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通过饲用作物调查、试验和示范,对罗平县肉牛规模养殖的饲草供给模式进行探讨,做到夏秋季狠抓全株玉米、甜高粱等饲草的收贮,冬春季做好冬优饲用作物的种植,创新种养结合模式,加强农作物秸秆资源饲料化利用,形成饲草供给多样化,既保障了肉牛规模养殖所需的优质饲草供给,降低饲草成本,又保护了生态环境,走出一条肉牛产业化绿色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不同暖季型饲草轮作多花黑麦草对牧草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以墨西哥玉米、青贮玉米、甜高粱、高丹草、东非狼尾草和多花黑麦草为试验材料,分析测定土壤养分、牧草产量、生长速率及营养品质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不同暖季型饲草种植影响土壤养分含量,种植高丹草后,土壤全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最高。轮作能够延长牧草的供草时间、提高牧草总产量,5种轮作模式分别提高了单作暖季型饲草产量,高丹草和东非狼尾草轮作多花黑麦草增产幅度较大,甜高粱轮作多花黑麦草总产量最高。不同前作对多花黑麦草生长速率影响存在明显差异,其中高丹草收割后复种多花黑麦草的生长速率最快,墨西哥玉米收割后复种最慢。墨西哥玉米粗蛋白含量最高,青贮玉米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和粗脂肪含量均最高。一年生暖季型饲草轮作冷季型牧草多花黑麦草,有利于延长全年供草时间及牧草总产量提高。  相似文献   

3.
4.
1青贮饲料的特点 青贮饲料是将青绿多汁青饲料(青绿玉米秸、高粱秸等饲草)装入青贮窖(池)中,在封闭厌氧条件下,经过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从而抑制了其它微生物繁殖,使饲料得以长期保存,青贮饲料具有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持青绿饲料的营养物质,适口性好、消化率高、保存年限长、原料来源广等特点。  相似文献   

5.
谢运河  纪雄辉  吴家梅  田发祥  官迪  朱坚 《草业科学》2016,33(10):2111-2118
采用线性规划求解方法,通过评价饲草干物质含量、粗蛋白含量、综合净能、肉牛能量单位及肉牛营养需求等指标,对春、夏、秋、冬饲草进行配方优化。结果表明,春季饲草优化配方为燕麦(Avena sativa)、稻草、黑麦草(Lolium perenne)和玉米(Zea mays),其干物质比重分别为47.26%、36.55%、13.45%和2.74%;夏季为桂牧一号(Pennisetum purpureum cv.Guimu No.1)、玉米和稻草,其干物质比重分别为91.25%、8.49%和0.26%;秋季为桂牧一号、玉米和红薯,其干物质比重分别为89.30%、9.01%和1.70%;冬季为燕麦、稻草、红薯(Dioscorea esculenta)、黑麦草和玉米,其干物质比重分别为50.26%、25.59%、17.49%、5.61%和1.04%。同步监测肉牛养殖系统饲草、饮用水、牛粪尿以及牛肉中的镉(Cd)含量,计算肉牛养殖系统Cd输入输出动态可知,单头肉牛Cd年输入量为753.70mg,年输出量为747.02mg,系统Cd的输入与输出基本持平。Cd输入中,饮用水及饲料添加剂对Cd年度总输入的贡献率仅分别为0.05%和4.56%,而饲草的贡献率高达95.39%;Cd输出中,牛肉和牛尿对Cd年度总输出的贡献率仅分别为0.46%和0.06%,而牛粪的贡献率高达99.48%。可见,控制饲草Cd含量和调控牛粪Cd输出分别是减少Cd进入养殖系统和增加养殖系统Cd输出的最主要途径,而因牛的粪尿流出肉牛种养系统,每头每年带出的Cd为226.55mg,占Cd年输出量的30.33%。利用清洁地域建立"饲草-肉牛-牛粪-饲草"种养系统,可实现饲草自给、废弃物安全消纳的同时,确保饲草和肉牛质量安全,实现该系统在低Cd环境下循环运行。  相似文献   

