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卢胜进 《植物医生》2006,19(5):16-16
黑蚱蝉是造成香柚损失较大的重要害虫之一,近年香柚园每株有成虫2.89~13.77头,高的达60头以上:被害枝每条有卵260~290粒,高的达2000粒以上;被害结果枝率7.99%~15.71%,高的达45%以上:引起落柚果率1.1%~9.1%,高的达35%以上。为控制该虫的发生危害,笔者开展了柚园黑蚱蝉生态学及防治研究,现将“联防联治黑蚱蝉技术”整理如下,供果农参考。  相似文献   

2.
于2010—2017年对松阳茶园角蜡蚧的发生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了角蜡蚧卵始见期与卵出现前期各月日平均气温的关系,并利用2010—2017年室内不同自然变温条件测定了角蜡蚧卵发育历期,用最优化法计算卵期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结果表明,角蜡蚧在松阳茶园每年发生1代,卵的始见期与6月日平均气温度有关,7月20日开始产卵,8月底至9月上旬为卵孵化盛期。卵的发育起点温度为15.93℃,有效积温为522.42℃,卵期预测式为:D=522.42/(T-15.93)。根据卵期发生规律,提出了以秋季防治初孵若虫、压低虫源基数为重点的综合防控对策。  相似文献   

3.
蚱蝉在我区柑桔园大发生冯春钢(重庆市万县五桥区植保植检站634020蚱蝉又名黑蝉、知了,俗名蝉子、催谷雀、叽啦子,是果树、林木的重要害虫之一。我区地处长江柑桔带,夏季多雨,7月下旬后气温持续偏高,有利于虫源基数的积累。近几年蚱蝉在我区柑桔园大发生,年...  相似文献   

4.
甲氰菊酯和螺螨酯对二斑叶螨实验种群的亚致死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室内研究了甲氰菊酯和螺螨酯亚致死剂量对二斑叶螨实验种群成螨和卵的影响。结果表明,甲氰菊酯亚致死剂量LC10处理成螨后,二斑叶螨的卵期、幼螨期、若螨期、成螨期及寿命均显著缩短,处理卵后各发育历期均显著低于对照;亚致死剂量LC20处理成螨后二斑叶螨的卵期、若螨期、成螨期及寿命均显著缩短,处理卵后各发育历期均低于对照,处理后F1代种群的内禀增长率rm由0.191 9增至0.193 4~0.205 9,对种群有刺激增殖作用。螺螨酯亚致死剂量LC10处理成螨后,卵期、若螨期显著延期长,处理卵后卵期、若螨期、产卵前期均长于对照;亚致死剂量LC20处理成螨后卵期、幼螨期显著延长,处理卵后卵期、若螨期、产卵前期均长于对照,螺螨酯两亚致死剂量处理成螨和卵后成螨期和寿命均缩短,处理后F1代种群的内禀增长率rm由0.191 9降低至0.149 9~0.150 8,对种群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
石羊河流域玉米棉铃虫发生气象条件分析预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深入了解石羊河流域玉米田棉铃虫的发生规律和准确预测其危害特征,以石羊河流域1999~2007年玉米田棉铃虫和气象资料为基础,运用膨化相关、SPSS统计软件进行逐步回归、方差分析,分析、模拟了气象因子与卵始见期、卵高峰持续期、高峰期百穗卵量关系和预测模型,模型回代检验效果较好.结果表明:棉铃虫累计百株卵量增长动态符合典型的"S"生长曲线,Nt=206.8536/1+e3.8130-0.3703t,呈缓慢增长-快速增长-减速增长.棉铃虫卵始见期与光热因子呈负相关,与风、水分因子呈正相关;高峰期百穗卵量与此恰恰相反.热量多、气温高使棉铃虫的繁殖力和生存力提高,棉铃虫卵出现早、年发生程度重.棉铃虫卵期、蛹期相对干旱利于卵的羽化,使卵出现早、卵量增加.  相似文献   

6.
黑蚱蝉又名知了,是湖北省宜都市危害柑桔枝梢重要害虫之一。近年来危害加重,尤以今年最烈,引起大量枝梢枯死。枝城镇楼子河村七组郑广顺靠近江边的一块柑桔园,面积1334.0m2,栽植125株龟井温洲蜜柑,树龄13年。1999年9月2日调查,有120株被黑蚱蝉所为害,为害率达96%。每株枯枝16~20条,上面均有产卵痕,每条柏枝上有6~10粒卵。红花套、高坝洲、陆城等乡镇桔园均有发生,调查平均株被害率达38.9%,平均每株枯枝达105条。由于黑蚌蝉的危害,给柑桔生产带来一定的损失,一些枝梢是翌年的结果母枝,一些技梢则因危害而带果枯死。经过…  相似文献   

