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近年来,稻粒黑粉病严重危害交水稻制种和繁殖的产量和质量,成为急待解决的课题之一。据各地试验,在农业防治的基础上,于花期进行药剂防治常常是控制该病发生的必不可少的有效手段。目前生产上已大面积应用粉锈宁、多菌灵等药剂进行防治。1991年我们从浙江农业大学种子激素实验室引进专用防治药剂克黑净,同时安排粉锈宁、多菌灵、禾枯灵参试,以期对克黑净作出正确评价,为大面积应用药剂控制稻粒黑粉病提供科学依据。现将试验研究情况报道如下。1材料和方法1.1试验概况试验安排在小河镇尧田村果木山队汪晓林户进行。供试组合汕…  相似文献   

2.
稻粒黑粉病严重地危害着杂交稻制种的产量和质量,如何有效地防治和控制稻粒黑粉病的发生是当前困扰杂交稻制种的主要问题之一。浙江农业大学种子激素课题组研制成功的防治稻粒黑粉病的新型特效药──克黑净兼有防病和增产双重作用。1991年在南方许多省区进行了多点田间试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1992年在生产上进行了大面积的推广使用。为了进一步确定克黑净防治稻粒果粉病最佳的使用剂量和喷施时间,浙江农大种子激素课题组和衢县种子公司合作在衢县莲花镇等地进行了多点试验,现将试验方法和结果简要介绍如下。1材料和方法供试药…  相似文献   

3.
稻粒黑粉病(NeouossiaHorrida)是一种典型的母本特殊病害,在杂交水稻制种和繁殖田中发病普遍严重,一般损失产量10%~20%,最高可达50%,是影响湖北省杂交水稻种子生产产量和质量的主要限制因子之一。根据湖北省杂交水稻制种攻关小组统一布署,本公司承担了“四种药剂防治杂交水稻制种稻粒黑粉病试验”课题,旨在重点筛选适宜我省防治稻粒黑粉病的药剂。同时探索最佳防治时期和用药剂量,现将1995年度试验情况初报如下。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克黑净(主剂+辅剂,浙江农业大学研制)、灭黑1号(江苏…  相似文献   

4.
稻粒黑粉病对杂交水稻制种的产量和质量有严重的危害,有效控制黑粉病的发生,对提高杂交稻种子的产量和质量有很大的意义。目前农业生产常用多菌灵、托布津、粉锈宁等在不育系盛花期处理喷施,有一定的防效,但总的控制效果并不令人满意。另外,有关单位也发现一些对黑粉病菌有抑制作用的药剂,但这类杀菌剂在显著控制黑粉病的同时往往带来异交结实率的下降,综合的防治效果并不理想。由浙江农业大学种子激素课题组研制的克黑净,克服了目前常用的多菌灵、粉锈宁等药剂的缺点,具有既能有效防治和抑制谷粒黑粉病的发生,又能提高单产的双重…  相似文献   

5.
不同杀菌剂防治杂交稻制种稻粒黑粉病的药效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以粉锈灵,克黑净和多菌灵为材料,进行不同杀菌剂防治杂交稻制种稻粒黑粉病的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0%粉锈宁乳剂的防治效果最佳,是提高制种质量与产量的首选杀菌剂。  相似文献   

6.
稻粒黑粉病是影响杂交稻繁殖。制种产量和质量的主要病害之一,有效地控制稻粒黑粉病的发生,成为急待解决的问题。1992年,我们从浙江农业大学引进防治稻粒黑粉病的新药克黑净,在珍汕97A繁殖田进行防治效果试验,现将试验结果分述如下:1试验概况试验安排在我市三台县栏河乡二村一社。试验设两组:试验1设克黑净喷施2次,第1次在不育系齐穗后2天喷施(7月15日),隔3天后喷施第2次(7月18日);试验互设克黑净盛花期喷施1次(7月16日)。喷药时间16:00~18:00,每次亩用药量80g+水20kg(具体使…  相似文献   

