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养猪》2005,(2)
骶?4163,早侏罗世地层:4124,四川盆地:4085,滇中盆地:4044,恐龙化石:2389,东岳庙段:2150,大安寨段:1423,须家河组:1186,钙质结核:1075石碑珙县龙:4062,自流井组:4023,早侏罗世地层:3985,四川盆地:3947,滇中盆地:3908,恐龙化石:2309,东岳庙段:2078,大安寨段:1375,须家河组:11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班公湖-怒江结合带内西段改则地区侏罗纪地层木嘎岗日组为研究对象,综合分析认为研究区木嘎岗日组总体发育在深海—半深海环境,形成时代为早-中侏罗世,主要发育了斜坡相和深海盆地相的沉积,区域上并伴有火山活动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研究区位于青藏高原腹地改则县境内,大地构造归属于班公湖-怒江-昌宁-孟连对接带内,包含南羌塘残余弧盆地。北部为北羌塘-甜水海陆块,南部为冈底斯陆块。论文以改则地区侏罗纪-早白垩纪沙木罗组为研究对象,在野外踏勘与实测剖面调查基础上,通过地层划分对比、沉积相分析方法,建立盆地充填序列,进而探讨控盆机理与大地构造背景。通过研究确定沙木罗组时代为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沙木罗组分为混积陆棚相和斜坡相。认为晚侏罗世-早白垩世班公湖-怒江洋为残余海盆地。  相似文献   

4.
中卫深井侏罗世地层发育完全,是研究我国西北地区中侏罗世地层的重要地区之一。因以往本区地质资料较少,对地层划分较粗,未细分,地层命名只是模糊沿用,本文根据沉积层的岩性、岩相特征,参考邻区甘肃、内蒙地层划分成果,对深井盆地的侏罗世地层,试行进一步的划分和对比,并初步讨论其古气候的变化。  相似文献   

5.
我国东部地区中生代的聚煤作用集中在早侏罗世以及中侏罗世的早期和中期.三叠纪仅晚三叠世有聚煤作用,白垩纪的含煤地层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和内蒙古地区,海拉尔盆地群和二连盆地群较集中.煤作为一种由高等植物转变而来的沉积型能源物质,其分布不仅受到古构造控制,还受到古气候和古地理的影响.整个中生代,东北地区气候和地理环境相对比较稳定,气候温暖潮湿,接受沉积的时间长,而华南地区气候变化相对比较频繁,中侏罗世晚期之后干旱的气候环境使聚煤作用几乎停止.所以东部地区煤层分布存在南北差异,北方含煤地层分布广,煤层厚度较大、稳定,南方晚侏罗世之后的煤层少有分布.  相似文献   

6.
研究氧化钕经鼻滴注对小鼠神经系统的影响,进一步考察氧化钕的神经毒性是否存在剂量和尺寸效应。选取健康的ICR雌鼠48只,随机分为对照组、低剂量纳米(L-nm)氧化钕组(1μg/mL)、高剂量纳米(H-nm)氧化钕组(40μg/mL)和低剂量微米(L-μm)氧化钕组(1μg/mL)。经鼻染毒,共10d,隔天1次;染毒第2次之后进行水迷宫试验,定位航行试验7d,1d一个单元,同时在第7天进行空间探索试验;取血,进行生化指标检测;取脑置于100g/L甲醛溶液固定,常规脱水,石蜡包埋、切片,苏木素-伊红(HE)染色。剂量效应显示,不同浓度纳米氧化钕对小鼠经鼻滴注,高纳米组与低纳米组相比,目标象限游程占总游程百分比较高(P0.05),但在此尺寸条件下剂量效应不明显。尺寸效应显示,相同浓度纳米氧化钕对小鼠经鼻滴注,L-μm组海马颗粒细胞排列稀疏,细胞脱落;L-nm组海马齿状回颗粒细胞排列较整齐,可见部分细胞核固缩在此试验浓度条件下尺寸效应不明显。血液生物标志物检查试验显示,氧化钕经鼻滴注会对小鼠肝功能、肾功能产生一定的损伤。不同浓度纳米氧化钕经鼻滴注,对小鼠有轻微的刺激学习记忆的作用,但剂量效应不明显。低微米氧化钕对小鼠神经系统有轻微的损伤,但与低纳米氧化钕相比,差异不显著,表明尺寸效应不明显。  相似文献   

7.
青海省埃肯德勒斯特矿区属于中央造山带西部组-秦祁昆造山带系,经历了多期造山运动而成,主要为早、晚古生代和早中古生代时期的复合造山,成矿以多期发育的岩浆活动为主。埃肯德勒斯特铜钼矿区地层主要以三叠纪洪水川组和第四纪出露为主,地层结构比较简单。通过对该区斑岩型铜钼矿床地质特征分析,认为该地区斑岩型铜钼矿成矿条件优越,具有很好的找矿前景。该区斑岩型铜钼矿床的成因与板块俯冲作用和裂谷活动有关。区域内花岗斑岩以及中基性火山岩出露是最直接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8.
作者对云南省会泽县金牛村寒武系渔户村组地层进行了剖面实测,根据其岩性特征将其分成四段,通过与滇东地区已知地层剖面类型进行对比,找出研究区地层在区域地质上的异同和特征,并根据古生物地层划分,确定研究区渔户村组地层应归属于早寒武世梅树村期。  相似文献   