7.
新疆巴音布鲁克草原宽须蚁蝗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文利 《植物保护》2008,34(3):131-132
宽须蚁蝗在巴音布鲁克草原1年发生1代,以卵在土中越冬,5月中旬开始孵化,5月下旬至6月上旬为孵化盛期,羽化盛期在7月末至8月上旬,9月下旬尚能见到成虫。卵孵化以北京时间12:00~14:00最多。一生食量平均为1 602.21 mg。若虫历期平均73.8 d,成虫历期平均49.3 d,整个历期平均125.1 d。  相似文献   

8.
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饲养观察结果显示,西北利亚豆芫菁一年发生1代,成虫群集性,能取食多种植物,可多次交配和产卵。卵集产于土室中,每次产卵44-162粒,卵期25 d左右。幼虫主食蝗卵,有6个龄期,以5龄越冬幼虫历期最长,幼虫取食20-80粒蝗卵均可发育为成虫。  相似文献   

9.
观测小地老虎落卵的新方法目前全国在观测小地老虎落卵方法上,有杂草(刺耳菜)上查卵、地面查卵、淘土查卵、棕皮片诱卵等4种。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深感上述方法因工作量大、获得卵量太少,而不能正确反映客观情况。1994年我们利用小地老虎成虫喜在作物根毛上产卵的习...  相似文献   

10.
本文首次报道了苜蓿多节天牛为害返魂草,并调查了苜蓿多节天牛各虫期形态及在吉林地区的生活史,对蛹和卵的描述亦属首次.该虫属于完全变态发育昆虫,生长周期包含卵期、幼虫期、蛹期和成虫期4个阶段.在吉林地区.苜蓿多节天牛1年1代.以幼虫在返魂草根茎内越冬,翌年春化蛹,羽化后成虫在茎秆上产卵,幼虫孵化后蛀食茎髓,致返魂草植株枯萎...  相似文献   

11.
为探明B型烟粉虱卵期的高温适应性,研究了B型烟粉虱卵在不同温度(39℃和41℃)条件下暴露不同时间(1、2和4h)后转至适温(27℃)饲养,对其存活和繁殖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卵期短时高温暴露的温度和时间对B型烟粉虱的存活率、性比、雌虫寿命和产卵量具有显著影响。卵期在41℃暴露1h和4h后烟粉虱的存活率分别为73.0%和72.3%,显著低于对照,其它各处理与对照差异不显著。卵期在41℃暴露1h后,雌成虫比例为61.3%,显著高于对照,其它各处理与对照差异不显著。卵期在41℃暴露2h和4h后烟粉虱雌成虫寿命均为23.9天,较对照显著延长;产卵前期均为0.1天,较对照显著缩短;平均单雌产卵量分别为138.6粒和149.1粒,较对照显著增多。其它各高温暴露处理也导致雌成虫寿命显著延长。此外,卵期短时高温暴露后羽化雌虫的产卵节律和成虫生存曲线也发生显著变化,成虫产卵高峰期和存活期延长。  相似文献   

12.
将金银花尺蠖Heterolocha jinyinhuaphaga Chu的卵、蛹分别在5℃和8℃下处理1 d、3 d、5 d、7 d后,放在25℃下培养,研究低温处理对金银花尺蠖卵和蛹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处理对金银花尺蠖卵的发育历期和孵化率、蛹的发育历期和羽化率均有显著的影响。低温处理后,卵、蛹的发育历期比对照显著缩短,并且随着低温处理天数的增加,发育历期逐渐缩短,差异达显著水平;卵的孵化率和蛹的羽化率比对照也显著下降。经过5℃低温处理1 d、3 d卵的发育历期分别比对照缩短2.86 d、4.73 d;孵化率分别比对照下降了42.34%和49.67%;处理5 d、7 d的卵均不能孵化。经过8℃低温处理1 d、3 d卵的发育历期分别比对照缩短1.25 d、3.00 d;卵的孵化率分别比对照下降了30.35%和45.00%,处理5 d、7 d的卵也均不能孵化。经过5℃低温处理1 d、3 d、5 d的金银花尺蠖蛹的发育历期分别比对照缩短了2.49 d、4.54 d和7.01 d;羽化率分别比对照下降了57.77%、67.84%和78.10%;处理7 d的蛹均不能羽化。经过8℃低温处理1 d、3 d、5 d的金银花尺蠖蛹的发育历期分别比对照缩短了1.33 d、3.54 d和5.49 d;羽化率分别比对照下降了39.45%、58.73%和74.41%;处理7 d的蛹均不能羽化。  相似文献   