7.
稻粒黑粉病对杂交水稻制种的产量和质量有着严重的危害,有效地控制黑粉病的发生,对提高杂交稻种子的产量和质量有着很大意义。为此,我们从浙江农业大学引进克黑净,四川省种子公司引进灭黑1号药剂,与本地生产中使用的粉锈宁、多菌灵一起在杂交稻制种田进行比较试验,以期对不同药剂的防治效果作出评价,为大面积制种应用提供可靠数据。1材料与方法1.1使用药剂及喷施时间使用药剂及喷施时间具体见表1。各处理均于16:00~18:00喷药,不喷父本。1.2田间设计及考种试验采用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小区面积0.05亩。…  相似文献   

8.
针对杂交水稻制种黑粉病危害严重,而目前使用的多菌灵、托布津、粉锈宁等农药防效不理想,且有些药剂在显著控制黑粉病的同时往往带来异交结实率的下降、综合防效不如人意的问题。1989年浙江农大种子激素实验室和衢县种子公司合作研究,采用新颖的技术思路,经过大量试验于1991年配制筛选出既能高效防治黑粉病,又能提高异交结实率和有一定增产作用的双效药剂──克黑净。现将1991年有关克黑净的小区试验结果总结如下。1试验方法试验选用早夏制协优46,夏制汕优63两个组合,两季均在衢县莲花镇月山村俞南牛户的制种田进行…  相似文献   

9.
稻粒黑粉病是影响杂交稻繁殖制种产量和质量的主要病害之一,成为急待解决的问题。我们从浙江农业大学,江苏沿海地区农科所引进防治稻粒黑粉病新药克黑净、灭黑1号,在珍汕97A繁殖田进行试验,效果很好,是当前防治黑粉病理想的药剂。1试验方法 克黑净每亩每次用药80g对水20kg;灭黑1号每亩每次用药300ml对水30kg,以不喷药为对照。试验分两组:试验1喷药2次,第1次在不育系齐穗后2天喷施,隔2天喷第2次;试验2喷药1次,在不育系盛花期进行。喷药时间均在下午4~6时,只喷母本不喷父本。试验未设重复,小区面积0.25亩。两组试验不在同一田块进行。1试验…  相似文献   

10.
培矮64S稻粒黑粉病药剂防治效果及其对异交结实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培矮64s稻粒黑粉病不同药剂、不同防治次数试验表明,药剂防治有效地降低了病粒率,但也明显降低了异交结实率。从防治效果考虑,以克黑净防治3次较好;从经济效益考虑,以始花期和盛花期各喷1次克黑净、终花期喷1次粉锈灵较好。  相似文献   

11.
谷粒黑粉病是影响杂交水稻制种产量和质量的主要病害之一,有效地控制黑粉病的发生对提高杂交水稻制种产量和质量有很大意义。近年来,由于防治黑粉病的主要药剂托布津和多菌灵防治效果不十分明显,一般防治效果只有70%左右。为此我们从浙江农业大学引进防治黑粉病新药克黑净进行防治效果试验,试验结果十分理想,防治效果可达95%以上,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1试验设计及实施本试验在协优46单季制种田进行,前作小麦908,试验田土壤肥力中等,已制种多年。试验第Ⅰ期父本于5月14日播种,第Ⅱ期于5月18日播种,第Ⅲ期于5…  相似文献   

12.
抗黑95对杂交水稻制种稻粒黑粉病的田间防治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抗黑95与几种化学药剂进行杂交水稻制种稻粒黑粉病防效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几种药剂对稻粒黑粉病都有一定的防效,但以抗黑95在初花期和盛花期各防治1次效果最好,没有明显的药害发生,使用安全,制种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13.
稻粒黑粉病是影响杂交稻制种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新农药克黑净防治试验表明,效果比较好。防治时期是孕穗末期与盛花期或盛花期与终花期各一次,每亩每次用药量为111~150克。  相似文献   

