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中外不同猪品种生长激素基因遗传多态性检测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成熟的猪生长激素(pGH)分子由190个氨基酸组成,分子量为22kD。1987年Vize等^[1]成功地获得了猪的GH基因,该基因全长为2231bp,由5个外显子和4个内含子构成。Thomoson等^[2]将pGH基因定位于12号染色体短臂1区1带。Yerle等^[3]用高分辨G带染色体原位杂交将pGH基因定位于  相似文献   

2.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GF-I)是一种多功能细胞调控因子,在神经损伤、糖尿病、生长迟滞、骨质疏松等疾病的治疗中具有广阔应用前景。IGF-I主要存在于人和动物血液中,但其含量很低,天然来源无法满足临床利用需要,利用基因工程方法生产IGF-I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我们根据甘蓝偏爱密码,对整个基因DNA序列进行了修改,并从烟草中克隆了一段核基质结合区(MAR)。构建了MAR调控的植物表达载体。  相似文献   

3.
鸡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基因具有高度多态性和稳定性,,与机体抗病性和免疫应答密切相关,是家禽抗病育种研究中的优选标记基因.本研究采用PCR-RFLP法,分析170只良凤青脚麻鸡(Gallus gallus)MHC B-Lβ(MHC classⅡ)基因第2外显子Hin1 Ⅰ位点的多态性及其对鸡部分免疫性状(淋巴细胞活性,新城疫(ND)抗体浓度,γ干扰素(IFN-γ)、白介素4(IL-4)和白介素12(IL-12)含量)的影响,探讨MHC B-LβⅡ基因第2外显子多态性及其对鸡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MHC B-LβⅡ基因第2外显子经Hin1 Ⅰ酶切后检测到A、B两种等位基因和AA、AB、BB 3种基因型,其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553和0.447,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235、0.636和0.129;AA、AB基因型个体淋巴细胞活性、新城疫抗体浓度、IFN-γ和IL-4含量高于BB基因型;IL-12含量在3种基因型间无明显差异.推测MHC B-LβⅡ基因第2外显子Hin1 Ⅰ位点多态性对鸡免疫功能有一定影响,可作为鸡抗病力性状的一个候选基因.  相似文献   

4.
藏猪SLA-DQA基因外显子2的PCR-RFLP多态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M H C)是指编码导致排斥反应的组织相容性抗原的紧密连锁的基因群,猪称为白细胞抗原复合物(SLA),它由位于7号染色体短臂上的Ⅰ、Ⅲ类基因和位于7号染色体的长臂上的Ⅱ类基因组成(Chardon etal.,1999)。SLAⅡ-D Q A作为单拷贝基因,其全序列约5.5kb,编码255  相似文献   

5.
根据GenBank中发表的鸡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基因(IGF-1)的序列针对外显子2和外显子3分别设计1对引物,采用PCR-SSCP技术检测边鸡(Gallus gallus)及2个对照群体(京海黄鸡(Gallus gallus)和尤溪麻鸡(Gallus gallus))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并与边鸡的繁殖性能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3个品种在IGF-1外显子2中未检测到多态,而在外显子3中都检测到3种基因型(AA,AB和BB).在边鸡和京海黄鸡中A等位基因为优势等位基因,而在尤溪麻鸡中B等位基因为优势等位基因.克隆测序表明,AA型与BB型相比有两处突变(93A→G和148G→A),其中148 bp处的突变导致氨基酸由谷氨酸变为赖氨酸,通过与Gen-Bank中的鸡IGF-1基因序列比对,发现两处突变分别位于IGF-1基因外显子3的62 bp和117 bp.最小二乘分析表明,AA与BB基因型个体300日龄的产蛋数存在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6.
牛类胰岛素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基因PCR-SSCP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PCR-SSCP技术分析了牛类胰岛素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基因在南阳牛、鲁西牛和中国西门塔尔牛3个牛品种中的遗传多态性。结果表明:IGFBP3的第3外显子不存在遗传多态性;第2外显子在3个牛品种中检测到了AA、AB和BB基因型,而且A等位基因为3个牛群体的优势等位基因,分布较高。3个品种中,中国西门塔尔牛AA基因型频率最高,达到0.6615,而鲁西牛和南阳牛则相对较低,分别为0.4043和0.3095。对第2外显子的多态片段测序分析表明:位于IGFBP3基因第8069bp处发生单碱基突变T→C,并导致了苯丙氨酸变为亮氨酸。  相似文献   