6.
肉牛是南涧县养殖业中最具发展潜力的传统优势产业,也是南涧县调整产业结构重点发展的四大产业之一.饲草饲料是发展草食畜牧业的物质基础,但饲草饲料一直是制约南涧县肉牛发展的“瓶颈”.近年来,通过人工牧草种植试验、示范,并在全县大力推广农田种草技术,良田好地种草、核桃林地种草已成为解决草料的主要途径.紫花苜蓿以其独特的优势成为南涧县牧草种植的主要品种.通过大面积示范种植,有效地解决了南涧肉牛养殖冬春饲草缺乏的矛盾,促进了全县肉牛养殖的快速发展.南涧县山区种植紫花苜蓿成为促进肉牛养殖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1990年12月-1991年6月在贵州独山县贵州草种场人工草地上,用70头试验牛进行了放牧强度饲养方式试验,研究了全草型草地肉牛生产中牧草供量,肉牛采食量和牧草利用率等基本要素。试验结果表明:限制冬季肉牛采食量可相应增加牧草利用率和肉牛越冬数量,在独山上司地区,冬季肉牛载畜量每公顷保持2.5-3头是可行的。试验还表明:液晚归圈使肉牛的增重效果降低25%,建议在可能的情况下,冢畜应24不时放牧在草地  相似文献   

8.
不同刈割期对多花黑麦草饲草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讨不同刈割时间对多花黑麦草饲草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以自选品系和育成品种为材料,采用2种不同的刈割方案分别测定不同品种的饲草产量,粗蛋白、可溶性碳水化合物(WSC)、酸性洗涤纤维(ADF)、中性洗涤纤维(NDF)含量以及干物质体外消化率(IVDMD)。结果表明,同4月1日开始刈割相比较,4月16日开始刈割单位面积饲草总产量极显著增加(P<0.01),不同品种单位面积干物质产量提高16.0%~50.2%。相同刈割茬次的饲草品质相比较,饲草中粗蛋白含量以早刈割高于晚刈割,单位面积粗蛋白产量存在品种差异;WSC、ADF、NDF的含量均以早刈割的低于晚刈割。饲草干物质体外消化率总的变化趋势趋于一致,第1次刈割>第2次刈割>第3次刈割。在不同刈割方案中以4月1日开始刈割的各刈割茬次饲草IVDMD均高于4月16日开始刈割。综合考虑饲草产量和品质,适当推迟首次刈割时间有利于提高单位面积饲草产量和可消化干物质产量。  相似文献   

9.
采用不同饲草供给方式对肉牛进行分组育肥试验,比较不同饲草供给方式对肉牛增重的影响,探索适合富源县肉牛养殖的经营模式。选取同一批次的西杂架子牛16头,分2个组进行为期60 d的育肥试验。结果:自种饲草组比传统饲喂组平均增重提高59.16%,平均日增重提高60.00%,利润提高163.43%。自种饲草的肉牛经营模式适宜在富源县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0.
选择西×本的F1代肉牛12头,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头,试验组喂多花黑麦草,对照组喂野生杂草,补充等质等量的精料。120d的饲喂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组日增重988g,对照组日增重871g,试验组每增重1kg盈利1.43元,比对照组0.3元增加1.13元,证明多花黑麦草饲喂肉牛经济效益较高。  相似文献   

11.
几种热带牧草饲喂肉牛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四种热带牧草(葛藤、矮象草、皇草、atratum雀稗)饲养肉牛,以评价它们的饲用价值和养牛效果。结果表明:在四种热带牧草中以豆科牧草葛藤最好,它含氮19.63g/kgDM、钙19.2g/kgDM、磷2.5g/kgDM、消化能8.85MJ/kgDM,具有最高的饲养价值,用它作为唯一日粮养牛与其它三种牧草相比可取得最大的增重效果和经济效益;在三种禾本科牧草中,矮象草有较好的养牛效果,它含消化能8.97MJ/kgDM、氮8.13g/kgDM、钙7.2g/kgDM、磷2g/kgDM。总的来看,用生长后期的热带牧草养牛应添加一定量的精料补充料,以促进肉牛增霞。  相似文献   