13.
室内以米蛾卵为寄主,观察了松毛虫赤眼蜂和玉米螟赤眼蜂的产卵及个体发育。结果发现,2种赤眼蜂在米蛾卵内均产入多于1粒的卵量,玉米螟赤眼蜂在单粒米蛾卵内产入的卵量显著高于松毛虫赤眼蜂的卵量。随发育,单粒卵内的蜂幼虫数量逐渐下降,至羽化前,单粒米蛾卵内蜂个体数量低于2头,但松毛虫赤眼蜂数量仍少于玉米螟赤眼蜂数量。2种蜂的发育模式相似,体积随产入后时间延长而增大,在72 h处和144 h处有明显的下降,分别和发育进入预蛹期及蛹到羽化的发育阶段相对应。羽化前的发育阶段分为卵期、幼虫期、预蛹期、蛹期,羽化1 d后赤眼蜂成虫咬破寄主卵壳钻出。幼虫孵化及化蛹前各蜕1次皮,整个幼虫阶段仅有1个龄期。  相似文献   

14.
尖翅小卷蛾[Bactra lanceolana(Hǔbner)]是席草上的重要害虫,2004-2007年对浙南地区尖翅小卷蛾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尖翅小卷蛾越冬代成虫初见4月中旬初前后,全年发生7-8代,本田期发生4代,以第2代虫量最高,危害损失最重,其次是第3代和第1代,世代重叠,以幼虫在席草苗内越冬。成虫多在夜晚活动,有较强趋光性,但飞翔能力弱;停在草茎上,多数头朝下,尾朝上;雌雄性比1:1.2,寿命长短与温度、湿度、雌雄性别等关系密切;成虫一般在原田活动,羽化、产卵多在晚上,以夜晚24:00前居多;羽化后当晚交尾,产卵前期多数1d;卵粒大多产在粗壮植株中下部位、席草茎的凹槽上,自上而下产卵,亦有产在叶鞘上;卵一般在上午孵化,其孵化时间、孵化率高低、卵历期长短与温度、湿度有关。幼虫侵入、化蛹部位多在地面茎基部,中高龄幼虫还有转株为害的习性。  相似文献   

15.
尖翅小卷蛾[Bactra lanceolana (Hübner)]是席草上的重要害虫,2004-2007年对浙南地区尖翅小卷蛾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尖翅小卷蛾越冬代成虫初见4月中旬初前后,全年发生7~8代,本田期发生4代,以第2代虫量最高,危害损失最重,其次是第3代和第1代,世代重叠,以幼虫在席草苗内越冬。成虫多在夜晚活动,有较强趋光性,但飞翔能力弱;停在草茎上,多数头朝下,尾朝上;雌雄性比1∶1.2,寿命长短与温度、湿度、雌雄性别等关系密切;成虫一般在原田活动,羽化、产卵多在晚上,以夜晚24:00前居多;羽化后当晚交尾,产卵前期多数1 d;卵粒大多产在粗壮植株中下部位、席草茎的凹槽上,自上而下产卵,亦有产在叶鞘上;卵一般在上午孵化,其孵化时间、孵化率高低、卵历期长短与温度、湿度有关。幼虫侵入、化蛹部位多在地面茎基部,中高龄幼虫还有转株为害的习性。  相似文献   

16.
为明确替代猎物对日本刀角瓢虫人工饲养的效果,以烟粉虱卵为对照,研究了地中海粉螟卵和米蛾卵对日本刀角瓢虫生长发育及繁殖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饲喂米蛾卵的日本刀角瓢虫存活率为17.16%,发育历期显著延长,雌虫寿命显著缩短;饲喂地中海粉螟卵处理的存活率为77.82%,雌虫寿命显著延长。瓢虫幼虫期和成虫期营养对成虫产卵能力有明显影响:幼虫期饲喂地中海粉螟卵,成虫期分别饲喂米蛾卵和地中海粉螟卵,产卵量极显著降低(分别为64.45粒和53.82粒);幼虫期饲喂地中海粉螟卵,成虫期饲喂烟粉虱卵,产卵量(539.10粒)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幼虫期饲喂烟粉虱卵,成虫期分别饲喂地中海粉螟卵和米蛾卵,产卵量极显著降低(分别为59.30粒和71.38粒)。因此,米蛾卵不适于日本刀角瓢虫饲养,地中海粉螟卵可作为瓢虫幼虫期饲养的替代猎物。  相似文献   