7.
奶牛IGFBP-3基因PCR-SSCP多态性与产奶量和生长性能相关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PCR-SSCP技术,对荷斯坦奶牛及荷斯坦公牛冻精杂交改良的黄牛后代(回交二代)共105头奶牛IGFBP-3基因第3外显子进行了多态性研究, 分析了该基因与奶牛生产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IGFBP-3基因第3外显子共存在2个等位基因3种基因型,A、B基因频率及AA、AB、BB基因型的频率分别为0.7667 、0.2333和0.6000、0.3333、0.0667。该群体在这一位点上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遗传杂合度(He)和多态信息含量(PIC)分别为0.3578和为0.2937。测序结果显示: 与AF305712相比,B等位基因在第8515碱基处发生了G-A的转换,而A等位基因在此处与AF305712序列相同;此外,A、B等位基因在AF305712的第8634碱基处均发生了T-C的无义突变。最小二乘法分析表明:AA基因型305天产奶量、12月龄体重极显著高于AB和BB基因型( P < 0.01);AA型12月龄体长和体高均极显著高于AB型(p<0.01),而BB型与AB型和AA型差异不显著;不同基因型的胸围、腹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CELⅠ酶是定向诱导基因组局部突变TILLING(Targeting Induced Local Lesions In Genomes)技术中的关键酶,能够特异识别并切割单碱基错配和扭曲的DNA异源双链。实验从芹菜(Apium graveolens)中提取了CELⅠ酶,采用SDS-PAGE检测在43kD处有主带。以杂合双链作为底物,检测了CELⅠ酶的错配切割活性,结果表明CELⅠ酶可在不同材料的DNA所形成的异源双链的错配处准确切割。通过CELⅠ酶的提取、活性分析以及在水稻基因多态性检测中的应用,为基因多态性检测提供一种简单易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s,IGFs)在鱼类的生长、发育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本研究克隆了荷那龙罗非鱼(Oreochromis hornorum)两种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基因,并采用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了两种基因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以荷那龙罗非鱼肝脏总RNA为模板,RT-PCR结合3'RACE与5'RACE法扩增IGF- Ⅰ与IGF-Ⅱ的cDNA.扩增片段插入pMD-T载体并测序.序列分析表明:IGF- Ⅰ总长1305 bp;IGF-Ⅱ总长1 091 bp.其推测氨基酸序列都具有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基因的典型特征结构,分别包括信号肽和B、C、A、D、E5个区域,并具有6个保守的半胱氨酸,但它们之间推测氨基酸全序列的同源性较低,为26%.正常生理条件下,两种IGF在所有被检测组织中均有表达.IGF- Ⅰ在肝脏、肌肉和性腺中表达量较高,在肾脏中表达量最低;IGF-Ⅱ在肾、胃、肠、脾、垂体中表达量较高,在肌肉中表达量最低.在所有被检测组织中,IGF-Ⅱ的表达量均高于IGF-Ⅰ的表达量,但二者的表达量只有在肠、脾、胃、肾和垂体中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雌雄个体中除脾、胃、肾、垂体外,IGF- Ⅰ在雌性中的其它组织表达均低于雄性,其中雄性个体中肌肉组织IGF- Ⅰ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雌性个体(P<0.05); IGFⅡ在雌雄个体相同组织间的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均不显著.本研究有助于进一步了解荷那龙罗非鱼的生长调节机制和更好地理解鱼类IGFs的生理功能.  相似文献   

10.
6个地方鸡种线粒体COⅠ基因的DNA条形码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我国6个地方鸡(Gallus gallus)品种为研究对象,利用DNA测序技术测定了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Ⅰ(cytochrome coxidaseⅠ,COⅠ)基因的2段序列,研究COⅠ这一特定基因的特定区段作为DNA条形码在识别地方鸡种方面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所选择的2段序列中,经过多态性分析筛选,以Bar1序列(712~1359位)突变位点较多,为24个,为24种单倍型,其中22种单倍型为6个鸡品种所特有;品种间平均多态性3.860%,6个鸡品种均有其特异位点;6个品种的NJ聚类分析结果显示,6个鸡品种基本被聚为不同的类别,与形态学分类基本一致,COⅠ基因的Bar1序列用于这些品种鉴定是可行的。而对Bar2序列(1800~2314位)进行序列多态性分析,只发现5个突变位点,为5种单倍型,且大多品种没有其特异位点。由于其多态性低,且NJ聚类分析6个品种的聚类结果与形态学分类不一致,Bar2序列不利于品种鉴定。研究结果表明,COⅠ基因的Bar1序列更适合地方鸡品种鉴定条形码。  相似文献   