14.
金23A制种,稻粒黑粉病的危害严重是夺取高产的一大障碍。为了筛选防治稻粒黑粉病的最佳药剂,按照省“金23A繁殖制种高产技术研究”课题组的统一部署,特进行了金23A制种不同药剂防治黑粉病的试验。1材料与方法1.1试验组合金优桂99,父本4月10日播种,母本5月27日播种,7月17日始播,试验田选择在我县望城乡永安村制种田。1.2试验药剂及方法试验按使用的5种药剂设为5个处理,处理①:20%的三唑酮乳剂(江苏建湖农药厂生产);处理②:40%多菌灵胶悬剂(江苏吴县农药厂生产);处理③:70%托布津可湿…  相似文献   

15.
培矮64S制种稻粒黑粉病的药剂防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培矮64S制种黑粉病药剂防治试验结果表明,供试药剂均以始花和盛花期各用药1次效果较好,其中,灭黑1号防效最好,克黑净对异交结实影响最小,灭黑灵综合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6.
以9种不同的杀菌剂单剂及其复配剂为材料,探索不同杀菌剂防治杂交水稻制种田稻粒黑粉病的效果。综合2 a试验结果,复配药剂“代森锰锌(711.1 mg/L)+大蒜素(16.7 mg/L)”防治稻粒黑粉病的效果最佳,2020年和2021年的田间防效分别为71.83%~79.36%和60.79%~61.38%,分别高于对照药剂爱苗14.56~33.06和26.41~32.31个百分点,且对种子活力和质量无明显不良影响,可以作为防治稻粒黑粉病的药剂使用。  相似文献   

17.
詹昌埜 《中国稻米》2006,12(5):45-46
试验结果表明,神力灭黑灵、灭黑灵、黑粉净三种复配剂对稻粒黑粉病的防治效果好,能明显提高结实率和增加制种产量。  相似文献   

18.
谷粒黑粉病在水稻生产上普遍发生,因为害不重常被忽视;而对杂交稻制种田却危害较大。龙海市良种场的杂交稻制种田,80年代已见黑粉病发生,一般发病率10%~15%;90年代以来加重发生,近年来病粒率高达40%,严重影响种子质量,制种田减产20%~40%。防治黑粉病采用托布津、多菌灵等农药的效果并不理想,寻找一种新农药已成为制种生产上的当务之急。1 试验方法供试药剂:15%灭黑一号可湿性粉剂,江苏盐城农科所稻病课题组研制;70%托布津粉剂,日本生产。剂量配制:15%灭黑一号可湿性粉剂每667m2用量为5…  相似文献   

19.
稻粒黑粉病对杂交水稻制种的产量和质量有严重的危害,有效地控制黑粉病的发生,对提高杂交水稻种子的产量和质量有很大的意义。黑粉病侵染种子的途径有二条,第一条途径是土壤中的越年的厚垣孢子的萌发侵害,一般为主要的途径,第二条是种子本身带有的厚垣孢于萌发后的侵染。所有这些孢子在制种的开花──授粉──种子发育成熟期侵害花器和种子。为此,生产部门目前常用多菌灵、托布津、粉锈宁等在不育系盛花时处理喷施,有一定的防效,但总的控制效果并不令人满意。另外,有关单位发现一些对黑粉病菌有强烈抑制作用的药剂,但这类杀菌剂在…  相似文献   

20.
随着稻粒黑粉病日趋严重,已成为杂交稻提高制种产量的严重障碍之一。1987年四川省主要制种县病粒率一般为20%左右,高的达40%以上。稻粒黑粉病发病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同一组合保持系发病极轻,一般不到1%,而不育系发病极重。因此,探索父 本花粉与母本发病的关系及稻粒黑粉病在田 间的分布规律,进而寻找农业防治方法,控 制发病程度,对提高繁殖制种产量有重要作 用。 试验简况 试验地点选在杂交水稻制种时间长,有 发病历史的简阳县解放乡。制种组合为汕优 63。试验处理安排大行比1:30制种,厢宽 1.4丈,每小区长2丈,目的是使不同的母 本行离父本的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