12.
A database was compiled to determine the nutrient composition, variability, and nutrient deficiencies of 11,592 forage samples (10,246 hay, 1,001 pasture, and 345 silage) collected from 1985 to 1999. Samples were analyzed for 1 to 15 nutrients: DM, N, ADF, NDF, P, K, Ca, Mg, Na, S, Fe, Mn, Zn, Cu, and Se. Mean (±SD) CP and TDN levels (% DM) of bermudagrass, fescue, and mixed grass (blends of bermudagrass, fescue, orchardgrass, ryegrass, and cheat) hays were 12.4 ± 3.5, 60.0± 6.2; 11.2± 3.0, 53.8± 4.7; and 11.1 ± 3.1, 52.9± 4.7, respectively. For beef cows and calves, TDN was deficient in a greater percentage of hays (P < 0.05) than was CP. Bermudagrass hays contained greater levels of CP and TDN than fescue or mixed grass hays (P < 0.05). Fescue and mixed grass hays did not differ (P > 0.05) in CP, ADF, NDF, or TDN concentrations. Only 6 to 10% of the hays analyzed for Na contained adequate levels for beef cows and calves. Selenium, Cu, and Zn were deficient in 62, 52, and 41% of the hay samples, respectively. For lactating beef cows, a lesser percentage of the hays were deficient in P (16%), Ca (7%), Mg (30%), and S (8%). Iron, Mn, and K were deficient in 2% or less of the hays. Bermudagrass, corn, and sorghum-sudan silages contained greater (P < 0.05) levels of TDN than silages composed of fescue, mixed grass, ryegrass, sorghum silage types, or wheat. With the exception of bluestems and orchardgrass, the pasture samples contained greater concentrations of CP and TDN than the same forage species harvested as hay. In general, forages were highly variable in nutrient content, and most hays were deficient in one or more nutrients for beef cattle.  相似文献   

13.
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使人们能够从分子水平上探讨肉牛的育种.本文综述了肉牛遗传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基因组学和转基因技术的研究现状和进展,着重阐述了肉牛基因图谱的构建和数量性状基因座的检测与利用,同时指出肉牛分子育种的前景和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14.
文章针对贵州独特的地理气候环境下肉羊养殖过程中地方寄生虫病多发的情况,就贵州肉羊常见寄生虫病的种类、特征及防治方法进行概述,为促进肉羊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伊犁州直肉牛养殖情况进行了实地调查,并收集采用大量数据资料,阐述了伊犁州直肉牛产业的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了伊犁州直肉牛产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黄牛生产用途的改变,其选育方向也在变化。同时,随着动物遗传育种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化,肉牛育种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变化。早期的肉牛选育多为本品种的纯种选育,为了缩短世代间隔,加快肉牛遗传进展,分子育种技术、全基因组选择技术、克隆技术,转基因技术正逐步与经典的育种方法相结合,使表型选种逐渐向基因型精确选种方向变化。本文就中国肉牛选育方向及遗传育种技术的演变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中国肉牛分子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全面地概述了中国内牛分子育种的研究进展一介绍了中国黄牛肉用选育的历史背景,开展分子育种的必要性,分子育种研究的内容与特点、成就与现状、问题和展望.重点汇总了DNA分子多态及其与生产性状关系研究的成就,包括肉牛生长发育、屠宰性状、肉品质性状、繁殖性状、抗病性方面候选功能基因的研究,功能基因的克隆与分析,生产性能的微卫星标记,比较基因组研究与分子进化等方面.指出了中国内牛分子育种研究还存在不够系统、研究经费不足、样本量偏少和研究群体不够稳定等问题,据此提出了今后加快中国肉牛分子育种研究的思路、措施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贵州肉牛业发展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贵州有温和的气候、充沛的雨量、428.7万hm^2(公顷)牧草山地、430万头黄牛,为发展肉牛产业提供了良好的先决条件.目前全省在大面积开展肉牛杂交改良,发展农村养殖小区,肉牛产业已经迈入起步阶段.随着优质肉牛基地县建设项目和省科技攻关重大专项的实施,我省肉牛产业将在5年左右形成一定规模,养殖技术水平将有明显的提高.从而认为,贵州肉牛产业正在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9.
西吉县在肉牛基地建设区,大力推广畜牧科技,促进了养牛产业的提升和发展。本文对重点推广的技术有细管冻精直把式输精技术、玉米秸秆青贮技术、尿素氨化秸秆技术、紫花苜蓿种植技术和肉牛短期育肥技术等的具体做法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20.
高密度SNP芯片及其对肉牛育种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先进的测序和基因分型技术促进了肉牛育种方法的革新。从过去低通量、耗时的限制性片段多态标记(RFLP)到如今高通量、高密度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标记,基因检测效率大幅提高。随着肉牛基因组序列图谱及SNP图谱的完成,基于高密度SNP标记的牛全基因组选择成了牛育种的新热点。作者立足高密度SNP芯片对肉牛育种的影响,综述高密度SNP芯片及和下一代测定技术及肉牛全基因组选择的研究进展,阐明高密度SNP芯片对多品种全基因组选择的模型的建立及准确的预测基因组育种值极其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