11.
两个黄鸡品种Ghrelin基因的PCR-SSCP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本研究针对Genbank上检索的Ghrelin基因的序列设计了两对引物,用PCR-SSCP方法检测了140只京海黄鸡和30只苏禽黄鸡该基因的多态性,结果表明:引物1在两个鸡品种中均未检测到多态;引物2检测到多态:其中京海黄鸡有BB,BC,CC三种基因型,在苏禽黄鸡中只检测到BB,BC两种基因型。在两个鸡品种中B等位基因为优势基因,分布较高,其中在苏禽黄鸡中BB基因型频率达0.933,而京海黄鸡为0.657。对两个纯合基因型测序分析表明:位于Ghrelin基因546bp处发生了T→A的单碱基突变。  相似文献   

12.
为了对边鸡生长性状的标记辅助选择提供基础资料,本研究采用PCR-SSCP技术检测边鸡(Gallusgallus)及3个对照鸡(G.gallus)群体(京海黄鸡、尤溪麻鸡和Arbor Acre鸡)肌肉生长抑制素(myostatin,MSTN)基因外显子1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并与边鸡的生长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在边鸡、京海黄鸡和尤溪麻鸡中都检测到6种基因型(AA、AB、BB、BC、AC和CC),而在Arbor Acre鸡中只检测到4种基因型(AB、BC、AC和CC)。总共检测到3个多态位点(G2100A、G2109A和C2244G)。在6~8和12周龄时,BB基因型个体的体重显著高于AA基因型个体(P<0.05)。在14周龄时,BB基因型个体的体重显著高于AA和AC基因型个体(P<0.05)。在16~18周龄时,BB基因型个体的体重显著高于其余5种基因型个体(P<0.05)。研究结果提示,MSTN基因可能是影响边鸡生长性状的一个主效基因或是与之存在紧密遗传连锁的一个标记。  相似文献   

13.
鸡生长激素基因的PCR—RLFPs分析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本实验以粤黄鸡矮脚黄系等不同蛋鸡、肉鸡品种(系)作为实验材料,研究生长激素(cGH)基因的多态性,由此计算鸡不同群体的基因型频率和基因频率,并用DT软件的类平均法(UPGMA)进行聚类分析,发现cGH内含子1有6种基因型,受3个等位基因控制;内含子4有7种基因型,受4个等位基因控制,丝毛鸡的两个个体的PCR产物则出现双带现象。还发现优质肉鸡,速生型肉鸡内含子1和4的基因型频率和基因频率比较接近,而蛋鸡与它们的差别比较明显,聚类分析有类似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采用PCR.SSCP和DNA测序法对安卡鸡、文昌鸡和如皋鸡中GARS-AIRS-GART基因的第21号外显子进行SNPs检测。结果发现该外显子含4个核苷酸多态位点:G29943A、C29968T、T30011C和C30017T,其中3处为非同义突变,分别为:29943处天冬氨酸(Asp)→天冬酰胺(Asn)、30011处色氨酸(Trp)→精氨酸(Arg)、30017处精氨酸(Arg)→半胱氨酸(cys);另一处为同义突变。对多态位点进行单倍型分析,发现12种单倍型,其中两种单倍型(5号和6号)的频率超过10%,分别为0.3300和0.1628,1号、3号、9号和10号单倍型频率介于1%~10%之间,其余都小于l%。另外共检测到11种基因型,存在5种等位基因,安卡鸡的D和E等位基因的基因频率较高,基因型与其它两个鸡品种之间都存在着极显著的差异(p〈0.01),表明我国地方鸡种和外来鸡种在遗传组成上存在着差异。本研究将为鸡肉品质相关研究积累基础数据,为今后深入开展肉品质的开发利用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采用酵母偏爱密码子合成五条编码猪IGF-I基因的引物,利用重叠PCR技术拼接获得长度为210bp的猪IGF-I成熟蛋白基因。将该基因插入分泌表达载体pPIC9K中,转化巴斯德毕赤酵母菌。经表型鉴定、PCR分析及G418筛选得到Muts型多拷贝整合菌,以1.5%甲醇诱导培养后,经SDS-PAGE检测表达产物,在7.5 kDa处出现一特异蛋白条带,目的蛋白表达量达410mg/L。Dot blot检测表明,重组蛋白可与抗IGF-I多克隆抗体反应。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解耦联蛋白基因(uncoupling protein,UCP)对鸡(Gallus gallus)初生重及活性氧含量的影响,本实验通过对3个品种鸡初生重、UCP C353T多态位点基因型以及肌肉组织活性氧(ROS)含量的测定,发现丝羽乌鸡ROS值显著低于白莱航、寿光鸡,UCP TT基因型ROS值显著高于CT和CC基因型,而ROS含量与雏鸡初生重之间存在着正向的相关性(r=0.5011),UCP TT基因型的初生重显著高于CT和CC基因型。实验结果揭示了鸡UCP基因型对初生重性状具有选择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