17.
据1962—1963年两年的研究,桃小食心虫在乐陵棗区一年发生1—2代。第二代发生数量多少与当年整个发生期的早晚有密切的关系。桃小食心虫以老熟幼虫結“越冬茧”在土內越冬,其垂直分布深度限于离土表4寸范围內,平面分布愈近树干密度愈大。越冬幼虫自6月中旬开始出土,一直延續到8月上、中旬結束,盛期在7月中旬左右。越冬幼虫出土与降雨有密切关系。在室內越冬幼虫出土及第一代老熟幼虫脫果后至成虫羽化历期,分别平均为10.4天及10.8天。成虫白天不活动,夜間11—1时之間交尾。产卵前期平均为2.5—2.7天,产卵期間平均为1.3—2.1天。雌虫平均产卵量为27.9粒(越冬代)和40.5粒(第一代),最多可产154粒。在田間,卵绝大多数产在叶片背面基部(72.6%),产在果实梗洼(27.4%)和胴部较少,其它部位尚未发现。田間卵自7月中、下旬开始发生,至8月下旬或9月初結束。第一、二代卵期分別平均为6.8和8.4天,孵化率分別为92.3%和89.5%。幼虫扎果从7月末 (或8月初) 起至9月中、下旬棗采收,前后达50天左右。幼虫脫果从8月中旬起,至9月中、下旬棗采收后尚未結束。果內幼虫期最短9天,最长28天,平均16.8天左右。地面药剂处理应該在6月中、下旬越冬幼虫出土前,这是第一个防治关鍵时期;在第一、二代卵盛期(7月下旬及8月中旬左右),噴药两次是防治桃小食心虫的第二个关鍵时期。地面药剂处理,3%666粉剂与3%666颗粒剂效果差不多。树上喷药可用25%DDT乳剂250倍液加用0.01%“拉开粉”或0.1%水胶,可以提高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8.
粘虫赤眼蜂(Trichogramma leucaniae)在山西主要分布于中部平川地区,沿汾河等河流的两岸低洼下湿谷田,一般海拔在800~900米左右,高山及丘陵地不易发现。在粘虫第一代发生期,田间未发现该蜂。第二代卵期,自然寄生率一般为4.8~5.5%,高的可达8%。 该蜂可以在麦蛾、棉铃虫、棉大卷叶螟、柳毒蛾等卵内寄生。按蜂卵比1:1~1:3接蜂,寄生率分别为45.5、24、18.5和45.3%;但用柞蚕及蓖麻蚕卵等大卵繁蜂时则不易成功。在寄主卵上涂粘虫卵液与蜜糖液后接蜂,寄生率较对照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9.
双斑截尾寄蝇(Nemorilla maculosa Meigen)为草地螟(Loxostege sticticalisL.)寄生蝇的优势种之一,是草地螟重要的寄生性天敌,本文首次报道了双斑截尾寄蝇卵期及幼虫期的各个虫龄的形态特征及发育过程。研究结果表明:双斑截尾寄蝇在以草地螟为寄主时的卵期约为4d,从卵孵化到离体化蛹的整个幼虫期可以分为3个虫龄,1龄虫期为1d左右,体色为白色,体长约为1.27mm;2龄虫期为4d左右,淡黄色,体长约为1.87mm;3龄虫期为2d左右,淡黄色,体长约为5.24mm。  相似文献   

20.
迷宫漏斗蛛Agelena labyrinthicaClerk在山东日照市沿海地区1年发生一代,以卵在树林杂草、石块下越冬。翌年4月下旬孵化,若蛛经8龄,8月上旬开始交配,10月下旬产卵越冬。卵期179.75d,若蛛期126.4d,成蛛期83.4d。雌雄比为5∶2。是多种害虫的重要天敌。该蛛发生与海拔高度、农药、天敌、食料等关系密切。封山育林、禁止使用化学农药是保护成若蛛,扩大繁殖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