=0.011)、清淡饮食(Exp(β)=0.105,P=0.002);(3)阳虚质中保护因素:睡眠较好(Exp(β)=0.318,P=0.01);危险因素:很少运动(Exp(β)=4.378,P<0.01)。结论 1.长沙地区NAFLD患者中医体质分布以平和质、痰湿质、湿热质、阳虚质为主,存在兼夹体质;不同性别、年龄的NAFLD患者中医体质分布不同。2.NAFLD中医体质与饮食、烟酒、睡眠、运动关系密切,其中很少运动是体质最重要的影响因素。(1)痰湿质以偏咸及肉荤饮食、常饮酒、常失眠、很少运动为主;其中睡眠较好为保护因素,很少运动为危险因素;(2)湿热质以辛辣饮食、嗜烟酒、很少运动为主;其中少烟酒、清淡饮食为保护因素;(3)阳虚质以清淡饮食、常失眠为主;其中很少运动为危险因素,睡眠较好为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17.
为探究泌乳初期奶牛血清脂肪因子及生理生化指标与脂肪肝的相关性,选取四川某规模化奶牛场1~4胎围产期奶牛64头,分别于产后第7、14天早饲前尾静脉采血,检测产后第14天奶牛血清谷草转氨酶、血糖、游离脂肪酸水平,根据脂肪肝判定公式判定是否发生脂肪肝,检测并分析血清脂肪因子及生理生化指标与肝功能指标和能量代谢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显示,脂肪肝奶牛血清瘦素、脂联素水平显著低于健康奶牛(P<0.05),TNF-α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奶牛(P<0.05),IL-6水平差异不显著(P>0.05)。瘦素水平与血糖、白蛋白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游离脂肪酸、β-羟基丁酸、谷草转氨酶、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总蛋白呈显著负相关(P<0.05),提示泌乳初期奶牛能量负平衡是脂肪肝发生的重要原因。脂联素水平与游离脂肪酸、β-羟基丁酸、谷草转氨酶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总蛋白、白蛋白呈显著正相关(P<0.05),提示泌乳初期脂肪肝奶牛存在着明显的肝功能损伤与脂质代谢紊乱。TNF-α水平与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谷丙转氨酶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血糖、白蛋白呈显著负相关(P<0.05);IL-6水平与谷丙转氨酶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总蛋白、白蛋白呈显著负相关(P<0.05),提示泌乳初期脂肪肝奶牛存在着明显的炎性反应。血清瘦素与脂联素水平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TNF-α呈显著负相关(P<0.05);TNF-α与脂联素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IL-6呈显著正相关(P<0.05),提示泌乳初期脂肪肝奶牛存在着糖脂代谢调控紊乱。综上所述,泌乳初期奶牛能量负平衡导致体脂动员,使得奶牛血清脂联素和瘦素水平下降,造成大量脂质合成于肝脏,肝脏功能受损,诱发炎性反应,TNF-α与IL-6水平随之上升,进而导致奶牛脂肪肝的发生,脂联素、瘦素和TNF-α可作为预测产后奶牛脂肪肝发生的指标。  相似文献   

18.
二氢吡啶预防蛋鸡脂肪肝的效果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选300日龄仙居种肉鸡540羽,随机分成3组(每组设4个重复,每个重复45羽),分别饲喂添加0(对照组)、150和300 mg/kg二氢吡啶的玉米-豆粕型饲粮,以研究二氢吡啶对蛋鸡脂肪肝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150 mg/kg和300 mg/kg二氢吡啶使蛋鸡平均产蛋率分别提高了9.39%(P<0.01)和12.97%(P<0.01);料蛋比分别降低了9.54%(P<0.05)和7.25%(P<0.05);腹脂率分别下降35.4%(P>0.05)和46.9%(P<0.05);肝脂率分别降低32.4%(P<0.05)和10.5%(P>0.05);腹脂激素敏感脂酶活性升高39.46%(P<0.05)和48.48%(P<0.05); 乳酸脱氢酶活性下降了 32.94% (P<0.01) 和25.16%(P<0.05); 门冬氨酸基转移酶下降了21.78% (P<0.05) 和 7.43%(P>0.05).结果提示:二氢吡啶具有良好的降低肝脂率和提高产蛋率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解淀粉芽孢杆菌缓解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的作用机制,构建高脂饮食诱导的NAFLD小鼠模型,饲喂低、高剂量(106、108 CFU)解淀粉芽孢杆菌BLCC1-0238予以干预,通过检测血清生理生化指标和肝脏病理变化评估其益生作用,然后利用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