9.
地处四川盆地东北部、嘉陵江中游的南充市,以丘陵地貌为主,人口密集、土地资源稀缺,但因日照较少,果树种植多采用"宽厢深沟"栽植模式。为提高土地利用率,促进幼龄果园早收益,实际生产中人们总结出了系列果园综合开发模式,值得借鉴学习。  相似文献   

10.
<正>矿区位于华北陆块南缘云阳——四里店褶段带中部。地层区划属华北地层区华北陆块南缘地层分区熊耳山地层小区,区域上地层发育齐全、岩浆活动频繁、构造变形复杂,为金等多金属矿产的形成创造了有利条件。区域上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金矿、铅矿、锌矿、铜矿、银矿、钼矿、铁矿、萤石矿等。金、银、铅锌等多为热液充填型、构造蚀变岩型及石英脉型等;铜矿为矽卡岩型和热液型;钼矿与燕山期岩浆活动所形成的花岗(斑)岩体在时间、空间和成因上有着密切的关系;铁矿与中基性火山喷发有关;萤石与早白垩世交口序列、神林序列有关,多沿后期断裂带充填。1区域地质区域上出露地层主要有中元古界熊耳群鸡蛋坪组(Pt2j)、马家河组(Pt2m)、官道口群高山河组(Pt2g)、龙家园组(Pt2l)、新元古界栾川群三川组(Pt3s)、南泥湖组(Pt3n)、煤窑沟组(Pt3m)及第四系。矿区位于华北陆块南缘,经历了漫长而又复杂的构造变形。主要有黄土岭—郭沟  相似文献   

11.
;周口师范学院计科系,周口师范学院计科系 河南周口466000,河南周口466000Flash;;Perl CGI;;电子邮件使用Flash技术正日益成为多媒体开发中的一种趋势,而采用Flash技术制作网站也逐步成为主流。文中介绍了一种结合Flash组件技术和动态网页开发语言Perl CGI开发一个利用邮件服务器在线发送电子邮件的方法。0科技信息Scien  相似文献   

12.
<正> 薏苡(Coix lacryma—jobi)属禾本科薏苡属,四川俗称尿珠子,是广布于世界温暖地区的高大多年生野生草种。在我国南方及四川盆地到处可见其野生分布。早在解放前,就有人对其饲喂价值作过研  相似文献   

13.
<正> 涪陵市位于四川盆地东南部边缘与川东平行岭谷褶皱带过渡地区,冬暖春早,热量丰富,无霜期长,雨量充沛。同时地处河谷、丘陵地带,田土各半,土墩边坎多,可以充分发挥“四边桑”优势,减少粮桑争地矛盾,促进立体农业  相似文献   

14.
四川盆地栽培不知火杂柑注意选用软枝香橙砧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烈 《中国果业信息》2006,23(10):23-23
不知火是近年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引进推广的一种杂交柑桔良种,具有结果早、果实大、品质极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肉质脆嫩,丰产性强、晚熟等优良特性,已成为四川盆地中西部快速发展的主栽品种。据统计,四川杂交柑桔栽培面积已达6667hm2,其中不知火所占比例高达60%。但  相似文献   

15.
宜宾县农村经济发展的思考叶青付宜宾县位于金沙江、岷江下游,四川盆地腹部向盆周过渡地带,地形地貌多样。土壤结构繁多。冬暖、春早、夏热,无霜期长,常年雨量充沛,雨热同季。冬春寒潮秋绵雨,日照偏低。春夏旱频繁,伏旱、暴雨、冰雹兼有。全县辖27个乡(镇),5...  相似文献   

16.
稀土是镧系元素和化学性质相似的钪、钇等十七种元素的总称,包括镧(la)、铈(Ce)、镨(Pr)、钕(Na)、钷(Pm)、钐(Sm)、铕(Eu)、钆(Gd)、铽(Tb)、镝(Dy)、钬(Ho)、铒(Er)、铥(Tm)、镱(Yb)、镥(La)、钪(Sc)和钇(Y)。早在1933年,前苏联学者就开始了有关稀土的生理  相似文献   

17.
绵阳市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淳江中上游地区。具有春早、夏热、秋短、冬暖、无霜期长的气候特征。境内早春主要蜜粉源为蚕豆、油菜。主要蜜源油菜一般在2月15日左右初花,正常年景3月5日流蜜。为2月中旬前上继箱进入生产期,春繁管理尤为重要,特别定地饲养蜂场,油...  相似文献   

18.
1982年开展桑品种资源普查以来,科技工作者在四川盆地发掘了16个桑品种,它们分布在海拔320~2000m的丘陵、山区,可在普通露地上扦插,发根力强、根系发达,可扦插时间长,据考证,这些扦插品种属鸡桑种。鸡桑扦插育苗,比常规育苗技术具有“一快、两早、三高、四省”的经济效果,在农村大面积生产上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了南京市江宁区湖山村西貌头地区的地层分布情况,该区地层自志留系高家边组至第四系均有较好的出露,发育良好,研究程度较高。其中,古生代和部分中、新生代地层,有达60年之久的研究历史,建有许多标准剖面,为广大地质工作者划分和对比地层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卧龙地貌的特征和大熊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熊猫是主产于我国的珍贵稀有动物,被誉为国宝,闻名世界。大熊猫早在地质时代的第四纪更新世就已广为分布。但后来的多次地质演变,特别是经历第四纪大冰期时寒冷气候的袭击,除在四川盆地西部边缘山地及秦岭山地中仍有少数大熊猫得以幸存外,其他地区已灭迹了。现存大熊猫栖息地的大地貌环境地貌形态是自然界诸自然要素赖以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